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县域经济融入都市圈发展的思考
——以重庆市丰都县为例
□梁 菊
(中共丰都县委党校 重庆 408299)
摘 要: 县域经济融入都市圈发展是县域发展的重要战略,也是必然趋势。丰都融入重庆都市圈有地理区位、交通条件、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应进一步把握融入原则、细化融入内容、完善融入体制机制,使县域经济融入都市圈取得跨越式发展。
关键词: 县域经济;都市圈;丰都县
都市圈是城市群内部以超大城市、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为中心、以1 h 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城镇化空间形态[1]。都市圈对某一区域的发展有着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县域经济融入都市圈发展是一项重要战略也是必然趋势。
1 推进县域经济融入都市圈发展的意义
一方面,有利于丰都加速实现经济转型升级。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长江经济带和成渝城市群战略的实施,以及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深入推进,重庆都市圈面临着要素流动汇总的聚集机遇、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升级机遇、区域深化发展的政策扶持机遇、先行先试先改的改革创新机遇。充分发挥丰都自身相对比较优势,积极融入重庆都市圈各项发展,能更加有效地参与其资金、技术、人才、信息、市场等资源要素的配置和产业分工,从而突破长期制约丰都发展的要素瓶颈、结构调整等难题,进一步加快转变丰都经济社会发展方式,实现产业优势互补、错位有序发展,加速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社会管理创新、民生和谐等共赢目标[2]。
另一方面,为大都市圈联动县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有益探索[3]。融入中心城区和核心城区发展,是后发地区实现发展的最佳路径。丰都融入都市圈,意在借助大都市圈的经济能量为“己”所用,加快实现跨越式发展。
成功的班主任平时不仅注意从观念上引导学生向真善美靠拢,从行为上引导学生积极向上,更会抓住时机,从心理上让学生感受到忙碌机械的学习生活中的友情、师生情,让他们的心理是暖的、软的,他们就会有归宿感,集体认同感,有信任感、幸福感。他们就会想让这个集体更好,并会为之全力付出,于是良好班风就会形成,也就间接省了班主任的很多工作。
2 丰都融入都市圈发展的优势分析
2.1 区位交通优势明显
丰都地处三峡库区“腹地”和重庆版图的中心,位于武陵山地区和成渝城市群的核心区域,拥有长江黄金水道长达47 km,已基本形成了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干线公路和长江水运等较为完善的交通骨架网络,实现了“1 h 重庆、2 h 县域、3 h 成都、4 h 武汉、8 h上海”,成为渝东南地区通江达海最便捷的“水、公、铁”枢纽,联运优势明显。
融入发展应立足功能差异,实现彼此优势互补,利用各自差异化的发展优势来谋求互惠互利,最终实现双方或多方共同发展。
2.2 旅游产业资源丰富
3.1.1 遵循力所能及的原则
2.3 农副产业特色突出
丰都是传统的农业县,是中国肉牛之都和重庆市重要的农产品主产区,现已基本形成以肉牛为主导产业,榨菜、红心柚、龙眼、烤烟、花椒、有机大米6 大特色优势产业,猕猴桃、黑花生等区域性特色新兴产业的“1+6+X”特色效益农业产业体系。丰都成为重庆都市圈重要农副产品供应基地,可以为都市圈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是颇具特色的农产品加工基地。
要积极主动地制定和谋划融入策略,既要根据丰都现有的比较优势和资源状况来找准功能定位,又要有前瞻性地分析周边区县的发展规划与策略,创造新的比较优势,以提升融入能力,做实对接细节,做到早谋划、早行动。
2.4 政策扶持坚强有力
在融入发展时,不必追求概念上的“高大上”提法和宽泛定位,应注重与丰都实际功能的建设相适应,与本地资源优势相匹配,不能寅吃卯粮、竭泽而渔。
3 推进丰都融入都市圈发展的路径思考
3.1 把握融入原则是基础
丰都有1 900 多年的历史,既有独享天下盛誉的“鬼城”民俗文化资源,又有独特的自然环境旅游资源。据统计,丰都共有6 大类64 种100 多处景区,如南天湖风景区、太平坝和龙河溶洞等均是特品级自然旅游资源。
丰都属于三峡库区,是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和国家级贫困县,处于长江经济带的核心区域,是多项国家级扶持政策的“叠加高地”。除享受西部大开发相关政策优势外,还享受三峡库区后续发展、武陵山片区扶贫、长江经济带发展、统筹城乡发展先行先试等多项扶持政策。
3.1.2 遵循优势互补的原则
耕地土壤类型及养分数据来源于2009-2012年“贵州省测土配方施肥项目”中长顺县土壤耕层取样的3 498个样品测试数据,采样深度为土壤耕作层0~20 cm,样点分布均匀并带GPS信息。耕地资源数据来自2007年县国土资源局土地利用现状图及2017年土地变更数据并提取旱地和水田,行政区划图等基础数据根据2014年[黔南府呈(2014)2号]文件《关于调整长顺县乡镇行政区划的请示》进行更改。
然后她就发现了西双和罗衫。她的笑僵在脸上,如同雕上去一般僵硬。她欠欠身子,对西双说,你来了?又赶紧吩咐母亲给西双和罗衫拿桔子吃。西双忙说不用麻烦,我们坐一会儿就走。把手里的鲜花放上床头柜,指指罗衫说,是她硬拽我过来……说你生病了。楼兰再一次有了尴尬,说,想不到你会来,不然的话我拾掇漂亮一些。西双说不用拾掇也很漂亮……你精神很好,不像生病的样子。楼兰就笑了,伤感并且凄楚。都被医生判过死刑的人了,怎么可能精神好?她说,说不准哪一天就跟这个世界拜拜了。西双说这是什么话呢?你得相信自己。楼兰说早不敢相信自己啦——几年以前,我就是太过相信自己了。
3.2.1 要融入发展观念
