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井坤[1]2016年在《活性稻米微波干燥机理分析及设备设计》文中研究表明针对活性稻米干燥品质不稳定和合适干燥设备缺少等问题,本研究采用理论分析、计算机仿真和台架实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系统、深入地研究活性稻米微波干燥特性与工艺,揭示微波干燥过程对活性稻米品质作用机理,设计适合活性稻米干燥的连续式多层微波干燥系统。研究结论如下:1、分析微波干燥工艺参数对活性稻米干燥特性指标的影响规律,提出合理干燥工艺流程。微波强度和表观风速对活性稻米的干燥速度和谷温有最显着正相关影响。采用微波加热→保温缓苏→再微波加热的干燥模式,微波强度范围2.5-4W/g和4-5W/g,每段干燥时间为9-12min,缓苏时间是干燥时间的3倍,表观风速为3.5-4.5m/s。2、揭示微波干燥条件对活性稻米品质的影响机理。糙米在加湿发芽过程中,糙米中含有的淀粉和膳食纤维的糊粉层充分润湿和流动,使其各向同性,粘弹性增强,有内部应力作用时受力均匀,减少因局部应力差异超过极限值造成裂纹;微波体加热方式使活性稻米颗粒内部水分均匀地向颗粒表层扩散,各向几率相同,在微波干燥活性稻米时物料内部不会因拉压应力存在导致爆腰产生;微波干燥时活性稻米颗粒内压力升高使其体积有增大趋势,而颗粒失水使其体积有收缩作用,二者产生的应力相互抵消,降低干燥爆腰现象。因此,微波干燥活性稻米爆腰率较低。微波干燥时,在谷氨酸脱羧酶GAD促进合成与丙酮酸转氨酶催化降解共同作用下,活性稻米中的γ-氨基丁酸(GABA)含量无显着变化;微波干燥时活性稻米的谷温适宜(33.93-69.71℃)激发GAD活性和较高含水率水平(27.95%→24.00%)有利于活性分子运动,促进GABA合成;在干燥阶段(温度从41.98升至81.36℃、含水率在17.89%降至14.92%)GAD高温失活且低水分不利于GABA合成。微波干燥时随着微波强度、表观风速的增加,活性稻米温度升高产生褐变现象使活性稻米金黄色色度增加。但干燥速度过快引起严重褐变,导致活性稻米金黄色色度下降。当微波强度为2.75W/g,表观风速为2.50m/s时,活性稻米米体出现最高黄金色度。应用近红外光谱无损检测技术,优化回归模型,预测微波干燥活性稻米主要成分含量(GABA、蛋白质、水分),为快速、准确和无损检测与评价活性稻米品质提供重要数学模型。3、研究微波干燥过程中活性稻米的微波能吸收和传热传质过程。本研究提出微波干燥过程中活性稻米介电特性指标随着温度和水分变化的模型,活性稻米的介电常数为4-15和介电损耗因子为0.8-4.0;分析微波干燥机内电场强度分布规律,磁控管波导纵向排横列和直棱角微波干燥机干燥室形式,有较高微波能利用率和微波场分布均匀度;微波干燥时活性稻米料层内传热传质有内热源(微波体积热)的非等温的流体传热、表层水分蒸发和对流传质扩散过程。4、设计适于活性稻米干燥的连续式微波干燥系统。设计出叁重带式连续微波干燥机的干燥室体内设置叁层输送带,迂回式运动;干燥室顶部采用纵横式磁控管安装方式;设计了缓苏仓、进料装置等设备;研制出活性稻米微波干燥过程控制系统,可以获得和显示不同干燥位置的物料表层温度,实现多种微波输入功率组合的微波加热+缓苏+再微波加热的两段式干燥工艺。研究结果有助于解决活性稻米干燥品质不稳定的问题,提供适合于活性稻米干燥的微波设备,以期具有干燥速度快,活性稻米品质好等优势,有望平衡活性稻米干燥的品质与效率间问题。
姜楠[2]2010年在《米饭质构特性测量方法与技术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稻米品质的要求愈来愈高,稻米品质的优劣也逐渐成为国内乃至国际市场的决定因素。但在现行稻米品质的标准中,多数指标的检测尚处于采用人工感官评定或常规的理化检测方法的阶段,由于方法的主观性强、准确性差、耗时长,使标准的权威性和合理性受到制约。此外我国以稻麦为代表的农产品标准体系基本框架已具雏形,但标准不配套,检测技术落后。所以,加强对稻米品质检测技术、测量工具的研究和开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基于材料特性分析原理,依据材料微小力变形测量基本方法,建立面向稻米品质评价的稻米质构特性参数自动测量系统为目标,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和研究。在对稻米质构特性参数测量方法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对比总结了感官评价法和理化分析方法存在的不足。