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性嵌入:从企业生产要素看社会企业模式的产生,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企业论文,社会性论文,生产要素论文,模式论文,社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5X(2014)04-0091-05
近年,对社会企业的研究逐渐兴起,对组织创新产生了一定的冲击。社会企业是具有社会性和经济性双重性质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它的生成及运作模式引起了人们高度的关注。为什么社会企业能够以企业的形式存在,社会企业以何种类型存在和发展,实践迫切要求理论予以回答。
一、以生产要素为理论依据分析社会企业的新视角
社会企业是一种新的组织形式,是具有社会性和经济性双重目标的实体性生产单位。在运作上社会企业采取商业运行手段以达到解决某种社会问题。它的意涵在于社会企业必然是提供产品或服务的经营实体,即必然按市场运行规律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必然创造经济价值。因此,企业生产要素理论同样适用于对社会企业的运作分析。从传统生产要素理论出发来研究社会企业,不仅有助于我们认清社会企业的本质内涵,建立起认识社会企业多样性的类型学知识,更有助于指导现实中社会企业的发展。
生产要素理论对企业进行物质生产及经营过程中所必须具备的一切要素及其环境条件进行研究,指出生产要素包括企业家才能要素、资本要素、劳动力要素、以土地为代表的自然资源要素。每个要素的内容如下[1]:
社会企业之所以异于传统企业正是在于其对作为传统企业核心的生产要素的改变。所以,本研究关注的问题是:社会性因素和企业生产要素怎样关联?作为传统企业核心的生产要素会怎样改变?
二、嵌入性理论解释了社会性因素与生产要素的结合
社会性要素使生产要素发生变革的魔力来自经济社会学的“嵌入性理论”的解释。嵌入性理论观点是经济社会学家所采用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针对性概念,“嵌入性”指的是经济情境中决策的社会、文化、政治和认知的结构特性,它指出行动者与其所处社会环境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2]。尽管嵌入性概念本身仍然比较模糊,意义指涉具有多重性,社会学内部对嵌入性的诸多细节也存在争议和分歧,但从“嵌入性”概念中来审视市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进行社会企业的研究是可以肯定的。
卡尔·波兰尼在《早期帝国的贸易与市场》中似乎是很偶然地提到了“嵌入性”,经马克·格兰诺维特后被发展成“新经济社会学”的理论纲领。在格兰诺维特看来,新古典经济学为了分析的便利,将经济生活中的社会关系当作“摩擦系数”而从理论模型中剔除出去,这种做法导致其模型难以把握事实。后来,经济学家为了解释经济生活中的秩序、信任乃至失序问题,又将它们归因于“权威关系”或“概化道德”的作用,但这是一种早就被社会学所摒弃了的“功能主义观点”[3]。格兰诺维特在《经济行动与社会结构:嵌入型问题》一文中反复论证的就是这样的观点:实际上,人们的经济行动和决策总是嵌入于具体的、持续运转中的社会关系体系之中,新古典模式的无声无息的市场在实际经济生活中并不存在,而且所有的交易都充盈着所表述的社会关联。所以,社会关系中的非经济因素,如信任、互惠等社会性因素在人们的经济行为和决策中互相关联,对经济行为发生作用。可见,市场和社会之间是存在着无法隔离的协调一致关系的,并且经济行为一定嵌入在社会关系体系之中,社会因素对经济行为具有影响力。
按照波兰尼的用法,当经济行为“没有嵌入”或是没有被社会或非经济权威控制的时候,它变得具有破坏性。近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生成和扩大就是这样一种过程。市场和社会之间的背离,引发了“市场的失灵”和“社会的失灵”,使社会成员面临机会和结果的不平等、经济危机、社会动荡、环境破坏等威胁[4]。资本主义真实的问题,是经济决定社会而不是社会决定经济:“是社会嵌入于经济系统中,而不是经济系统嵌入于社会关系中。”[5]波兰尼做出结论,经济必须被“重新嵌入”而且对于经济的政治控制也要被重新建立。
我们认为,任何经济行为中,都内含有社会因素对它的作用,即对经济决定的社会性控制能力和水平,它的约束程度和能力高低决定了经济和社会之间协调与否的关系,决定一个社会是否能够和谐发展。
三、社会嵌入机制促成了各生产要素性质的变革
在将社会关系体系中的社会要素同经济要素有机地结合起来方面,社会性目标优先的观念能够为企业家创新性地解决社会问题提供价值导向,所以,具备社会企业家精神最为关键。
(一)社会创新性思维将“社会”嵌入于以“创新性”为核心的企业家精神之中
