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业问题的微观分析与模型解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微观论文,模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模型的构建与分析
失业,是指有劳动能力的劳动者想就业而未能就业,处于与生产资料相分离的状况(注:程建华:《论我国目前的失业问题》,《当代经济研究》1990年第1期。)。简单言之,失业是由于劳动力总供给与总需求的暂时失衡造成的。我国长期以来劳动力大量积累,从而形成了充足的劳动力总供给,于是因劳动力总量大于就业岗位而造成了总量性失业。因此,要消除中国目前存在的失业问题的基本出发点便是设法增加对劳动力的需求,控制劳动力的供给。由于我国人口基数过大,要减少劳动力的供给成本相对过高,因此,从我国的实际经济和现实情况来看,解决中国的失业问题,要靠社会增加对劳动力的需求,扩大或说创造就业机会。
创造就业机会是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进入经济过程,实现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结合的前提,是实现充分就业政治目标的关键所在。中国现实状况下就业机会的创造究竟由哪些因素所决定?从逻辑上说,中国目前就业机会的创造主要由如下三部分构成,首先是经济增长率水平的高低所创造的就业机会,这部分就业机会的创造随着经济景气波动的状况变化而增减。在市场经济中,当经济高涨时,社会总需求包括消费需求、投资需求等比较旺盛,引致社会消费品、生产资料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从而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相反,当社会不景气时,消费低靡,投资缩减,对整个社会生产的拉动乏力,造成企业出现局部停工减产等情形,就业机会的增长量将至零甚至为负值。因此,经济增长率的高低成为影响就业机会创造,进而缓解失业的一个主要因素。
就业机会创造的第二个决定因素是劳动力市场的弹性工时制。人力资源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基本要素,作为生产力诸要素中唯一能动的活要素,它在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让人力资源在劳动力市场中充分自由地流动,进行弹性工时的制度创新,将对经济的增长产生积极的影响。
弹性工时亦称灵活工时或部分工时,是指在非常规工时制度的基础上,根据企业对劳动力的实际需求状况来灵活地安排职工的工作时间的一种制度创新。在弹性工时制度安排下,并非采用全日工作时制,而是实行部分就业模式,即劳动者自主、灵活地选择工作时间。这种双向、弹性的就业选择模式一方面能充分发挥劳动者的人力资本,合理、有效地配置人力资本;另一方面,实行弹性工时制的劳动力市场,职工并非全部工时就业,而是有选择有时段间隔就业,数量一定的就业岗位就被分割为数倍于原岗位的量,从而能扩大就业岗位,对缓解就业压力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通常,劳动力市场的弹性大小用弹性系数来表示,劳动力市场的弹性系数是指在劳动力市场中,部分工时人员数与社会受雇人员数之比。
以上两个因素主要是针对扩大劳动力的需求,而作为一个模型的构建,势必要考虑模型的全面性,即考虑函数随机扰动项的影响。如降低劳动力的供给,减少对劳动力的制度需求,增加劳动力的有效供给。由于我国的历史原因,人口基数以及年均净增劳动力数量过多,从而形成了巨大的就业压力。为此,控制
劳动力供应,降低劳动力的供给,也将减轻就业压力,如降低人口的增长速度,强化教育体制改革,延长教育年限,有效防止劳动力过早进入供给市场,适当降低妇女、老人的社会劳动参与率等等,都不失为降低劳动力供给的有效措施。其次,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与政府之间由于行政隶属关系,前者服从后者充分就业的政治目标,而产生了超过技术和经济需求的额外需求(注:符钢战:《中国:劳动力市场发育的经济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这种对劳动力的制度需求虽能“立竿见影”地创造就业机会,但它却极大地降低了劳动效率,影响了劳动者的工作积极性,妨碍了经济的发展,反而于创造就业机会、实现充分就业不益。因此,有效地减少对劳动力的制度需求,从一个侧面来看,也将缓解严重的就业压力。
按照这样的思路,我们可以构建失业率决定模型,该模型主要由以下两个变量决定:第一,经济增长率;第二,劳动力市场的弹性系数,以及随机扰动项的制度因素。设失业率为Y,劳动力市场的弹性系数为X[,1],经济增长率为X[,2],随机扰动项的制度因素为ε,则劳动力总供求失衡时的失业率模型为:
Y=A+αX[,1]+βX[,2]+ε
