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经济不平衡发展与人口文化素质的关系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浙江论文,不平衡论文,文化素质论文,人口论文,关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土地、资本、劳动力是生产不可缺少的三个基本要素,但在传统经济学家眼里,只把劳动力作为生产过程的外生变量,没有把人力资源看成是一种资本形态,从而忽视了人力资源投资对生产力发展的经济意义。直到本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提出“人力资本”理论,才改变了传统经济学家的看法,人力资本的重要性才真正被广泛接受。
人力资本与其它资本相比,是最能动、最活跃的因素,在生产中的潜力无穷。与物质资本相比,人力资本具有几个明显的特点:一是时效性,二是能动性,三是社会性,四是可积累性,五是可投资性。人力资本之所以成为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关键还在于它对科技进步的作用,尤其是对落后国家或地区摆脱贫困所起的作用更为巨大。
一、浙江不同地区的经济与人口文化素质的相关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持续快速稳步发展。从1979到1996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增长9.2倍,平均每年增长13.8%, 是全国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地区之一。1996年浙江国内生产总值为4150亿元,占全国的6.12%,在全国的位次由1978年的第十二位上升至1996年的第五位。浙江的农业、工业和市场建设在全国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位置。但在总体实力日益增强的趋势下,浙江经济的内部发展则处在不平衡的复杂态势之中。从三大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来看,1993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浙东北为5431元,浙西南为2954元,前者是后者的1.8倍。从11个市地比较看, 差距还要大一些,杭州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751元,而丽水地区人均只有2229元,前者是后者的3倍多。再从县域经济来看,3个国家级贫困县(泰顺、文成、景宁)和5个省级贫困县(永嘉、云和、武义、 磐安和青田)都集中在浙西南地区。
造成浙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自然地理环境、历史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国家的政策因素等,其中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因素,那就是人口的文化素质。
本人用数理统计方法从量度上进行测算,发现我省的经济发展水平与人口素质之间的关系是很密切的。(详见下表1、2)从表中情况来看,三组数据的相关程度是相当高的,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899,0.7,0.936,这说明人口素质与经济发展总量、经济效益水平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系。浙东北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额、全员劳动生产率是最高的,其人口教育程度系数也最大,中西部居中,浙南次之。唯一有点出入的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额在浙南和中西部之间有错位。
浙江省各地区经济与人口素质指标(表1)
1990年人均国内 1990—1994年人均国内
地区 生产总值(元)
生产总值增长额(元)
浙东北 2629 5809
浙 南 1285 3430
中西部 1359 2916
1990年全员劳 1990年人口教
地区 动生产率(元) 育程度系数
浙东北 31128.9 5.85
浙 南21193.25 4.70
中西部 24620.3 5.46
人口与经济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分析 (表2)
X1
X2
X3
X4 0.899 0.7 0.936
X1代表1990年国内生产总值
X2代表1990年——1994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额
X3代表1990年全员劳动生产率
X4代表人口教育程度系数
以上采用的是人口受教育程度的综合指标,这还不足以反映我省人口文化素质、教育的具体状况,如果从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情况来看,差别更加明显。
二、各地区教育的具体发展情况
人口受教育程度可从基础教育、中等技术教育、普通高等教育这几块来看。
1.基础教育状况
从小学和中学的受教育情况看,无论是学生数,还是升学率浙东北都占明显优势。因总体人口分布不同,因此学生入学率最能反映真实情况。小学段的入学率差别较小,浙东北和中西部都在99%以上。到中学段,差别明显扩大,浙东北的初中升学率在百分之九十以上,浙南和中西部只有百分之七十几和八十几,要差十多个百分点,高中升学率浙东北在百分之二十以上,浙南和中西部只有百分之十几。从浙南和中西部来看,中西部的教育状况要比浙南略优。
2.中等技术教育状况
中等专业学校主要集中在浙东北,少数分布在浙南和中西部,职业中学也是浙东北占明显优势,与普通中学的比例,浙东北是0.106∶1,浙南是0.085∶1,中西部是0.093∶1,浙南和中西部不仅在总体分布上比浙东北低,而且其内部比例也极不平衡。台州的教育虽然在总体上处于全省中下水平,但其职业教育却非常发达,平均每县有4.5 所农职业高中,已达到甚至高于浙东北平均水平。中西部的衢州、丽水平均每县分别只有2.5所和2.6所。
3.普通高等学校状况
