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现场检测技术及其存在的问题分析论文_王嘉彦,刘勇,杨凯杰

电梯现场检测技术及其存在的问题分析论文_王嘉彦,刘勇,杨凯杰

浙江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 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作为应用数量、应用范围越加广泛的城市建筑运输工具,电梯已经成为城市建设中不可取代的重要运输工具,电梯使用数量增加,各种电梯使用故障也随之增加,埋下了巨大的机械设备使用安全隐患。为了提高电梯的安全性,更好地保障电梯使用者人身安全,该文就电梯安装检测技术及问题进行简要分析论述,并提出有针对性的电梯安全检测改进措施,期望通过这一举措不断提升电梯安全检测工作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电梯;现场检测;安全;分析

1电梯检验技术概述

1.1目视检测

目视检测主要用于电梯外观检查,通过手动各种功能开关的动作试验以及利用游标卡尺、钢直尺、卷尺和塞尺测量并通过计算来检查或试验电梯相关设施和零部件设置的有效性、功能开关的可靠性以及各种安全尺寸的符合性。

1.2电梯曳引钢丝绳的漏磁检测技术

电梯曳引钢丝绳检测的探头采用了永久性磁铁,钢丝绳内穿过磁铁,通过霍尔元件或感应线圈等探伤传感器采集漏磁场的变化信号,检测信号经放大和滤波等处理后由计算机采集和判别,钢丝绳运行的位置由光电编码器编码后输入计算机,计算机对位置编码器发出的脉冲信号计数。

1.3电梯导轨的无损检测

电梯导轨的无损检测常用的方法有:线锤法和激光测试法。线锤法,采用长度约为5m磁力线锤,沿电梯导轨的顶面和侧面进行测量。检查内容主要是看电梯的每列导轨工作面,每5m铅垂线测量值间的相对最大偏差是否满足规定要求。激光测试法,将装有激光器测距仪的检测装置固定在电梯导轨的一端,将激光接收器安装在导轨的另一端,激发激光器测距仪发光。将激光测距仪测量到距离信号传送到电脑中,计算出导轨的线性度和扭曲度。

1.4电梯噪声测试技术

电梯噪声检测主要采用测量声压级的传感器,利用该传感器进行测量。具体测试方法如下:当电梯以正常运行速度运行时,将传感器设置在距地面高1.5m,距声源1m处进行测量,测试点不少于3点,取噪声测量值中的最大值。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5电梯综合性能测试技术

通过一台便携式检测设备进行电梯多种性能的测试。便携式检测设备由多种专用电子传感器组成,进行信号采集,然后采用专业软件进行了分析处理,最终得到电梯安全参数的测试结果。

2电梯现场检测存在的问题

根据《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的要求,对检测条件的相关要求,电梯的监督检验与定期检验工作应是在检测条件完善的情况下,由电梯使用单位向检测机构提出申请并接受检测的。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目前很多电梯是在现场检测条件不具备或者勉强具备的情况下接受检测的,这给检测工作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目前电梯现场检测主要存在以下几种问题。

2.1现场检测条件不符合要求

电梯检测同其它特种设备检测具有不同的特点,其检测过程是一个动态过程,检测的绝大部分时间,设备都是处于运动状态,而检测地点大多数还不具备电梯运行条件,如机房通道、机房孔洞、机房照明等电梯运行必须具备的安全条件不完善[3]。由于电梯检测的条件一般较差,尤其是机房温度这方面,要求5~40℃之间,很多机房没有很好的措施,只是象征性地安装一个排风扇,夏天不能良好降温,冬天却成为风尘的入口;再有电梯供电电源不符合要求,比如:施工过程中电源连接不规范、电压值波动过大大于额定电压值的±7%;机房简陋,门窗损坏或堆放杂物及其他机电设备;通往机房的通道不畅通,楼梯(爬梯)无护栏,不具备必要的照明等。

