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世纪初中国进口铁矿石运输市场研究

二十一世纪初中国进口铁矿石运输市场研究

林汉新[1]2000年在《二十一世纪初中国进口铁矿石运输市场研究》文中指出近些年来,进口铁矿石在中国整个铁矿石的消耗量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中国进口铁矿石运输市场也越来越大。为了中国进口铁矿石运输市场的完善发展,针对这个市场在世纪之交呈现的一些新的特点,本文突出阐述了这个市场在实践的角度所存在的问题。 本文利用航运市场学的理论和计量经济学的原理,对中国进口铁矿石运输市场的总体状况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需求预测。同时利用实践中常用的方法,对船型选择的合理性通过营运效益计算比较进行了分析,其结果可能对我国的航运企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最终还对提出的问题提出了系统的解决方案和建议。

陈佳娜[2]2013年在《我国铁矿石进口量与相关经济指标的数量关系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快速稳健发展,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钢铁作为“工业粮食”需求量不断加大,钢铁业作为基础产业,支撑了我国经济建设的同时,对原材料——铁矿石也产生了巨大的需求。由于我国国内铁矿石品质与地理分布问题,国产矿的生产不能有效满足我国钢铁生产的需求,因此铁矿石需求只能靠进口来满足。我国是钢铁生产大国,也是铁矿石进口大国,自2003年以来,我国铁矿石进口就保持着高数量高价位的态势。经济的发展、基础建设的需要使我国对铁矿石保持着较大的需求,国际铁矿石贸易市场上我国铁矿石需求的不断增长影响了国际铁矿石价格,国际铁矿石市场价格的上涨在一定程度上受“中国因素”的影响,也就是说,我国铁矿石进口量的不断增长,是国际铁矿石价格维持着稳步上升的重要原因之一。铁矿石价格是生产钢铁产品成本中最大的部分,约为总成本的40%,因此,铁矿石价格的上涨,导致钢铁产品成本上升、钢铁企业利润下降。与此同时我国国内的统计数据显示,表示我国钢铁需求的粗钢产量增长趋势不甚明显。同时我国国内港口的铁矿石库存量持续维持在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早有学者分析,我国目前铁矿石存在盲目进口、囤积图利的情况,这种情况的存在受损的只会是我国钢铁企业及其下游产业。因此,分析影响我国铁矿石进口量的相关因素并判断目前我国铁矿石进口量的发展趋势是否合理是本文的重要任务。本文首先利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对2007年1月到2012年12月我国铁矿石进口量、我国粗钢产量、我国铁矿石进口价格、国际铁矿石运价、我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等经济指标的月度数据进行因果关系检验以及模型估计。然后根据回归结果分析我国铁矿石进口量与各相关经济指标之间的数量关系,研究各指标变动对我国铁矿石进口数量的影响,并从中观察目前铁矿石进口现状及存在问题,预测铁矿石进口数量的变化发展及对我国经济造成的影响。最后,根据目前我国铁矿石进口贸易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关贸易因素的影响分析,本文提出了对进口铁矿石贸易发展具有实践性的建议。

陶魄[3]2007年在《中国钢铁业并购发展趋势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从中国钢铁业发展现状分析入手,通过揭示其发展中存在产业集中度低等问题,结合国内外钢铁业发展中并购成为重要手段的客观实践,探讨了我国钢铁业实施并购战略的可能性,并阐述了研究钢铁企业并购发展的理论价值。在评述和总结了企业并购的规模经济、协同效应、交易费用、价值低估、市场势力和多样化经营战略等理论及近期发展的基础上,本文分析了我国钢铁业实施并购战略的动因和特殊性,籍此提出我国钢铁企业并购选择的战略模型,包括目标企业选择和钢铁企业并购方法。通过我国钢铁业发展过程中问题研究,本文详细分析我国钢铁业并购发展的必然性和可行性。通过国内外钢铁企业并购重组的案例分析,揭示了成功案例对我国钢铁企业并购实践的启示,通过南钢战略扩张和并购实践介绍,使我们认识到并购发展思路对钢铁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性,本文提出了不同类型钢铁企业和政府在钢铁业并购大潮中的策略选择和角色定位。同时进一步说明钢铁企业重组并购是我国钢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的基本框架安排如下:第一章是导论部分。通过我国钢铁业现状分析,以及国际钢铁业发展历程,探讨了我国钢铁行业并购发展的可能性,以及选题和研究意义。二、三章主要是企业并购理论介绍以及行为分析和历史回顾。其中,第二章是企业并购理论及动因研究,评述企业并购相关的七大理论,介绍了企业并购动因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及企业并购模式选择理论,为钢铁企业并购研究做铺垫。第三章是企业并购行为影响及并购发展历史,研究了企业并购行为的演变,回顾了企业并购发展的历程。