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研究四肢骨折应用外固定架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14年6月-2017年8月收治的56例四肢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通过单双号法分为两组,对照组28例选择传统固定治疗,治疗组28例选择外固定架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治疗组骨折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其骨不连、愈合畸形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具有明显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固定支架应用于四肢骨折治疗中,对骨折愈合具有促进作用,可有效预防和减少骨不连、愈合畸形,具有临床优先选择和推广价值。
【关键词】外固定架;四肢骨折;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9753(2018)10-0335-01
四肢骨折属于临床骨科常见骨折类型,其往往伴随神经或血管损害现象。骨折创伤分为粉碎性骨折、开放性骨折、多段性骨折等多种类型。所以需要根据病情合理选择治疗方式,治疗时不仅要保证骨折对位,还需要保证固定效果[1]。传统固定治疗方法是在骨折复位后予以内固定,尽管可使患者身心痛苦在一定程度上有所缓解,但创口感染、愈合不佳等发生率较高。而外固定架的应用,为临床治疗四肢骨折提供了新的选择。本文选择本院2014年6月-2017年8月收治的56例四肢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现进行如下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4年6月-2017年8月收治的56例四肢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通过单双号法分为两组,对照组28例男16例,女12例,患者年龄26-64岁,平均(46.8±8.6)岁;治疗组28例男16例,女12例,患者年龄26-64岁,平均(46.8±8.6)岁。将两组一般资料作统计比较,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可予以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选择传统固定治疗,治疗组选择外固定架治疗,操作步骤如下:术前通过X线或CT对骨折部位、大小、范围进行确定,完善其它检查,确定符合手术标准。选择仰卧位,予以硬膜外麻醉,成功麻醉后向骨折部位延展,以保证操作空间充足,对骨折部位确定后,先对骨折进行复位,在以患者实际情况对穿钉位置进行选择。其中类似桡骨骨折者的穿钉位置选在前臂中立位,肱骨骨折患者则选在股骨外踝连接处,胫骨骨折选在前内侧纵向中心线。穿钉位置明确后,对骨折两端作穿钉处理,在对相应尺寸的外固定架进行选择和安装。对外固定架进行安装时,需要重视和询问患者感受,以便进行相应的调整。安装好外固定架后以骨外露情况为依据,对局部肌瓣转移覆盖二期植皮处理,彻底清理伤口,以克氏针清除伤口中的骨折块。术后抬高患肢,待骨折基本愈合后尽早进行功能康复锻炼。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进行统计记录,同时观察其随访期间愈合畸形、骨不连等发生情况。
1.4统计学评析
借助统计学SPSS22.0软件统计分析有关数据,骨折愈合时间使用()加以表示,并在组间比较运用t检验,骨不连、愈合畸形发生率使用百分率(%)加以表示,并在组间比较运用x2检验,如果P<0.05,则说明两组间有统计差异。
2 结果
治疗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其骨不连、愈合畸形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 1 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的差异
3 讨论
四肢骨折在临床骨科中极为常见,随着近年来交通事业、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此类骨折的发生率逐年升高。外力作用是引起多数四肢骨折的原因,其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肢体功能和关节功能[2]。除此之外,骨折本身造成的痛苦,还会使患者身心健康受到严重影响。不及时进行治疗的情况下,各种并发症会随之出现,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预后[3]。
目前临床主要通过手术方式治疗四肢骨折,而固定方式的选择会直接影响手术效果和术后恢复。外固定架主要通过在骨折部位安装外固定架的方式,促使骨折愈合,其主要优势表现在操作简单方便、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外固定架适用于四肢开放性骨折患者,另外,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不适宜钢板固定时也采用此种方法进行治疗。相关文献报道[4],外固定架在开放性骨折、粉碎性骨折中具有显著性治疗效果,究其原因,这种治疗手段结实性、稳定性良好,可使骨折端的对位准确得到保证,且不易引起骨折端压缩或移位情况。除此之外,外固定架可使骨折面的接触明显增加,可在确保紧密接触的同时,使固定的稳定性进一步增强,即使骨折愈合卸除加压装置后,新生骨承受压力的能力也比较强,对骨折处愈合具有促进作用。外固定架的结构设计科学合理,与人体工学相符合,操作和装卸比较方便,具有良好的固定和支撑效果,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中[5]。使用外固定架时,需要注意的是,为有效预防感染,需要严格按照无菌操作标准进行,彻底清洗窗口,术后及时换药,并以酒精擦洗,保证创面始终处于干净状态,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根据本组研究结果,治疗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缩短,其骨不连、畸形愈合发生率较对照组降低(P<0.05)。由此证明,外固定支架应用于四肢骨折治疗中,对骨折愈合具有促进作用,可有效预防和减少骨不连、愈合畸形,具有临床优先选择和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宋欣,范诚,袁军.四肢骨折后应用外固定架进行治疗的效果探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8,9(12):63-65.
[2] 蒋云楼.外固定架用于创伤骨科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8,11(17):123-124.
[3] 于文建.外固定架在创伤骨科四肢骨折中的疗效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47):59.
[4] 曾利.外固定架固定法治疗四肢骨折的效果与安全性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8,16(11):160-162.
[5] 苏斌.探析外固定架、有限内固定结合用于临床治疗四肢创伤骨折患者的疗效[J].中外医疗,2018,37(16):83-84+91.
论文作者:钱刚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3
标签:患者论文; 发生率论文; 两组论文; 对照组论文; 畸形论文; 性骨折论文; 创伤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8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