按照这一模型,并参照下表的有关数据。
运用上述西方发达国家90年代的三组数据进行三元回归分析,得到失业率决定模型:
Y[*]=17.334-0.378X[,1]-0.965X[,2]+ε
F=26.3994,R[2]=0.868,AKJ-r[2]=0.836
即在95%的置信度水平下,接受该模型。
这里X[,1]为劳动力市场的弹性系数,它是部分工时人员数与社会受雇人员总数之比,它表示人力资源在劳动力市场上的流动性,劳动力市场弹性系数越大,表明劳动力市场人力资源的共享性越大,劳动力市场弹性越高,企业雇佣人才的可能性越大,生产方式的柔性就越大,从而对商品市场的适应性越强。而X[,2]则表示经济增长率水平的高低,经济增长率水平越高,创造就业机会也越大,缓解就业压力的能力越强,反之越弱。从方程的回归系数来看,符合理论推导,拟合优度为0.868,结果较为满意。由此结果,我们不难看出,失业率水平与劳动力市场弹性系数、经济增长率有着较强的依赖关系,之间的相关系数较高,失业率与弹性系数、经济增长率之间都呈反比例变化(即系数为负值)。根据得到的失业率决定模型,可知,当劳动力市场的弹性系数每上升一个百分点,失业率就下降0.378个百分点,而经济增长率每上升一个百分点,失业率则下降0.965个百分点。从而也印证了前面的理论分析,即解决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是提高经济增长率X[,1],推行劳动力市场的弹性工时制,提高劳动力市场的弹性系数X[,2]。
表1 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失业率、弹性系数、经济增长率一览表
┌──────┬──────┬───────┬─────┐
│ 国家 │弹性系数│经济增长率│失业率│
├──────┼──────┼───────┼─────┤
│澳洲│17.3│2.66 │9.1
│
├──────┼──────┼───────┼─────┤
│加拿大 │15.5│1.50 │9.95 │
├──────┼──────┼───────┼─────┤
│丹麦│14.5│2.03 │11.2 │
├──────┼──────┼───────┼─────┤
│法国│10.4│1.12 │12.0 │
├──────┼──────┼───────┼─────┤
│德国│9.42│3.70 │10.5 │
├──────┼──────┼───────┼─────┤
│意大利 │9.98│1.21 │11.3 │
├──────┼──────┼───────┼─────┤
│荷兰│19.6│2.82 │7.25 │
├──────┼──────┼───────┼─────┤
│挪威│20.8│3.50 │4.95 │
├──────┼──────┼───────┼─────┤
│瑞典│21.3│0.47 │8.75 │
├──────┼──────┼───────┼─────┤
│英国│22.1│1.16 │8.35 │
├──────┼──────┼───────┼─────┤
│美国│23.4│1.90 │5.85 │
└──────┴──────┴───────┴─────┘
注:以上数字均为百分数,且为90年代的平均值。
二、模型对我国失业问题的解释
在传统的行政体制下,我国实行的是固定工时制,劳动力一旦配置于某一具体行业、企业、工种或岗
位,便会沉淀下来,陷入“状态锁定”,不管是企业管理者,科技人员还是一般生产流水线的工人,不仅在企业外部,而且在企业内部也难以流动,在这样的制度环境下,人力资本的流动受到限制,劳动力市场的弹性系数近似为零,甚至为负值。由此,在失业率决定模型中,X[,1]≤0,同时,改革开放以前以及初期,我国生产力水平低下,经济长期处于缓慢增长态势,模型中的X[,2]值也较小(X[,1]、X[,2]的数值参见表2),因此,在80年代以前,我国的失业率一直处于较高的水平。
表2 我国经济增长率于失业率数据一览表
┌────┬───────┬─────┬────┬───────┬─────┐
│ 年份 │经济增长率│ 失业率 │ 年份 │ 经济增长率 │ 失业率 │
├────┼───────┼─────┼────┼───────┼─────┤
│ 1957 │5.1
│5.9
│ 1987 │11.6 │2.0
│
├────┼───────┼─────┼────┼───────┼─────┤
│ 1978 │11.7 │5.3
│ 1988 │11.3 │2.0
│
├────┼───────┼─────┼────┼───────┼─────┤
│ 1980 │7.8
│4.9
│ 1989 │4.1
│2.6
│
├────┼───────┼─────┼────┼───────┼─────┤
│ 1981 │5.2
│3.8
│ 1990 │3.8
│2.5
│
├────┼───────┼─────┼────┼───────┼─────┤
│ 1982 │9.1
│3.2
│ 1991 │9.2
│2.3
│
├────┼───────┼─────┼────┼───────┼─────┤
│ 1983 │10.9 │2.3