通过对有机材料微小力变形特性及测量技术的分析,提出了构建基于材料特性分析的稻米品质的检测原理和方法,并进行了测量系统总体方案设计。在总体方案的基础上,分别对测量系统的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进行了设计研究。硬件部分涉及自动施力装置、传感器测量装置、测量控制系统及箱体结构设计等方面;软件部分包括数据分析、处理、管理子系统及人机交互界面设计等,采用Delphi 7编写自动测量系统的软件程序,最终形成“农产品质构特性自动测量系统”。通过对稻米力学特性指标的分析,建立了基于双悬臂梁应力、应变测量原理的检测稻米品质的新方法。研制出稻米质构特性自动测量装置。运用该测量系统对稻米品质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该测量系统能够有效地检测出不同品种稻米的硬度、粘度等特性指标。在此基础上,根据稻米品质评价的要求,提出了稻米品质评价新的量化表征方法,并与现有国外产品的检测评价进行了对比试验,证明了该系统对稻米品质测量的适用性。通过分析米粒的受力变形等力学指标的变化来评判稻米品质的优劣,并建立相应的自动测量系统。从两方面为稻米食味品质的评价提供一种简便、准确、可靠的手段与方法,具有较好的创新性和实用价值。随着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测量系统软、硬件的性能将不断完善,满足日益丰富的稻米品质检测需求。
常国华[3]2005年在《谷物质量检测平台研究与开发》文中研究指明为了解决GB/T 17891-1999《优质稻谷》标准中质量分级指标的客观评定和等级快速判别的问题,基于前期开发的利用计算机图像识别方式解决相关指标测定的稻米品质评价系统,探讨了对系统功能予以扩展和完善的可行性,实现了利用系统对样品等级作出判定的功能。设计并改进了图像采集装置,完成了硬件的连接,提高了评价系统的可操作性。探讨将检测系统进一步扩展到对二次性化学指标—直链淀粉和蛋白质—的检测,根据直链淀粉与碘显色反应规律、蛋白质与双缩脲显色反应规律,结合计算机色度学原理,依据国家标准,通过人机交互的操作界面,完成其含量检测和质量的判定,提高了相关指标的检测效率。 在稻米品质评价系统的基础上,研究和开发了谷物质量检测技术平台,通过对小麦粉中强化铁的识别检测,初步建立了目标物面积比、斑点数与铁含量的定量关系。提出了一种反映混合程度的表面分布度作为评价指标,通过统计分析目标物的形状、偏离中心的距离和角度,从而得出表面分布度值的检测方法,为小麦粉中铁含量快速检测提供了必要的技术基础。同时探讨了谷物质量检测平台进一步扩展至小麦粉的加工精度、茶多酚等指标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尚艳芬[4]2004年在《稻米品质评价系统的研究与开发》文中提出现行稻米品质的标准中,多数指标的检测尚处于采用人工感官评定或常规的理化方法检测阶段。由于方法的主观性强、准确性低、可重复性差、检测时间长,使标准的权威性和合理性大打折扣,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稻米产业的发展。针对这一问题,本研究应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和RGB色度学理论,研发了一套稻米品质评价系统(RQS1.0)。系统采用可视化界面,具备人机交互功能。在该系统中探讨了黄粒米、整精米率、稻米加工精度等指标自动检测的可能性。研究中,通过分析整精米与碎米粒形的差异,提出一种自动检测整精米率的方法;通过分析黄粒米与正常米的色度特征差异,提出了一种自动识别黄粒米的方法;通过分析稻米皮层与胚乳的色度差异,探讨了自动检测稻米加工精度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结果。此外,RQS1.0还实现了垩白粒率、垩白度、长宽比等外观品质以及直链淀粉含量这一理化指标的自动检测的功能。研究结果表明,利用该系统进行上述指标的检测具有可行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现行国标方法的不足,为贯彻执行稻米收购的优质优价政策奠定了基础。