四、五章是建立并购目标企业评价模型以及钢铁业存在问题。其中第四章是企业并购模式及目标企业选择研究,通过钢铁企业并购思路分析,建立我国钢铁企业并购选择战略模型,提出或改进钢铁企业并购中目标企业选择评估模型,设计钢铁企业并购方法。第五章是中国钢铁业发展趋势和存在问题研究,通过我国钢铁业发展历程的回顾,分析钢铁业产能和需求变化,预测钢铁业未来市场发展趋势,揭示了我国钢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六、七两章主要是论证了并购必然性和可行性以及典型案例介绍。其中,第六章是中国钢铁业并购发展的必然性和可行性研究,介绍了国际钢铁业并购风潮和具体并购战略,证明了解决我国钢铁业发展过程中诸多矛盾的根本措施就是重组并购,为并购战略必然性分析提供支持;同时,引用了麦肯锡公司在研究钢铁行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对中国钢铁业发展的研究结论,说明钢铁企业并购发展的可行性。第七章是钢铁业并购案例分析对我国钢铁业的启示,通过对了国内外钢铁企业并购重组的成功案例的分析,值得我国钢铁企业在重组并购中借鉴,提出了对钢铁业并购发展的一系列建设性建议。八、九两章是南钢发展介绍及企业并购对策研究。其中,第八章是南钢扩张战略与并购发展实例介绍,进一步说明钢铁企业在国家宏观政策指导下运用并购策略发展的可能性,并从中认识到并购对钢铁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性。第九章是中国钢铁业的重组并购对策研究及发展趋势,设计了我国各类钢铁企业在并购浪潮中的对策,提出政府应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同时展望中国钢铁工业将在重组并购中发展壮大,成为世界强国这一天不再遥远。第十章是结语。研究结论是我国钢铁行业呈现出并购发展的总体趋势。本文研究的结论和贡献主要在于:(1)从理论上分析了钢铁业实施并购的动因,阐述了中国钢铁工业实施并购的必然性和可行性,揭示了中国钢铁工业进入并购发展新时期的客观规律。(2)分析了钢铁工业并购选择模式,描述了钢铁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和目标企业的选择,丰富了带有钢铁企业战略并购特征的SWOT战略模型,首次设计出一套适用于钢铁类目标企业筛选评价模型体系为实际操作提供了实用的工具。(3)文章分析论证了中国钢铁工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提高行业的集中度,提高集中度的最有效方法在于企业的重组并购,从而推论出钢铁业将呈现出重组并购发展的总体趋势。(4)本文详析了国内外精典并购案例,以南钢重组并购发展为实例。同时,借鉴国内外钢铁企业成功发展的经验,对各类钢铁企业提出了十多项策略和建议。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文章以创新的手笔提出了一套针对钢铁行业并购的评价模型组合;设计了适用性强的目标企业评价模型—GREE模型和EER模型,同时创造性地将钢铁企业内部效益模型和钢铁企业物流评价模型用于钢铁行业并购分析,不仅评估了钢铁目标企业在行业中的水平,也为钢铁企业实施战略性并购提供了较为全面的系统的评价方法。

李杭[4]2014年在《港口发展模式演进与其在供应链中的价值关系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时代的不断向前发展,各种信息技术的不断应用,物联网、人工智能、物流金融等概念的兴起,港口的发展模式也在快速转变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港口本身早已不在局限于专注自身装卸、储存、加工等业务,从第三代港口开始,港口就已经参与到第三方物流等业务。但是在目前还没有系统的研究即纵向的以时间为基础分析港口发展模式的演变规律,总结其演进特点,并将各代港口所采用的发展模式进行总结。本论文在前辈学者研究的基础上,系统的将港口划分为五代,其中大部分发达国家港口都已经经历了四代的变迁,并向第五代迈进。本文提出了第五代港口可能采用的几种发展模式。港口在其所处的供应链中处于一个中间环节,但是其价值在供应链中的比重目前并没有一个清晰的界定,在论文的第三、四章着重解决港口在供应链中的价值比重问题,由于数据搜集困难,所以用大宗散货铁矿石为例,搜集近二十年来铁矿石在供应链上各个企业所涉及到的价格数据,并将其汇总,得出铁矿石最终价值即为铁矿石的入厂价格,以铁矿石经过港口所产生的各种服务费用作为铁矿石港口物流的价值,在此基础上计算第三代和第四代港口在铁矿石供应链上的价值比重,并对其进行分析。得出港口在铁矿石供应链上的价值规律,总结其与不同港口发展模式之间的关系。最终通过曲线回归和时间序列预测港口的价值与铁矿石在供应链上的价值,预测未来5年的铁矿石价格数据,以此计算港口价值在整个铁矿石供应链上的价值比重,在第五章针对前两章的价值比重规律,对未来港口的发展提出可供选择的几种新型港口发展模式,为我国港口发展模式创新与在供应链中的价值提升做出一定参考。

