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人民医院产科 青海西宁 810007
【摘 要】目的 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在预防新生儿低血糖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2011年9月~2015年9月在本院出生的400例低血糖高危新生儿,将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的200例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将出生后2h内接受早期护理干预的200例新生儿作为干预组,对干预后两组新生儿的血糖情况加以对比分析。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干预组低血糖发生率更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低血糖高危新生儿早期护理干预,可以对低血糖的发生起到良好的预防作用,降低低血糖发生率,提高新生人口的身体素质。
【关键词】早期护理干预;新生儿;低血糖;应用效果
新生儿出生后,容易发生低血糖情况,若没有及时对低血糖症状加以纠正,使低血糖状态持续过长的时间,则有使新生儿出现永久性脑损伤的可能性,严重的话,还会对新生儿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1]。为了提高新生人口素质,对新生儿低血糖发生加以预防,就要重视给予低血糖高危新生儿有针对性的早期护理干预。现结合实际对早期护理干预在预防新生儿低血糖中的应用效果加以探讨,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1临床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随机抽取2011年9月~2015年9月在本院出生的400例低血糖高危新生儿,所有新生儿均符合本次研究的纳入标准,其中男210例,女190例,胎龄24~43周,早产儿90例,巨大儿160例,新生儿咽下综合症5例,母亲妊娠合并糖代谢异常新生儿45例,母亲妊高征新生儿100例。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0例。经统计,两组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以进行对比。
1.2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 给予该组新生儿常规护理干预。
1.2.2干预组 给予该组新生儿有针对性的早期护理干预,具体方法为:(1)待断脐之后,将新生儿放置在辐射台上加以保温,采用已经蘸上消毒液状石蜡的无菌纱布进行擦浴,以使散热的发生得以减少,实现有效的保温。完成擦浴后,迅速对新生儿进行包裹,并对新生儿的体温进行严密的监测,避免因体温下降导致低血糖的发生。(2)针对新生儿情况,给予其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于早产儿、巨大儿,在其出生后一个小时即开始对其进行喂奶,每隔两个小时进行一次喂奶,每隔六个小时给予新生儿10~20ml的葡萄糖,必要时鼻饲或者静脉滴注,以确保新生儿内环境和体内营养的平衡。同时给予其保暖措施,以减少热量的消耗。对其生命体征变化、血糖变化等加以严密的监测,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加以处理。新生儿出生后,对其进行血糖监测,给予其有效的保暖措施。对于血糖水平低的新生儿,给予其葡萄糖补充,对其临床表现加以严密的观察,尽早开奶,母乳喂养或混合喂养均可。出生后,定时对母亲妊高征新生儿的血糖进行监测,直至血糖水平达到正常为止。在其出生后0.5~1h内对其喂奶,母乳喂养或混合喂养均可,定时给予其葡萄糖溶液补充。新生儿咽下综合征是新生儿期常见疾病。出生后在开奶前即出现呕吐,吃奶后呕吐症状加重,这主要因为在分娩过程中胎儿吞入过多的羊水或者吞入被胎粪污染或混有母血的羊水,这样就会对其胃粘膜造成刺激作用,增加胃酸及粘液的分泌,导致频繁呕吐的发生。对于出生时吸入羊水较多,特别是羊水污染的新生儿,待其出生后,对其生命体征变化进行严密的观察,采用1%的硫酸氢钠溶液进行洗胃,将此类新生儿吞入胃入的羊水尽早清除,使其胃内pH值得以增加,对多余的胃酸加以中和,使胃酸对粘胶的刺激得以减少,使呕吐的发生次数得以减少。同时,升高洗胃液的温度,使其升至37~38℃,与体温接近,以减少对新生儿胃粘膜的刺激。完成洗胃操作后,给予新生儿葡萄糖液补充,给予其保暖措施,确保其呼吸道保持通畅,必要时吸氧,以使其呕吐的持续时间得以减少,对其低血糖的发生加以有效的预防。
1.3观察指标 血糖水平、低血糖发生率。
1.4统计学处理方法 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率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进行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具体结果详见表1。
3讨论
新生儿低血糖指的是新生儿的血糖低于所需要的血糖浓度[2]。如果低血糖状态持续时间比较长,或者反复发作,则有对新生儿中枢神经造成损害的可能性,会使新生儿出现脑损伤情况,对新生儿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乃至生命安全均造成程度不同的影响。为了有效预防低血糖对新生儿造成的脑损伤,应当注重对新生儿的血糖水平加以严密的观察,尤其要严密观察低血糖高危新生儿的血糖水平,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早期护理干预措施,如尽量避免可预防的高危因素,出生后尽早开奶,无法进行胃肠道喂养新生儿可静脉滴注 10%葡萄糖,对其低血糖现象进行纠正,以将其血糖控制在3.2mmol/L,缩短低血糖持续水平,以避免低血糖给新生儿脑神经造成的损伤,提高新生人口的身体素质。
结合上述论述和本次研究结果可知,给予低血糖高危新生儿早期护理干预,可以对低血糖的发生起到良好的预防作用,降低低血糖发生率,提高新生人口的身体素质。
参考文献:
[1]范雪金,曾娟,谢彩璇.92例新生儿低血糖监测及早期护理干预效果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3(10)147-149.
[2]钟旭.新生儿低血糖监测及早期护理干预的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5(02)241-242.
论文作者:张雅兰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5年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3/1
标签:新生儿论文; 低血糖论文; 血糖论文; 对其论文; 统计学论文; 羊水论文; 发生论文; 《航空军医》2015年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