浙东北有普通高等学校32所,其中有大学5所,学院11所, 专科10所,占全省总数的82.05%, 可以说极大多数的高等学校都分布在浙东北,浙南和中西部分别为4所和3所,二者合计才占全省的17.95%; 在每千人中的大学生浙东北是6.63人,浙南是1.71人,中西部是2.53人;在每千人中的大专生浙东北是9.21人,浙南是4.54人,中西部是6.07人。
三、人才利用的规律性和文化素质作用的特殊性
经济发达地区不仅教育先进,人口素质高,而且对科技、人才的重视程度、利用状况也较好。处在浙东北的绍兴、宁波、湖州等地区都营造了一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环境。经济落后地区不仅教育落后,人口素质低,而且对科技、人才的利用开发状况也较差。浙西南地区不仅人口受教育程度低,专业技术人员数量不足,而且人才意识淡薄,人才管理体制很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在那里还是以单一的计划模式为主,使竞争机制难以形成,人才市场难以发育,因此人才浪费和流出现象严重,短缺和过剩并存。据调查,在现有专业技术人员中有三分之一未能很好利用。如青田县一方面是科技人员缺乏,1993年全县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占同行业在职职工总数只有5.6%,比例很低,但另一方面,如此少的科技人员却存在人浮于事、改行和大中专毕业生分配难等一系列过剩问题。
从以上统计数据看,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浙南和中西部在人的文化素质与经济的关系上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错位,也就是说浙南的人口文化素质和教育的发展程度比中西部略低,但其经济的发展程度却超过中西部。虽然从1990年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看,两者并不存在错位,但从1990—1994年的增长额来看,浙南则是明显高于中西部。如何解释这种现象呢?其中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浙南的地理环境比中西部优越,靠近沿海,中西部处于内陆,以山地为主;其次,浙南的经济历史和中西部也不同,浙南尤其是温州,个体经济的历史比较悠久,集体经济比较薄弱,受传统计划经济的影响较小。而中西部历史上商品经济意识较差,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思想比较坚固;再次,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两地人们的观念、意识不同,温台人比较精明,善于经商,具有开拓、创新意识,敢冒风险,耐于吃苦,敢为“天下第一”,具有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而中西部地区的人一直在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约束下,跟外界接触较少,安于现状,惧怕冒险,“小富即安”。这种观念和意识,也是人口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从某种程度上说,它比人口文化素质所起的作用更大。
四、理论启示与对策
1.由上述分析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经济发展与人口的文化素质存在相当程度的正相关关系。如果我们不能肯定说人口文化素质高的地区经济一定发达,但是至少可以说经济落后地区的人口文化素质一定低。根据西方经济学家缪尔达尔的分析,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地区构成了一个循环积累因果圈,这就是经济贫困——低人口素质——低进取精神——经济的进一步贫困。要摆脱这一个恶性循环圈,经济落后地区应该把对人力资本的投资放到首位。因为落后国家或地区要发展经济首先需要利用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先进知识、技术和经验,而教育水平的提高和知识结构的改进正是鉴别、吸收应用现代知识和技术的先决条件。其次,与知识体系的传播相伴随的是社会的价值观念、公众的思维方式和国民的生活方式的变革,而这些传统观念的变革正是需要教育这个中间环节来推动。
2.知识素质的发挥依赖于一定的观念素质,虽说观念素质的高低是以知识素质为基础的,但它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并且对经济的推动起着首位的作用。比如温州和台州地区原来的教育基础比较薄弱,学校教育相对落后,人们的文化知识水平较低,但由于这两个地区地处沿海,有良好的海上交通和商业传统,有历史积淀下来的商业智慧,人们善于捕捉信息,敢冒经营风险,具有向外开拓的冲动力,正是这些长期磨炼出来的商业智慧,造就了这些地区的第一次创业。因此说,学校教育传授的文化知识,必须与现代市场经济的商品意识相结合,离开了后者,纯粹的文化知识往往会被闲置和浪费,难以转化为生产力。
3.在经济较落后的情况下,文化知识素质的影响力不是很明显,但到经济上了一个新台阶后,文化素质的作用就显得越来越重要。传统中国人的优点就是勤劳和务实,具有百折不挠的吃苦精神,我国经济的第一次飞跃靠的就是这种精神。如农村的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的崛起和民营经济的发展。然而,传统的智慧往往与小型的、分散的、小打小闹式的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现阶段我们正在进行第二次创业,第二次创业要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只靠传统精神是不行的,而需要有新的智力起作用。新的智力需要的是现代化的文化知识、全新的管理经验和现代的科学技术。
理论上的启示可以为我们解决现实问题找到一条思路。浙江经济的不平衡发展是一个严峻的现实,如果不下功夫解决这一问题,将会进一步拉大差距。但缩小地区间的经济差距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在众多因素里,抓住教育这个关键不失为一个良策,也是许多发展中国家所实践过的成功经验。对此,笔者认为应该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从全省范围看,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 在继续发展浙东北教育的同时,对浙南和中西部地区要有所倾斜,这个倾斜首先应该体现在教育投入上。应该说我省在这方面已有一定举措:为使贫困地区如期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发动全社会力量,帮助150 个乡建造100所中学的“扶贫建校”活动;省教委积极组织实施, 通过努力筹资2630多万元;省政府和国家教委拨出专款3000多万元。其次,在人才资源上对浙西南落后地区要进行援助,要运用适当的优惠措施调配一些教师、科技人员到浙西南落后地区去工作,浙西南也应想办法吸引外来人才,改变过去那种把争取外援理解为资金、物资的投入,而忽视人才、技术支援的做法。
