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内生效应与关系效应&基于投入产出结构分解技术的实证研究_技术密集型产业论文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内生与关联效应——基于投入产出结构分解技术的实证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投入产出论文,分解论文,服务业论文,制造业论文,效应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引言

       在西方国家工业化后期产业结构演进的过程中,生产性服务业比重显著增加的事实引起了经济学家们的高度关注,Bayson甚至声称生产性服务业将逐步取代制造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和创新源泉[1]。随着中国经济转型的推进,国内外经济学者对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系问题的讨论成为产业结构研究的焦点之一。

       理论研究上,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之间的关系并无定论,总结起来大概有以下观点:第一,服务从属论。生产性服务业是制造业的中间投入,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依赖于制造业在扩张过程中不断产生的服务需求,因此制造业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生产性服务业则不过是制造业的补充[2-3]。第二,服务主导论。正是由于劳动分工不断深化和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过程中生产性服务的快速扩张,推动了制造业生产效率的提升,因此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是制造业效率提升的基础和保证[4-5]。第三,共生互动论。随着分工的深化,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依赖性在加强,而且生产性服务业会渗透到制造业的每一个加工环节,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边界变得模糊,两者之间更多地体现出一种共生关系[6-7]。

       在经验研究层面,学者们更多地倾向于研究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影响。江静等以中国地区层面1998~2004年以及细分行业1993~2003年面板数据验证了生产性服务业是制造业效率提高的重要源泉的结论[8]。冯泰文将生产性服务业视为中介变量,发现生产性服务业尤其是金融业的发展确实促进了制造业效率的提高[9]。李文、李云鹤通过分析OECD国家1989~2008年的面板数据发现,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溢出效应共同作用于技术、知识密集度代表的质量因素和劳动占比代表的数量因素[10]。

       现有文献在对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关系进行研究时大多忽视了部门内部的自身发展,或许因为研究者们尚未找到合适的方法来处理这种问题。广泛应用于区域经济关联分析的投入产出分解技术经过适当推演,或许能够弥补这一不足,本文的研究正是对这一模型在新型领域的一种尝试。

       二、投入产出分解技术模型

       (一)理论模型

       投入产出分析方法自里昂惕夫(1936)以来一直就是产业结构研究的重要工具,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地区间乃至国际之间的投入产出模型也迅速发展起来[11-12]。但是多地区多部门的投入产出表的复杂性也为研究带来了较大的困难,特别是研究者的研究对象并不涉及过多地区或国家的时候,Strassert提出的抽取法则为处理这种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Miller and Lahr对这种思路进行了拓展[13]。此外,地区间或国家间的比较分析也是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但是传统投入产出模型对此也无能为力,为此,Miller and Blair发展了投入产出结构分解技术[14]。

       本文在抽取法和投入产出分解技术这两种分析思路的基础上对国内投入产出模型进行改进,以求为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研究提供一种新的分析模式。

       假设经济体有N个产业部门,其投入产出系统为AX+Y=X。将i=1,2,…,n按大类部门进行排序,假定k≤i≤1为生产性服务业部门,m≤i≤n为制造业部门。根据Straasert(1968)的抽取原理,仅考虑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部门所在的子系统,其具有如下平衡关系:

      

      

      

表示当部门1产出增加一个单位时对本部门总产品的需求,同时它也包含了产业部门1产出增加一个单位时带来的部门内反馈效应,而对于

来说,它一方面代表了部门1产出增加一个单位导致的对产业部门2的产品需求,同时也隐含了该需求中来自于部门1对部门2的溢出效应所引致的对部门2的反馈作用。可见,这里部门之间的反馈效应包含了部门内部的乘数效应。

       上述部门之间的溢出效应和反馈效应是针对一个单位总产出的增加所带来的影响,为求一致,将其统一到反映一个单位最终产出带来的影响上,可以对各种效应的定义进行改进:

       部门内乘数效应为:

      

