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甘南县妇幼保健院 黑龙江齐齐哈尔 162100)
(2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二医院 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6)
【摘要】目的:对胎盘早剥的临床诊断与治疗进行分析与讨论。方法:收取2011年4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27例胎盘早剥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与分析。结果:27例胎盘早剥患者中凝血功能障碍7例,子宫胎盘卒中6例,围产儿死亡2例,产后大出血9例,多脏器功能衰竭3例。结论:胎盘早剥发病凶险,并发症严重,威胁母儿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正确诊疗与否直接影响孕产妇的生命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胎盘早剥;诊治;分析
【中图分类号】R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08-0027-02
胎盘早剥指妊娠20周后或分娩期,正常位置的胎盘在胎儿娩出前,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本病发病急,进展快,处理不及时可危及母儿生命,是妊娠晚期严重并发症。胎盘早剥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其发病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母体高血压与血管病变,宫腔压力骤减,子宫静脉压突然升高,羊膜腔穿刺,其他因素等[1]。研究发现,吸烟、吸毒、孕妇有代谢性疾病、有血栓形成倾向、有胎盘早剥病史者,发生胎盘早剥的几率明显增高,孕妇有子宫肌瘤特别是胎盘附着部位有子宫肌瘤者,易发胎盘早剥。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年4月~2015年1月我院共收治27例胎盘早剥患者,其中年龄最小的为21岁,最大的为38岁,平均年龄27岁,孕周最短的为29周,最长的为40周,平均孕周为34周。其中初产妇16例,经产妇11例,发生轻型胎盘早剥14例,重型胎盘早剥13例。
1.2 方法
1.2.1纠正贫血及休克 患者出血较多,面色苍白、血压下降时,应立即吸氧,输血输液,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输新鲜血,既可补充血容量纠正贫血,又可补充凝血因子,减少出血。应使血细胞比容达到0.30以上,尿量超过每小时30毫升。
1.2.2及时终止妊娠 确诊后必须立即终止妊娠,减少出血,防止病情加重,应争取在早剥症状发生后6小时内娩出胎儿。人工破膜方法为使羊水缓慢流出,观察羊水性状,降低宫内压力。用腹带包裹腹部,压迫胎盘使其不再继续剥离,减少出血,诱发宫缩并加速产程进展[2]。静脉滴注催产素:加强子宫收缩,加速产程进展。严密观察产程:注意血压、脉搏、宫底高度、宫缩及出血情况,监护胎心,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改行剖宫产术。
剖宫产术中取出胎儿及胎盘后,及时给子宫缩剂并按摩子宫。若子宫胎盘卒中,取出胎儿后,子宫肌壁内注射宫缩剂,并按摩子宫、热盐水纱布湿热敷子宫,多能有效;若无效可结扎子宫动脉上行支,也可行双侧髂内动脉结扎,一般可止血;若仍不能控制,或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出血不凝,应行子宫切除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3治疗并发症 产后出血胎儿及胎盘娩出后及时应用宫缩剂,按摩子宫以助子宫收缩;出血多者,及时输入新鲜全血。若大量出血且无凝血块,应考虑凝血功能障碍,进行必要化验并按凝血功能障碍处理。剖宫产术应适当放松剖宫产指征,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率。指征为,Ⅱ度胎盘早剥,尤其是初产妇,短期内不能分娩者;Ⅰ度胎盘早剥,胎儿宫内窘迫者;Ⅲ度胎盘早剥,产妇病情恶化,胎儿已死或畸形,不能立即分娩者;Ⅰ度胎盘早剥,人工破膜后产程无进展者[3]。胎盘早剥明确诊断后,及早人工破膜,使羊水流出,减轻宫腔压力,减少促凝物质进入血循环。及时去除病灶,如剖宫产术中发现血液不凝,出血不能控制,应尽早切除子宫。谨慎应用肝素。慎重选择用药时机,一定要用在高凝期。如无把握则不用。补充凝血因子:输新鲜血与冰冻血浆,每升冰冻血浆含纤维蛋白原3g,既可补充血容量又可补充凝血因子。当纤维蛋白原低于2g/L时,应输注纤维蛋白原。应用抗纤溶药物:应在肝素化和补充凝血因子的基础上应用抗纤溶药物,常用氨基己酸、氨甲环酸、氨甲苯酸等。
2.结果
胎盘早剥病因中,妊高症15例,胎膜早破9例,其余3例不明原因。27例胎盘早剥中,无孕产妇死亡。B超检查后表现为胎盘后血肿,羊水内异常回声,胎盘增厚。27例胎盘早剥患者中凝血功能障碍7例,子宫胎盘卒中6例,围产儿死亡2例,产后大出血9例,多脏器功能衰竭3例。
3.讨论
胎盘早剥是严重的妊娠晚期并发症,也是产前出血的原因之一,胎盘早剥严重危及母儿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其预后的关键在于早期的诊断和及时的治疗。明确发病诱因,掌握临床症状时早期诊断的关键,一旦延误治疗,可导致产妇子宫卒中,发生难以控制的大出血,严重的甚至行子宫切除术。
国外多采用Sher分类法,将胎盘早剥分为Ⅰ、Ⅱ、Ⅲ度,而国内则以轻、重两型分类。轻型相当于Sher I度,重型相当于SherⅡ、Ⅲ度。Ⅰ度多见于分娩期,胎盘剥离面积较小。Ⅱ度为胎盘剥离面占胎盘面积的三分之一左右,胎儿存活,胎心率可呈胎儿窘迫征象。Ⅲ度为胎盘剥离面占胎盘面积的一半以上,临床表现较Ⅱ度重。胎儿可因缺血缺氧死亡。如无凝血功能障碍属Ⅲa,如合并凝血功能障碍属Ⅲb。
胎盘早剥主要病理变化是底蜕膜出血,形成血肿,使胎盘从附着处分离。胎盘早剥发生内出血时,血液积聚于胎盘与子宫壁之间,随着胎盘后血肿压力的增加,血液浸入子宫肌层,引起肌纤维分离、断裂甚至变性,当血液渗透至子宫浆膜层时,子宫表面呈现紫蓝色淤斑,称为子宫胎盘卒中[4]。有时血液还可渗入输卵管系膜、卵巢皮下、阔韧带。子宫肌层由于血液浸润,收缩力减弱,造成产后出血。严重的胎盘早剥可以发生凝血功能障碍。从剥离处的胎盘绒毛和蜕膜中释放大量组织凝血活酶,进入母体血循环,激活凝血系统导致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肺、肾等脏器的毛细血管内有微血栓形成,造成脏器损害。发生胎盘早剥后,大量消耗凝血因子,并产生高浓度的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最终导致凝血功能障碍。胎盘早剥发病凶险,并发症严重,威胁母儿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正确诊疗与否直接影响孕产妇的生命和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童亚非,金美珍.胎盘早剥及其并发症诊治的分析[J].中国临床医学.2002.9(6):718-719.
[2]贾军恒.胎盘早剥相关因素与结局[J].中国妇幼保健.2006.21:188-189.
[3]温兰玲,李娜.56例胎盘早剥的临床分析[J].现代妇产科进展.2005.15(5):424-425.
[4]杨丽,王琪.胎盘早剥191例诊断分析[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07.8(1):53-54.
论文作者:朱孔艳1,刘玉兰1,赵辉2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5年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25
标签:胎盘论文; 子宫论文; 凝血论文; 胎儿论文; 并发症论文; 功能障碍论文; 发生论文; 《心理医生》2015年8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