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新题型离高考还有多远?,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还有多远论文,新题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两年,随着高考命题权的下放,自主命题的省市逐年增多,高考作文也越来越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但对作文新题型的开发还处在探索阶段。
话题作文:在一片非议中隐身
话题作文自它问世的七、八年间一直在高考中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也不断地暴露出它的种种缺陷。话题作文受到的最多非议来自它最大的特点和优势——开放,具体地说就是“三自”:“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命题者给出的只是“话题”,至于写什么内容,用哪种文体,表现什么思想意义,不受任何限制,只要符合话题就行。命题者的目的是要给考生提供可以充分张扬个性、发挥创意的空间,但是过度的开放造成了不少负面效果:一、削弱了审题能力的培养。话题作文对审题的要求低,只要与话题有关就符合题意,久而久之,学生丧失了认真审题的意识。二,导致学生思想的贫乏。因为作文只要与话题沾边就行,许多考生不是在思想认识的深刻性上下功夫,而是在投机取巧上用心智,用一些所谓诗化的散文化的语言掩盖苍白的认知。三、宿构现象严重。不少考生只在考前背诵几篇不同类型的佳作,到时根据话题的要求改头换面,就能做到符合题意,不少盗、抄、套的作文获得高分。四、文体不限造成文体意识淡薄。不少学生只练自己擅长的文体,导致写作能力的片面发展。习作中诞生了不少“四不像”的作文怪胎。五、话题作文区分度低,不符合高考的选拔要求。由于缺少必要的限制,在阅卷过程中几乎发现不了不切题的作文,大量的作文判为40分左右,很难拉开差距。
另一方面,话题作文这种命题形式本身具有明显的局限性。话题作文的标志是题目中有“以……为话题写作”的明确要求,话题往往是从材料中提炼出来的。我们知道,任何材料的含义都不是单一的、平面化的,由一个材料往往可以引出若干个话题,而话题作文的命题者却是从一个或几个可能具有多义性的材料中提炼出单一的、固定的、概括性的话题,这本身就是一个限制性的过程,产生的必然是一个限制性的结果。例如2001年全国卷所给的材料本来涉及到“健康”“美貌”“诚信”“机敏”“才学”“金钱”“荣誉”七个方面,对这一材料的理解可以包括:人生中的抉择,人生的完整与残缺,什么才是人生中最重要的财富……可是命题者明确要求“所写内容必须在‘诚信’的范围之内”,这是人为地把作文内容限制在“诚信”一个方面。“话题”的提炼使材料的意义单一、固定,必然会极大地限制考生的思维。
因此,话题作文不适宜作为考试题型,而多年来全国高考作文一成不变地采用话题作文的形式,更使它迅速成为众矢之的,语文界的许多有识之士,都曾呼吁尽快结束话题作文的时代。
随着高考自主命题的省市逐年增加,话题作文一统天下的局面终于被打破,高考作文出现了“百花齐放”的新局面。
2004年,大部分省市都是第一年独立命题,由于缺乏经验,各地有意无意地以2003年全国卷作文为范本,除北京卷、上海卷、福建卷、广东卷以外,仍然千篇一律的话题作文。
2005年、2006年,自主命题省市分别增至13个和16个,各省市积累了一些独立命题的经验并互相借鉴,作文题型开始呈现多元化趋势,话题作文的数量和比重也在逐渐下降。在2005年全国和各省市的16套高考作文试题中,话题作文为9套,占二分之一强;而2006年全国和各省市的19套高考作文试题中,话题作文为6套,只占不到三分之一。
数量和比重的逐渐下降是不是意味着话题作文时代即将结束?答案是否定的。首先,部分省市还在采用话题作文作为高考题型,它绝不会在这两年就完全消失。更重要的是,命题者已经在对话题作文进行改造,使话题作文通过与其他作文命题形式的结合继续在高考的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因此,话题作文只是隐身,而绝没有隐退,它的影响仍然存在。
命题作文、材料作文=准话题作文?