李卫国[5]2005年在《水稻生长模拟与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文中认为水稻生长模拟模型与稻作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开发有助于实现水稻生长系统的动态预测及生产系统的管理决策,对于稻作系统的信息化和数字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前景。本研究旨在运用系统学方法和动态模拟技术,创建基于水稻—环境关系的籽粒品质指标预测模型,以及基于生理生态过程的籽粒品质形成模拟模型;采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和软构件技术,构建符合COM标准的生长模型组件及基于模型组件集成的综合性水稻生长模拟系统;进一步应用决策支持技术和网络技术,研制基于生长模型和Web应用的稻作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分别实现单机和网络环境下水稻生长系统的动态预测和管理决策功能。研究成果将为不同条件下水稻生长与产品形成的预测预报及稻作管理决策的定量化和数字化奠定基础。 在中国、日本、泰国不同生态环境下进行多品种籼型和粳型水稻(Oryzo sativa)的区域种植试验,通过分析水稻籽粒蛋白质含量、直链淀粉含量以及稻米垩白度与纬度、海拔、抽穗后温度和太阳辐射等气候生态因子的相互关系,确立了影响这些籽粒品质指标的主要气候生态因子函数,并使用权重系数来进一步修订各气候生态因子对籽粒品质指标的作用,构建出基于生态效应(主要气候生态因子函数)的籽粒品质指标预测模型。利用不同年份、不同生态点、不同品种类型的试验资料对所建模型进行了检验,籽粒蛋白质含量、直链淀粉含量以及稻米垩白度的预测误差RMSE平均分别为0.25%、0.45%和0.98%,表明模型总体上具有较好的预测性和实用性。 通过不同品种与不同氮肥水平的试验研究,结合已有水稻生长模拟模型,在解析和综合籽粒淀粉和蛋白质形成过程的基本规律及其与环境因子关系的基础上,采用生理发育时间作为定量生育进程的尺度,构建了花前植株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成的模拟模型、氮吸收模拟模型以及基于碳氮流动态的水稻籽粒淀粉和蛋白质形成模拟模型;进一步依据淀粉和蛋白质含量在枝梗间分配的不均衡性,提出了枝梗穗淀粉和蛋白质的空间分布模型。利用不同生态区域、不同品种类型、不同肥水管理条件下的试验资料对籽粒品质形成模拟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籽粒淀粉和蛋白质含量的模拟值与观测值之间具有较好的拟合度,均方差根分别为1.51%~-2.75%和0.22%~-0.26%,显示本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性和适用性。 以气候:土壤:品种—技术—生长的动态关系为主线,采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
杨勇[6]2004年在《稻渔共作生态特征与安全优质高效生产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稻渔共作是水稻种植与蟹、虾、鱼等水生经济动物养殖二者互利共作的复合生态农业模式。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稻渔共作面积在我国急剧上升,已成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倍受关注的重点之一。但同我国大多数生态农业的发展一样,稻渔共作虽有生产实践方面先进的优势,但绝大部分仍停留在生产经验的水平上,缺少规律性的认识,生产技术的科学化、规范化程度不高,生产的水稻与水产品品质不优,产量不稳,不利于技术与生产成果的巩固和进一步发展。因此,加强稻渔共作生态农业体系的科学试验与系统研究,建立安全优质高效的生产理论与技术体系成为当前稻、渔工作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为此,本研究在长江下游稻渔共作分布最集中、面积最大的江苏里下河稻区(兴化市)稻渔共作生产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分别就稻渔共作生态系统中的生态环境、水稻、蟹(虾、鱼等)叁方面要素的特征与相关技术进行系统研究,提出稻渔共作优化同步模式并进行技术效益评价,初步制订稻渔共作安全优质高效生产技术规范。