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圣凯建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山东烟台 264003
摘要:我国的混泥土施工施工技术还有很多需要改进和提高的地方,面对在混泥土施工当中遇到的问题,每一个施工人员、技术人员都还需要多做研究,结合实践来解决施工当中遇到的问题,并且对混泥土行业进行科学规范的管理,加速我国混泥土行业的发展。
关键词: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
1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施工方法
1.1基础施工
地基施工是建筑工程的基础设施,在挖掘地基时,最好是由浅入深进行挖掘,然后先完成深基础施工,再开展浅基础施工,这种方式不仅使地基更加的稳固结实,也保障了建筑项目周边建筑物的安全。在这个工作环节中一定要注意的是基坑的排水和降水工作,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地基安全,更为以后的混凝土施工安全奠定了基础。
1.2 承台施工
承台施工必须根据建筑物本身的高度进行有针对性的测量工作,一般情况下,建筑物承台大多是以间隔水平分割为主的,同时主楼大多是以两层楼的施工作为基础的,其中两层务必要浇筑混凝土,浇灌常常以六天为一个周期,再次进行浇筑,对于两层之间厚度的要求也相当严格,基本上都要超过1.5米,并且在层与层之间务必要采用必要的间隔措施,往往会使用抗拉钢筋作为常用的间隔工具。在有利条件下,采取这种施工方法,不仅仅能够快速降低混凝土内部的高温,同时也能节约施工成本与资源的使用。
1.3 严格遵守混凝土施工顺序
在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的进程中,一定要按照正规的施工顺序进行施工。在通常情况下,都是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施工。混凝土施工有时可能在不平坦的地点上,而在这种有坡度的地点进行施工时,一低要保证混凝土在第一次就浇灌成功,然后在推进另外一边,最后达到顶端。在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必须把混凝土输送泵安放在施工场地的中间,以便于进行输送。
2 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技术要点及工艺
2.1 选择合适的材料
混凝土容易产生裂缝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材料质量不合格导致混凝土浇筑后形成裂缝,所以混凝土施工之前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混凝土主要由水泥、骨料、外加剂等组合而成,其质量直接影响了混凝土质量。选择的材料不管是规格还是质量都要符合工程需要,选择抗压性能、抗拉性能较好的材料。水泥是混凝土中的主要材料之一,其水热化会产生大量热量,能够使混凝土内产生温度效应,很容易导致混凝土开裂。在水泥使用过程中要保证水泥质量还要保证选择低水热化的水泥,满足混凝土设计要求,保证混凝土稳定性和强度;混凝土中的骨料通常会采用中粗砂,能够减轻水泥质量。不管是运用哪种骨料都要保证其具有稳定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混凝土中的外加剂主要以粉煤灰为主,能够改善混凝土脆性和干缩性,也能降低混凝土水热化,起到抗裂作用。
混凝土配合比不恰当,使用的粗集料或者细集料中含泥量过高,引起混凝土收缩开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混凝土用量配合比直接影响混凝土质量,所以在施工中需要对配合比进行合理优化。配合比根据工程实际需要进行计算,还要进行试验,在保证混凝土各项性能正常的情况下,尽量减少水泥用量和水灰比小的配合比,降低水热化现象,控制温度裂缝。
2.2 混凝土浇筑密实
混凝土浇筑一般是分层浇筑,需要控制好分层厚度和数量。浇筑之前清除模板内的杂物、淤泥、油污等,堵住模板的缝隙和孔洞。保证模板内洁净无孔洞。混凝土在浇筑的过程中很容易受到气候因素的影响。比如高温天气浇筑,需要先对混凝土材料进行预冷处理。还要特别注重混凝土连续性,控制好中间停顿的时间,不能超过初凝时间,尽量减少停顿。如果有些浇筑因为客观原因不能连续进行,需要在梁跨度中间1/3处或者楼底面一下0.2~0.3m处留下施工缝。在浇筑过程中一旦发现出现位移、变形等情况要立刻停止浇筑,对混凝土进行纠正。