       上式右边三项依次表示乘数效应、溢出效应和反馈效应,具体经济含义在于:对于1单位最终产出在两大类部门的经济循环中可以为社会带来的经济增量,其中乘数效应表示1单位的最终产出所引起本部门产出水平的变化,是部门内生发展水平的体现;溢出效应表示1单位的最终产出所引起另一部门产出水平的变化,是典型的关联作用;反馈效应则表示1单位的量终产出在通过对另一部门发生关联影响之后再在经济体系的循环过程中又回馈到部门自身,从而为本部门创造价值的大小。反馈效应实质上也体现了产业间的关联影响。

       (二)数据说明

       中国统计局从1987年开始编制全国投入产出表,每5年进行一次大规模的编制,至今已公布了5次。由于1987年的原表与后续延长表在编制过程中部门调整幅度较大,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对应上较为困难,为此本文主要针对1992年、1997年、2002年和2007年的四张表进行分析。为了分析的一致性,我们在《中国2007年投入产出表部门分类解释及代码》①的基础上结合《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标准将投入产出表中的经济部门统一调整合并为51部门,包括农业部门、36个第二产业部门以及14个第三产业部门,进而通过抽取法,针对其中6个生产性服务业部门②和28个制造业部门③进行专门研究。

       三、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内生与关联效应

       (一)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总体的内生和关联效应

       表1是利用前述模型测算得到的1992~2007年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内生和关联效应值④。最近一张表是2007年投入产出表,与当前中国经济结构最为接近,2007年生产性服务业的总效应是1.727,制造业为2.455,也就是说在当年的生产结构状态下,增加1单位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最终产出在两大类部门所组成的子系统中对经济形成的总的经济产出增量分别为1.727和2.455。这表明,制造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量远远高于生产性服务业,前者是后者的1.42倍。

      

       对于生产性服务业而言,2007年乘数效应、溢出效应和反馈效应分别为1.157、0.537和0.033。同年,制造业部门的乘数效应、溢出效应和反馈效应分别为2.246、0.137和0.071。从两大部门计算的结果来看,乘数效应远远大于溢出效应和反馈效应,这表明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自身机制建设的重要性要大于产业之间的关联作用。但是这种重要性在两大部门之间也有着明显的不同,对于生产性服务业部门,1单位最终产出带来的增长过程中,乘数效应的贡献仅占67%,而溢出效应和反馈效应分别占31.09%和1.91%。而对于制造业部门,基于乘数效应为单位最终产出带来的增长的贡献率高达91.51%,溢出效应和反馈效应则仅占5.59%和2.29%。

       可见,生产性服务业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对于制造业具有较强的溢出效应,其对于制造业发展的支持作用是非常明显的,反之制造业对于生产性服务业的拉动效应并不显著。

       总效应上,生产性服务业1997年比1992年略有下降,但是其后直至2007年都处于上升趋势,而制造业的总效应从1992~2007年一直处于上升的过程当中。这表明无论是生产性服务业还是制造业,1单位最终产出的增量对于经济总产出的拉动能力是在上升的,这意味着总的经济发展机制在不断优化。

       对于生产性服务业而言,乘数效应在1992~2002年不断上升,但是2002~2007年却有所下降,而且乘数效应在总效应中的比重从1997年之后就处于下滑状态;溢出效应在整个考察期内则不断上升,而且其在总效应中的比重也在不断提高;反馈效应的数值和效应占比都呈现倒“N”形波动,存最近的两张表中表现趋弱。从生产性服务业各种效应的动态数据变化中可以看到,生产性服务业整体机制的变好来自于其与制造业关联溢出效应的不断提升,其对制造业的支持性作用越来越明显。但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内生性在近年来有所削弱,从而开始阻碍其对于整体经济的贡献。