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 (1)稻渔共作生态系统与常规稻田生态系统及养殖池塘生态系统相比,在系统结构与功能、水、土理化性状、物流能流特征方面被揭示并阐明的生态特征如下:系统空间水平结构与垂直结构上生态位呈现多样性,形成了由稻畦面向畦面沟、围沟、暂养沟不断加深的水体环境,为蟹、虾等提供了生长与栖息的多种生境,稻田内生物种类更趋丰富;系统内物流、能流途径增加,食物链得到加环而趋于复杂,可实现多层多级地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稻田资源的利用率;与常规稻田相比,稻畦面土壤容重降低,土壤饱和含水量、田间最大持水量和孔隙度增加,土壤的物理性状得到改善,但也存在着土壤氧化还原电位下降,随稻渔共作年限增加,土壤物理性状的改善作用逐步削弱等问题;与常规稻田相比,稻畦面土壤有机质及氨磷钾养分提高,土壤的肥力性状改善,且随稻渔共作年限的增加有进一步改善的趋势,共作期间土壤氮磷钾速效养分供应好于常规稻田;系统内水温杨勇,稻渔共作生态特征与安全优质高效生产技术研究存在季节、昼夜、水平及垂直方向的变化,畦面沟与稻畦面表层水温低于围沟,底层略高于围沟或相近,暂养沟与围沟中水温具有明显的垂直变化,白天变幅大,夜间变幅小,畦面沟与稻畦面水温垂直变化不明显,共作期间稻畦面水温较常规稻田变化缓和且昼夜温差小;系统水体溶解氧含量受太阳辐射与水生植物光合放氧影响较大,稻畦面表水层由于受光不足,浮游生物光合放氧弱,溶解氧含量显着低于围沟等裸水面,但底水层则较围沟等为高,系统各生境中水体溶解氧垂直变化明显,水层越深含量越低,以1小16时为最高,垂直变幅明显,凌晨日出前较低,垂直变化小;系统内水体pH值全天中有明显波动,凌晨最低,16时左右最高,稻畦面低于围沟;与常规稻麦两熟模式相比,系统有机能的投入比例大,投能结构合理,能量产投比高,系统稳定性和自我维持能力强;与常规稻麦两熟模式相比,系统养分投入产出较为平衡,养分保蓄的生物学机制得到加强,养分在系统内部得到多级利用,再循环比例增加,并有利于稻田和周边生态环境保护。 (2)以同期播种的常规栽培水稻为对照,对稻渔共作生态系统中栽培的半深水稻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自分孽盛期直至水稻收获前7一10天处在20科ocm深度水层的水稻,被揭示并阐明的生态特征如下:稻渔共作具有延长水稻生育期,增加群体各生育期生物量,提高叶面积指数和冠层叶片的面积马延缓后期功能叶片衰老,增大茎秆粗度,增加氮素吸收,促进根系发育及伸长节上须根发生等特点。但同时也表现出稻株基部节间长度增大,节间数增多,植株重心上移,后期根系活力降低等特征。在产量及其结构方面表现为茎孽成穗率、穗粒数、结实率下降,粒重增加,若品种选择与栽培控制得当,可提高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并达到增产的目的。稻米品质性状上一致表现为加工品质、外观品质与营养品质均有所改善。 (3)研究对稻渔共作水稻栽培中稻作方式、水稻品种、播栽期、种植密度、施肥技术、稻田病虫草发生与防治技术六个方面的关键生产技术进行了攻关。①稻作方式:与移栽稻相比,同期播种条件下,直播稻各主要生育期前移,全生育期缩短;高峰苗多但茎孽成穗率低,最终穗数减少,早直播出苗率及茎萦成穗率高于水直播;根数多且粗,干物重高,但地上部氮素积累量减少;产量构成中穗数下降,穗粒数减少,结实率与千粒重增加,最终产量下降;稻米加工品质、外观品质下降。②水稻品种:综合稻渔共作生产对水稻品种在生育期、个、群体特征、抗病性、产量及品质等多方面的要求,从28个不同类型品种中筛选出86优8号、常优1号、华粳3号、武香粳14号4个综合评介较优的偏迟熟粳稻品种。③播栽期:稻渔共作水稻播栽期适当提前可显着增加水稻全生育期与稻蟹共生期,利用前期稻田生产条件发足分桑,增加干物质积累量,形成足够的穗数,增加冠层功扬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能叶面积和株高以适应深水层生态,达到增产与改善稻米品质的目的;早播会加重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