不同混凝土形式有不同的浇筑侧重点,比如基础底板浇筑中要注意混凝土散热问题。因为基础底板混凝土较厚、施工工作量大,所以要考虑到温度对裂缝产生的影响。为了能够保证底板混凝土有较好的受力能力,还需要确保混凝土浇筑的连续性。而墙体混凝土浇筑要保证和墙体的密合性和浇筑的均匀性,顶板浇筑要保证虚铺厚度大于板厚度。
2.3 混凝土运输
混凝需要使用专门的运输车辆进行运输,运输过程中一定要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不能出现坍落度变化、砂浆流失等。混凝土从搅拌机上卸出到混凝土施工完工之前有一个初凝时间,运输中要尽量减少运输时间,保证运输时间绝对不超过规定时间。混凝土的骨料是有一定重力的,在运输过程中骨料容易由于重力原因集中在一侧或者底部,导致在落下的过程中发生离析现象。所以混凝土运输要保证从高处垂直落下不能超过2m,如果倾落的高度超过2m,则需要采取其他辅助措施进行下落。
2.4 混凝土振捣
混凝土振捣主要是在混凝土坡脚、土坡中间、土坡顶端。在施工中要保证这三道工序相互配合。混凝土振捣需要严格控制振捣时间和深度,振捣间距一般控制在400mm左右,深度控制在50mm左右。振捣的速度也要合理控制快插慢拔。振捣密实后,在初凝前结合设计标高对混凝土进行整平处理,提高表面质量。
2.5 技术交底
严格控制好踩筋现象,做好户筋工作,对施工中的位移进行及时处理;对隐蔽工程、重要工程进行严格验收,保证其施工符合设计要求;对上下层钢筋的高度、混凝土强度、楼板厚度进行检查;减少施工缝的出现,在浇筑后进行一次性磨光压平,提高混凝土抗裂性能。
2.6 钢纤维混凝土施工要点
钢纤维混凝土是混凝土施工中常遇到的一种混凝土类型。钢纤维混凝土施工要尤其注意搅拌工程。搅拌中要对钢纤维的均匀性分布和搅拌的均匀度严格控制。搅拌的时间和投料顺序要也注意,因为钢纤维在混凝土中容易结成团状,不利于施工进度,也降低了混凝土质量。
为保证钢纤维搅拌符合工程需要,要不定时进行施工抽查。
2.7 大体积混凝土养护要点
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是混凝土施工的难点和重点,其技术要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根据初凝情况采用草帘、麻袋、塑料薄膜等保温材料进行覆盖,不仅能够保证混凝土表面温度不受到环境温度的影响,还能使混凝土表面水分均匀分布,减少裂缝的产生。保温层的厚度需要根据混凝土体积、环境温度进行计算。②时刻关注天气情况,在昼夜温差较大、大风、暴雨、寒潮的天气来临之前做好保温措施,准备好保温材料,根据气温变化情况监测混凝土内部温度,及时调整保温层的厚度。③过于炎热的天气,养护期间水泥水花作用较快,要保持足够的水分可以适当浇水,使混凝土在规定时间内保持足够的湿润。
3结语
总之,随着我国建筑行业中施工技术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尤其是对于混凝土施工作业重视程度的提升,适时加强对于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改革与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混凝土施工作为建筑工程建设的重点项目之一,提高其施工技术,对于促进建筑的整体进度和质量也是极为重要的,必须引起建筑工程设计、施工、监理单位,以及各级建筑管部门的重要,并且坚强监管。
参考文献:
[1]张瑛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可控性探究[期刊论文]《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3期
[2]李添浅谈大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期刊论文]《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年27期
论文作者:许光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30
标签:混凝土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骨料论文; 质量论文; 厚度论文; 过程中论文; 水泥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