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变电站运维隐患危险点防治论文_高立申

智能变电站运维隐患危险点防治论文_高立申

(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保定供电分公司 河北保定 071000)

摘要:由于变电站在电力系统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传统变电站隐患防治正在逐步发展和全面,随着新形势下智能电网的不断发展,为了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以及适应当前电网的发展进程,国家电网公司提出了新的战略目标,即建设统一坚强智能电网。本文在探讨传统变电站的隐患防治基础之上,探讨了智能变电站的隐患防范。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运维隐患;危险点;防治

引言

随着国家电网建设“坚强智能电网”总体规划的逐步推进,我国对于智能电网的建设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而智能变电站作为智能电网的关键支撑,其相关研究、开发与建设工作将对建设整个电网智能化起到关键作用。由于智能化新技术的应用,使得变电运维人员在智能变电站的运行维护上面临着一些新的变化和挑战。因此,通过加强对智能化变电站运行维护隐患危险点防治的研究,保障电网安全,将对整个智能电网来说具有积极意义。

一、智能变电站对运维技术的新要求

随着智能电网新形势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变电站转变成智能变电站,相应的安全管理模式也发生了变化。原先分散在各个变电站的变电站运行维护任务,如变电站的控制操作,视频监控等工作任务,开始集中到了远端枢纽变电站或远方控制中心进行集中控制。目前,智能变电站中的值班工作主要有以下两部分内容;第一,进行变电站电气设备、通信设备的监控,数据记录工作,这部分工作由运行值班员远程操作就能实现。第二,变电站巡视,对电气设备进行维护,做好设备的安全防护措施,以及发生事故后能快速消除故障,这部分工作由变电站操作班来实现。因此,智能化变电站中大量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的应用,以及一、二次系统之间相互融合关联,多种应用相互关联,对运行维护人员的技术、技能业务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目前运行维护人员后备力量缺乏,人才断层问题出现,业务知识面和处理事故异常问题的能力不能满足智能变电站日常运行维护工作,因此在确保智能设备安全、可靠运行的前提下,还应高度重视对相关人员的培训工作,切实做好高素质运维队伍建设,使运维人员熟悉智能变电站相关设备结构、原理、性能、技术规范、关键技术及策略、配置方案、应用模型、验收标准、运维特点、注意事项以及网络通信等方面的知识。

二、智能变电站运维隐患危险点

1、压板操作环境相关设备存在的运行问题

智能变电站在进行压板运行维护的过程中,必须对设备的初始状态实施控制。相关设备的操作控制人员不可以随意更改设备有关的运行参数,智能系统设备得到维修进行投入使用之后,必须确保其远端控制端压板的信息是固定的,如果提示压板出现错误,不可以在对智能系统实施维修处理,只能够进行更换处理。智能信息系统通过监控设备的运行过程,实现数据的传送、分析以及收集等功能。为了确保设备基本的运行电力的能力,整个电力系统必须处于规模较大的传输运行环境中,但是,大量的电能会使得设备出现发热的状况,如果长时间处于这种状态,就会大大降低设备的使用时间,导致设备严重老化。

2、安全性问题

从通信模式来看,智能变电站采用的是对等传输模式,放弃了传统的点对点传输模式。这就使整体的安全性要求变得更加严格,各个装置之间缺乏有效的隔离点,基本都是采用软件来隔离的,如果系统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或者是维护不及时,都可能对整个系统带来巨大的影响。这就使系统的安全性受到巨大挑战,智能变电站的安全受到影响。

3、安装保护问题和快速保护问题

在一次设备附近,安装保护设备,可将电缆数量控制在一定范围,维护智能变电站运行的安全性,其中,安装智能汇控柜是一种有效的操作方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安装汇控柜中,考虑环境因素,通常相对湿度小于90%,温度处在﹣25℃-75℃,是一种理想的环境,当环境条件不符合要求时,往往需安装辅助设备,不利整体运行成本的节约,对后续维护极为不便。在工作状态中,电子互感器通常将信息由互感器输送至交换机或保护装置,在这中间,常常合并众多单元操作,使中间操作步骤增多,导致整个传输速度降低。保护跳闸往往也装有智能终端,是为了快速响应。和传统变电站操作相比,智能变电站在光纤传输、合并单元操作、智能终端上一定层面上延迟了保护动作,从实际操作经验反馈得知,这种保护动作的延时,比传统变电站,延长了5-7ms。

