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小我国东西部发展差距的若干战略构想_国内宏观论文

缩小我国东西部发展差距的若干战略构想_国内宏观论文

缩小我国东西部发展差距的几点战略构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几点论文,差距论文,东西论文,战略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缩小我国东西部发展差距,已成为当前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要高度重视和采取有效措施正确解决地区差距问题”,“从‘九五’开始,更加重视支持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逐步加大解决地区差距继续扩大趋势的力度,积极朝着缩小差距的方向努力”。我国“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也把“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作为今后15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条重要指导方针。本文谨就我国东西差距的现状及其解决途径谈几点看法。

一、我国东西部发展差距的主要表现

1.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速度的差距。从新中国成立后至1979年的30年间,以现价(以下同)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东、中、西部之比为6.81∶6.78∶7.25,西部地区高于东部地区0.44个百分点。1980年至1994年15年间,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速度,东、中、西部之比为19.88∶16.20∶15.78,东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4.1个百分点。

东、中、西部的人口比重在近15年内几乎没有明显的变化,但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却发生了较大的变化:1980年为52.3∶31.2∶16.5;1993年为60.1∶26.8∶13.1,东部地区的比重提高了7.9个百分点,中、西部地区则分别下降了4.4个和3.4个百分点。仅占国土总面积10.7%的东部地区创造的国民生产总值,却为占国土总面积69.1%的西部地区的近5倍。1993年人均创造的国民生产总值,东部地区为4580元,中部地区为2075元,西部地区仅为1408元,东部地区是西部地区的3.25倍。

2.制造业发展的差距。在我国1993年的经济结构中,国民生产总值的51.8%是由第二产业提供的;而第二产业的增加值中,约有90%是由工业制造业提供的。第一产业(农业)仅占21.2%,第三产业占27%。因此,工业(包括乡镇工业)的发展速度快慢,对于整个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东、中、西部地区工业生产增长速度存在着显著差距,其中1985—1994年的10年中,年均增长速度比为1.42∶1.06∶1。这种速度差别导致工业产值的地区构成发生了变化,东部地区由1985年46.3%提高到1993年的68.8%;西部地区则相应由12.75%下降为7.9%。

3.乡镇企业发展的差距。1993年全国乡镇企业产值达2.9023万亿元,其中,东部地区占65.8%,中部地区占24.6%,西部地区仅占7.6%。东部地区是西部地区的9倍。1993年东部发达地区在乡镇企业就业的劳动力已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70%以上,中部地区占19.8%,西部地区仅占8%。在乡镇企业的发展速度上,东、中、西部地区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别,从1990—1994年的5年间来看,东部地区年均发展速度达48%,中部地区为29.2%,西部地区仅为16.5%。需要指出的是,东部地区乡镇企业的发展是在相当规模基数上的发展,是以内涵发展为主,经济效益较高;而中、西部地区的乡镇企业是在基数较低的水平上,以外延发展为主,经济效益较低。

4.居民收入上的差距。1980年5个收入最高省市与5个最低省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之比为1.98∶1;到1991年则扩大为2.88∶1。东西部农民人均纯收入,东部地区为1500元,西部地区为800元,相差700元。1994年甘肃省只有722元,连续多年居全国倒数第一。1991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1544.3元,东部地区各省均在1600元以上,西部地区平均只有1300元,东、西部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相差300元。

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上的差距。1982—1991年,东、中、西部的固定资产投资平均增长分别为49.69%、16.15%和18.18%。1991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中61.46%是在东部地区。1993年国有单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分别为:东部77.2%,中部48.3%,西部46.4%。1994年全国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中,东部地区占60.5%,西部地区仅占11.8%;西部9省区投资为1885.39亿元,赶不上广东省1953.97亿元的水平。在全国的加速发展中,西部地区投资增长速度低于东部,预示着与东部地区发展速度的差距将进一步拉大。

除以上5个方面的明显差距外,还有个更为直接的情况也非常能够说明问题。目前,全国有592年贫困县,其中90%以上集中在中、西部地区;而在8000万贫困人口中,约有6500(占81%)农民居住在西部地区。1993年在国家统计局、农业部评定的全国百强县中,东部地区有91个,中部地区为9个,西部地区为0。在全国百强乡(镇)中,东部地区有99个,中部地区有1个,西部地区也为0。

二、促进西部经济早日振兴,缩小东西部差距的举措

经过40多年的不懈努力,西部地区已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基础设施和交通条件也得到一定的改善,特别是已经建立起一批以资源导向为特征的大型矿业及相关产业,拥有一批技术设施先进的骨干企业。大规模开发西部经济已经有一定的物质基础,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来,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越来越受到党和国家的关注,国家实行以产业倾斜为主的经济发展战略,加上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为西部发展能源、原材料工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西南、西北各省区联合开发的积极性很高,并已经取得了一些实质性进展,如“沿黄经济协作区”、“西北协作联席会”、“黄河上游多民族经济开发区”等。只要国家大力支持,抓住机遇求实务实,西部的整体优势必将充分发挥出来。

