的临床效果,而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产褥期感染 头孢唑林 临床疗效 不良反应
病原体侵入到分娩期、产褥期生殖道所导致的局部或者全身感染即为产褥期感染,其是导致产妇死亡的一个主要原因;产褥期感染的临床特征主要为发热,产妇可伴呕吐、恶心、下腹痛以及恶露异常等,如果病情严重则可能导致感染性休克、死亡,严重影响产妇的身心健康。本研究主要分析了头孢唑林治疗产妇产褥期感染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我院2015年3月一2016年
1月收治的产褥期感染产妇40例,产妇均满足产褥期感染的相关诊断标准,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恶露增加、下腹部持续疼痛等;排除药物过敏产妇、严重肝肾功能损害产妇等。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40例产妇分成2组,对照组和试验组均为2O例。对照组产妇年龄为22岁-38岁,平均年龄(28.2±3.2)岁;平均发病时间为(7.1±2.4)d;16例产妇为单一细菌感染,4例产妇为混合细菌感染。试验组产妇年龄为21岁~39岁,平均年龄(28.6±2.5)岁;平均发病时间为(7.5-4-2.1)d;15例产妇为单一细菌感染,5例产妇为混合细菌感染。2组基线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患者均给予对症治疗,如对代谢紊乱进行纠正,静脉营养支持等;如果产妇病情严重则应采用多次、少量输血治疗;如果产妇外阴阴道存在感染,应采用清创引流术;如果产妇腹部切口存在感染,应采用切开引流术治疗;如果产妇盆腔脓肿,经后穹隆或腹部切开引流,清除产妇官腔内的残留物。对照组产妇在临床基础治疗的同时应采用左氧氟沙星治疗:200mg/次,2次/d,给药方式为静脉滴注。试验组产妇则在对照组产妇治疗的前提下,采用头孢唑林治疗:0.5g次,2次/d,给药方式也为静滴。
1.3观察指标比较产妇的临床治疗效果,具体判断标准为:产妇的临床体征、症状彻底消失,病原体检测结果表现为阴性,常规检查结果表现为正常为痊愈;产妇的I临床体征、症状改善显著,病原体检测结果表现为阴性,常规检查明显改善或者恢复正常为显效;病原体检测结果表现为阳性,体征、症状以及常规检查结果改善,但是并没有恢复正常则为改善;产妇的各项观察指标均没有改变则为无效。痊愈例数、显效例数和改善例数之和则为总有效例数。
1.4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采用 2检验,P 2结果
2.1临床疗效对照组、试验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0.O%,95.0%,试验组产妇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不良反应对照组、试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O%,1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见表2。
表2 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3讨论在治疗产褥期感染产妇时,首先采取抗菌药物经验性治疗,之后再结合细菌培养结果来调整抗菌药物,给药时间应合理,给药剂量应足量。在应用抗菌药物的同时,给予心理疏导、纠正水电解质紊乱、低蛋白血症和贫血。左氧氟沙星是临床中应用非常广泛的第三代氟喹诺酮类药物,该药物能有效抑制DNA旋转酶,影响其形态和功能,最终实现即时杀菌的效果。随着喹诺酮类药物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药物耐药性也越来越严重,单药治疗的抗感染效果并不理想目。本研究结果显示,在对产褥期感染产妇进行治疗时加用头孢唑林能使临床疗效有效提升,而且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加。总之,在对产妇产褥期感染进行治疗时,头孢唑林具有比较显著的临床效果,而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曹秀贞,易为.产褥感染病原菌分布、耐药性及危险因素分析[J].中
国妇幼保健,2014,29(13):2017—2018.
[2]吕凤英,李念梅,张娟,等.剖宫产术后产褥感染与生殖道支原体属
感染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13):3323—3324.
[3]范丽英,王鑫炎,徐红艳.产妇产褥期感染相关影响因素分析[J].中
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5(4):920—922.
[4]吴水妹,高玲娟,胡芝仙.产褥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12):3062—3063.
[5]何兰娟,吴丽燕,杜晓东.初产妇产褥期感染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
素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11):128—130.
[6]石琳,李丽,贾晶星,等.头孢唑林治疗产妇产褥期感染的临床疗效
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7):1619—1621.
论文作者:覃颖艳
论文发表刊物:《药物与人》2018年12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2
标签:产妇论文; 产褥期论文; 头孢论文; 疗效论文; 对照组论文; 不良反应论文; 药物论文; 《药物与人》2018年12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