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康复作业治疗在偏瘫患者上肢功能障碍中的应用论文_张鑫梅

探讨康复作业治疗在偏瘫患者上肢功能障碍中的应用论文_张鑫梅

黑龙江省康复医院 150018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康复作业治疗干预对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偏瘫患者上肢功能障碍进行康复作业治疗回顾性分析。结果: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通过康复作业治疗得到提高,改善ADL能力。结论:康复作业治疗干预能提高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改善ADL能力,缩短住院时间,减轻经济负担。

关键词:康复作业治疗偏瘫上肢功能障碍应用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and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rehabilitation exercise intervention on the upper limb motor function and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in patients with hemiplegia.Methods:the rehabilitation exercises of upper limb dysfunction in hemiplegic patients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Results:the upper limb motor function of the hemiplegic patients was improved by rehabilitation training,and the ADL ability was improved.Conclusion:rehabilitation therapy intervention can improve the upper limb function,improve the ability of ADL,shorten the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and reduce the economic burden of patients with hemiplegia.

Key words:rehabilitation therapy,hemiplegia,upper limb dysfunction,application

上肢运动功能在人类日常生活中占据特殊而重要的地位。因此上肢障碍会严重影响偏瘫患者生存质量。由于上肢功能的恢复比下肢缓慢,效果不明显,导致许多偏瘫患者和家属对上肢功能的康复失去信心。康复作业治疗使患者手的灵巧性,抓握力和运动控制均得到提高。

1治疗方法

患者在生命体征稳定后进行康复作业治疗,康复内容有:①良肢摆放[1]:不同伤病患者的卧床体位有不同的要求,但总的原则是保持良好功能位,防止肢体挛缩畸形,防止不良体位对疾病恢复的不利影响。卧床患者一般应定时翻身,日间1次/2小时,夜间1次/3小时,交替采取仰卧位,左右侧卧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②关节活动训练[2]:主要上肢关节的抗阻训练,主动、助动、被动训练,进行上举训练,康复治疗师沿着患者瘫肢水平方向适当挤压关节,即向前方和外上方轻推肩胛骨,然后进行上肢健侧抗阻训练,以引出患者发生耸肩动作。最后康复治疗师迅速扣击患者的肱二头肌诱发其伸肘,同时握持患者手指使其腕关节背伸运动。③关节松动技术;主要对治疗的关节先进行评定,找出关节存在的问题(疼痛、僵硬)及其程度,选择准确有效的治疗方法,当疼痛和僵硬同时存在时,一般先用Ⅰ、Ⅱ级手法缓解疼痛后,再采用Ⅲ、Ⅳ级手法改善关节活动。④肌力训练与肌耐力训练:主要有徒手抗阻训练,机械抗阻训练,等长训练,等张训练,等速训练,通过上述训练可以防止肌肉萎缩,增加肌力,保持肌肉力量平衡。⑤使用神经—肌肉促进技术[3]:主要有Bobath技术,Brunnstrom技术,PNF技术,Rood技术,以诱发肌张力,分离运动,抑制痉挛及联带运动。⑥低中频脉冲电刺激1次/d,30min/次,最大限度耐受量,10次/疗程。⑦日常生活活动训练,以实用为主,如床上翻身,坐起、穿脱衣服、吃饭、个人卫生、扫地、煮饭、使用手机、电话等。⑧针对患者存在的心理障碍,进行个性化的心理康复治疗,使其正确对待疾病,增强患者的心理康复治疗,使其正确对待疾病,增强患者的心理康复能力,调动患者主动配合训练的积极性,并指导家属协助患者训练。以上治疗1次/d,45min/次,10次为1个疗程。

2结果

治疗后,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得到提高,明显改善ADL能力,早期治疗的病人效果更好。

3讨论

偏瘫是由于脑卒中、脑外伤、脑肿瘤等脑部疾患导致的以一侧肢体随意运动不全或完全丧失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症。大多数活动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对偏瘫患者进行系统,有效地早期康复训练及健康教育,可以使其更好的回归社会,融入家庭。许多患者虽然挽救了生命,但是因为忽视良肢位摆放及早期康复训练,残障率却明显升高。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每年脑卒中致残率高达86.5%,约有75%的病人有不同程度的劳动力丧失,给患者、家庭、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同时也增加了并发症的发生。

在部分早期偏瘫患者会出现上肢肩关节半脱位和下垂,因此康复的重点应注重良肢位的摆放及关节被动活动。良肢位维持的目的是防止关节和肢体定形;关节被动活动的目的是防止关节痉挛、废用性萎缩。手的功能为拿取,拉动及推动,举起或抬起物品等[4]。人类可以通过手进行许多不同动作和活动,例如打字、执笔写字、用筷子吃饭、拍球、驾车等,而且手还可以与他人沟通,表达自已情感以及保护自身安全,如手语、握手、偶袭时下意识用手来保护头部和身体等。手的功能是相当精细和复杂的。患者的功能障碍如不能书写,修饰或姿势不良等,则会影响他们学习,生活、社交以及自信心的建立。因此康复介入对于患者上肢功能的康复有着重要作用,康复介入越早患者的功能恢复就越好。康复作业治疗对脑损伤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恢复有显著影响,通过运动训练可以使新生神经或神经轴突和树突发芽。运用低中频脉冲电流刺激中枢性瘫痪的肌肉,使患者的肌肉产生收缩向中枢输入信息冲动,使脑的血流加快,脑细胞含氧量增加,脑细胞的能量代谢加强,从而将使得邻近完好的神经元功能重建或发生各种代偿性改变,最终促进潜伏神经通路的启用及神经联系效率的增强,重建患者的正常运动[5]。该治疗方案对患者的神经细胞功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能明显改善偏瘫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的ADL能力,早期治疗患者的ADL恢复更好,缩短住院时间,减轻经济负担,获得更好的康复效果。使患者更早的融入家庭和社会,最大限度的的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考试专家委员会.康复医学与治疗技术.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583

[2]燕铁斌.物理治疗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1-26

[3]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考试专家委员会.康复医学与治疗技术.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570-577

[4]何璐,徐开寿,邱晒红等.carroll上肢功能试验在痉挛型偏瘫儿童中的信度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1,26(9):824

[5]倪朝民.脑卒中不同恢复时期康复治疗[J].安徽医学,2009,30(12):1377

论文作者:张鑫梅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7

标签:;  ;  ;  ;  ;  ;  ;  ;  

探讨康复作业治疗在偏瘫患者上肢功能障碍中的应用论文_张鑫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