1.弥补梯度推进区域发展战略的不完善性,实施区域优势发展战略和流域发展战略。中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资源禀赋差距极大。各地区都有自己的比较优势。要把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就必须把潜在优势的生产要素活化到地区的产品中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和产品都会在区域间流动。但受西部交通等基础设施差诸条件的制约,生产要素的流动性毕竟没有产品的流动性强。资源丰富、劳动力丰富的西部地区应大力发展矿产业和劳动力密集型的资源加工业,把劳动力和资源优势凝聚在附加值高的产品中去,通过国际贸易或区间贸易,交换本地区不具备优势的资本密集型产品,交换双方都需要的产品,以使西部地区获得更快的资金积累。这个资源优势转换成资金优势的过程,也就是中、西部地区经济快速稳定发展的时期。目前,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正出现工资水平迅速上升、人均资本不断提高的趋势,劳动力成本优势正在逐渐相对丧失,资源更严重缺乏。这对于中、西部地区发挥相对优势,加快经济发展是个极好的机遇。

为了弥补梯度推进战略的不完善性,我们应实施流域发展战略。即可作出规划,加快实施长江流域经济发展区、黄河流域(包括环渤海经济圈)经济发展区、珠江流域经济发展区、黑龙江流域经济发展区、澜沧江流域经济发展区等5大流域发展区的发展,这不仅会带动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而且也拓宽了与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和对外开放的通道。

2.要加大国家投资力度和坚持向西部倾斜。建议国家将发展的重点逐步西移,采取必要的倾斜政策,包括提高西部地区国家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比重,增大贷款规模和资金额度,实行区别对待的金融政策及“梯度利率”,提高低息及贴息贷款比重。建议中央设立西部开发专项基金。资金来源可从中央财政和计划资金中划出一块,也可像征集三峡建设资金一样,在全国范围或发达地区,或相关行业征收支援西部开发附加费。要帮助西部争取更多的国际金融组织和联合国开发机构、外国政府的贷款,并按原息给予照顾。国际上的无偿援助项目应多安排在西部。国家进行宏观调控和出台新的改革措施,要充分考虑西部地区的特殊性。允许民族地区采取灵活变通措施,原有的一些优惠政策被市场经济冲销或弱化的,要重新制定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

要实行产业倾斜与地区倾斜相结合的政策,合理分工,充分发挥西部优势,支持西部地区发展资源主导性产业。开发资源是振兴西部之希望所在。国家应对西部利用原材料进行深加工给予政策倾斜和支持,对已形成的优势产业给予保护和扶持,并促使西部地区建成一批石油天然气化工、盐化工、煤化工、有色金属加工等大中型项目,以改变单纯输出原材料的状况。国家通过价格、税收等手段适当调控,减少西部地区资源性产品输出的利益流失,增强西部地区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还要加强东西部联系,开发互利互助、优势互补的经济协作及对口支援。

与此同时,要进一步放宽对外开放政策,扩大西部对外开放区域。

3.加快中、西部地区乡镇企业发展速度,积极寻找新的经济生长点。目前,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约40%来自乡镇企业,沿海发达地区已占80%,西部地区却不足8%。因此,中、西部地区应把发展乡镇企业作为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生产特色商品。按照比较优势战略,中、西部地区乡镇企业在项目选择上,应注意充分利用其资源优势;符合当地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有利条件;尽可能避免资金和技术相对处劣势的不利条件;尽量扩展产业链效益较大的项目;发展市场潜力大,有持续发展的项目。

各级政府应采取措施切实落实《乡镇企业东西合作示范工程》。国家应在财力上给予支持,加快建立100个全国乡镇企业东西合作联合开发示范区(做到每县均有1个),确立1000个合作示范项目,推广1000项成熟新产品、新成果,组建100个东、西双边合作县、市;为中西部地区培养1万名技术骨干和厂长;有计划地组织实施东、中、西部的干部交流。

4.西部地区要加大改革的力度,增强自身发展的活力。西部地区要振奋精神,进一步解决思想,转变观念,克服封闭保守观念和等、靠、要思想,克服计划经济长期形成的旧的积习,拓宽思路,增强开放意识及竞争观念,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正视差距,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迎头赶上。要从本地区实际出发,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以效益为前提,制定持续可行的地区经济政策,调整产业结构,搞活大中型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提高经济效益。要学会在市场经济新条件下如何在竞争中发展自己。东部地区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同时,必然将一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西部扩散转移,而这些产业可能是适合西部生产力水平的。西部在高起点发展自己产业的同时,应抓住机遇接受东部的转移。要合理利用和开发土地资源,大力开发水利资源,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加快乡镇企业发展,提高其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要把教育、科技的发展放在振兴西部经济的重点战略位置,提高西部地区的国民素质,增加科技在工农业生产中的含量。坚持不懈地落实计划生育国策,促使人口、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

总之,加快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逐步缩小东西部发展差距,必须采取综合措施。随着“九五”计划的不断实施,西部经济一定能有一个更快更大的发展,我国东西部发展差距问题也一定能得到较快的解决。

标签:;  ;  ;  ;  ;  ;  

缩小我国东西部发展差距的若干战略构想_国内宏观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