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的探讨论文_赵乐昌

身份证号码:44068119840924xxxx

摘要:在现代建筑中,混凝土材料是运用最广的材料之一,社会对混凝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建筑工作者,我们要不断探索优化混凝土质量的配合之比,努力完善浇注的技术,提高养护混凝土的方式方法等,在施工之前做好充分的施工准备、加强现场勘察,及时的协调好各部门的工作,加强过程管理。

关键词: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施工质量控制

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人口的急剧增加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对高层 建筑的需求愈发迫切,万丈高楼拔地而起,高层建筑不仅成为一线城市的主力建筑,也逐渐扩展到二三线城市甚至四线城市。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高层建筑的质量关系到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也直接关系到社会的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因此搞好高层建筑质量迫在眉睫,而做好高层建筑施工的关键在于高层混凝土浇筑的质量控制工作。

1.影响高层建筑施工混凝土质量的因素

1.1人的主观意识

思想决定行为。在施工过程中,人是组织者、指挥者、行动者,人的主观意念主导着施工质量水平,故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的强弱直接 影响着建筑工程实体质量。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混凝土浇筑操作技术水平,对浇筑工艺的熟练程度也影响着混凝 土的浇筑质量,从而影响混凝土浇筑质量。

1.2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要保证混凝土顺利浇捣,满足工程设计的各项性能和技术施工工艺要求,需要对混凝土进行配比试验,并对其配比进行相应的调整。必要时,需要加入适宜的外加剂,以优化混凝土的配合比,使混凝土的性能得到改善,通过配合比的调整可以达到提高早期强度,确保正确 的坍落度。加快模板周转速度和施工速度,从而实现混凝土的经济效益和技术效益。

1.3混凝土的浇筑方法和施工工艺

想要浇筑好质量合格、美观结实的混凝上,光是采用合格的原材料,

设计科学的混合比还不够,混凝土的浇筑方法和施工工艺对混凝土质量影响甚大,而且工序复杂讲究。一般包括浇筑速度、振捣均匀程度、泌水处理、表面处理、养护及施工缝的处理等内容。

1.4混凝土原材料质量的把关与控制

混凝土的主要原材料为水、水泥、砂、石等,这几种材料,无论是哪种材料不合格都会乱接影响混凝土质量。现在我国城市建筑中基本能实现商品混凝土集中供应,由专业的搅拌站将混凝土搅拌好后利用混凝土泵送设备直接泵送浇筑,但并不排除原材料不存在不合格的现象。若砂石中淤泥、碎石超过一定的指标(3%),或在碎石、卵石中超过 2%,则会影响各项材料于水泥的粘结度,导致用水量增加,从而影响混凝土的质量。特别是当原材料中含有有害物质,并超过允许范围,则有可能加大混凝土的崩裂现象。

2.工程简介

某大厦由两栋高层建筑组成,地上28层,地下3层,裙楼2层,框剪结构。总建筑面积 96650m2,建筑高度110m。该工程设计为多种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其中竖向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分别为 C50、C45、混凝土强度 C40、C35、C30、C25,梁板结构混凝土强度为 C25。

3. 多强度等级混凝土浇筑方案

当柱、核心筒墙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梁、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不超过 2 级时(10MPa)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柱、核心筒墙混凝土随同梁、板一起浇注。但考虑到梁柱节点处的混凝土强度如果取用梁、板的混凝土强度,可能会引起柱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承载力不足,以及地震作用下节点核心区的抗剪承载力不足,可相应采用加插短筋(柱主筋数的 0—50%)的方法进行补强。整个方案应征得设计单位同意。当地下室外墙与梁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同,柱和核心筒体与梁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同,级差大于2级以上时,在柱、墙梁底向上10—15mm处设置水平施工缝,柱、墙混凝土分两次浇筑。第一次先浇筑柱和核心筒体混凝土到梁底面向上15mm处;第二次浇筑混凝土前,在梁柱核心筒体距离柱边梁上设置钢丝网片,应在支梁侧模前做好此工作;浇筑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的顺序为:先核心筒体区梁、柱、墙高强度等级混凝土,其次浇筑地下室外墙混凝土(分次浇筑),再浇筑梁、板混凝土(分次浇筑)。必须在梁柱节点高区混凝土和地下室外墙混凝土初凝前浇筑梁板混凝土。

4.控制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措施和方法

4.1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提高施工人员操作技能

百年大计,质量先行。施工方应以“质量第一”为指导思想,从建立健全施工质量管理体系和施工制度,各项材料的质量严格把控好,认真筛选,对商品混凝土及自拌混凝土坍落度要做好试验、检测等控 制工作;如发现不合格的混凝土坚决不予使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施工方和监理应做好旁站监督及指导工作。建设方、监理方和质量监督机构也应强化自身质量监督责任,严格遵守质量底线。另一方面,要加强对混凝土浇筑工人的技能培训和规范、标准的学习,提高混凝土浇筑、振捣及养护等相关技能,并要求其按照流程及要求严格执行,不安排没有经验、没有技术的工人单独浇筑混凝土。