寇光涛[7]2017年在《东北稻米全产业链增值的创新路径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东北地区已经成为我国新的水稻生产增长中心,东北稻米产业的健康发展也已成为影响我国粮食市场稳定的重要因素。尤其是近年来,北方"面改米"、南方"籼改粳"的消费结构变化,促使广大消费者对粳米的需求日趋攀升,带动了我国东北地区粳稻的快速发展。但也面临着生产效率偏低、增值能力弱等问题。具体表现在:产业链上游生产成本高、风险大;产业链中游加工产能过剩、创新能力不足;产业链下游销售过度竞争、品牌管理混乱等。若想实现东北稻米产业链的转型升级,需要从全链增值的角度,进行增值的机会分析,构建稻米全产业链增值的创新路径及机制,来提升链条成员实现协同发展的动力和能力。本文在综述分析国内外产业链价值增值等研究成果基础上,依据价值链理论、契约理论、分配激励理论和共生理论,运用层次分析法、类变量分析法、Tobit模型、演化博弈模型等方法,以实现东北稻米产业链成员的目标利益协同为主线,提出并界定了全产业链增值的内涵及增值机会,深度辨识产业链增值的主体需求及其影响因素,设计产业链主体增值的创新路径及机制,结合典型案例分析产业链增值模式和优化策略。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系统认识与增值机会分析部分着重分析东北稻米产业链的发展现状、基本特征、链条各环节的成本收益状况及目前产业链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东北稻米全产业链增值的概念,并从产品增值、服务增值、规模增值、品牌增值、平台增值和链接增值等角度对产业链增值机会进行了全面分析,且分情况设计了测度东北稻米全产业链增值的价值模型。主体需求与目标利益协同分析部分首先阐述了产业链上稻米生产者、加工物流主体、消费者和政府等主体的价值需求,且从成本、风险、效用、安全、机会等角度构建了实现东北稻米全产业链的价值目标体系,并利用层次分析法和Tobit模型求解影响因素,包括产业链核心企业的带链竞争能力、产业链契约合理化程度、现代农业服务业发展水平、产业链链条的复杂程度等。路径设计及机制保障部分是在价值增值目标体系的引导下,首先从稻米产业链的环节增值的角度归结出产业链上游、中游和下游主导的叁大环节增值路径;其次从产业链的演化发展的角度设计了链条式、链族式和链网式创新发展的路径;最后,为了更好适应新形势下发展的需求,论文将"互联网+"对稻米全产业链带来的变化与影响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并预测我国东北稻米全产业链演化发展的未来趋向为"核心企业+全产业链增值"和"平台生态圈+中小企业集群"的创新路径。为了保障上述叁种创新路径的顺利实施,分别设计了产业链增值的动力强化机制、分配激励机制和共生调优机制,从而强化产业链主体组织的动力,完善产业链主体组织增值行为协同的效果,提高产业链主体组织的依存关系。模式总结与策略优化部分将本文的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案例分析,首先对叁种创新路径的增值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然后梳理总结金玛农业集团、北大荒米业集团、中粮集团叁类东北稻米全产业链运营的模式,构建了衡量全产业链增值模式的评价指标体系,根据评价结果得出了叁类典型模式全链增值的优化策略。
唐绍清[8]2007年在《稻米蒸煮和营养品质性状的QTL定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稻米品质改良是水稻遗传育种的重要研究领域。QTL定位和分析可为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改良稻米品质和开展相关基因的精细定位及图位克隆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利用日本晴/Kasalath//日本晴衍生的回交重组自交系(backcross inbred lines,BILs)群体以及245个分子标记连锁图谱,在杭州和海南两个环境对稻米蒸煮和营养品质进行QTL分析。同时在重金属胁迫环境下对籽粒重金属含量开展了糙米重金属铜、镉、铅和锌低积累材料的筛选和QTL定位。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本研究在杭州和海南两个环境种植了BIL群体,同时应用WinQTLCart 1.13进行单环境的QTL定位和应用QTLMAPPER 1.6定位软件检测稻米蒸煮食用品质的主效应与上位性QTL及与环境互作效应。