另一方面,完善员工综合素质的培养。尽管危险品物流中的危险性具有客观性,然而并非具有必然性。如果从业人员工作懒散,不按照规章作业,危险随时会爆发;但是从业者若能兢兢业业、一切按章办公、操作时谨小慎微,则有可能会避免危险的发生。长三角地区有关主管部门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对危险品道路运输安全的重要性进行宣传,使社会公众监督危险品道路运输人员的安全操作。除此之外,还要通过定期培训、专家讲座等方式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同时实行从业人员培训、 诚信档案终身制, 督促长三角地区企业加强对从业人员基础信息管理工作, 建立健全并落实各项从业人员安全管理制度。
3.2 细化融入内容是关键
3.1.3 遵循主动融入的原则
增强机遇意识,有危机感和紧迫感,牢牢把握新常态下的新机遇,顺时而动,乘势而上;增强开放意识,颠覆和突破原有的县域思维和小农意识,培养更加开放的心态,营造更加开放的环境;增强协作意识,有“利他人”就是“利自己”和包容合作的心态,求同存异、协同发展;增强主角意识,丰都已经具备了突破和提档升级的基础、能力及条件,要对标重庆市建成内陆开放高地、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西部创新中心、美丽山水城市等功能定位,敢于和一些发达地区的县域比拼。
3.2.2 要融入产业布局
丰都应加强与重庆都市圈产业发展的协作配套,以自身比较优势产业带动整体县域经济发展。一方面,应发展与重庆都市圈具有功能互补优势的特色产业,如充分利用旅游资源优势,加快旅游资源的开发整合和景区、景点的提质升级,增强旅游产业对重庆都市圈的吸引力。另一方面,应大力发展与重庆都市圈主导产业相配套的相关产业,围绕其功能定位目标,进一步优化现有工业园内的企业产业组成结构。
3.2.3 要融入人力资源
本研究证实,长三角地区尽管是我国经济发达、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绝对量领先的最发达地区之一,但也存在着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各类基本公共服务发展不平衡、地区间发展不均等、城乡发展不均等比较严重的社会问题。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过去那种发展性而非民生型的政府,其职能是专注于经济发展而非民生,因此不会也没有将资源更多地分配至可持续发展的民生和公共领域。财政支出结构上的失衡,直接导致居民的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客观存在的地区发展水平差异,使地方政府在财政收入来源上相差较大,难以实现公共服务投入均等。这种公共服务的不均等,反过来又加剧了地区间的不平等。
地方政府在构建和维护良好的市场环境秩序中发挥着不可替代作用。也就是说,地方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与市场机制“看不见的手”一起协同发挥不同的重要作用。但当前我国对中小微企业合法权益的保护,特别是知识产权保护仍存在漏洞;有些地方政府下属主管部门对小微企业担保抵押条件办理手续,如对企业动产、不动产权属证明的办理拖拉滞后;缺乏专门针对提高小微企业从业人员素质的培训等,这些都给小微企业发展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
重庆都市圈的发展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将是巨大的。丰都要进一步推进县域经济发展,对接重庆都市圈的人力资本需求。加大县域人力资源开发力度,着力培育符合新增产业需要、现代化的高素质人力资源。强化技能型人才队伍的发展规划建设,有针对性、有批次、有梯队地做实技能人才培养,形成良好的人才成长机制和环境;逐步建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满足市场需求和与重庆都市圈产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强化专业结构设置,以需定供,开展技术人才的“订单式”培养。
3.3 完善融入体制机制是保障
丰都必须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优化融合发展环境。一是要逐步推进形成区域利益协调机制,加强政府间的沟通协调,“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二是要强化区域间产业协作机制,推进产业优势互补、合理布局,实现错位发展;建立完善的人才流动机制,在个人发展、住房、配偶工作、子女教育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争取人才要素在区域间能够自由流动。三是要推进建设一体化进程的体制机制建设,在交通设施、商贸合作、区域市场、生态环境保护、民生改善等方面推进一体化进程,以更好地实现对接和融合。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EB/OL].[2019-02-21].http://www.ndrc.gov.cn/zcfb/zcfbtz/201902/t20190221_928319.html.
[2]方明.如何通过特色小镇建设撬动城乡发展[J].中国乡村发现,2018(1):81-85.
[3]陈晓明,陈嘉平,陆萌.广州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实践[J].城乡建设,2019(18):67-70.
文章编号: 1004-7026(2019)16-0066-02
中国图书分类号: F127
文献标志码: A
DOI: 10.16675/j.cnki.cn14-1065/f.2019.16.035
作者简介: 梁 菊(1984—),女,汉族,重庆人,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经济管理与基层治理。
(编辑:季 鑫)
标签:县域经济论文; 都市圈论文; 丰都县论文; 中共丰都县委党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