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评价体系初探_评价体系论文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评价体系的初步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评价体系论文,报告论文,社会论文,责任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政府、公众对企业社会责任(CSR,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企业也意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并开始向公众披露其可持续发展报告或社会责任报告,企业社会责任报告(CSR报告)成为企业对外报告的新模式。

目前,全球已有二千多家企业和机构编制和发布类似的报告,中国企业启动这类报告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发展迅速。据《WTO经济导刊》企业社会责任发展中心的不完全统计,截至2008年7月10日,我国发布包括可持续发展报告在内的综合性非财务报告的企业数量已经达到144家,累计发布的报告数量已超过170份。[1]与此相对应,一系列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制度也逐步建立起来。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从2006年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企业社会责任指引》中的鼓励形成社会责任报告,到上海证券交易所强制性规定三类上市公司在2008年度财务报告中将社会责任报告作为附件进行披露,发生了质的飞跃。但是,由于缺乏像财务会计准则那样关于计量、报告内容以及报告形式等的统一标准,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缺乏一致性和可比性,影响了社会责任报告的决策价值。另外,作为财务会计年报附件披露的社会责任报告信息是否适用财务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也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课题。我国现有的关于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研究还很缺乏,没有形成完备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理论体系。

本文试图对社会责任报告准则制定所需要的基础理论进行研究,构建一个社会责任报告的质量评价体系,同时为进一步的实证研究提供可行的框架模型。

一、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评价的理论基础

目前对社会责任评价系统的构建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根据不同的利益相关者的不同信息需求,按照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分类构建评价体系,如FTSE4Good指数①,我国大部分媒体的调研和评选活动;二是基于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战略思维,按照战略体系的构架和实施、反馈的思路进行评价,如《财富》100强责任排名,道琼斯可持续发展指数等,我国采取这种模式进行评价的目前只有《WTO经济导刊》的“寻找蜜蜂企业”的活动。以上两种不同模式的理论基础分别是:利益相关者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

(一)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评价体系

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企业是由各个相关利益者构成的契约联合体。因此,企业不仅承担经济责任,还承担对利益相关者的社会责任。[2]会计作为信息系统不仅仅是为股东服务,还要为企业其他利益相关者服务。利益相关者对企业投入物质资本、技术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等,他们需要会计提供的信息了解自己投入资本的保值增值情况,了解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另外,利益相关者与企业是相互制约的,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利益相关者,利益相关者利益的实现也受到企业的影响,他们对企业进行了一定的投资并承担了相应的风险。因此,利益相关者需要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来评价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对自身利益的影响。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所披露的企业对社会各利益相关者承担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正是利益相关者决策所需要的。[3]因此,利益相关者对社会责任信息有着强烈的需求。

对于社会责任会计系统来说,企业的信息使用者(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股东、债权人、员工、消费者、政府、社区及社会公众。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利益要求不同,因此他们的社会责任信息需求动因也有所不同。

因此,一般采取第一种模式进行评价,即根据不同的利益相关者而选取不同的指数,再对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进行评价。这是从企业外部出发,对社会责任报告进行评价的一种方法。

(二)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评价体系

第二种模式则是从企业内部出发,对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进行评价,它是基于企业的战略体系构建的,这个体系的目标就是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理论认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企业的最终目标,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利益相关者则是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推动者和企业社会责任之所在。

战略管理之父迈克尔·波特指出,过去人们对于社会责任的观念有两个严重的缺陷:第一是把企业与社会对立对待,而这两者实际上是相互依存的;第二是只就公益谈公益,从未将其与企业自身的战略需求结合起来。[4]故而,一个负责任的企业应该首先具有一个负责任的内核,即确立具有可持续性的企业发展战略,承诺遵守商业道德和伦理,并且能够把公司的责任理念融入到建立透明而清晰的管理结构,制定有效的管理体系和制度。而确保社会责任报告是有意义和有价值的核心在于,在服务组织的自身需要的同时实现业绩的改进。要做到这一点,报告主体的报告过程需要紧密联系且配合核心经营策略,而不是与商业决策和核心信息流错位。

(三)两类评价体系的比较

对基于利益相关者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评价体系构架进行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进行报告的主要目的是满足利益相关者的信息需求,故而其报告的主要内容是利益相关者关心的问题和指标,评价也是这些问题是否解决,这些指标有否提升;而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进行报告的主要目的是体现企业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而进行的种种努力,故其评价是基于企业可持续发展这一战略体系的设计是否合理,实施是否有力,有否主动响应利益相关者的诉求。