白景涛[5]2006年在《中国沿海港口合理发展建设时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解放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港口在建设、运营、管理等各方面都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巨大成就。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煤电油运出现全面紧张,沿海港口面临巨大的压力。本论文研究对分析我国沿海港口建设发展规律,深入研究分析我国沿海港口建设发展中的问题,深入研究国外港口建设发展规律,借鉴其经验和教训,探索经济发展与沿海港口建设的关系,促进沿海港口的发展,科学地指导我国沿海港口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论文共分8章。第1章为引言,介绍了论文的选题背景、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并综述了本论文研究领域国内外研究动态。第2章主要研究我国沿海港口发展现状与我国现行港口建设发展机制存在的弊端。重点研究了我国沿海三大港口群发展情况,证明现行港口通过能力的计算方法存在的问题,指出现在对港口建设的合理时机问题缺乏研究,从而进一步证明了本论文研究是非常有意义的。第3章主要研究国外几个著名港口群的发展现状与经验和香港政府集装箱码头建设“触发点机制”。研究了世界主要港口组合模式及协调沟通机制、国外对港口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国外港口建设和港口管理政策、世界先进港口发展的主要经验、世界主要港口的建设发展机制和香港政府集装箱码头建设“触发点机制”等。第4章研究港口通过能力与港口吞吐量关系。证明了港口通过能力与港口吞吐量之间存在高度的相关性。证明了对于目前中国沿海港口的吞吐能力严重紧缺的情况下,当拥有更大的港口通过能力,就会相应地增加港口吞吐量的结论,并提出了港口能力适应度的概念。第5章研究我国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的预测方法。分析比较几种预测法的结果后,认为对于货物吞吐量预测,把吞吐量分成外贸吞吐量和内贸吞吐量,用对外进出口额与外贸吞吐量回归,用GDP值与内贸吞吐量的方法更合理可信一些。对于集装箱吞吐量预测,用对外进出口额与集装箱吞吐量回归分析预测法方法更合理可信一些。第6章研究我国沿海港口发展建设时机模型。主要研究了港口通过能力的作用、修正港口通过能力的必要性和修正方法;研究了我国沿海港口建设发展通用模型、模型的计算机软件实现和计算机软件的实证研究等。本模型及其计算机软件,可以作为确定现有港口扩大生产规模和兴建新泊位的依据。第7章研究我国沿海港口发展对策。研究了影响我国沿海港口发展的因素和解决我国沿海港口发展中问题的主要措施。探讨了调整港口结构、促进港口发展和提高港口竞争力的对策。第8章是总结与展望。总结了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并展望了今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李兵[6]2005年在《国际战略通道研究》文中指出近几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不断向纵深拓展,世界各国越来越成为紧密联系、相互依存的整体。国际贸易中货物运输量的80%以上依靠海上运输,海上运输就像“血液”一样维系着世界经济的运转。保障海上战略通道的安全与畅通,不仅关系到一国的对外贸易和运输安全,而且牵涉到国际关系和战略格局的演变,其地位与价值正在为国际社会所重视,成为国际战略、世界军事和国际经贸研究的前沿课题。本文对国际海上战略通道作了前瞻性、开创性的研究。第一章从国际海上战略通道概念的辨析入手,指出通道是大量物流集中通过的地带,在分布上必然连接并跨越世界主要的经济中心和生产基地,通道的分布取决于世界生产能力的地域分布。海洋通道系统是战略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要海峡是海上通道系统的咽喉要地,也是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按照地理特征、法律关系、所处的大洲或海洋以及贸易流量,对现有的海峡进行分类。第二章至第四章,分别研究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中主要战略通道,如黑海海峡、直布罗陀海峡、英吉利——多佛尔海峡、波罗的海诸海峡及基尔运河、麦哲伦海峡、马六甲海峡、朝鲜海峡、霍尔木兹海峡、巴拿马运河、苏伊士运河等地形地貌、基本概况、航运与物流状况、历史变迁和围绕通道所发生的重大事件等。第五章在对历史与现实概括总结的基础上,客观地评价国际海上战略通道的地位与作用,指出战略通道担负着多重的职能,是海上物流的通道和军事斗争的咽喉要地,它维系着民族的尊严与情感,在某种程度上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同时各种力量围绕着通道分化组合,或是联盟或是对立,牵动着国际战略格局的演变。第六章进一步探讨了促进战略通道历史地位与作用变化的深层次原因,客观评析了海权的历史地位及其局限性,指出未来战争中,不仅要取得制海权,还要取得制信息权、制空权,是夺取战争胜利的保障。同时文中认为,随着新的运输方式的出现、新航线的开通、国际经贸中心的转移以及时代主题的变化,战略通道的地位和作用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各国相互依存度的增加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出现,客观上舒缓了大国为争夺通道而进行战争的冲动。第七章分别对美国、日本、俄罗斯、印度、英国等主要国家的通道战略思想及政策作了比较研究。从世界范围来看,各国家都很重视战略通道的安全与畅通,他们都在努力发展远洋海军,注重海上战略威慑力量建设,促进各国在海上通道安全