       制造业乘数效应在1992~2007年整体上在增加,但是在1997~2002年基本稳定不变,2002~2007年增加较快;溢出效应呈现倒“N”型变化;反馈效应在1997~2002年增长明显,其后较为稳定。三种效应在总效应中的占比变化情况与效应值的变化基本一致。从数据变化中可以发现,中国制造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与生产性服务业很不一样,虽然在整个考察期,制造业的总体效应在不断上升,整个发展机制处于优化的状态,但是具有非常强的阶段性。1992~1997年制造业机制的改善主要源自内生性的加强,其对于生产性服务业的拉动能力反而下降,同样的变化趋势在2002~2007年更为明显,而在1997~2002年则完全相反,在此期间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溢出效应增加了92.05%。在最近两张表中,制造业总效应的增加是非常明显的,而这种增量完全来自于制造业内生性的大幅度改进,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驱动性在制造业内生性大幅度改进的同时却下降了10.26%。这表明我国制造业并未在分工上走向深化,发展模式过于粗放,因而在西方国家发展过程中制造业所需要的服务环节在中国并没有得到发展。同时这也表明中国制造业的发展仍然处于较低的阶段。

       制造业的这种强阶段性与中国1992年之后的经济结构变迁相关性非常强。1992年是市场经济确立之年,而当时中国仍然是一个供给不足的经济体,市场配置资源的模式导致以生活必需品为核心的制造业产业部门得到迅速发展,这个过程中与制造业部门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需求难以催生。随着短缺经济的消失,制造业需求方的动力丧失,为了完善企业改造和控制成本,制造业部门的外包活动有所发展,这表现为1997~2002年溢出效应的大幅提升。但是加入WTO之后,外部需求的突然释放又为制造业创造了巨额需求,制造业进一步大幅度地扩张,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代表的制造业迅猛崛起,而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并没有换得技术的大幅提升,制造业企业在大量需求的刺激下成本管理的动力不强,因此这一阶段企业对生产性服务的需求没能提升,溢出效应反而出现大幅下降。

       (二)生产性服务业部门子行业的进一步考察

       分部门看,2007年租赁和商业服务业的总效应最高,为2.325,即租赁和商业服务业对经济的拉动力量最强,其次分别为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探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和房地产业(见表2)。这与余典范等[15]对产业结构关联特征的研究基本一致,房地产业和金融业对于经济增长的拉动能力较为低下。

      

       生产性服务业6个子行业的乘数效应差距不明显。溢出效应和反馈效应的行业排名基本上与总效应一致。但从效应大小上看,溢出效应的差异较为明显,而且其在总效应中贡献的差别也非常大。租赁和商业服务业对制造业的溢出效应已经与乘数效应接近,达到1.090,反观房地产和金融业,其对于制造业的溢出效应就小很多,仅0.173和0.221。

       房地产业对于制造业的拉动力量较小是容易理解的,因为这里的房地产业主要是指房地产服务,是以房地产市场为主体而衍生出来的服务需求所形成的子门类⑤,它不会像建筑业那样对制造业部门形成强大的驱动。但是金融业对制造业的溢出效应太小就很不合理了,这意味着以银行业为主体的中国金融在中国制造业高度发展的过程中并没有起到较大作用,银行信贷通常青睐国有经济,中小企业大多情况下只能依靠自身的资本循环或其他非正规的金融渠道获得暂时的资本积累,这一点在《中国统计年鉴》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来源栏目也得到了检验,2007年中国固定资产投资所需的资金中有60.59%来自自筹资金。金融业的溢出效应过低意味着中国制造业的融资渠道不畅。

       此外,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探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等三个子行业的溢出效应在0.6到0.7上下,其在总效应中的比重大致在30%~40%,这些行业与制造业的关系较为紧密。租赁和商业服务业对制造业的溢出效应超过了1,这意味着生产性服务业对于制造业的拉动力量具有很大的潜力,因此这三个子行业仍然存在较大的改善空间。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内生性在2002年前一直在改善,但是2002年之后该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有所下降,而其对于制造业的拉动能力在2002年之前不断下降,但此后该行业对于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性则大幅增加。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的内生增长能力不断增强,其对制造业的拉动效应在近些年则有所下降。金融业的变化状态令人担忧,其乘数效应呈现倒“N”型波动,即内生增长能力在近年出现下降,而且其对于制造业的溢出效应从1992年开始就一直下滑。房地产业的变化与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基本一致,只是其效应大小不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租赁和商业服务业的乘数效应从1997年开始就一直处于下降状态,但是溢出效应则大幅攀升,到2007年表现出对制造业的极强拉动效应。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探业的乘数效应和溢出效应在近年来总体都在增长,但是其效应值不大,没有表现出对经济强有力的拉动效应(图1、图2)。