4.2确定各强度等级混凝土配合比

施工单位应提前对商品混凝土搅拌站试验室提出各种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技术指标(混凝土加缓凝剂,初凝时间不小于8h等)。同时应要求实验室考虑在满足强度等级及可泵性的条件下,对柱子混凝土,尽可能减少水泥用量、减少水灰比、减少含砂率、减少坍落度、增加石子含量,并对粉煤灰和外加剂的用量作相应的调整。商品混凝土搅拌站试验室按照相应技术要求进行试配制。试配后制作试块,测量坍落度、初凝时间、终凝时间,到 28d 进行强度试验。试验各项指标合格,开出各种配合比单经监理工程师确认后,按配合比投料搅拌混凝土。每次搅拌的混凝土要求沙、石料同一产地,水泥同一厂家同一批号,外加剂同一厂家生产的产品。

4.3混凝土坍落度选择

在施工现场必须加强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输送监督和调度工作。根据浇筑部位的不同选用不同强度等级及不同坍落度的混凝土,控制好浇筑进度,确保强度等级不同的混凝土在初凝前整体浇筑完毕。同时在现场,应对每车混凝土都进行坍落度检测。混凝土浇筑时的坍落度宜按下表选用。混凝土坍落度及入模方式表:

4.4混凝土的运输与浇注

混凝土运输应以最少的转载次数和最短时间,从搅拌地点运到浇筑地点。其混凝土的延续时间不宜超过下表的规定。混凝土延续时间要求表:

作为拦截高强度等级混凝土的方式,钢丝网片的设置与梁板钢筋绑扎同时进行,位置位于在梁上距柱边距离 600mm 处,钢丝网片应绑扎牢固,能够抵抗混凝土浇注时的冲击力。浇筑时,先浇筑柱、核心筒墙的高强度等级混凝土区;后浇筑梁板低强度等级混凝土区,浇筑混凝土的原则允许高强度等级混凝土流至梁上距柱边距离 600mm,超过钢丝网片,不允许低强度等级混凝土流入柱、核心筒墙区。对少量通过网眼渗入梁底的冷浆要及时处理干净。当采用输送管输送混凝土时,应由远而近浇筑;同一层的混凝土,先竖向结构后水平结构的顺序,分层连续浇筑;当不允许留施工缝时,区域之间,上下层之间的混凝土浇筑停歇时间,不得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地下室外墙混凝土要分段连续浇筑,在初凝前接上茬,梁、柱墙节点高区混凝土,梁、板混凝土按方案执行分段浇筑,初凝前要接上茬,要派专人组织指挥,协调各种级配混凝土供应、浇筑。应在柱、墙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停歇

1—1.5h,使其获得初步沉实后,再继续浇筑梁板混凝土。梁板的混凝土采用二次振捣法,即在混凝土初凝前再振捣一次,增强高低强度等级混凝土交接面的密实性,减少收缩。混凝土自吊斗口下落的自由倾落高度不宜超过 2m。梁、板应同时浇筑,浇筑方法应由一端开始用“赶浆法”即先浇筑梁,根据梁高分层阶梯形浇筑。

4.5掌握好混凝土浇筑技术和技巧

现有的高层建筑基本上都是大体积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对结构整

体性及施工的连续性等要求较高。因此,在分层浇筑时,上层混凝土应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浇筑完毕,混凝土在搅拌、运输、浇筑、振捣等各工序应配合默契,并应根据结构大小、钢筋疏密等具体情况,做到全面分层浇筑、分段分层浇筑,且每次浇筑混凝土前,应做好现场 坍落度检测。其次是振捣环节,这是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的主 环节。需将混凝土拌合料在搅拌、浇筑入模后,均匀振动捣固,密实成型。具体可根据混凝土泵送时自然形成的坡度,在每个浇筑带的前后分别在混凝土卸料点及混凝土坡角处分别布置两道振动器进行振捣。振捣器插点要均匀排列,采用“行列式” “交错式”的次序移动,不应混用,避免漏振,采用快插慢拔的方式,且振捣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棒作用半径的 1.5 倍,大约400mm,并应避免碰撞钢筋、模板、埋件和电气接线盒,振捣该层混凝土时,要插入下层混凝土内50mm,每点振捣时间以 2O~30s为宜,以混凝士表 面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表面泛出灰浆为准。且隔 20~30min后,进行第二次复振。为防止预埋件、预留洞口变形,预埋件、预留洞口两侧要同时振捣。墙体混凝土下料应在墙体实体处,分层浇筑,振捣上一层混凝土时,振捣棒应插入下一层混凝土 50mm,以消除层间接缝,上层混凝土的振捣要在下层初凝前进行。门窗洞口、预留洞口两侧也要同时下料,两侧混凝土落差最多为一步,并避开钢筋密集处,严格控制每层入模厚度小超过振捣棒作用长度即430mm。

4.6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养护应及时,使其不会因温差和强度等级不同而产生收缩裂缝。浇水次数以能使混凝土面层保持湿润状态为准,特别是梁。除了板面浇水外;还应在板下粱侧浇水养护,并尽可能推迟梁侧模的拆模时间。防水抗渗混凝土养护期不少于 14d;一般混凝土养护不少于 7d;后浇带混凝土养护不少于 28d。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浇筑施工质量必须严格控制,对于施工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应及时处理。与此同时,还要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避免浇筑质量问题的发生,保证混凝土浇筑施工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谈新文.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特点与施工技术[J].科技创新导报.2012(19)

[2]许凯,许丽洋.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及控制方法探析[J]. 科学之友.2011(12)

论文作者:赵乐昌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3

标签:;  ;  ;  ;  ;  ;  ;  ;  

关于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的探讨论文_赵乐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