结果表明,在第6染色体R1962-C191B标记区间均检测到1个控制稻米直链淀粉含量(AC)和1个控制胶稠度(GC)的QTL,具有明显的主效应,贡献率分别为54.87%和62.80%,应为Wx基因的等位基因,说明胶稠度主要由Wx基因或与Wx基因紧密连锁的基因控制,这2个QTL同时存在着显着的环境互作效应。在第6染色体C1478-R2171区间则检测到1个控制碱消值(ASV)的QTL,其主效应也已达到显着水平,贡献率为59.90%,应为ALK基因的等位基因,但其环境互作效应未达显着水平。另外,还在Wx基因位点检测到1个具有遗传主效应和环境互作效应的ASV QTL,贡献率9.56%。本研究中检测到4对互作对(qAC5和qAC,qGC6和qGC9,qASV1和qASV6-1以及qASV6-2和qASV9),但这些上位性QTL对性状表型变异的贡献率较低。AC、GC和ASV的QTLs所具有的显着环境互作效应,可以较好地解释同一品种在不同环境下稻米蒸煮品质有较大差异的遗传基础。其中位于R1962-C191B区间控制AC和GC以及位于C1478-R2171区间控制ASV的主效应QTL在杭州和海南二个环境下均能分别检测到。在杭州和海南共检测到控制AC、GC和ASV的QTL共21个,分布于第1、2、4、6、7和8染色体上,并且集中分布于第6染色体Wx基因和ALK基因所在区域。2.蛋白质含量(PC)和氨基酸含量是重要的营养品质性状。本研究利用BIL群体进行多环境的QTL联合分析,在蛋白质含量性状上检测到1个具有主效应的QTL(qPC6-3)和4对上位性QTLs(qPC1和qPC8,qPC6-1和qPC6-4,qPC6-2和qPC6-6,qPC6-5和qPC12);在16种氨基酸中,仅在赖氨酸含量(Lys)、苏氨酸(Thr)、天冬氨酸(Asp)和甘氨酸(Gly)4种氨基酸含量中检测到6个具有主效应的QTLs(qLYS6-1,qLYS6-2,qTHR6-1,qTHR6-2,qASP6和qGLY6),均位于第6染色体蒸煮品质性状QTLs的相同区间或邻近位点,这反映出稻米蒸煮品质和营养品质性状的表现可能具有一定相关性,这些区间在今后的研究中值得重视。还检测到3对影响氨基酸含量的上位性QTLs(qTHR3和qTHR6-2,qTHR10-1和qTHR10-2以及qGLY6和qGLY11)在杭州环境中定位到1个影响蛋白质含量、35个影响16种氨基酸含量的QTLs,而在海南环境下则定位到3个影响蛋白质含量、69个影响16种氨基酸含量的QTLs,都有集中分布的趋势,杭州环境条件下主要集中在第5、12、6和8等4条染色体,海南环境下集中分布于第1、2、6和12等4条染色体。由于氨基酸受环境条件变化的影响较大,除赖氨酸外其他氨基酸很少在二个环境检测到相同QTL位点。本研究在第6染色体定位到2个(qLYS6-1和qLYS6-2)影响赖氨酸含量的QTLs,具有显着的加性效应,可解释变异的74.64%。这2个QTL分别位于第6染色体的R1962-C191B和C1478-R2171标记区域,贡献率为27.08%和47.56%,其增加赖氨酸含量的增效基因分别来源于Kasalath和日本晴,前者与环境存在着显着的互作效应,在杭州和海南两个环境条件下均能分别检测到。3.上述利用近红外光谱(NIRS)分析技术测定稻米品质,定位稻米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碱消值及蛋白质含量QTL的结果,与利用相同遗传群体和其他群体已有研究结果能相互印证,证实了利用NIRS技术分析稻米品质开展品质性状QTL定位的可行性。4.在重金属污染严重的稻田,种植367份不同材料,测定糙米铜、镉、铅和锌以筛选重金属低积累的材料。结果表明,重金属含量在不同品种间差异明显,从中筛选到一批低铜、低镉、低铅和低锌含量材料,同时筛选到铜、镉、铅和锌含量均低的材料27份。利用BIL群体,共检测到13个控制重金属铜、镉、铅和锌含量的QTLs,分布在第3、4、5、6、7、9、11和12等8条染色体上,其中单个QTL的表型贡献率在7.26~15.92%之间。在第3、9和12染色体检测到3个影响Cu含量的QTLs;在第3、7和11染色体定位到3个影响Cd含量的QTLs;在第4、5和12(2个)染色体定位到4个影响Pb含量的QTLs。