│ 1992 │14.2 │2.3
│
├────┼───────┼─────┼────┼───────┼─────┤
│ 1984 │15.2 │1.9
│ 1993 │13.5 │2.6
│
├────┼───────┼─────┼────┼───────┼─────┤
│ 1985 │13.5 │1.8
│ 1994 │11.2 │2.8
│
├────┼───────┼─────┼────┼───────┼─────┤
│ 1986 │8.8
│2.0
│ 1995 │10.5 │2.9
│
└────┴───────┴─────┴────┴───────┴─────┘
注:以上数字均为百分数。
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一系列的制度创新使我国的经济保持
了快速、稳定的增长势头,年均经济增长率保持在10%的水平;而且,形成了初具雏形且不断完善的劳动
力市场,传统的工时制度由弹性的工时制度所代替,模型中的X[,1]、X[,2]都相应得到提高。根据失业率决定模型可知,失业率水平由于自变量数值的提高而得到大幅下降,这一点在1985—1988年间的中国经济活动中得到了充分的印证。其中在1985年,我国失业率达到历史最低点(为1.8%),1988年、1989年由于经济增长率的突降,造成了X[,2]值的下降(从11.3%下降到3.8%),从而失业率水平略微有所抬高(从2.0%上升到2.6%)。
1992年南巡讲话后,经济领域的思想得到再一次解放,劳动力市场日臻完善,并开始形成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弹性工时进一步制度化,经济增长率继续保持在年均10%以上的水平。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经济中的泡沫因素开始消除,经济发展的增长幅度开始有所回落,从1992年的14.2%回落到10.5%,1996年的9.6%,1997年的8.8%,1998年的7.8%。由此,根据失业率决定模型,X[,2]的弹性系数要大于X[,1]的弹性系数,故由X[,2]引起的失业率变化水平要高于X[,1]。因此,在X[,1]变化不大的情况下,由于X[,2]的降低,Y必定会有所上升,即我国的失业率水平在90年代后有小幅回升的态势。
图1 我国失业率具体变化形态
根据模型的分析,上述三个阶段劳动力市场的发展变化以及我国经济增长于发展水平高低的变化,形成了我国失业率变化水平的三个阶段,(1)上世纪50年代—80年代初期,失业率处于较高水平,这主要与X[,1]过低有关,但这一阶段的失业率不断下降;(2)改革开放初期到80年代后期,为失业率下降与上升的过渡阶段,失业率处于最低水平,这主要与X[,1]的弹性值、X[,2]的经济增长率水平均较高有关;(3)80年代后期至今,失业率处于较低水平,但失业率缓慢上升,这主要与X[,1]变化不大而X[,2]缓慢下降有关。从而我国失业率的具体变化态势可绘制如图一所示(注:图表资料来源:常兴华:《国有资产管理》1999年第2期。)。
三、我国劳动力供求均衡机理分析
许多学者认为,中国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多,给劳动总需求以很大的压力,劳动力总供给与总需求出现严重的不均衡,失业问题的凸现则是劳动力市场这种非均衡的必然结果。1997年底,我国失业职工达1300多万,预计到2000年将达到3000万人(注:杨娅:《中国的失业,城市贫困及其治理机制创新》,《学术探索》1998年第6期。),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1%,比上年末上升0.1个百分点(注:曾道明:《世纪之交的中国失业状况、困难及对策分析》,《南方经济》1998年第6期。),而1998年底,中国结转的登记失业人员,绝对人数为620万,比1997年底增加42万人,登记失业率比1997年底又增加0.2个百分点(注:杨宜勇:《1999中国就业形势分析》,《企业家天地》1999年第1期。),失业已成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的难题,如不能妥善处理好失业与就业之间的问题,将会对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构成直接的威胁。因此,为了实现充分就业的政治目标和持续稳定增长的经济目标,中国必须创造相当规模的劳动总需求,提供就业机会,才能使劳动总供求趋于均衡。根据上述已构建的劳动力市场失业率决定模型可知,促使劳动总供求趋于平衡,可以采取如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第一,提高经济增长率。由失业率决定模型可知,加速经济增长率会直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吸收更多的劳动力供给,从而降低失业率水平。经济的快速增长,还会给微观经济主体创造健康、良好的宏观环境,促进其发展的良性循环,特别是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能够从多方面增加对劳动力的需求,增加就业门路。中国长期以来经济的高速增长与充分就业的政治目标是相一致的,高速的经济增长保证了我国充分就业的政治目标。很明显,这种经济增长与失业是互为替代的两个因素,加速经济增长将会直接创造就业机会,消除失业。
