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与现实价值交合中的中国社会工作专业——兼谈当代中国青年对社会工作专业的接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社会工作论文,专业论文,中国青年论文,中国论文,当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社会工作专业在中国,虽起源于本世纪初,但真正形成发展势头,还是在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社会发生较大变革之后。这一方面得益于世界社会科学思想的交流和传播,同时也是中国社会内部社会的、经济的、思想文化的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一般而言,源于西方社会的当代社会工作背后的价值体系,与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间存在着被视为不可逾越的沟壑,而且与半个世纪以来在中国占主导位置的马克思主义价值截然不同。因此,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价值观的选择具有决定性作用和重要意义。
青年被认为是社会中最活跃和最有生气的力量,研究中国当代青年价值观的变化及对社会工作专业接纳的程度,不仅能够反映出中国社会内部价值结构的变化,而且能够预示未来成熟的中国社会工作专业在价值观方面的某些特征。
一
社会工作专业的价值基础是由尊重个人、促进自我发展等要素组成的,被公认为一种个人价值观。但社会工作自身发展的历史以及西方社会工作实践证明,这并非绝对化的个人价值观,也完全不同于几十年来中国社会口诛笔伐的所谓“个人主义”。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更多地面对共同的课题,社会工作价值也必然与世界其他思想、文化的发展一样,走向新的综合与理性。
社会工作价值观综合与理性的趋势是由社会工作的本质决定的。笼统地说,社会工作是一种将个人与社会和谐联系起来的专业,正是联系本身决定了在实际工作中,价值观的冲突必定会成为困扰社会工作人员的难点,直接影响着工作的成效。麦克里德(Maclead)和梅耶(Meyer)总结西方社会工作实践归纳出在社会工作过程中的十大冲突,〔1 〕无论是个人自由与社会控制、团体责任与个人责任,还是相互依存与个人自立、个性化与模式化,归根结底集中在两大焦点之上,即个人与社会、个体与集体。就个人与社会而言,这正是社会工作所面对、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没有这二者的矛盾冲突就没有社会工作的存在;就个体与集体而言,二者之间的矛盾是永恒的,决定了双方协调的永恒,中庸的永恒,亦决定了社会工作社会价值的永恒。事实上,绝对的个人价值观不可能产生真正的社会工作。
另一方面,这种综合与理性也是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客观需要。作为一种专业,其生命力必然是与普遍性联系在一起的。社会工作在香港的成功可以说明具有深厚文化传统的华人社会能够接纳带有典型西方文化色彩的调适方式,并通过有机的融合,生长出自己的果实。同样,印第安人社区的事实也证明这一点。这不仅是因为社会工作以尊重人的权利,承认个人的独特性与发展性为前提,而这种个人化在世界所有民族文化中的一定发展阶段上都必然存在,区别只是程度上的;而且因为社会工作的功能、方法等多方面因素中,组织、社会、团体都是须臾不可或缺的,而这些组织、社会、团体都不是抽象的,而是带有各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具体的“这一个”。因此,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必然同时引动其价值观的进一步综合化和理性化,这是社会工作专业在更大范围进一步普及的关键,也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最近,有学者提出了关于未来国际文化关系的“文明冲突”说,认为随着冷战结束,全球的主要冲突将发生在不同文明的国家和集团之间。应该说,这种冲突是目前国际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但与此同时,综合同样是一种必然,因为任何冲突从最终目标来讲都是融合。冲突与融合同生并长,这是一种国际化的趋势,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的演变,亦会如此。
二
中国传统文化在价值观方面表现出团体为本的特征,有人用“以社会为中心”、“团体取向”或“社会取向”来表示这种特征〔2 〕。但不少研究同时指出,个人价值在传统中国文化中同样占有重要位置,并未被忽视。至少在下述内容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对个人价值的一些精辟认识。
第一,“人为邦本”的传统思想。人本精神是指一种尊崇,高扬人的独立人格和主体自觉价值和意义的精神总合。“人本”最早出于中国先秦时的管子,他说:“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3〕。《孝经》引用了孔子的话:“天地之性,人为贵”。 孔孟的仁学中,核心讲的就是人。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本精神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讲如何作人,注重人的内在道德修养和人际关系;一是讲如何尊重人,注重人的外在形式和人君关系。人为邦本,自然需要安民养民,二千多年前已有“老老、慈幼、恤孤、养疾、合独、问疾、通穷、振困、接绝”的记载〔4〕,涉及老人、儿童福利、医疗、 婚姻服务等社会福利项目。“人为邦本”,既有对人的尊重,对人的需要的满足,也有人的价值在社会政治中地位和作用的体验。
第二,实现人的个人价值的途径——“人世”的观念。中国传统文化中十分注重修身成己,但其最终目标是成物治人。“入世”是儒家学子的必由之路。它表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个体生命价值的自我实现,只有在社会价值中才能显示,自我价值的目标就是转化为社会价值。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可以使社会里每个人通过这种文官考试提高到官员的地位。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历史上仍不失为一个开放的社会。古代推崇的“内外王”之道,就是以“内”的品格去达到“外王”的社会效应,实现理想人格和理想社会的统一。积极入世,固然是一种群体意识,但同时也是一种自我意识;个体价值的实现。
第三,寄情娱心、修身养性的生的精神。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人的生命存在,以生为乐。有人统计过,一部汇集儒家学说精华的《论语》,通篇没有一个“苦”字,而“乐”字却到处闪光:乐以忘忧,不亦乐乎……更有多少娱心寄情的告诫,不断帮助指导着人们,在怡情遣兴之余,陶冶着人们的情操,影响着人们的生命。对于生的乐感精神,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精髓,是一种对生命价值的尊重,对人的生命存在的关怀。这实质上是对个人生命价值的充分肯定。