在生产要素中,企业家才能是现代生产要素,代表着人的能动性。早在19世纪末,其在经济学中的发现和重视就已确认。企业家才能要素又可称之为组织要素或管理的作用,以企业家才能为基础的管理的作用正是在于通过对其他要素的积聚、组合,使要素得到优化配置,从而实现单一要素所无法实现的嵌入式效应和聚集效应,而企业家精神则作为企业家的核心被给予高度重视并进行了大量研究。在经济社会学中,对企业家及企业家精神给予最多关注的无疑是约瑟夫·熊彼特。熊彼特最关心的是企业家以及其行为如何影响经济,他将企业家精神定义为将现存资源嵌入在一起的新组合,认为企业家最主要的敌人是那些坚持传统拒绝革新的人们[5]。企业家精神如此重要以至于美国的社会企业研究多从企业家精神的角度对“社会企业家精神”进行研究。
作为对“企业家精神”的升华,“社会企业家精神”或“企业家的社会创新性思维”则是将“社会”嵌入以“创新”为核心的企业家精神之中,这里,“社会”概念的核心在于社会目标的优先性。这样看来,社会企业家精神一方面包含了“企业”的含义,即存在某种风险,但这种风险并不是利润风险而是社会效益风险优先、经济风险次之却二者兼有的风险;同时社会企业家精神还必须具备作为企业家精神核心之一的“创新性”,即能够运用创新的商业手段来化解社会问题和社会危机。
社会企业家精神直接影响到社会企业操作的使命价值,改变了唯利润的目标导向,使得从传统企业向社会企业的转变成为可能。应当说,以社会效益最大化为根本,追求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兼具的社会企业家精神,是社会企业得以产生和持续存在的关键要素,没有那些既有强烈的社会关怀又具备商业头脑和管理才能的社会企业家,社会企业永远都只是理论家的幻想。而令人欣慰的是,社会企业的出现正是实践先于理论,是这些社会企业家们不仅使得社会企业在现实中成为可能,也为理论研究提供了典型有力的佐证。
(二)基于社会效益的投资改变了传统“资本”唯经济利润的流向
一般认为,资本是以资本货币存量形式存在的货币资本。总的来说,由于研究层次和研究目的的不同,会有不同的资本含义及分类。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揭示剩余价值的产生时,把资本当作物的外壳掩盖下的资本家剥削工人劳动的生产关系;在进行经济发展的比较研究时,则会舍掉生产关系的质的规定,在一般意义上使用“资本”的概念,把资本表示为“带来增值的价值”;而在研究储蓄——投资领域时,又将资本的量的范围放宽,定义为“反映实物流动和金融资产流动的金融流量”[1]。亚当·斯密非常强调资本积累在促进劳动分工和提高劳动生产率中的作用。在资本带来的收入形式上,阿尔弗里德·马歇尔认为,资本用于生产,如果使用得当,就能赢得准租金;用于投资,如果投资成功,就能赢得利息[1]。无论如何,资本的重要性不但在于它的不可替代性,还在于它具有可以循环使用的重要特征,并且只要使用得当,就会越用越多。即一种众所周知的反馈效应,能产生收入并引起储蓄,在生产过程中消耗的资本通常又得到更多的补充。更为直接的是,将资本用在某一行业,可能会导致对另一行业的补充资本的形成,因此,资本在经济活动中可以说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6]。
在传统企业中,投资者进行投资的目的在于赚取利润,前期的资本投资如果投入成功,会带来资本的增值。经营社会企业同样需要前期及持续的资本投入,用于购买进行生产或提供服务及扩大规模所需的机器设备、厂房、原材料、劳动力等,因此,资本要素在社会企业的创办和发展中同样必不可少。但作为社会企业的投资者,其投资目的并非仅仅是资本的增值,而是社会目标即社会问题的解决,这个目标可以是减少贫困、社区环境保护、增加就业、资源循环利用等。即拥有一定投资资本的个体可以将部分资本投入利润最大化企业,其他部分则投入以社会利益最大化的社会企业中;利润最大化企业的董事会可以将盈余用于扩展企业开拓新市场,但也可以将部分盈余创立社会企业或投资在已有的社会企业中,来推行人道主义和企业慈善。尤努斯[7]的权威看法如下:社会企业的投资与慈善捐赠有着很大的区别,即社会企业的投资者有权回收投资,但与传统企业不同的是社会企业产生的任何利润不能分给投资者,投资者获得的只是自己最初投资于某社会企业的资金量,而不会享有资本的升值。他认为,利润对于社会企业而言同样重要,但是社会企业的利润必须留在企业内部,社会企业这样做的目的则是为了偿还投资者,从而支持长期的社会目标[7]。
可见,社会目标和投资的结合使得资本流向在社会企业中已经发生了不同于传统的改变,主要表现在利润性质出现的变化,即利润可以成为公益投资金。作为资本的公益金的流通与运营最终也能促成社会企业资本市场的出现,吸引公益创投资金,这些公益投资资金来源个人、基金会、商业性小额信贷公司、政府和国际国内的非政府机构。如社交所的出现并不断发展。
(三)就业上为解决失业贫困问题促成了对“劳动力困境”的关注
在生产力四要素中,劳动力作为“人”的要素是生产活动不可或缺甚至是最为重要的基本要素之一,而作为“人”的要素面临的尤为严重的问题当属难以根本解决的失业问题。“劳动力困境”也可称为“就业困境”。