三、智能变电站运维隐患危险点防治措施

1、加强交换机以及压板定值的管理

信息化数字平台必须确保有效操作的快捷性,通过对数字化定制进行管理,可以确保在进行智能规划管理的时候,实现定值、切区的规划与判断。数字化切板能够对出口跳压板进行有效保护,确保硬压板稳定运行。严令禁止所有停役设备检修状态,增设LED软压板功能,确保设备远端固定值的准确,保证软压板基本的可靠性。除此之外,SCD文件和交换机必须对相关数据进行继电保护,以SCD文件变动状况的判断结果来核定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通过MAC地址、故障管理系统、IP地址以及电子网等相关数据信息实施远程规模控制,从而确保整体定制管理的效果。

2、设置安全防护

尽管智能变电站属于自动化,但在运行的过程中也需要人工进行操作和监管。因此,电网部门要对智能变电站设置安全防护措施,指定工作人员定期巡视,从而能及时的发现问题,这样当智能变电站发生故障时,电网单位就能快速的处理。否则,一旦智能变电站遇到障碍,则会无法运行,进而严重影响到智能变电站的质量,也会给电网单位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尤其是对于智能组件的管理更为重要,职能组件能保障智能变电站稳定的运行,也可以维护智能变电站的安全。在设置安全防护的过程中,电网单位可以按照以下几个步骤:先对台机保护板进行检查,确定仪表的数据值是否在规定的范围内;确定智能终端、保护装置、自动装置的连接是否正常;检查室外智能终端箱密封是否完好,其温度是否超出范围;检查光纤和防尘帽

3、加强智能变电站的设备维修与管理

智能变电站设备的质量影响着整个智能变电站的运行安全,因此,在维护智能变电站的过程中,首先,电网单位就要对其设备加强维修与管理。在日常运行中,电网单位要派出相应的负责人,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测,在维修时,要抓住关键点,明确主要维修设备,对于设备破损严重的则要及时的更换。在智能变电站中电子互感器较为重要,主要是因为其具有光、电、机这三种功能,电子互感器能在智能变电站中获取准确的信号。所以,在维护时,要检测电子互感器的是否能够正常使用。其次,电缆也是影响智能变电站运行的因素,对于电缆的检测,要确保其接线是否处于连接状态。另外,相关的工作人员也要定期清理仪表的灰尘,检查互感器的质量,以避免出现漏电的现象。

结束语

总而言之,提倡智能电网建设,保障国家电网公司良好发展,这是国内电网未来发展趋势。国家电网公司依照智能变电站要求构建变电站。智能电网的建设在国内推广开来。智能变电站推广时间不长,因为长时间运行,所以出现了许多隐患问题,当前运行维护管理的模式还处于探究阶段。强化构建智能电网,提供可靠、安全、稳定的运行维护智能电网,要求维修人员在平时工作中多总结经验,强化巡视,以此让智能变电站的维护管理工作发挥出更好的实效,确保智能变电站的正常、高效运行。

参考文献

[1]黄小军,黄萱.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规避措施[J].企业技术开发,2015,32:91-92.

[2]王冬霞,纪陵,檀庭方,王涛.智能变电站二次虚回路运行维护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华电技术,2016,08:19-24+77.

[3]赵国栋,滕明茂,吴孝兵,施新勇.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管理探讨[J].电子制作,2014,23:46.

[4]冉龙明,魏徐,邹雪,陈航,王余.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及管理研究[J].科技与创新,2016,21:63-64.

论文作者:高立申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14

标签:;  ;  ;  ;  ;  ;  ;  ;  

智能变电站运维隐患危险点防治论文_高立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