2005、2006年,高考作文题型的多元化态势逐渐鲜明。其中,命题作文、材料作文的复归成为亮点:2005年的16套试题中,命题作文为4套,材料作文为3套;2006年的19套试题中,命题作文为8套,材料作文为5套。这些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并没有完全简单地采用传统的命题思路,而是明显地表现出受到话题作文影响的特点。
首先,从试题的结构上看,两年来的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一部分采取了传统的结构命题,一部分则借鉴了话题作文的命题结构。命题作文在这一点上表现得尤其明显。2005年天津卷的“留给明天”、辽宁卷的“今年花胜去年红”、2006年上海卷的“我想握住你的手”、重庆卷的“走与停”、天津卷的“愿景”等都是采取了传统结构,直接给出题目并提出要求。而更多的命题作文在结构上采用了材料话题作文的形式,即先提供材料,再由材料引出文题,如2005年北京卷的“说‘安’”、重庆卷的“自嘲”,2006年北京卷的“北京的符号”、安徽卷的“读”、湖南卷的“意气”等。
其次,从作文要求上看,传统的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对文体有明确规定,而这两年的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除2005年北京卷、2006年天津卷和湖南卷明确要求写作议论文外,其他作文试题都没有对文体作要求,或者只规定不要写成诗歌。这明显是将话题作文“自选文体”的特点移植看了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中来。
这些吸收了话题作文特点的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实际上已经不能等同于传统的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了,我们可以将它们看作作文题型发展过程中的一种过渡形态,或者可以称之为“准话题作文”。
那么,这种“准话题作文”能够克服话题作文的固有弊端、扭转不良的作文风气吗?
就“准话题作文”式命题作文的试题结构而言,它与材料话题作文的区别就在于:材料话题作文是从材料中提炼出一个话题,要求“以……为话题”写作,“准话题作文”式的命题作文是从材料中引出一个题目,要求“以……为题”写作,淡化了“话题”意识,但二者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如2005年重庆卷的命题作文“自嘲”、2006年安徽卷的命题作文“读”,与要求“以自嘲为话题”写作、“以读为话题”写作的话题作文相比,除了限定了文题,差别并不明显。这样的命题作文,仍然避免不了话题作文的诸多缺陷,写作中必然还会出现不重审题、宿构现象严重、思想贫乏等问题。
而大多数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在文体要求上不设限制,也同样会造成学生文体意识淡薄和“四不像”文章满天飞等问题的延续。
所以“准话题作文”并不能修正或避免话题作文的问题,它的出现实际上是一种求稳的变化,表明命题者没有无视话题作文的负面作用,他们正在力求对高考作文题型进行发展完善,但发展的基本原则是保持相对稳定,采用“准话题作文”的形式进行平稳过渡,是为了避免一下子变得面目全非而引起混乱。这其中,也正透露出命题者的无奈:既不能再让话题作文作为唯一的题型在高考中一统天下,又不能简单重复传统的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
而这也正提醒我们:新的作文题型的开拓已经是当务之急。
作文新题型:必须重视考生的特点和需要
高考作文考什么,怎么考?如何开拓新的考试作文题型?这些问题都应该在充分考虑到考生特点、需要的前提下给出答案。
从年龄特点看,考生已进入理性思考的年龄。心理学研究认为,青少年的认知水平和阅读兴趣可分为以下六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4—6岁),绘画期;第二阶段(6—8岁),传说期;第三阶段(8—10岁),童话期;第四阶段(10—15岁),故事期;第五阶段(15—17岁),纯文学期;第六阶段(17岁—),思想期。大多数高中毕业生已经进入了理性思考的年龄,高考作文题应该与考生的认知水平相适应。