马克思的资本有机构成理论有力而深刻地解释了“失业问题”的根源。马克思将资本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目的就是在于区分资本的不同部分在价值增值过程中所起的不同作用。其中,不变资本是指用于购买生产资料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借助于工人的具体劳动,把原有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并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可变资本是指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劳动力的使用能够创造出大于自身价值的价值,使预付资本价值量发生变化。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构成比值即资本的有机构成。资本有机构成的变化能够为分析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揭示劳动力资源配置的运行规律提供理论解释。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都追求提高资本的有机构成,而资本技术变化和提高是资本有机构成变化和提高的基础;资本内在冲动和外在压力所引起的生产技术的进步,以及由此形成的资本生产方式,是资本技术构成和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的物质技术基础。竞争的压力迫使资本家必须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使资本技术构成有不断提高的趋势;个别资本的增大是资本技术构成和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的经济基础。反映在资本的价值构成上,即资本价值的不变组成部分靠减少它的可变组成部分而增加。结果,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必然带来劳动者失业的增加,即技术对就业者的排挤必然造成失业问题。不仅如此,由于资本技术构成的缘故,我们进一步看到了以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在劳动力市场上倾向于雇用具有高技术含量的劳动力的偏好,而那些低技能或弱势群体则经常处于失业边缘和失业状态,以至于生活常常陷入困境。
同时,也无法忽视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存在的“社会排斥”现象对就业设置的障碍。现代意义上的社会排斥理论研究社会弱势群体如何在劳动力市场以及社会保障体系中受到主流社会的排挤,而日益成为孤独、无援的群体,并且这种排挤如何通过社会的“再造”而累积与传递(李斌,2002)。社会排斥理论认为,社会文化、社会结构、国家政策、现存的意识形态等多方面的因素制造了社会排斥。任何社会排斥都伴随社会制度化的过程。某些社会群体,由于社会政策等制度化原因而被推至社会结构的边缘地位的机制和过程即为社会排斥。如对二元劳动力市场中的农民工最为突出的排斥就是城市政府部门曾以行政法规的形式,对其从业范围给予明确的规定。
失业及弱势就业群体问题在社会问题中的突出性使得其成为社会企业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社会企业不像传统企业那样一味把眼光盯向既有优势劳动力,而是适应性地结合产品、岗位技能要求、地区和企业所处环境等特点,增加专门指向弱势就业群体的就业机会及就业培训,肯于付出成本将就业者培养成胜任岗位并忠于企业的员工。社会企业在劳动力要素上对传统企业的补充性作用使得它能够在劳动力市场中产生同样的补足性效果,而其创新性的方法可以扭转弱势群体在传统企业制度、劳动力市场格局等条件下“被排斥”的境况和地位,发挥出“优势性”作用,在市场运作规律中,通过雇佣推动就业和弱势群体境况的改变,也不妨碍企业成为市场中的成功者。
(四)新“土地”价值的发现引导了以社区利益最大化为原则的地区发展
“土地”是对生产活动中以土地为代表的自然资源要素的总称,也是地域性的资源概念。随着工业经济的发展,人类面临的土地资源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土地资源不仅要开发使用还要保护和永续利用。因此,传统的企业直线式经济发展模式受到批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造成自然资源供不应求而趋向枯竭,使自然环境消纳污染物的能力已无法支撑这种破坏的后果,环境质量急剧恶化,自然资源与环境之间的生产系统严重失衡,使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陷入困境。因此,人们提出了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循环经济理论把经济系统看作是生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认为传统工业社会直线经济模式下的经济系统高强度地把物质和能源从生态系统中提取出来,然后又把污染和废物抛回到生态系统中,并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垃圾的逆向增长的自然代价来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而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和谐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所有的物质和能源在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从而把经济系统对生态系统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孙勇,2005)。可见,承载循环经济发展要求的企业必须秉持社会优先性的考虑,对“土地”资源进行开发升级,而这样的企业不同于传统最大利润优先性企业。
