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投资与对资本家的友好对待_个人投资论文

私人投资与对资本家的友好对待_个人投资论文

私人投资与善待资本者,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私人论文,资本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私人投资与私人财富的资本化

20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在经济理论领域中有四方面引人注目的发展。其中,一是对资本的承认写入党的“十五大”文件。二是肯定非公有制经济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鼓励个、私经济发展的政策不断出台。三是形成了对国有经济进行战略性重组的改革思路,国有资本逐步退出竞争性行业和培育多元化投资主体已成为重要的政策目标。四是提出要努力将社会资金从间接投资转换为直接投资,资本市场扩容不断加速。这些进展标志着,私人投资迅速发展的体制与政策条件已经趋于成熟。

另一方面,私人的投资能力和投资需求也已经进入到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阶段。从存量看,1999年个体经济固定资产投资达3967亿元(这个数字中50万元以下投资规模的还未统计在内),与集体经济投资几乎持平,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13.28%;此外,沪深两地股市可流通部分的总市值已近15000亿元,停留在股市的资金总额不少于25000亿元,其中相当大的部分是个人投资。从增量看,一个简单的例证是,1999年底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59621.8亿元,这个数字恰好相当于1999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2倍,相当于同年全社会资本形成总额的1.9倍。

需要说明两个问题:一是中国目前个人金融资产转化为直接投资的可能性有多大。经过改革开放以来20年的发展,中国的个人积蓄不仅在量上出现了极为巨大的增长,而且在质上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储蓄中的主体部分已经不仅表现为是一种即期消费剩余,而应当视为是一种资产积累。储蓄动机中获取更大收益的成份越来越多。这种作为金融资产的私人财富在本质属性上已经是投资,其最终转换对象并不是消费品,而必然是能带来更大收益的实物资产。

随着私人投资渠道进一步拓宽和经济高涨形势的出现,私人投资需求必将形成高潮。二是从中长期看可以对中国私人资本形成的规模作怎样的估计。私人资本的来源并非仅仅是个人货币收入的节余或个、私企业的投资收益转换。应当看到,与中国目前推行的住房商品化过程相继,人们的不动产财富将在信贷资金的帮助下形成为私人再投资的巨大潜力。从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看,这是一条中产阶层投资形成的主要路线。

值得强调的一个认识是,市场经济与强调“一大二公”的计划体制最明显区别之一就在于,私人将成为社会财富的占有者和支配者之一。

一方面私人财富不断累积,私人的消费与投资行为引起的社会金融流量事实上已经成为了金融业务中增长最快的部分;另一方面,随着改革的深化,私人正在成为与机关团体及企业法人平等的经济活动决策者、财富支配者和金融服务对象。在过去20年中,在各项金融指标中增长最快的是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在当前,鼓励将间接投资转化为直接投资已经成为最重要的改革目标之一。改革的根本内涵是调整社会经济关系。

当前,我国诸多战略性改革措施都涉及调整国家(政府)、社会、企业与个人之间的经济关系。具体说,发育资本市场、实施国有经济有进有退的战略性调整、对国企实行多元化的产权结构改造、推进“员工持股”计划、停止福利分房与推进住房商品化、促进民间投资增长、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与社会保险基金入市等,都是直接或间接涉及个人的经济行为。简单说,改革的基本目标之一,就是要让个人成为重要的社会投资主体,促进私人财富的资本化。这是一场极其深刻的社会革命。在这样一个改革进程中,个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位置不再是简单的劳动力提供者,他们的经济行为也不再局限于通过参与社会劳动获取消费资料。

如果说,我国前20年的改革主要在于解除计划对市场(例如价格)和企业供求关系(例如自主决策)的管制,银行对社会经济系统的支持主要表现为对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支持,那么新世纪的改革重心已经延伸到了产权流动与重组以及私人财富的资本化层面。

从规律和我国目前的发展现状出发可以得出的两个基本判断:一是我国的个人收入增长速度以及私人财富的累积程度将在一个很长时期内持续超过经济总量和企业固定资产的扩张速度,因为投资收益将加入个人收入构成,更多经营性资产的产权将量化到个人。二是目前为私人财富资本化提供服务的金融需求实际上已经非常强烈,这个领域是国民经济中供给不足最严重的领域。我国的个人或家庭的金融资产普遍处于很不经济的构成状态。人们迫切需要获取风险最小、收益最大的理财服务。私人财富的资本化应当成为当前的改革备忘项。

二、资本与善待资本者

中国已经走过了谈“资”色变的年代。党的“十五大”前后,在国企改革的探索中,“资本市场”、“资本运营”、“国有资本”等概念越来越多地出现于各种报刊媒介以至党的正式文件中。资本的存在与被承认已是不争的事实。与此同时,“私企”开始与“三资企业”、“乡镇企业”并列地成为发展“多种所有制成分”的具体形式。1999年8月30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了《个人独资企业法》。这个法的首要意义就是对资本、对私人资本给予应有的法律地位。

什么是资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简单说,资本就是用于谋取更多收益的那部分财富。

资本是工业化,是大机器发展的产物。大机器的产生、发展与普遍应用带来了生产率的大规模提高,产出的成倍增长,经济的巨大发展和社会面貌翻天覆地的变化。

由于从社会整体看,人还是这么多,投入的劳动也还是这么多,面对仿佛在一夜之间突然增多的社会财富,人们开始努力探索这些迅速增长的财富究竟从何而来。人们认为,在大机器这种人手的产物背后一定存在着某种异己的神秘力量,是这种足以左右人和社会的力量使社会产品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大量增加、使一部分人一夜暴富而使更多的人不得不放弃传统的生产与生活方式而服从于机器的指挥。这个力量被人们称为了“资本”。拥有资本的人们争辩于机器的指挥。资本是社会财富增加的源泉;没有资本的人们感受于自己的命运完全为资本所支配。由此产生了所谓的“资本拜物教”;也由此产生了反抗资本、否定资本,希冀在不长时间内回归为人统治物的种种理论与实践尝试。但不论人们对资本怎样认识,工业化的根本支持要素是资本,市场经济的灵魂是资本,这是任何经济学流派都并无本质分歧的共识。特别强调,包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内。

我们在经历了长期艰难、痛苦和饱受挫折的探索之后,终于获得了两个符合客观规律的认识:一个是中国仍处于工业化过程中;另一个是中国需要走市场经济之路。毫无疑问,中国需要资本。

历史发展到今天,我们可以明确无误地说,私人的积极参与是改革最终成功的关键之一。我们无需去半遮半掩地“论证”老板也是劳动者,无需用“企业家”的曲折说法回避事物的本来面目。资本者没有什么不光彩,资本者不等同于“有钱人”。作为国民财富的一部分,投入社会经济活动的财富才叫资本。把更多的国民财富投入到社会经济活动中去,在更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经济关系下来支配这些财富,这是实现国民经济发展的根本之策。

标签:;  ;  ;  ;  ;  ;  ;  ;  

私人投资与对资本家的友好对待_个人投资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