我们认为,采取利益相关者思路,企业很可能会有被动地满足利益相关者的信息需求的想法,在以后的实践中仅仅提供利益相关者需要的数据,而没有积极性投入到企业社会责任的活动中去,真正改进。相反,采取可持续发展思路,企业有动力从企业内部入手,积极改进其社会责任实践活动,但是对信息的直观有用性上无从体现。

我们注意到社会责任报告的国际内容标准——G3索引也是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下提出的,而且AA1000鉴证标准在观念上与G3索引一脉相承。采取战略视角的可持续发展构架作为评价体系在观念上与国际标准一致,也将有助于我国社会责任报告的评价与国际标准接轨。我们试图通过对这两个重要标准的进一步分析为评价体系的构建提供更宽的视角。

二、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国际标准

从全球范围看,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发布的数量逐年在增长,在一些发达国家,企业发布社会责任报告已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现象。面对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日益增多但又缺乏统一标准的状况,一些国际性非政府组织开始建立统一的社会责任标准,最具代表性的有三个:一是全球报告行动(GRI,Global Reporting Initiative)推出的G3报告标准;[5]二是社会责任国际机构(Social Accountability International)公布的SA8000标准(Social Accountability 8000 International Standard,简称为SA8000标准);三是英国社会和伦理责任研究院(ISEA,Institute of Social and Ethical Accountability)成立的一家非盈利机构AccountAbility制定的AA1000系列。[6-7]其中,SA8000作为一个规范性标准,针对的是供应商,强调工作场所员工的权利,可以说是单项社会责任报告,本文不深入阐述。而全球报告行动专注于报告标准,社会和伦理责任研究院则侧重审计标准,我们将在下文分别介绍。

(一)G3报告标准

全球报告行动提出的G3标准具体且特别规定了“三重底线”的形式和内容来报告企业在财务、环境和社会方面的表现,尤其是对如何计量和报告非财务业绩进行了规范。

G3报告标准(可持续发展报告索引)是在可持续发展报告框架下提出来的。可持续发展报告框架旨在推动全球的社会责任报告,最终的目的是使得社会责任报告能够像财务报告一样成为所有机构常规和可比的报告。

可持续发展报告索引是可持续发展报告框架的核心内容。其第一部分为报告的准则和指导,主要通过以下三方面来确保报告对于内部和外部使用者的价值:一是根据重要性、相关利益者包容性、可持续发展内容以及完整性的原则确定报告的内容;二是根据平衡、可比、准确、及时、可靠以及清晰的原则来保证报告的质量;三是根据报告指导决定报告主题所应报告内容的边界。其第二部分为标准披露,包括了三种反映和报告主题战略方法、管理目标和业绩的不同方法:第一种是战略和背景,披露报告主体的整体背景,例如战略、简介和治理结构等;第二种是管理方法,披露的是报告主体如何管理特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包括管理目的和目标;第三种是业绩指标,披露的是反映报告主体在经济、环境和社会方面表现的可比信息指标。如果说第一部分关注的是可持续报告信息的输入,那么第二部分关注的就是信息的输出问题。

可持续发展报告框架实际上是一个内容性的标准,与一般公认会计准则相仿,突出披露什么和如何披露的问题。它适用于不同国家或地区以及不同行业的企业,涵盖了内部和外部利益相关者所关注的社会责任的所有方面,且不断地在充实和完善中。它为财务报告之外的社会责任信息提供了一个高质量的全球标准,是目前国际企业最普遍采用的,也被认为是目前最为具体、全面和规范的索引。

(二)AA1000系列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试图通过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向利益相关方披露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的作为。然而,报告数量的增加和报告水平的提高并没有同时带来公众对企业信任水平的提高。在许多人看来,企业发布社会责任报告仍只是作为处理公共关系、粉饰自身形象的一种手段,报告所披露的信息与企业的实际行为并不吻合,两者间所存在的非一致性被称为可信度鸿沟(Credibility Gap)。