(2)在扶贫过程中,要突出精神扶贫、文化扶贫。
扶贫,一般理解为物质扶贫,即如何实行特殊政策和优惠措施给予物资、资金、技术上的援助。但物质扶贫还基本上属于“输血”的形式,对于贫困地区来说从“输血”走向“造血”才是至关重要的。而要造血,首先要造精神。造精神可从扶志、脱懒、治愚、建“班”几个方面入手。多年的贫困,使贫因地区的人们丧失了志气,人穷志短,人穷丧胆,在人面前抬不起头,直不起腰;多年的“等、靠、要”也使他们养成了一身懒骨头,创业冲动淡薄,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依赖政府,依赖上苍;由于没有成功与失败的经验,风险承受能力很低,生产与生活中的独立性、主动性较差,接受新事物、新现象的过程缓慢,因此陷入了经济贫困→低人口素质→低进取精神→进取行为不足→经济贫困的低水平的恶性循环中。从短期看,可以对贫困地区实行一场新观念、新意识教育,让他们的思想得到新的洗礼。传递新思想,还得有载体,为此贫困地区的文化建设也刻不容缓。我省贫困地区的公共文化设施普遍匮乏,宣传文化网络萎缩。由于群众的文化生活贫乏单调,导致愚味落后文化现象的泛滥成灾,使农村增加许多不安定的因素。有学者已经提出,“中国的落后是文化的落后”。单有经济的发展,没有文化的协调,这样的社会是偏面的、病态的,即使有短期的经济增长,但最后还是要被落后的文化所葬送。
(3)对浙西南地区来说,则要调整教育结构, 改革办学体制和人才管理体制。
第一,要加强基础教育,保证未来劳动者的基本素质。
浙西南较贫困地区之所以经济发展落后,跟劳动者的文化素质低下密切相关。以第四次人口普查来看,浙南和中西部地区的文盲、半文盲人数明显高于浙东北。由于基本文化素质差,经济的初步起动难以进行,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困难重重,多数乡村还以“牛犁耕锄带身边,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原始耕作方式为主。基础教育虽然周期长、效益滞后,但从长远利益出发,应该扎扎实实抓好,以保证未来劳动者素质水平有一个较高的起点,杜绝新的文盲、半文盲的产生。
第二,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发展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对落后地区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在经济和教育条件还不具备的条件下,培养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中、初级应用型人才是最切实可行的。要改变那种以升学为主的教育模式,降低普通中学的比例,提高职业中学的比重,积极发展中等专业技术学校。发展职业技术教育,首先要解决观念层面的问题,即要改变那种重普通教育、轻职业技术教育的倾向。在职业技术教育的内部结构上,要重视初中阶段和高中后的职业技术教育,尤其是高中后的职业教育。这两类教育在目前来说是相当薄弱的环节,应该引起有关领导和教育部门的重视。
第三,改革办学体制,鼓励民间办学。
教育经费短缺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在我国表现得尤为突出。教育经费的投入单靠国家和地方政府是不够的,还要想方设法吸引民间办学,多渠道投入。在这方面,温州是做得比较好的典型。据统计,到1993年为止,温州市已办起私立高级中学8所,在校生3000多人, 规模接近全市高中的1/10,各类职业技术学校总班数为250个,其中民办的占一半,幼儿园1500所,个人办的占2/3。浙西南的其他地区,也应该象温州那样,在政府办学为主的基础上,采取多渠道投入的方针,可以吸引先富者、华侨和私人团体来投资兴办学校。
第四,扩大学校规模,使教育走集约型生产的道路。
浙西南的教育有一种星星布点、遍地开花的特点。虽然教师人均学生负荷量是比较重的,但通过经费投资分析,学校的规模效益不高却是一个突出的问题。1990年全区域小学每校平均学生数为110人, 其中丽水仅为59人;金华全市单班小学有2137所,占全市学校数50%,全市10人以下的班级有583个,不足30人的班级有6491个,占全市班级数的52.5%。学校规模小,设点多, 虽然在群众居住分散的山区有方便学生上学的一面,但就总体而言,则是一种不合理的布局,它使本已有限的教育投入因效益降低而更显紧缺。教育经费和师资的短缺是我国教育的瓶颈制约,而实行规模化生产则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所在。
第五,改革人才管理体制,用市场经济的观点配置人才、使用人才。浙西南地区本来人力资源就有限,如再不合理运用,那无疑是雪上加霜。人力资源的浪费在全国来说是普遍现象,一方面许多行业需要大量急需的合适人才,另一方面有好多大学生分配不出去,尤其严重的是很多人分配专业不对口,学非所用,为了适应岗位,还得重新培训或自学。许多人上岗后,因为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愿望,劳动积极性发挥不出来,不但浪费了人力,也影响社会生产率的提高。据统计,浙江省的专门人才中有80%不能充分发挥作用,人才资源的利用率仅达50%。浙西南地区这一问题更加突出。由于人们观念普遍落后,领导对人才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以至难以形成一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局面。由于经济落后,知识人才的待遇低,福利差,一些被分配到落后偏僻地区的大学生和科技人才人心不稳,工作不踏实,千方百计想跳槽。因此,改革人才管理体制对浙西南地区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只有用市场经济的观点配置人才,才能吸引人才、用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