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电力设计企业也迎来了严峻的挑战。在这种形势下,电力设计企业要想取得更好的发展,就一定要不断提高生产管理的工作效率。这也就使得电力设计企业生产管理信息化的实现成为了重中之重。基于此,本文探讨了电力设计企业生产管理信息化的理论、框架、功能以及实施的效果,旨在能够为进一步提高电力设计企业的生产管理效率起到帮助作用,促进我国电力事业的整体发展。
关键词:电力设计企业;生产管理信息化;分析与实施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每个领域也都逐步发生着变化。对于电力设计企业而言,提高生产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生产管理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和应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电力设计企业整体的管理质量,使电力设计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促进电力设计企业的良好发展。针对此情况,本文探讨了电力设计企业生产管理信息化。
一、电力设计企业生产管理信息化分析
现阶段,我国越来越多的电力设计企业纷纷建立起了生产管理信息化平台。然而,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与其他的一些发达国家之间仍有着较为明显的差距,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程序文件的执行力往往比较低,相关制度的实施效率较差,在生产管理中严重缺乏规范性;其次,当生产规模相对较大时,管理不够精细,在开展计划管理、产值分配和绩效考核等工作的过程中仍需采用人工方式,导致人均工作量较大,在实际开展工作时无法做到精细化,不能实现动态化的管理模式,计划调整存在较大的难度;最后,不具备标准的管理体系,检索生产管理信息的效率比较低,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无法及时反馈出具体状况,不能对工程资料进行很好的传承,对于之后相同类型的工程不能起到较好的指导作用。
二、电力设计企业生产管理信息化实施
1.生产管理信息化平台的理论建设
此平台又称项目管理知识体系,主要以PMBOK作为理论依据而建立,通过利用该体系设计出相应的理论体系,生产管理大致包括了五个过程及九个领域。其中,过程依次为启动、规划、执行、监控和收尾,而九个领域则为整合、范围、时间、成本、质量、人力资源、沟通、风险、采购等。同时,根据生产的具体内容将其划分为宏观与微观两类,宏观内容主要是对生产进行管控,从较高的层面上把控建设进度;而围观内容则主要是生产和设计,针对产品的设计与质量加以严格把控。
2.整体的框架结构
2.1市场开发的相应决策
此部分主要是以客户作为核心元素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充分合作,提升精细化管理的效率。涉及到的有板块有跟踪市场、管理招投标和客户之间的关系、开发相关项目以及管理合同等。要在收集市场信息的基础上,结合原有客户的关系,对相应的市场进行跟踪与开发,当投标项目确认时,便可以借助于此平台全面审核相关的招标文件与招标合同,为进一步开发市场提供有效的数据信息。
2.2经营计划管理
该部分大致包括了开工与竣工、招投标、合同、外委、产值以及供方管理等,如此一来,就能够对整个过程进行管理,以项目的开工与产值作为起点,先实施计划管理,然后在对项目的竣工环节进行管理,充分结合生产与经营,使个性化工作能够更加顺利的实施,同时提高记录的效率。平台中产生的数据信息能够充分反映出当前项目资金使用的具体情况,提高资金管理的效率,进一步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2.3工程项目的信息化管理
此部分主要是对生产管理中所有环节进行整合,包括成本的控制、风险的把控、沟通管理、设计的校验与审批以及资源和质量的管理等。具体来讲,就是将项目作为主体,使企业中的多个部门都能够工作于同一个平台上,整个项目的实施都可以通过该平台得以体现,如开发、计划、执行、资料共享、设校审批、出图出版以及分类归档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此外,该信息化平台中还包括与人力资源有关的数据,实现对所有人员的资质及具体的项目岗位和工作内容的集中管理,并做好相应的维护工作,如此一来,不仅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相关配置人员的工作效率,同时还有助于人员积累工作经验。
2.4辅助决策
辅助决策所涉及到的主要有群项目管理中心与单个项目管理中心。其中,群项目管理中心能够反映出每一个工程项目的具体指标,针对合同、产值、质量、资源、收付费、成品和市场经营等进行全面分析,同时平衡调整相应的资源,提高资源规划和分配的效率,使资源配置达到最好。而单个项目管理中心则主反映单个的项目信息,如项现场的实际工作情况、进度计划、业主当前的动态、项目的相关文档、曝光台、项目通知、分解的RBS资源和每一项WBS任务、分解的QBS质量和CBS成本、分解的IBS文档以及考核的具体情况等。
三、电力设计企业生产管理信息化平台的功能特点
对于将上述整体框架作为基础而构建的平台而言,其所具备的功能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内容,即计划为起点,资源为核心,项目为主线。最终形成了生产管理的信息化模式,涉及到的工作是对资源、进度、质量、成本、设计和管理合同等进行把控,这样就能够在提高目标明确性和清晰相应职责和绩效的同时,提升监管效率,增强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和事后决策的分析能力。该信息化平台所具备的功能主要包括了以下几点:其一,可以提高工程项目管理的整体效率;其二,针对相关的科研项目进行全程管理;其三,对相应的文档知识进行有效管理;其四,基础应用不仅可以实现功能的全面性,还能使内容更具丰富性;其五,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各类数据资源的共享和统一管理。
四、实施的效果
1.把控生产计划并提升生产的效率
借助于生产管理信息化平台,编制出了企业生产的年计划、月计划、项目设计与互提的相关资料以及相应的设计计划,同时对其进行全面的把控,大大提高了进度计划的控制与追溯效率。如在成品完成之后就可以将其蓝图直接打印出来,这样不仅能够节省出图的时间,同时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相关管理人员的工作量,避免将错误的图纸进行归档,确保档案资料能够更加完整和及时。
2.通过充分应用相应的标准文件提高管理质量
采用统一标准对所有的纲领文件进行管理,使相关体系更具标准性,利用机器设备把控文件的规定和工作的具体流程,全面落实管理的具体要求,提高实际作业的规范性,加大所有程序文件的执行力度。
3.提高资源管理和人才培养的效率
电力设计企业生产管理信息化平台具备针对人力资源进行统计和分析的功能,能够大大提高人资管理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为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依据,提高了人才培养的效率。
4.丰富了相关的知识与经验
在不断应用的过程当中,平台内部的项目资料也越来越丰富,且积累了一定的信息化经验数据,形成了企业的个性化数据库,使企业能够在未来取得更好的发展。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实现电力设计企业生产管理信息化中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在电力设计企业的生产管理中应用信息化技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有生产管理的整体效率。基于此,本文先是分析了电力设计企业生产管理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并针对电力设计企业生产管理信息化的实施展开了探讨。旨在能够进一步加快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步伐。
参考文献:
[1]王俊虎.关于电力设计企业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实践分析[J].电气技术与经济,2018(03):70-72.
[2]林艳艳.基于信息化系统的电力设计企业管理创新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7(34):77-78.
[3]刘彬.试论大数据时代电力勘察设计企业信息化建设[J].中国集体经济,2017(13):108-109.
[4]周秦.电力设计企业信息化管理建设措施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9(23):66.
论文作者:王佳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7
标签:生产管理论文; 电力论文; 企业论文; 项目论文; 效率论文; 平台论文; 计划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3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