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渝北区巴蜀小学校 田凡
摘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实践者。文本基于儿童的视角,就如何引动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进行研究。
关键词:儿童视角 数学活动 主动参与 有效策略
核心素养理念下,我们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转变角色,充分发挥创造性,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给学生充足的机会,引导学生主动动手、动脑、动口,使全体学生都主动地参与到数学学习中,开发智力,培养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健康的自我发展。
一、创境激趣,激发学生渴望参与
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动机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发生的。尤其是符合儿童年龄特点、心理特征的情境,更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对学生的参与愿望起着强烈的激发作用。
1.讲故事,以情融之想参与
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把学生熟悉并喜欢的动画故事引进课堂。如,在教学“6的认识”时,把有关“6”的知识编排在《喜洋洋和灰太狼》的故事中,屏幕上依次出现羊的形象,学生不由自主地说出它们的名字,数出它们的个数,在不知不觉中熟悉了“6”这个数字,兴致高昂地、自觉主动地参与到了学习活动中去。
2.布悬念,以疑激之想参与
设置一些新颖别致、妙趣横生的悬念,激起学生浓厚的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探求知识的过程中。如,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时,在导入新课时,教师利用魔术表演变出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15个6连加的算式,教师问:“谁能很快算出这道题的结果?”学生都摇头,这时教师抓住时机说:“只要学会这节课的知识,同学们能快速计算出这道题的结果。”小学生好奇心和争胜心都比较强,都想在后面大展身手证明自己的聪明才智,大大激发了他们参与新课程学习的积极性。
3.设比赛,以竞引之想参与
利用儿童上进、好胜的心理,组织学生进行比赛。如,在学习了100以内的加减法后,再进行强化训练比较枯燥,学生兴致也不高。这时教师就设计成分组比赛的形式,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立即高涨起来,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教师充分利用比赛这种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参与兴趣和求知欲望。
二、加强指导,培养学生主动参与
学习方法是学习能力的一个基本要素,要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就一定要加强学习方法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使学生由“学会”转变为“会学”,提高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正确的学习方法有助于提高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主动学习的热情,进而提高主动参与能力。
例如教学习题:书架上有两层书,共144本。如果从下层取出8本放到上层去,两层书的本数就相同。书架上、下层各有多少本书?教师先让学生读题,说出要求什么问题;再要求学生画线段图,把题意表示出来,比比看,谁画得最好!然后请一名同学上台画在黑板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过认认真真地看题、画图、分析线段图,学生不仅读懂了题意,而且对于本题的数量关系也弄得清清楚楚。计算方法出现了两种,方法1是:144÷2=72(本)72+8=80(本)144-80=64(本);方法2是:144÷2=72(本)72+8=80(本)72-8=64(本)。
三、优化练习,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教师要优化练习的设计,具有多样性、层次性、趣味性等特点的练习,才能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在练习时,还要让学生体会出题者的意图,在完成练习的过程中认识所学知识的用途,体现所学知识的无穷魅力。
如,对于西师版“找规律”中的例题:小芳家浴室的一面墙上贴着瓷砖,中间的4块瓷砖组成了一个图案。如果把这4块瓷砖组成的图案贴在这面墙的任意一个位置,有多少种贴法?
在这个例题后,教材又安排了“试一试”:如果贴的瓷砖图案如下图所示,又有多少种不同的贴法? 以及题目:下表的框中5个数的和是60,在表中移动这个框,可以使每次框出的5个数的和各不相同。(1)任意框几次,看看每次框出的5个数的和与中间的数有什么关系。(2)如果框出的5个数的和是180,应该怎样框?能框出和是100的5个数吗?(3)一共可以框出多少个不同的和?
这些题目都是在例题的基础上进行延伸的,解题方法就是把这些不规则图形看成规则图形去做。如:“试一试”虽然框出的是一个“凸”字形,但在解题时,可以把它看作一个长方形,只要找出一共有多少个不同的长方形,就有多少种不同的框法。
同样,后面一题框出多少个“+”,也是把“+”看作长3格、宽3格的正方形来框的,并且给出的数字框也是规则的长方形,因此可以当作正常的找规律题来做。这时,教师给出题目:能框出多少个不同的和?
这里就不能直接按规则图形的规律来解题了,显然,需要在计算规则图形的基础上加2。要想让学生明白为何加2,就要让学生动手去操作,因为不动手移一移是很难想明白的。
四、走进生活,拓宽学生主动参与
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生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时刻注意把数学与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让学生感受数学的实用性和价值。课堂是一个生活的大舞台,教学中,我们要尽量缩短课堂与实际生活的距离,引领学生走进生活,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而感受数学无处不在。
如某旅游团44人去划船,需要租用船只,大船可容纳10人,租金20元,小船可容纳5人,租金12元,问怎样租船合算?为什么?学生们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大家七嘴八舌,议论纷纷,争先恐后地说出自己的想法。最后通过比较知道,都租大船或都租小船都不划算,租四只大船一只小船只需要花费20×4+12=92(元),租金要比另外两种便宜得多。通过这个实例,学生发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
总之,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这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课堂活动,鼓励学生质疑问难,让学生在民主、轻松、和谐、合作的氛围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学习数学知识中健康成长。
论文作者:田凡
论文发表刊物:《现代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9
标签:学生论文; 数学论文; 教师论文; 主动参与论文; 知识论文; 个数论文; 学习方法论文; 《现代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