孙厚清[7]2008年在《我国钢铁行业产品结构优化研究》文中指出钢铁行业稳步良好的发展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优化的产品结构更有利于保持钢铁行业的持续发展。2006年,我国由原来的钢材净进口国首次转变为净出口国。然而我国钢铁行业产品结构不够优化,存在高端产品产能不足,低端产品过剩的状况。出口产品与进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加工深度存在较大差距,造成了国内资源的浪费,我国大量出口钢铁有点得不偿失。本文对我国钢铁行业发展状况(包括国内、国际呈现的状况)、产品结构(包括进出口产品情况和优化措施)以及产品国际竞争力进行综合分析,提出了我国钢铁行业产品结构优化措施和策略建议。进而引导我国钢铁行业持续优化产品结构,落实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推进全行业的科技进步。促使科技创新与产品生产有机结合,提高高端产品、高技术含量产品的比重。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坚持好字优先,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利用,走出一条产业结构和布局合理、产品结构优化、经济效益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钢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所做的研究工作及其成果能够为我国钢铁经营企业更好地把握行业发展趋势,正确制定产品结构优化措施和企业产品竞争策略,提供更直观的决策依据。也为我国钢铁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部分矛盾和问题提供了解决办法。本文对未来几年我国钢铁行业产品结构优化研究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孙毅[8]2013年在《日本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建国以来我国钢铁产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从1949年全国钢铁产量占世界比例不足0.1%,位列世界第26位,到如今成为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国和消费国。同时也必须清醒的认识到,我国钢铁产业与世界先进相比仍存一定差距,并且面临许多问题。因此,如何缩小与世界先进的差距,解决存在的问题对我国钢铁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战后的日本钢铁产业发展十分迅速,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不到20年的发展,便确立了其在世界钢铁产业中的领先地位,而且此后一直保持着很高的国际竞争力水平。日本钢铁产业的发展经验,对我国钢铁产业有借鉴意义,有助于提高我国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水平。产业国际竞争力,是从20世纪80年开始,以经济全球化为背景兴起的新的经济学分支。在有关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理论中,美国哈佛大学迈克尔波特教授提出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被广泛接受,其在进行一国产业国际竞争力成因分析时非常适用。而本课题的正是以此为主要理论依据,从影响因素入手对日本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行分析研究。本论文共分为10章:第1章是导论。阐明了本文选题背景和意义,回顾总结了有关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介绍了文章所采用的研究方法,论文主要内容,并指出了研究的创新与不足之处。第2章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一般分析。本章对“产业”的内涵进行了讨论,简述产业的不同分类方法;回顾了“国际竞争力”和“产业国际竞争力”概念的提出,讨论了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内涵及对其进行衡量和分析的指标体系;界定了钢铁产业的范围和特征,讨论了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并提出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的框架。第3章是产业国际竞争力相关理论综述。