第二,推行劳动力市场弹性工时制。同样由失业率决定模型可见,通过在劳动力市场上推行弹性工时制并使之制度化,提高劳动力市场的弹性系数,从而能扩大就业岗位,缓解就业压力,降低失业率水平。这在中国的经济发展历史上,得到了充分的印证,在1985年以前,我国一直以来实行的是“低工资高就业”的传统体制,以行政命令安排就业,并实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这些措施使许多单位冗员过多,人浮于事,形成了“潜在失业”的状态。在如此严格的固定就业制度下,劳动力不能自由地流动,不能按市场信号进行配置,造成了人力资源的大量浪费,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增长,也使得我国失业率状况一直居高不下。1985年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劳动力流动的限制也大为放松,实行劳动者在进入企业时以及在招工时的双向选择关系,提高了劳动力供求的自由度。劳动者开始自主、灵活地选择工作岗位、工作性质、工作时间,充分挖掘并发挥了劳动者的人力资本,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同时弹性工时制也扩大了就业岗位,两者的结合缓解了严重的失业问题。因此,推行劳动力市场的弹性工时制,是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扩大就业、缓解失业的战略性选择。
第三,减少对就业的制度需求,降低对就业的制度供给。由失业率决定模型可见,随机扰动项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失业率水平的高低。其一,如对劳动力就业的制度需求,政府向企事业单位强制性地分配劳动力,这种对就业的制度需求,虽能实现充分就业的政治目标,但它是以降低劳动效率为代价的,最终的结果是降低社会的经济效率,从而不但不能解决失业问题,反而会加重社会的就业压力。其二,每年新增劳动力中大部分是应届大中专毕业生,如果能有效地控制这部分对就业的劳动力制度供给,也将减轻社会的就业压力,具体而言,即延长受教育的年限,增加上岗前的技能或专业培训,如此也能大大增加社会的人力资本存量,为目前乃至今后的经济发展贡献。其三,降低老年人及妇女的劳动参与率,如在老年人和妇女中推行弹性工时或阶段工时,也能减少对就业的劳动力制度供给,从而降低失业率增加就业率,减轻就业压力。
四、简短结语
中国的就业问题是跨世纪的问题,是21世纪前半叶长期困扰中国而无法摆脱的问题。(注:杨宜勇:《关于失业的若干问题探讨》,《经济学消息报》,1999年2月19日。)今后几十年里,中国的净增人口、净增劳动力从而劳动力总供给的压力仍然会很大,要实现充分就业的政治目标,必须要降低失业率水平。综合评价降低失业率水平的各种途径,减少对就业的制度需求,降低对就业的制度供给,以及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等等,虽不失为有效办法,但并不是最优的,实现劳动力供求均衡的有效可行的途径乃是提高经济增长率,并实现劳动力市场弹性工时的制度创新。由失业率决定模型可知,经济增长率的提高能够在短期内引致劳动力需求的膨胀和联动效应,从而扩大劳动就业岗位,实现高就业。推行劳动力市场的弹性工时制,让人力资源在劳动力市场中充分自由地流动,进行传统工时的制度创新,一方面能直接扩大就业岗位,缓解就业压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实现人力资源在市场条件下的优化配置,实现人力资源的共享,挖掘其深层价值,从而极大地加速经济增长率,进一步提高劳动力需求,缓解失业。因此,从长远来看,促使劳动力总供求趋于均衡的有效途径在于进行弹性工时的制度创新,推行劳动力市场的弹性工时制,实现人力资源在社会范围内的优化配置,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放弃经济增长率的提高,因为只有在较高的经济增长率保证的前提下,才能使失业规模不致于进一步扩大,也有助于弹性工时制的推广。
注释:
③弹性系数大小等于部分工时人员数与社会受雇人员数之比,数据根据洪正英1998年发表于《商会月刊》的《组织内部劳动力市场之弹性化趋势》以及1997年《世界统计年鉴》整理而得。
标签:经济增长率论文; 失业率论文; 弹性系数论文; 经济模型论文; 需求弹性论文; 微观经济论文; 供给弹性论文; 压力管理论文; 社会问题论文; 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