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化并非完全忽视个人价值。如果从社会福利角度去挖掘,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世界各种文化都有众多相通之处,所以,建立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社会工作价值体系不仅是必须的,而且也是必然和可能的。
三
众所周知,中国当代社会在价值观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描述这种变化的研究很多。尤其是对青年群体价值选择的研究,特别具有重要意义,因为青年思想活跃的特点使之能够较突出地折射出社会意识形态的变化曲线。总结归纳多项研究的结果,中国当代青年在价值选择方面有三个显著特点。
第一,当代中国青年价值体系中,“自我”的特征十分突出,与他们的父辈相比,这种变化是非常明显的。一项关于中国青年政策研究的报告显示,青年期望角色中占第一位的是主管、带领者;而理想人格的期望是独立,自信〔5〕。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成果颇多, 结论也大致相同。
第二,当代中国青年的意识中在追求个人价值的同时不肯也没有放弃集体价值。多项研究都表明这样一个事实,中国青年价值观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但并没有以激烈的反叛形式来表现,也并没有走向极端个人化。在上述关于中国青年政策的研究中,青年期望角色占第二位的就是对社会有贡献〔6〕。 而据最新的《中国青年社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中的调查报告显示,分别有14.05%和33.44%的城市青年对“集体的事情比个人的事情更重要”的说法表示完全赞同和基本赞同; 有58.34%的农村青年同意“集体的事情办好了,个人的事才能办好”;而对于把个人与集体在意识层面上分割开来平行考虑的说法:“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则有11.81%和34.51%的人表示完全赞同或基本赞同,另有32.03%的人对这种说法感到难置可否〔7〕。和过去五、六十年代青年无条件地以集体(他人)为第一的价值倾向相比,当代青年明显地向个人偏离,但并没有走向极端,青年们期望追寻一种既重视个人又不放弃集体的价值。
第三,当代中国青年的价值准则、倾向方向表现出显著的务实、求实特点。商品经济的发展,整个国家政策的务实倾向都对当代青年形成巨大影响。和过去青年相比,这一代人理想主义色彩相对淡了,更多的青年注重实利的获得和个人的满足。一项对青年择业因素的调查显示,青年在选择职业时,不仅十分重视收入的高低和待遇的好坏,而且特别重视有没有发展前途。在回答“您选择职业时最重视的因素是什么?”时,选择“有发展前途”的占26.96%,居第一位; 选择“收入高、待遇好”的占23.5%,居第二位〔8〕。 这与过去青年择业把理想主义放在首位有了很大区别。值得指出的是,当代中国青年并没有走向金钱至上的极端道路,他们注意个人发展,肯定金物(物质)的重要,显示了务实、求实的特点。
正是基于这种意识形态的变化,青年对世界先进的思想潮流、科学的方法持积极态度。就社会工作专业在中国的发展而言,青年群体表示了较高的热情。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青年群体在社会变革时期产生大量问题,形成社会工作大市场的主体。无论是下岗工人,还是需要援助的有问题人群,青年的比例都是很大的。北京目前共有各类热线、面询等咨询服务点50多个,前去寻求帮助的绝大多数是青少年;二是青年群体积极投身各类社会服务,追求精神与人格的肯定与完善。目前中国有各类青年志愿服务队几十万支,一次可以组织起1000多万青年志愿者投入服务活动。青年组织所属院校也在积极开设社会服务理论课题,开办社会工作专业部系,加强社会工作理论研究与建设。青年群体及其组织已成为目前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一支举足轻重的重要力量,应该说这是社会意识形态发展变化与青年价值观演化的必然结果。
四
社会工作专业在中国的发展,中国当代青年价值观的演化以及青年群体对社会工作专业的接纳,都表明了一个趋势,即中国社会工作价值体系正在传统与现实的交合中,在东西方文明的冲突与综合中,演化、发展、形成。它是一种生长在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现代社会意识形态基础之上的果实。用准确的语言将其完整概括并得到公认尚需要时间与实践的积淀,但其核心内容应有一个大致的范围。
第一,关于人的本质的认识。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是人区别于动物界的根本之处。这种本质决定了人的本质需要是社会性需要,亦决定了社会工作的本质以及对人与社会的必要性。由此而派生出对人的价值的认识将人类价值、集体价值和个人价值统一起来,并通过实践和创造实现人的价值。
第二,对人的独特性、发展性和能动性的认识。尊重每一个人的独特性;承认每一个人都具有发展的主观能动性;以人性的彻底解放和全面发展为目标,这不仅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的客观规律,也是社会工作的前提和目的所在。
第三,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一致性的认识。人的社会性决定了社会对个人的尊重与满足,也决定了个人必须对社会负有的责任和义务;决定了个人以自己的努力和发展去服务于社会,也决定了社会要为个人的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帮助。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发展,脱离开社会发展,人的发展就是片面的。因此,任何对人性、人的价值、人的本质、人的发展的认识分析都离不开社会政治经济,离不开民族文化传统。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社会工作价值体系必然具有中国社会的独特之处。
对中国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分析研究目前处在一种过程之中,以上分析只是一家之言,期望能有海内外更多的同仁关注这一问题,以推动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
注释:
〔1〕见周永新《建立华人社会的社会工作理论和方法》
〔2〕杨国枢《中国大学生的人生观》(1972年)
〔3〕〔4〕管子《霸言》、《入国篇》
〔5〕〔6〕香港中文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广州青少年研究所:《中国青年政策:北京与广州个案研究》(1995年)
〔7〕〔8〕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国青年社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199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