本章回顾了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新贸易理论等三大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内容,并分别简要讨论了这些理论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的适用性。此后,回顾了“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提出,总结了“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核心内容“钻石模型”的主要内容。第4章是战后日本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历史演进。本章以日本经济变化为主线,回顾了战后以来日本经济各发展阶段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演进情况。按照经济恢复阶段(1945~1955年)、经济高速增长阶段(1955~1973年)、经济低速增长阶段(1973~1989年)、泡沫经济阶段(1989~1999年)和2000年以后的划分归纳了日本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水平的演化过程。第5章是生产要素对日本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分析。本章对资本、技术、资源和劳动力四类生产要素如何影响日本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分析,得出:资本要素在产业扩张阶段具有推动作用,在其后的阶段中有保障作用;技术要素在产业发展各阶段都具有推动作用;资源要素对日本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复杂;劳动力要素在产业发展不同阶段中的双重性影响。第6章是需求条件对日本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本章分别讨论了内需和外需对日本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得到无论是内需、还是外需,抑或是其中的某一方面都无法自始至终的影响日本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走向,甚至是起到足够重要的积极或消极的作用,须要分层次分阶段的区别看待需求条件对日本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第7章是相关及支持产业对日本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本章从钢铁产业供应链的上下游两端入手,通过日本海外资源开发、钢材流通体系、原燃料运输业发展三个方面的讨论,分析了主要支持产业对日本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得出日本在钢铁产业供应链条的上下两个环节都对日本钢铁产业发展起到了切实的支持作用,体现出系统性、高效性以及很高水平的战略眼光,对日本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起到十分积极影响。第8章是企业因素对日本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分析。本章按照企业内部管理、企业间关系和大企业并购三个层次对企业因素的影响进行讨论。分析了日本钢铁企业内部的管理体制、计算机应用和企业内教育等管理手段;考察钢铁产业内部不同形态生产企业的结构、分包制以及日本钢铁企业系列化;重点关注了日本钢铁产发展过程中两次重大的企业间并购。得出企业要素推动和促进日本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结论。第9章是历史机遇和政府因素对日本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分析。本章讨论了发生在日本钢铁产业发展关键节点上的历史事件及日本政府行为对日本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验证了波特钻石理论中关于机会和政府因素会影响一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论断,得出日本钢铁产业的发展与几次历史事件的密切关系,以及政府行为对日本钢铁产业的走势影响作用。第10章是日本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本章简述了我国钢铁产业发展的现状,指出面临的主要问题;总结了日本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在产业协调竞争、产业链完善、产业结构合理和经营管理创新四方面的经验;结合日本经验和我国的现实情况,对我国钢铁产业的提出了规范市场竞争秩序、加强钢铁产业上下游产业链建设、企业联合与协调经营相结合、重视企业经营管理四方面建议。

