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睡眠障碍的影响论文_薛娅妮

(西安航天总医院心血管内科 710100)

摘要: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睡眠障碍的影响,提高临床护理质量,以利于患者疾病的恢复。方法 采用随机取样将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我院心内科收住的心梗患者72例,分为对照组(36人)和干预组(36人),并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测评[1]睡眠质量。两组分别在干预前后进行问卷调查,观察两组患者睡眠障碍的改善情况。结果 试验组在进行了系统的护理干预后患者睡眠障碍的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5.93,P<0.05。结论 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明显改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睡眠障碍的发生率,从而提高疾病治愈率及护理质量。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睡眠障碍;护理干预

急性心肌梗塞是心内科常见的危急重症,其病情变化快、并发症多病死率高。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早期特别强调卧床休息,患者住院后环境陌生,CCU的抢救设备、监护仪的噪音、导联线引起翻身活动的不方便、治疗护理操作如服药、注射、测量血压的干扰,或因持续输液限制体位妨碍睡眠,使患者睡后易醒及醒后难以入睡。多数睡眠障碍患者与心理因素有极大的关联,如果长期得不到解除或未做出适当调整,心肌梗塞患者发生睡眠紊乱症会导致机体各方面功能下降,使疾病更易复发或加重。Levin等[2]的研究证实入睡延长,睡眠中多醒,不能支持睡眠两个阶段足够的时间,可能是许多心血管疾病的诱因。为了解决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睡眠障碍,对护理措施进行了干预,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随机取样方法将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心内科就诊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72例,年龄35~80岁,均符合心梗诊断标准。急性心肌梗塞伴有睡眠障碍的患者提供舒适的睡眠环境、心理护理、健康教育、药物治疗,在此基础再给予认知行为训练。观察经过护理干预5天后试验组与对照组因选择不同的护理方法而引起的临床疗效。

2.2方法

2.2.1干预方法 对照组施行常规治疗及护理,包括创造环境、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和药物辅助;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重点给予认知行为训练。

2.2.2干预组患者入院后进行整体评估,采用以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自评量表对患者进行睡眠进行评价。睡眠情况问卷的内容与评分标准依睡眠的正常标准[3]而定,包括 4 个方面:①入睡困难(上床 30min 内不能入睡);②夜间觉醒(多于 2 次);③清晨早醒(比平时提前 2h);④白天常感疲倦。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措施:创造舒适的睡眠条件和环境。掌握患者的睡眠状况,针不良情绪反应,做好耐心细致的疏导、安慰、解释工作。让病人及家属充分认识到良好睡眠的重要性,保证其睡眠质量。密切观察患者是否存在睡眠呼吸紊乱(SBD)[4]。早期的流行病学资料证实,SBD与胸痛及心肌梗塞的发生相关[5]。合理安排病床,并对其进行睡眠监测。查房时及时纠正患者的不良睡眠行为,嘱其避免仰卧位及用口呼吸,采取侧卧位入睡。制订合理的用药方式,避免因服用时间不当而影响睡眠,指导其间断性地合理使用催眠药物。

2.3.3认知行为训练:干预组在施行常规治疗及护理基础上重点给予认知行为训练。具体措施如下:纠正患者在睡眠认知上的偏差,不以睡眠时间多少作为评价睡眠好坏的唯一标准,教育其消除恐惧。进行放松训练,如用40℃左右的温水擦浴、听轻音乐,指导病人使用放松技术,如缓慢的呼吸,全身肌肉放松。使用矛盾意向法,让失眠者由原来总想尽快入睡改为有意长时间保持觉醒状态,拒绝入睡。如果患者放弃了入睡的努力,实际上代之以保持觉醒,结果焦虑将得以缓解,便易于入睡。

2.结果

2.1护理干预前两组心肌梗塞患者的睡眠障碍阳性率比较

表1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睡眠障碍阳性率比较

3.讨 论

心肌梗死是心内科的危急重症,变化快、死亡率高,早期病人特别强调卧床休息。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易产生身体和心理的不适而致失眠,心脏耗氧量增加可诱发肌缺血,甚至猝死。针对影响睡眠质量的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对于较严重的睡眠障碍患者,当非药物治疗无效时可选择药物治疗。安定类药物是各年龄段患者使用最为普遍的睡眠药,在老年人安定类药物较巴比妥类药更为安全。创造舒适的睡眠条件和环境,指导患者晚餐不宜过饱过晚,以清淡、富含维生素的软食为主,防止大便干燥。病情许可时可在餐后适当活动,保持环境安静,病室温度要适宜,被子厚度适宜。观察患者睡眠型态,有无早醒,睡眠维持困难,入睡困难,入睡方式、深度,辅助药物等。建议患者及其主管医生对其进行睡眠监测。护士查房时及时纠正患者的不良睡眠行为,嘱其避免仰卧位及用口呼吸,采取侧卧位入睡;加强宣教,使患者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自觉培养健康行为。

4.结 论

本研究的结果显示,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干预前睡眠质量较差,而系统的护理干预对睡眠障碍能起到改善效果,显著提高其睡眠质量。因此,应重视病人的睡眠护理,建立规范、标准的睡眠护理模式,用标准化的评估工具测量并针对相关因素进行前瞻性干预,针对病人个体化差异制定出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将改善睡眠障碍、提高睡眠质量列入住院病人健康教育的基本范畴[6]。因此,针对影响病房病人的睡眠因素,对病人实施健康教育、辅助睡眠,针对个人进行认知行为训练,以改善其睡眠障碍,提高睡眠质量,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Luo Q,Hospital L C.Application Value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by Emergency Intervention Therapy[J].Journal of Mathematical Medicine,2018.261-262.

[2]Ren F,Zhang X,Danfeng X U,et al.Tartaric acid metoprolol combined with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elderly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patients of postoperative cardiac function recovery[J].Laboratory Medicine & Clinic,2018.

[3]支晨,皮红英,章洁,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睡眠质量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安徽医学,2017,38(5):645-648.

[4]殷梅,李双双,黄静.分析老年心肌梗死患者恢复期的护理[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7(3):67-68..

[5]付建敏,于成超.药物联合心理干预治疗急性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J].宁夏医学杂志,2017,39(5):442-444.

[6]潘习,徐岚,王稚,等.既往睡眠障碍对急性轻型脑卒中的影响研究[J].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17,27(2):232-236.

论文作者:薛娅妮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1

标签:;  ;  ;  ;  ;  ;  ;  ;  

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睡眠障碍的影响论文_薛娅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