针对如何提高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可信度,研究者和实践者在近年来进行了种种尝试。其解决方法之一就是外部第三方审验。于是,审验需求增加,为审验过程提供指导的标准也开始出现,其中,AccountAbility于2005年9月公布的《AA1000鉴证标准》,成为业内第一个公开的鉴证标准。它涵盖了企业信息披露和社会责任绩效的各个方面,可以为报告鉴证过程的主要环节提供指导,因此,它很快成为在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中应用最广泛的鉴证指南②。

AA1000系列是全球第一个针对组织关于社会责任报告以及相关表现的全面且公开的鉴证标准,其目的是提高组织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业绩表现,它包括了一套创新性的标准、指引和使用者附注。其内在的思想是包容原则,即认为相关利益者具有被倾听的权利,而且组织也有相关利益者的声音作出回应的义务。具体而言,AA1000系列由如下四个部分组成:一是目的与原则,二是融合框架,三是鉴证标准,四是相关利益者行为标准。

AA1000鉴证标准的目的是改善社会责任报告的可信度,最终提高社会责任报告的有用性。如同财务报告审计必须有一套财务会计准则作为确立的标准,然后才能评价所审计的财务报告和会计准则之间的符合程度一样,AA1000作为针对社会责任的鉴证标准也需要有一套确立的报告标准作为依据。在此方面,AA1000鉴证标准与报告标准GRI的G3有着某种默契③,两者互为补充。

AA1000鉴证标准通过使用一套原则和标准来评价报告主体社会责任报告的质量以及报告主体支持其社会责任表现的制度、过程和能力,还包括了要将评价结果传递给信息的使用者以证实所鉴证内容可信度的规定。其基本原则有三点:重要性、完整性和回应性。重要性原则要求鉴证提供者说明报告主题在其社会责任报告中是否包括了其利益相关者进行判断、决策和行动所需要的关于报告主体可持续发展情况的信息;完整性原则要求鉴证提供者评价报告主体对其可持续发展表现方面的主要方面的识别和理解程度;回应性原则要求鉴证提供者评价报告主体是否对其利益相关者问题、政策和相关准则作出了回应并在社会责任报告中对其进行了充分披露。AA1000鉴证标准明确了鉴证提供者是与鉴证主体签订合同为其报告提供服务的个人或者机构,并对鉴证者的独立性、无偏性以及胜任能力提出了要求。

AA1000实际上是一个过程性标准。除了鉴证标准,它还借助其他三个部分(目的与原则、融合框架、相关利益者行为标准)强调与全体利益相关者的对话和有效沟通。目前有评论认为,AA1000使用者比其他标准使用者在其鉴证声明中可提供的信息更多,这极大地提高了其声明的价值。故其鉴证准则对于本文的评价体系构建有着很强的参考价值。

三、评价体系的构架

综合上述分析,我们在构建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评价体系的时候,采用了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结合利益相关者的信息需求,构建了一个可操作的评价体系。

(一)战略视角的可持续发展

战略视角的可持续发展作为评价的理论基础是指在进行报告的评价工作时,应当以可持续发展这一战略目标为导向,更为关注企业在战略认识、战略实施、战略支持和战略反馈等方面的努力,企业对利益相关者诉求的满足情况是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实践的最终结果。

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对评价体系进行构架的逻辑思路如下:

参照一般的战略体系,我们进行可持续发展体系的构架。将可持续发展作为企业的战略目标,那么战略认识主要体现在对社会责任的认识和对利益相关者的认定上。同时,组织机构必须做出相应的变更来保证战略的实施,接下来就是具体的战略实施,表现为企业制定社会责任活动,并且付诸于实践。在最后的战略反馈环节,企业要响应利益相关者的要求,对社会责任实践活动作出相应的调整。如图1所示。

图1 战略视角的可持续发展构架

(二)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信息质量评价体系

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的G3,对信息提出了以下几方面的要求:从报告的信息内容上,要求完整性、相关性和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对报告信息的质量即可靠性上,要求准确性、中立的立场和可比性;对信息的可获取性上,要求及时性和明晰性。其中某些原则如完整性、准确性和可比性等是鉴证的要求;在我国社会责任方兴未艾,没有相关的规定对报告时间和形式作出规定,因此对及时性和明晰性不应有太高要求。我们基于社会责任报告使用者的角度,主要采取其中的两个原则:相关性和可靠性,前者作为对报告信息内容的要求,后者则作为对报告信息质量的要求。