张坚勇[9]2003年在《水稻品质性状的稳定性分析》文中提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优质稻米的质量和数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品质改良成为目前水稻育种的重要目标,也是水稻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当前,我国稻米品质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稻米食味品质和外观品质差(如:垩白偏高等)。本研究围绕稻米品质稳定性这一主题,从食味品质和外观品质入手,利用Asominori/IR24的染色体片段置换系(CSSLs)群体连续3年分析食味品质相关QTL的表达稳定性;同时,利用18个水稻品种在两年3点多个环境中研究水稻食味和外观品质性状的表型稳定性,期望为优质水稻品种的培育、推广应用以及品质形成的分子机理深入研究奠定基础。主要结论如下: 1.利用Asominori/IR24的CSSL群体,分析稻米蒸煮食味品质9个性状相关QTL连续3年(2000-2002年)的表达稳定性,结果发现:影响光泽度的qLT-8、控制柔软性的qTD-6和qTD-8、共同作用于综合口感的qIVVOE-6a和qIVOE-8,以及影响直链淀粉含量的qAC-8等6个QTL,在3年都能稳定地表达。这为QTL的精细定位、克隆以及优质食味品质水稻品种的辅助选择(MAS)育种都奠定基础。 2.利用加性主效应和乘积交互作用模型(AMMI模型),分析18个供试品种20项品质指标在两年3点(2001-2002年,南京、金湖和东海)表型稳定性,结果表明:①稳定性高的品质性状有粒长、粒宽和长宽比(Di平均值≤0.36),相反,垩白率、垩白大小、最高粘度、冷胶粘度、消减值和米饭综合口感的稳定性偏低(Di平均值>1.1),另外11项品质性状的稳定性适中(0.49≤Di平均值≤1.06);②品质性状稳定性高(Di平均值<0.8)的品种有南京16号、W002、汕优63号、3004和丰优香占;而稳定性较低(Di平均值>1.1)的品种有常优1号、淮引9901、扬两优6号和特优559。这对优质稳定水稻品种的培育和推广利用都有重要指导意义。 3.粒长、长宽比、直链淀粉含量、糊化温度、蛋白质含量、热浆粘度、冷胶粘度、回复值和消减值9个指标都与米饭综合口感(IVOE)呈极显着负相关,而粒宽、崩解值、米饭光泽度、柔软性、粘性和弹性6个指标都与米饭综合口感呈极显着正相关。从相关程度来看,崩解值、消减值、糊化温度、蛋白质含量等理化 指标与IVOE之间的相关性,都比直链淀粉含量与WOE之间的相关性高,因 此综合利用这些理化指标,在育种早期世代选择,克服早代所获稻米不足以食 味品尝的困难,对加快优质育种进程、提高选择效率均有重要意义。4.除稻米粒长、粒宽和长宽比受栽培生产方式影响很小外,另外17个品质性状在 四种食品生产方式下都存在显着差异。单就改良米饭适口性而言,绿色食品生 产方式下最佳;对于外观品质,高产栽培方式下最好,因此在优质米产业化生 产中,应首先选择圣白低且对环境钝感的优质品种,再结合绿色食品生产技术, 以生产出外观和食味品质优良的安全无公害大米.
黄晓珊, 张欣, 施利利, 丁得亮, 王松文[10]2010年在《稻米食味品质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重点概述水稻食味品质研究现状与的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着重讨论每种评价指标和方法的特点,为建立科学评价体系和水稻品质育种的选择指标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活性稻米微波干燥机理分析及设备设计[D]. 孙井坤. 东北农业大学. 2016
[2]. 米饭质构特性测量方法与技术的研究[D]. 姜楠. 扬州大学. 2010
[3]. 谷物质量检测平台研究与开发[D]. 常国华. 中国农业大学. 2005
[4]. 稻米品质评价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 尚艳芬. 中国农业大学. 2004
[5]. 水稻生长模拟与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D]. 李卫国. 南京农业大学. 2005
[6]. 稻渔共作生态特征与安全优质高效生产技术研究[D]. 杨勇. 扬州大学. 2004
[7]. 东北稻米全产业链增值的创新路径及机制研究[D]. 寇光涛. 中国农业大学. 2017
[8]. 稻米蒸煮和营养品质性状的QTL定位[D]. 唐绍清. 浙江大学. 2007
[9]. 水稻品质性状的稳定性分析[D]. 张坚勇. 南京农业大学. 2003
[10]. 稻米食味品质的研究进展[J]. 黄晓珊, 张欣, 施利利, 丁得亮, 王松文.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