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生的课堂管理整改建议论文_宋佃信

高中学生的课堂管理整改建议论文_宋佃信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第三高级中学

【摘 要】:在信息技术不断受到关注与重视的今天,如何提升高中课堂教学成效也成为很多一线教师孜孜以求的目标。没有高水平的课堂管理就不会有高效的教学成果,好的管理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因素,本文分析了高中课堂管理的现状,并针对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高中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管理策略;

高中生课堂问题行为的管理应该引起重视。在高中生身上出现的学习基础、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品质等方面的问题不少。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的管理,就会使课堂教学无法顺利展开,影响职业中学的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所以,针对高中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管理探讨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一、高中教师对课堂问题行为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教师对学生课堂问题的管理方法中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在职中课堂上有部分的教师对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视而不见,采用不理会的方式。原因之一是他们对课堂问题行为的影响缺乏认识,认为某些隐蔽性的问题行为,如听MP3、看课外书籍、走神等等这些行为,既不影响教师授课,也不影响同学的听课,他们只不过是做自己的事情,反正这些学生也不想学习,就不去管他们了。其次,部分教师自身管理水平不高,对学生的问题行为放任自流,只要自己完成教学任务就行了,其余一概不管。另外的原因是这些教师并非不赞同课后处理,而是觉得有些力不从心。还有部分教师在对课堂问题行为采取了一些处理方式后感到没有效果,于是心灰意冷,无奈选择视而不见。这种对学生问题行为处理不当的行为,长期下去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管理失范的教师在课堂上缺乏适当的管理,也是引发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重要因素。教师的管理不当会造成学生产生课堂问题原因之一。

二、高中教师课堂管理有效策略

1.课堂问题行为处理的预防和干预策略

对于课堂问题行为的处置,职中教师应当从两个方面给予注意,一是预防,即防患于未然;二是干预,即当课堂上发生问题行为时,教师对它的处置有效的管理,应该预防在先。教师通常在学期或学年初期阶段,通过与学生共同讨论的方法,对课堂行为提出明确而具体的要求,并以此作为共同遵守的规章制度。其次,有效的课堂行为管理,在很大程度上是以良好的课堂环境为基础的,课堂环境可以消解许多潜在的课堂问题行为。具体做法可以保持课堂的整洁、要合理地安排调整学的座位等等;最后,要做好教学设计。职中学校的部分学生文化基础较差,对文化课的学习兴趣不高。如果继续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忽略实践技能的培训,学生必定坐不住,就很可能把多余的精力用在制造课堂问题行为上。教学定要根据将来就业的实际需求去确定,注重讲授实用性和操作性的知识。

2.采用低姿态的课堂控制策略

低姿态地处理课堂问题行为,能够在不破坏课堂正常进行的情况下制止违规行为。这种策略对制止很多课堂问题行为非常有效。例如学生起哄,走神,不听从教师指示、吃东西等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具体可为三个步骤。第一步,教师要提前预期到这些行为的出现,并在情况发生时及时把握,另外教师要尽量做到在多数学生在不知晓的情况下制止这些行为。第二步,当学生准备出现问题行为时,教师通过走近学生从而提早制止学生的不良行为。如果学生的问题行为升级,教师可从非言语技术转换到言语技术。第三步,当前两步骤不能起效时,教师对这些行为应该发出警告,尽可能迅速结束问题行为。根据问题行为的严惩程度可逐渐增强处理手段,包括:严厉地望着该学生;向学生走去;同该学生讨论其问题行为;把学生安排地其他座位;给予惩罚;要求学生课后留下来;与学生家长联系。

3.教会学生自我控制的策略

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的产生源于他们的行为往往受到短期的结果的控制,人的行为的及时强化较之延迟的强化的效果要好,特别是针对问题行为更是如此。这是有效课堂管理行为的落脚点。教会学生自我控制,可以使教师用更多的时间用于教学而用更少的时间用于管理学生的问题行为,能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自我的成功体验。

学生要形成自我控制能力,需要教师具体地给予指导。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对学生在课堂中的问题行为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它实际上也是课堂管理策略要达到的基本的目标。通过学生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可以使教师的课堂管理效果更佳。因此,培养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既是教学的目标,也是课堂问题行为管理的归宿。

4.沟通管理策略

沟通管理策略强调人际沟通。在课堂管理中,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为了帮助学生学习而管理学生,反而让学生感到不愉快或厌恶。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师生两者在信息交流中出现的对彼此行为的不一致理解。这种师生沟通的障碍属于人际交流中产生的障碍,只有在人际沟通中消除。作为一种课堂管理策略,人际沟通旨在实现师生真诚地理解彼此行为的真实理由,消除师生之间的误解,并达成对彼此行为的谅解与共识。

当课堂问题行为发生后,教师应当弄清楚其中的原因,再采取相应的课堂管理措施。其次,让学生对其问题行为发生的原因清楚自述,充分说明。这样可以了解其行为发生的主要途径。第三,教师在倾听学生诉说的过程中要做到专心倾听。要注意当学生没有说完时不要急于给予建议。最后,教师要做到理解、信任和责任。理解,就是教师将心比心地站在学生立场上去体会学生的感受。但不等于接纳他们的错误,而是让学生知道你关心他,尊重他,这样学生会很乐意向你倾诉。如果缺乏这种信任,师生之间会产生心理隔膜,妨碍人际沟通。在信任的基础上,教师要帮助学生自愿和主动地做出改进课堂问题行为的口头或书面承诺。

总之,课堂管理以提升教学效能作为最终目标,任何课堂管理策略都应服从于这一目的,但我们也要清楚地认识到,理想的课堂氛围需要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来渐渐养成,教师需要拿出更多的耐心和恒心才能最终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应先将课堂管理放在重要位置,再配合以教学方法、教学设计与教学评价进行辅助,不仅从课堂管理上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规范,也从教学设计上对学生的兴趣进行吸引,从教学评价上对学生认真好学的行为做出鼓励,最终必然能够顺利提升教学效能。

论文作者:宋佃信

论文发表刊物:《未来教育家》2017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0

标签:;  ;  ;  ;  ;  ;  ;  ;  

高中学生的课堂管理整改建议论文_宋佃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