而AA1000鉴证标准则在包容性的原则下有以下三个基本原则:重要性、完整性和回应性。前两者都是对信息内容的要求,且是从鉴证角度考虑,本文不将其作为评价体系的核心部分;而回应性要求鉴证提供者评价报告主体对其利益相关者问题、政策和相关准则作出了回应并在社会责任报告中对其进行了充分披露,为本文所借鉴。

综合G3索引与AA1000鉴证标准的原则,考虑到我国现状,本文认为:在信息的内容上,集中评价相关性(Relevance);在信息的质量上,集中考虑可靠性(Reliability);而在回应外部的诉求上,集中考虑响应性(Responsiveness)。即图2所示的评价社会责任报告的3R原则:

图2 社会责任报告的3R评价原则

1.可靠性

可靠性主要衡量社会责任报告的使用者对所报告内容的信任程度,是对信息质量的要求之一。我们主要考虑其两个方面:G3“索引编号1.1”的内容是关于机构最高决策者对企业战略与可持续发展的陈述,一些跨国公司的社会责任报告首页也多为首脑寄语或总裁签署,我们认为其首脑的陈述或者签名表明其对所报告的内容负责,可以增强使用者对报告的信任程度;而目前对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国际上与国内均没有鉴证要求,但在实践中,企业为增强社会责任报告的可信度会请第三方进行鉴证或者担保,如英国石油2006年的可持续发展报告就是由国际四大之一的安永按照AA1000鉴证标准出具了审计意见,由于第三方的相对独立,因而报告的可靠性会得以增强,尤其是业绩指标的可信度和有效程度得到利益相关者的承认。

2.相关性

相关性是指企业提供的社会责任报告信息应当与使用者的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预测。我们在此借鉴G3索引的标准披露的构成部分(战略与背景、管理方法和业绩指标)作为相关性的三个构成部分。

“战略与背景”部分主要衡量企业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如是否识别企业全部的利益相关者,按照某种认识对他们有某种分类,2008年新修正的AA1000鉴证标准中的包容性的第一个要求就是能够识别、理解利益相关者和按照优先级别对利益相关者进行区分,这与本文该部分设计是一致的;同时,衡量企业对社会责任的认识,是将之视为实现企业战略必不可少的部分或仅仅是口号式的存在。

在管理方法上,我们衡量企业的组织机构设置是否有助于企业实施社会责任活动,并为之提供支持。

最后在业绩指标上,我们主要考量企业的社会责任战略活动实施的成果,即在经济指标、社会指标、环境指标这三重指标上的全面表现,同时注意到这三重指标测量的都是企业社会责任活动的现时结果,故再设置关于企业历史情况和未来计划的说明,鼓励企业在时间维度上全面披露对整个社会责任活动上的投入和效果,有步骤、有计划地推进社会责任活动。

3.响应性

响应性的设置主要是出于战略反馈的必要,企业不能高高在上而必须响应利益相关者的诉求。同时注意到AA1000鉴证标准的三个准则之一即为回应性原则,响应性的设置与AA1000鉴证标准在此一致。我们在此主要衡量企业是否对利益相关者比较关注的问题作出了回应与对策,并在社会责任报告中对其进行了充分披露。

综上所述,我们构建的评价体系如表2所示。

四、结束语

根据上面的分析,我们构建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3R评价体系,可以从战略的视角,体现可持续发展与利益相关者的理念,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及其信息披露进行全面深入的评价。该评价体系(各层级之间的逻辑关系如表2所示)的构建使得在此基础上从对信息的质量(概念维度)评价出发,评价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决策价值成为可能,从而为后续的进一步研究以及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具体准则的制定提供依据。

注释:

① 该指数为伦敦证交所与金融时报合作,从原有的伦敦金融时报指数(FTSE,Financial Times Ordinary Shares Index)中,创立的另一系列可持续性投资指数。被纳入指数之内的企业必须符合三个准则,分别为:支持环保工作;支持普遍接纳的人权准则;与员工、投资者和客户建立正面关系。该指数旨在提倡和促进道德投资,范围涵盖英国、欧洲大陆以及美国等的100家公司。

② 在2006年特许公认会计师协会颁布的可持续报告奖的6家获奖公司中,有5家采用了AA1000审验标准。

③ 参见AA1000鉴证标准中“相关准则”的说明:“AA1000尤其适用‘全球报告行动’的‘可持续报告指引’以及其他相关准则。”

标签:;  ;  ;  ;  ;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评价体系初探_评价体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