2.2维保单位工作不到位

2.2.1维保单位自检工作不到位

电梯定期检验是建立在维保单位自检合格的基础上的,而实际检测工作中发现,多数电梯维保单位自检工作不到位,主要表现在:维保单位未经自检环节直接报检,维保单位表面上有自检环节,能提交自检记录和自检报告,但自检记录和自检报告中自检结果与结论的填写与事实不符,几台电梯之间张冠李戴,自检的数据与实际检测结果存在很大的差异。由于自检工作不到位导致检测质量降低、检测效率降低及检测工作量增加、检测合格率大幅度降低。

2.2.2维保单位现场配合人员不到位

《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规定电梯在进行定期检验时,电梯维保单位必须指派相关人员到现场配合检验人员的检测工作。然而,很多电梯检验现场要么配合人员数量不足,要么配合人员缺乏专业知识,甚至对电梯的安装、调试、维修、保养、检验流程一窍不通,无法高效、有序地进行检验工作,严重影响了检验的质量和效率。

2.2.3使用单位不重视

使用单位主观上对电梯定期检验工作的不重视,也是造成电梯现场检验效率低的重要原因。现场检验前要求检查应检设备的技术资料,包括使用登记资料、安全技术档案、各项规章管理制度、与取得相关资格单位签订的日常维护保养合同、电梯安全管理人员证等,但由于使用单位不重视,检验人员和维保人员到场后,见不到使用单位相关负责人,找到使用单位相关负责人后,再找相关技术资料的保管人员。有些单位管理不够规范,相关技术资料无专人保管,找不齐的现象时有发生。这样就给现场检验造成了不便,使检验效率大大降低。

3电梯现场检验问题的改善建议

针对上述所说的电梯现场检测技术及问题,笔者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意见和建议。首先,对于电梯检测环境不稳定问题,检测人员要在达到现场后,就相关人员前期测试情况进行检测,而不是立即投入检测,充分了解电梯安装过程安全师傅发生情况、掌握电梯运行环境等基本工作,全面掌握电梯检测现场情况,做好检测工作前的安全准备工作。现场检测人员应以高度警醒的态度投入工作,并将隐患问题及时上报监检人员,实现相互关照和提醒,全场检测人员要听命令服从指挥。加强电梯安装单位质量管理,规范电梯安装操作规程,树立良好的电梯自检意识,树立自检人员责任心和使命感,提升安装单位自检工作质量,努力改进安装过程中的各种缺陷和不足,杜绝电梯安装、检测、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隐患,营造良好的检测工作环境。加强电梯安装与使用单位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加强检测机构检测人员的主人翁意识,树立正确的检测工作态度,并在恰当时机对安装单位自检流程加以适当引导和指引,实现检测机构与安装单位的相互配合、协同合作,做好电梯检测安全保障工作,奠定扎实的电梯检测基础。

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了解到电梯现场检测工作质量和效率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电梯安全运行的状况,它是电梯使用安全的重要检测关卡,只有做好电梯现场检测工作,才能够及时排除解决电梯安装安全隐患,保证使用者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我们要树立正确的电梯现场检测意识,不断提升检测技术水平,提高检测工作效率,积极配合现场检测人员工作,努力营造良好的电梯现场检测环境,推动我国电梯检测技术发展,推动城市化进程发展。

参考文献:

[1]辛宏彬,高勇,井德强.电梯检验检测技术综述[J].机械工程与自动化,2012,1:190-191 .

[2]胡柱强.电梯安装检测质量安全分析[J].工艺与设备,2009,9:287-288.

[3]祝沛.简述对电梯检测工作影响较大的因素[J].工艺与设备,2009,11:193-194.

[4]贺清丽.简析电梯检测条件对检测的影响[J].延安大学学报.2007,26(3):90-91.

论文作者:王嘉彦,刘勇,杨凯杰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6

标签:;  ;  ;  ;  ;  ;  ;  ;  

电梯现场检测技术及其存在的问题分析论文_王嘉彦,刘勇,杨凯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