一定形态的社会企业可以被看作是循环经济的组织形态创新,这些组织专注于探索产品、资源等的循环和可再生利用,其在物质和土地资源的再使用和再循环问题上进行新的结合,促进地区经济社会绿色发展。遵循经济与社会共同发展的模式,以优先考虑地区整体利益再进行投资也是社会企业和新土地资源结合的延伸特点。而以地区发展为中心的社会企业强调优先使用当地人力物力等资源和优先使当地社区受益等原则,通过经济效益的发挥更多地体现着社会效益的实现。在这里,当地社区的地域性资源特征代表了土地这一要素资源,含有社会性要求在内的社区整体利益对土地资源的使用提出环保要求,拒斥传统企业模式对资源的攫取。地区发展模式则是社会企业遵循的实践原则,所获收益是企业和当地社区的综合利益。
综合以上四方面,对传统生产要素的嵌入因素包括了企业家社会创新性思维、社会效益性的投资、解决就业困境问题、维护人类可持续发展环境和地区整体利益等,正是这些社会性因素促进了生产要素的变革,最终引起了企业性质的改变,从而导致各种社会企业运行模式的产生。
四、社会企业模式的形成
(一)社会企业模式的三种理想模式
以生产要素变革为核心、由企业家才能演绎出的社会企业家精神促成了生产管理过程中资本、劳动力、土地三个传统生产要素的变革,从而形成不同的社会企业模式类型。生产要素及其社会性改变与社会企业模式的生成类型有着一一对应关系。一是以扶贫投资改变资本要素流向为核心特征的投资型社会企业模式;二是以关注劳动力困境为典型诉求,以解决就业问题为核心特征的就业型社会企业模式;三是以循环经济和地区协调发展为导向,重新审视土地资源,以探索“新”土地资源价值或能源创新性开发和利用的地区资源中心型社会企业模式。
需要指出的是,这种社会企业模式划分是一种理想类型模式,是单个生产要素在极致变革中生成的单一要素参与的社会企业模式,而在实际的操作案例中往往存在着要素间的交叉和转换。社会企业在理论中可以存在多种要素的共同变革,并且现实往往的确如此。如就业型社会企业将利润所得作为再生资本投入于其他的社会企业等公益项目之中,从而具备了一定的投资型社会企业的特征;而地区资源中心型社会企业尤其是致力于社区资源开发的社会企业往往首先考虑雇用当地居民尤其是贫困人口等弱势群体,从而具备了一定的就业型社会企业的特征。各种要素间的组合是交互的,但因作为模式概念的社会企业指涉的是在该社会企业形态中占据主导地位的要素,在此不再展开论述各要素间的交叉组合。
(二)理论启示
第一,将生产要素理论用于解释社会企业的生成和发展,具有深厚的解释力。它不仅深化了社会企业的理论研究,也能推动社会企业的实践发展。但生产要素必须经过重新的社会因素嵌入,即通过“企业家”精神的升华、资本流向的改变、劳动力困境的关注和新“土地”价值的发现才能够带来企业性质的蜕变,成为社会企业。
第二,对生产要素的社会创新,是对经济和社会关系结构的自愿性改变,带有一定的规律性;社会性嵌入使生产要素发生了变革,企业家具备的社会创新精神始终是社会企业变成现实的动力。这个力量跨越了经济领域并将其同社会领域相交叉,转而在性质上发生了异于传统企业的改变,实现了以市场运行的手段解决社会问题的人类诉求。
第三,投资型社会企业模式、就业型社会企业模式和地区社区资源中心型社会企业模式虽然是一种理想类型划分,但其中必然会存在一种主导性的生产要素导向类型。无论是非营利组织还是企业创办的社会企业,社会企业在目标达成上都是社会性优先于经济性,在具体操作运行上都是按市场规律运行的。通过类型研究,可以为现实中社会企业按规律分类运作、按特点科学管理和运营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为政府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理论咨询。
第四,提出三种社会企业模式是对社会企业类型划分的一种创新,它不仅提升了对社会企业运行模式的理论解释力,还为创新社会企业的实践模式提供了操作指南。
第五,研究还发现,社会资本对社会企业的作用值得更深一步的探讨。企业家精神的升华是企业家的经济理性和公益理性相结合的产物,这种结合发生的原因是什么?继传统的土地资本、货币资本、人力资本之后,社会资本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呈不断提升的趋势。进行社会公益投资会积累社会资本,并通过社会资本投入进一步促进企业和经济的发展,这是主观公益和客观公益的结合。
收稿日期:2013-12-01
标签:企业家精神论文; 资本有机构成论文; 经济研究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社会问题论文; 社会资本论文; 投资资本论文; 经济利润论文; 经济资本论文; 要素市场论文; 创新理论论文; 社会资源论文; 核心利润论文; 企业创新论文; 经济学论文; 企业家论文; 社会企业论文; 投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