      

       图1 1992~2007年生产性服务业乘数效应变化

      

       图2 1992~2007年生产性服务业溢出效应变化

       (三)制造业部门子行业的进一步考察

       2007年制造业子行业中总效应超过3的仅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3个行业,均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事实上整个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总效应均值也达到3.043,而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本密集型产业的总效应均值分别为2.208和2.220。劳动密集型产业与资本密集型产业对经济的拉动能力相差不远,资本密集型产业略高,但是技术密集型产业对经济的拉动效应远高于劳动及资本密集型产业。在制造业部门内,对经济拉动力较小的产业主要有石油加工及炼焦业、烟草加工业、食品加工业制造业、其他制造业和饮料制造业(见表3)。

      

       从内生性看,技术密集型产业整体上也大大高于资本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略高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这与总效应的情况基本一致。大部分制造业行业的乘数效应均在2以上,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乘数效应甚至高达3.094,而总效应较小的制造业产业其乘数效应均不高,这表明制造业中对经济拉动效应较小的产业主要是由于产业自身发展机制较差所致。

       在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溢出效应上,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等技术密集性产业居于前列,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业和家具制造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饮料制造业和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等资本密集型产业也表现出对生产性服务业较高的溢出效应。石油加工及炼焦业、烟草加工业、食品加工业制造业以及其他制造业的溢出效应则很小,与生产性服务业之间的关联影响很小。

       从动态角度看,制造业部门在2002~2007年乘数效应都出现了增长,其中橡胶制品业、印刷业记录媒介的复制以及绝大多数技术密集型产业增加幅度较大,在溢出效应上,制造业行业之间的差异则较大,近年来纺织业、橡胶制品业、饮料制造业、烟草加工业、印刷业记录媒介的复制、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等行业对于生产性服务业的拉动能力在不断增强。但是其他各类行业对于生产性服务业的关联拉动力则在不同程度上出现倒退(图3、图4)。

      

       图3 1992~2007年制造业乘数效应变化

      

       图4 1992~2007年制造业溢出效应变化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将区域投入产出分析的抽取法和结构分解技术应用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关系的研究中,该方法在深入探讨两者之间关联性的基础上可以考察产业的内生增长情况。本文的分解模型将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内生性与关联效应分解为乘数效应、溢出效应和反馈效应,他们分别代表了产业对于自身生长机制、与其他部门的关联影响以及通过关联影响回馈自身的三种不同机制。通过研究,本文有如下重要结论:

       第一,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对于部门或者行业发展而言,乘数效应和溢出效应是主要的经济推力,反馈效应的影响很小,同时乘数效应大于溢出效应,因此,与部门间关联拉动相比,产业的内生增长对于经济发展更为关键。

       第二,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对经济的拉动效应不断增大,相比生产性服务业,制造业的拉动效应更强,但是两类产业部门的生长机制存在明显的差异。制造业在发展过程中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溢出效应较小。但是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溢出效应则要强得多。

       第三,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对经济的拉动效应在1992~2007年是不断增大的。生产性服务业主要表现为溢出效应的不断强化,对制造业的支持性作用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越来越明显,但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内生性在2002~2007年在不断弱化。制造业则不同,其发展机制具有强阶段性特征,其内生性的改善主要在1992~1997年以及2002~2007年,而在另外两个阶段主要表现为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驱动加强,近年来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溢出效应大幅下降。

