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牟平第一中学 山东 烟台 261000
许多教师上完一节课后心中无数,不知道自己的课好不好、效率怎么样、是否符合要求。其实课后只要按照以下五个问题自问自评就可以了:符合要求的就应该是好课,哪些方面欠缺就应在哪些方面下功夫。这些问题同时也可作为评价别人课的参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一、一节课的学习目标是否适度明确并告诉学生
美国的教育家布鲁姆早就说过:有效的教学始于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这个目标不仅教师要知道,学生也要知道。就像作战一样,不仅指挥员要知道战斗目标,战斗员也要知道,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每个士兵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教学也是如此。对于三维的课程目标,不是写在教案上就行了,而要变成学生的学习目标,以通俗的形式或问题的方式告诉学生。学习目标要适度,要具有可操作性和检测性,让学生看到目标就知道怎么做、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
二、教学内容是老师灌输还是先让学生独立自学和操作
对于新授课,老师不要急于先讲,而是先让学生自己看书、自己操作。过去老师都是“先教后学”,这种教学模式的基本假设是:这节课是新授课,学生对于这些知识是一无所知的,所以老师要从头讲起。难道学生对这些问题真的一无所知吗?事实上只要我们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条件,加以科学的引导,绝大部分学生是能够自学课本的。新课程提倡“先学后教”,其含义包括先学后讲、先练后讲、先考后讲。书本上的知识先让学生自己看书思考,有些问题可以先考一下学生是否知道,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作用,要给学生完整的自学时间。
三、教师的点拨是否精当并退到最后一步
从理论上来讲,全班有一个学生能解答老师也不要急于讲,老师要退到最后一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互助合作精神,要把解决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自学以后教师的点拨主要起四方面的作用:一是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学生通过自学和讨论仍然不能解决的问题要通过老师来解决。二是规范学生的专业用语。学生在自学和讨论的过程中有些问题基本会了,但表述和书写不够规范,老师要予以纠正并培养学生用专业用语表述和书写的习惯,如数学语言、化学语言等。三是扩展学生的思路,给学生提出多种解题的思路,扩展学生的视野,开发学生的思维。第四,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总结知识内在的规律和逻辑线索,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
论文作者:张美清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8年8月总第27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0
标签:学生论文; 老师论文; 目标论文; 教师论文; 先让论文; 也要论文; 要知道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8年8月总第27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