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糖尿病规范化治疗与妊娠结局的临床分析论文_吴丽珍

(龙岩市新罗区妇幼保健院妇产科 福建龙岩 364000)

摘要:目的 探讨规范化治疗妊娠期糖尿病对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到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产检的84例妊娠期糖尿病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产妇均分为规范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产妇。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饮食控制,其方法与观察组产妇的饮食控制方法相同,观察组产妇实施规范化治疗。结果 观察组产妇的空腹血糖值和三餐后2h血糖值,都要比对照组产妇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的羊水过多、酮症酸中毒、生殖系统感染等发生率,都比对照组产妇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的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窒息等发生率,都比对照组新生儿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实施规范化治疗,可促进其血糖的合理控制,从而达到改善产妇妊娠结局的目的。

关键词:规范化治疗;妊娠期糖尿病;妊娠结局

妊娠期糖尿病(GDM)指的是在妊娠前糖代谢正常或者存在潜在糖耐量减退,而在妊娠期发生的糖尿病[1]。妊娠期糖尿病目前已经成为我国孕产妇发生率较高的一种的妊娠期并发症。据临床调查数据显示,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率为1.0%—1.5%[2]。与正常产妇相比,合并妊娠期糖尿病的产妇,存在较大的分娩风险,如果产妇的血糖控制不佳,或临床处理不当,则很容易导致产妇发生不良妊娠结局,危害母婴健康[3]。鉴于此,积极地采取多种临床干预手段对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实施治疗,严格进行血糖控制,是改善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妊娠结局的关键所在。目前临床上主要推荐采用规范化治疗方案对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实施治疗。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2016年1月到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产检的84例妊娠期糖尿病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产妇均分为规范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产妇。其中规范组42例,年龄23~35岁,平均(28.3±3.3)岁;妊娠期糖尿病确诊孕周25-39周,平均确诊孕周(29.1±2.8)周;其中初产妇30例,经产妇12例。对照组中42例,年龄21~34岁,平均(28.7±3.2)岁;妊娠期糖尿病确诊孕周25-38周,平均确诊孕周(29.2±2.8)周;其中初产妇32例,经产妇10例。两个研究组产妇的各项组间资料在研究前均实施了统计学分析,并进行了差异性对比,结果提示组间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产妇入组前均知情且同意,且本次研究经伦理研究会批准。

1.1.1纳入标准

①经临床诊断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的产妇;②能够配合本次研究开展的产妇。

1.1.2排除标准

①合并心脏病的产妇;②合并视网膜病变的产妇;③双胎(或多胎)妊娠、前置胎盘、宫颈机能不全、先兆早产或流产、胎儿生长受限的产妇;④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等其他妊娠期并发症的产妇。⑤存在沟通障碍的产妇[4]。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饮食控制,其方法与观察组产妇的饮食控制方法相同,观察组产妇实施规范化治疗。规范化治疗方案如下:①饮食控制:为产妇制定合理饮食方案,根据产妇的体质量、活动量、孕周,计算出其每日所需热量的总量,然后应用食物交换法将其分配到每日的3—6餐中,叮嘱产妇三餐后要进行血糖监测,尽量将餐后血糖值控制在低于8mmol/L的水平下。②运动治疗:指导产妇三餐前先休息,监测胎动情况,进食30min后进行运动,每次运动时间控制在30分钟,产妇的运动锻炼宜选择中等强度的运动进行,且要注意运动量要适中,以运动心率保持在120次/min为宜,避免进行剧烈运动,运动后休息30分钟,同时计数胎动,注意有无宫缩对于有先兆流产或其他不适宜进行运动的妊娠并发症的产妇,则不可进行运动。③胰岛素治疗:产妇在每日三餐进食前都要遵医嘱应用短效胰岛素进行皮下注射,产妇在刚开始治疗时,需从小剂量注射开始,剂量保持在10-30U/d为宜。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根据产妇的血糖控制情况,病情发展情况,合理的调节胰岛素的使用剂量,酌情进行增减,每次胰岛素剂量的增减宜控制在2-4U的范围内。

1.3临床观察指标

①观察两组产妇的血糖控制情况,以产妇的平均空腹血糖值和平均三餐后2h血糖值进行评估;②观察两组产妇的妊娠结局,以产妇的羊水过多、酮症酸中毒、生殖系统感染等发生率,及新生儿的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窒息等发生率进行评估[5]。

1.4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的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分别以(%)和( )形式进行表示,组间比较分别运用卡方检验和t检验,检验结果以0.05为水准。

2结果

2.1两组产妇的血糖控制水平比较

观察组产妇的空腹血糖值和三餐后2h血糖值,都要比对照组产妇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规范化治疗是目前临床上公认的一种安全有效的妊娠期糖尿病治疗方法。规范化治疗是通过饮食控制、运动干预、药物治疗及孕期监测等多种手段,多途径对孕妇的血糖水平进行干预,从而促进产妇的脂质代谢作用得到改善,保护胰岛细胞,将其血糖水平维持在较为稳定的合理状态。与此同时,配合合理分娩时机干预,在适当的时候分娩,以此来显著减少产妇和新生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促使产妇获得良好的妊娠结局。本文通过研究证实,对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实施规范化治疗,可促进其血糖的合理控制,从而达到改善产妇妊娠结局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罗玲,陆淑媛,范淑玉,等.产前护理门诊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健康认知及分娩结局的影响[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4,20(5):458-610.

[2]沈爱红,孙桂君,杨永红,等.妊娠期糖尿病规范化干预对妊娠与围生儿结局的影响[J].中国综合临床,2015,31(7):650-653.

[3]陈丹玲,贾金平,熊俊艳,等.妊娠糖尿病产妇空腹血糖及餐后1小时血糖、血脂、血清胰岛素水平与妊娠结局相关性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3,3(18):175-176.

[4]李娜,李春玲.妊娠期糖尿病的规范化治疗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6,19(7):69-70.

[5]沈爱红,孙桂君,杨永红,等.妊娠期糖尿病规范化干预对妊娠与围生儿结局的影响[J].中国综合临床,2015,31(7):650-653.

论文作者:吴丽珍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3

标签:;  ;  ;  ;  ;  ;  ;  ;  

妊娠期糖尿病规范化治疗与妊娠结局的临床分析论文_吴丽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