       第四,生产性服务业各子行业的增长机制差异较大。租赁和商业服务业对制造业的溢出效应非常突出。但是房地产业和金融业对制造业发展的贡献不高。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租赁和商业服务业和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探业的内生机制在改善当中,而金融业和房地产业的内生机制则有所降低。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业服务业和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探业对制造业的溢出能力在加强,而金融业对制造业的支持力度仍有待改善。

       第五,技术密集型产业表现出极强的经济拉动效应,资本密集及劳动密集型产业对经济的拉动能力则相差不大。从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溢出上看,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关联效应更为突出。所有制造业部门在2002~2007年对经济的拉动能力都有所增强,近年来制造业的内生性也出现了较大幅度的改善,尤其是橡胶制品业、印刷业记录媒介的复制以及绝大多数技术密集型产业。在溢出效应上,近年来纺织业、橡胶制品业、饮料制造业、烟草加工业、印刷业记录媒介的复制、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等行业对于生产性服务业的拉动能力在不断增强,但是其他行业对于生产性服务业的关联拉动力则在不同程度上出现倒退。

       本文研究的政策含义也是较为明确的。首先,在产业发展过程中,自身发展机制的建设最为重要,而后才应注重其与经济中其他部门的技术经济联系。其次,制造业在发展过程中应当更加强调内生性发展,而生产性服务业则更应强调其对于制造业的关联作用。再次,产业政策的制定应深入到细分产业内部,根据不同产业的缺陷制定具体的政策措施。比如在生产性服务业内部,绝大部分产业都应当加强其对于制造业的支持性,但是对于房地产业和金融业,除增强其溢出效应外,还应改进其自身发展机制。在制造业内部,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拉动效应更大,这不仅表现在产业自身的发展上,也表现在其对于生产性服务业的关联影响上,因此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有利于形成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发展的良性循环。最后,应针对各类效应的趋势变化来应对产业机制发生的问题。比如说生产性服务业乘数效应整体在下滑,因此生产性服务业当前应主要加强内生性建设,而针对制造业溢出效应下行,政策落脚点应主要放在其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拉动上。

       注释:

       ①该解释来源于《中国投入产出表2007》附录二。

       ②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分类存在着较多的界定,本文遵循了裴长洪和彭磊(2008)的分类方式,根据投入产出表的实际情况将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业服务业以及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探业等6个行业定义为生产性服务业。

       ③为了后续进一步分析的方便,本文根据贺灿飞(2008)以及盛斌和马涛(2008)的分类模型进一步将28个制造业门类划分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包括食品加工业制造业(H1)、纺织业(H2)、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业(H3)、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H4)、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业(H5)、家具制造业(H6)、造纸及纸制品业(H7)、橡胶制品业(H8)、塑料制品业(H9)、非金属矿物制品业(H10)、其他制造业(H11);资本密集型产业:饮料制造业(H12)、烟草加工业(H13)、印刷业记录媒介的复制(H14)、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H15)、石油加工及炼焦业(H16)、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H17)、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H18)、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H19)、金属制品业(H20)、普通机械制造业(H21);技术密集型产业:医药制造业(H22)、化学纤维制造业(H23)、专用设备制造业(H24)、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H25)、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H26)、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H27)、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H28)。

       ④本文的测算是针对含有6个生产性服务业部门和28个制造业部门所组成的子系统,根据模型直接计算的结果是每一类子部门的效应值,这里,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两大部门的效应值是根据各部门子门类的产值权重进行计算的结果。

       ⑤根据《中国2007年投入产出表部门分类解释及代码》,房地产业是指以土地和建筑物为经营对象,从事房地产开发、建设、经营、管理以及维修、装饰和服务的集多种经济活动为一体的综合性产业,主要包括:土地开发、房屋的建设、维修、管理,土地使用权的有偿划拨、转让、房屋所有权的买卖、租赁、房地产的抵押贷款以及由此形成的房地产市场。

标签:;  ;  ;  ;  ;  ;  ;  ;  ;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内生效应与关系效应&基于投入产出结构分解技术的实证研究_技术密集型产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