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人口状况--与张武昌教授商榷_张五常论文

论中国人口状况--与张武昌教授商榷_张五常论文

中国人口如是论——与张五常教授商榷,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人口论文,教授论文,张五常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张五常教授前不久在复旦大学作了《从制度经济学角度看中国经济发展》的演讲。其核心论题有两个:一是社会“交易费用”的产生及对制度的影响,在这一讲题上,笔者听后很受启发,深感其独到和精辟;二是评论了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而在这一问题上,笔者却不敢苟同张五常教授的说法。

张五常教授说:“马尔萨斯说世界人口越来越多,因为‘僧多粥少’就会有饥荒淘汰一些不适合生存者,一定有人会饿死——因为物品、食品的供应上升得慢,人口上升得快,这是马尔萨斯的观点。我觉得马尔萨斯的观点是大错特错。大家知道,我们现在的人口比马尔萨斯时代多好多倍,我们人类的平均寿命比以前起码长了30年,改革开放20年,虽然中国有些地方还是很贫困,一般来说,我们现在人口的生活水平比200年前要好得多。现在人口增加了这么多,生活水准却不断提高,很明显地推翻了马尔萨斯的理论。”(引文均见《新民周刊》2002年第25期,第49页)依照这一推论,张五常认为马寅初主张中国搞计划生育的观点错了,他还认为计划生育将给中国下一代的发展带来诸多负面的影响。笔者认为张五常教授的这一论断大可商榷。

马尔萨斯人口论

马尔萨斯人口论的核心是两个公理说,即认为食物为人类生存所必需,人类两性间的情欲为必然。他以这两个公理说为前提,推论出人类有无限增殖的倾向,而食物却不能无限增长。从而“人口有超过生活资料许可范围而增长的这一恒常的趋势”(《人口原理》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445页),造成人口的过剩。同时又提出,人口的过度增长会造成诸如贫困和犯罪等一系列社会问题。马尔萨斯是最早提出通过道德的节制如晚婚和计划生育来控制人口增长的经济学家。

笔者认为,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确实存在着错误,这一错误诚如张五常教授所言:“马尔萨斯理论错了,就是因为他忽略了专业化生产的观点,忽略了专业生产带来的巨大利益积累。”(《新民周刊》2002年第25期,第49页)同时,笔者认为这一错误还在于马尔萨斯把人口增长单纯归纳为自然现象、生理现象,把生活资料增长看作几乎是制约人口增长的惟一因素,而忽视了社会制度和人类精神文化发展对人口增殖的影响。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依据“土地报酬递减规律”抽象掉了科学技术对生产力发展的作用,也是其最大的理论缺陷。但笔者又认为马尔萨斯人口理论又有它合理的“硬核”,即强调了人口增长要受生活资料增长的制约,人口增长应与生活资料的增长保持适当比例,两者必须保持平衡,否则人口的过快增殖又会影响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安定。这无疑又是正确的。马尔萨斯深刻地认识到了人口过剩的危害性,论证了人口、就业、收入之间的相互影响,提出了利用社会措施、道德措施来抑制人口增长。马尔萨斯早在两个世纪以前就提醒人们要高度关注人口问题,自己亲自参照、引用大量前人的著作,收集丰富的实际资料和统计数据,把人口问题同社会问题、经济问题结合起来,进行系统的理论研究,写出专门的研究性著作。这些都应予以肯定。现在人口问题的研究,更加引起了世界各国学者的重视。作为一门独立科学的“人口学”也已形成和发展起来。从这个意义上,可以把马尔萨斯看作是人口学的理论先驱。很有意思的是,与马尔萨斯同时代的经济学家西斯蒙第也持与马尔萨斯相近的观点,他也强调财富与人口之间保持正确比例的发展才是国家繁荣的标志。西斯蒙第关于一国人民生活水平取决于财富和人口的比例,以及按社会收入调节人口等观点,构成了西斯蒙第经济学说中最有价值的部分。这说明关注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已是当时经济学家们共同关注的时代话题。

人口与可持续发展

受马尔萨斯人口论的影响,建国初期,著名学者马寅初教授提出“新人口论”,系统地阐明了他关于中国人口问题的性质、表现形式和解决办法的理论。“人口太多,本来有限的国民收入,被六亿多人口吃掉了一大半,以致影响积累,影响工业化。”他提出“控制人口,实属刻不容缓,不然的话,日后的问题益形棘手,愈难解决。”马寅初还提出解决中国人口问题的途径,即积极发展生产,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他特别强调提倡晚婚,实行计划生育。遗憾的是当时的国家领导人没有采纳马寅初的意见,错误地批判了他,导致了今天一系列因人口过多引发的社会问题。

我国人口过快增长对于经济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从五十年代就已显现出来。而中国目前庞大的人口问题对就业构成的巨大的压力,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但张五常教授在演讲中却认为中国的失业率目前是世界上最低的,以此来论证中国的人口问题并没有对中国的就业构成压力的论点,这显然是难以成立的。张五常教授说中国的失业率目前是世界上最低的依据,是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登记城市失业人数。但国内外专家学者一致公认这一失业人数是大大低估了城市失业的实际水平的。如受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委托编写的《中国人类发展报告:1999》中明确指出:“中国庞大的人口对就业构成了巨大的压力”,“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登记失业人数大大低估了城市失业人数的实际水平”。《1997年中国统计年鉴》公布的全国城市失业人员于1996年和1997年的失业率分别为3.0%和3.1%。《中国人类发展报告:1999》依据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研究小组的研究预测,认为这一时期城市的失业率将是7.4%,并说明这一估计还未包括国有企业工人的大面积下岗,也不包括农村劳动力大量的过剩和劳动力的大规模流动。显然,中国目前就业问题的压力,与我国五十年代以来的人口过快增长紧密相关。

基于对历史错误的反思,也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1995年9月在中国共产党十四届五中全会上,江泽民同志在论及“十二大关系”时明确提出了“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建设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适应、实现良性循环”的发展战略。

标签:;  ;  ;  

论中国人口状况--与张武昌教授商榷_张五常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