从实际需要看,参加高考的考生和大多数人一样,在目前和将来的日常工作、生活中所面对的,是各种具体的、丰富的、复杂的现象,而不是一个个的话题、题目,或者单一呈现的材料。学习、生活和工作需要他们对各种现象进行分析、比较,发掘现象背后隐藏的本质、寻找各种现象之间的联系。这一切都需要依靠严缜的思维才能够进行。
因此,高考作文测试的首先应该是学生的思维能力(包括分析能力、概括能力、比较能力、想象能力、思辨能力等),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灵活性、多向性与综合性既是作文优劣的前提,更是考生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考作文应该比过去更注重对考生思维品质的现状与发展潜力的测试。而对思维能力的测试,在作文中是通过表达来外现的。因此,表达能力也就成为高考作文主测的另一个目标,而且高考作文应该更加倾向于逻辑表达,这是现代社会生活的需要,也是学生继续深造和以后从事工作的必备本领。测试考生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比较有效的题型是“语境作文”,即通过提供若干材料设置某种特定的语境,要求考生依据语境进行写作。这种题型的优势在于:
一、它通过设置语境诱导思维,有利于考生在大脑中建立起具有指向性的思考环境,避免漫无边际的“奇思妙想”。
二、一个特定的语境由多个因素构成,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往往比较复杂,它们与语境中心的联系也各有特点,考生要在对构成语境的各种因素进行全面认知的基础上进行理解、分析、鉴别,把握各种因素之间的联系,进而确定思考范围,形成思想,并进行有理有序的表达。这个过程可以调动各种思维元素,全面反映考生的思维水平。
三、关系错综复杂的语境构成因素非常类似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常常面对的各种现象,这就将作文思维与现实思维联系起来,将考试与生活联系起来,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社会生活。
“语境作文”命题的关键在语境的设置,即对构成语境的材料的选择。选择构成特定语境的材料,应该遵循这样几个原则:
一、构成语境的材料要有较强的现实关切度。材料要与现实生活相关、与考生的经验相关,考生才有话可以说,才有展开思维的基础。
二、与以往的材料作文最多提供二、三个材料不同,特定语境的设置所需要的材料在数量上应该比较丰富,这样,材料与材料碰撞出思想火花的可能性就越大,越能够考察出考生思维的敏捷性、深刻性、广阔性。
三、构成语境的材料应该有层次,便于不同水平的考生从不同的角度、深度进行组合、思考。
根据这些原则,我们可以对2006年全国一卷进行拓展,构建成一个内容更加丰富的语境。原题共三个材料:1、目前中国读书的人越来越少:1999年为60%,2001年为52%。造成这个原因是多方面的。2、现在的人为什么不读书?中年人说没时间,青年人说不习惯。还有的人说买不起书。3、相反网上阅读的人越来越多:1999年是3.7%,2003年是18.3%。我们可以增加这样一些材料:4、北京市统计局一项针对双休日上网情况的调查表明:学生学历越高上网时间越长。5、清华大学附小要求学生:早晨用10分钟的时间诵读古今中外经典著作;午饭后将半小时用于阅读;晚上与家长配合实行亲子阅读。但是家长却抱怨:“让孩子读童话,童话能当饭吃吗?有时间不如对背几个英语单词。”6、有专家指出,网络阅读实际上是一种“浅阅读”,它容易让人浅尝辄止难以形成系统思考。7、阅读危机的出现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的一份报告表明,文学阅读在不同性别、种族、文化层次和年龄水平的读者中都在下降,且年龄越小下降的比例越高。
7个材料构成了一个关于阅读的语境,考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经验,对材料进行筛选、整合,如材料1、3、4的组合指向网络对传统阅读方式的冲击,材料5、7的组合指向阅读的功利性,材料1、2、7的组合指向现代社会阅读危机的普遍性,材料4、6的组合指向对阅读质量的思考……在此基础上,再提炼观点,构思行文。
以上只是对“语境作文”的一点思考。无论今后的高考采用什么样的新作文题型,都要考虑到考生的特点和需要,真正让高考作文成为促进中学生作文和中学作文教学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