李涛[9]2018年在《彼得斯曼国际经济法宪政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彼得斯曼教授是开创以世界贸易组织贸易规则为核心的国际经济法学术研究的领先学者。在四十多年的学术生涯中,彼得斯曼以“公民驱动”的宪政思维为基础、以人权保护为进路、以国际经济体系的多层司法治理为核心,创立并发展了独树一帜的国际经济法宪政理论,为长期以法律实在主义和功利经济理论占主导地位的国际经济法这一法律部门提供了一个规范性的终极理论假设,并将国际经济法的学术探讨从规则层面引入更深层次的基础理论层面。随着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崛起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中国已不可避免地需要参与到全球经济治理机制的创新发展中。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对同样以民众权益为出发点并代表着西方思维方式的彼得斯曼国际经济法宪政理论进行对比研究和反思具有较高的学术意义。西方宪政思想经历了历史上诸多哲学家、思想家的阐述,形成了一个一脉相承但又不断发展的自由主义宪政理论体系。作为西方学者的彼得斯曼不免受到了这些思想的影响,表现在其理论中所要解决的核心议题就是全球化背景下公权力与个人之间的协调问题。为全面展现其理论内涵,本篇论文分别从文献沿革、思想来源、关键词解读、同行批判、实践应用等角度进行分析,并对照中国语境对其理论的普适性进行考察。第一章为彼得斯曼国际经济法宪政理论概述。彼得斯曼的思想体现为一个以个人经济自由为理论预设,并博采自由主义哲学观点,且将国际经济关系置于人权思想之坚实“基座”之上的宏大理论设计。其关注的是国际经济法领域的规范性、根本性问题。其价值在于为人们更好地辨明国际经济分工的“游戏规则”提供了一种思维方法,而不是仅仅做法律规则的解释者和适用者。第二章结合有关历史背景对彼得斯曼国际经济法宪政理论的发展轨迹进行梳理。第一阶段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他主要关注于国际经济规则的宪法功能问题。第二阶段大体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始至二十一世纪初,在这一阶段彼得斯曼将其理论前提从经济自由延伸至普遍人权,并主张将人权法并入世界贸易组织和其他国际组织中。在第三阶段,也就是从二十一世纪初开始的这一阶段,彼得斯曼直接提出了以正义、人权、审议民主、跨国法治、及其他可普遍化共同的宪法原则为基础的世界主义国际经济法概念,但是,他同样认为多样化的“宪政多元主义”应该得到尊重。第三章关注的是彼得斯曼国际经济法宪政理论的思想来源。彼得斯曼用以发展其国际经济法宪政理论的一个主要方式就是跨学科研究方式,表现为他对于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秩序自由主义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和公共产品理论的引用。他的很多理论命题预设都来源于经济学理论。康德和罗尔斯的理论在彼得斯曼的理论框架中更是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第四章对“人权”、“正义”、和“司法复审”这三个彼得斯曼整个理论体系中最为重要的关键词进行分析。人权为以保护公民宪法权利为导向的国际经济法范式转变提供了最重要的理由;正义作为国内和国际法的核心目标能够引领人们在国际劳动分工正当秩序的多样化理解之间达成“重叠一致”;而法院则被视为国际经济法中的人权和正义的“最具独立性的卫士”。第五章探讨彼得斯曼国际经济法宪政理论与国际经济法实践的衔接问题。欧洲经济法对于人权保护的司法渐进释明、欧洲司法上的比例平衡原则是彼得斯曼国际经济法宪政理论之实践依据的重要来源。对于贸易法领域的宪政化问题,彼得斯曼早期大多采用一种过于理想化的、将贸易法和人权法相互联系起来的方法进行论证;而在其晚近时期的著作中,他基本上放弃了这一于乐观的解读方法,转而专注于“司法治理”相对于政治方式的进步意义。他对于国际法碎片化问题的阐释也是高度抽象化的。第六章回顾了彼得斯曼与美国学者阿尔斯通、豪斯的学术论战。彼得斯曼的理论论述在美国学者看来是不注重细节的,甚至是信口雌黄。而彼得斯曼则一直强调要从根本价值的视角并以整体性的眼光和宽泛的解释方法对待国际劳动分工领域的问题。阿尔斯通和豪斯遗漏了对彼得斯曼理论中的“个人主义”这一规范性前提进行分析。第七章剖析了彼得斯曼的理论在中国语境下的普适性问题,尤其关注了他的理论中“人权”、“正义”和“司法复审”这三个极为重要的关键词在中国语境下的理解。中国的情况与彼得斯曼的理论设计是大相径庭的,表现为自上而下的范式不但在中国是强有力的现实存在,而且在中国融入世界的脚步中也显露端倪。彼得斯曼的理论与中国思想的分歧根植于基本价值观的不同,进而也是不能以“多元主义”这种词汇来掩饰的。

赵海清[10]2018年在《日本对印度经济外交(1952-2017)》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52年4月28日《旧金山和约》生效,日本独立,经济外交在日本外交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从1950年代起日本就开始了对印度的经济外交,1950年代末至1960年代初为日本对印度经济外交的第一个高潮期,两国关系得到加强。此后两国的经济外交和经济关系缓慢发展,到1980年代日本加强了和印度的关系,经济外交出现第二个高潮。1990年代初中期日本对印度经济外交关系平稳发展。1998年印度核试验,引发日本制裁,这一阶段成为日印关系的低潮,也是经济外交的低潮。直到21世纪初开始,日本重新审视与印度的关系,对印度展开了全面、密集的经济外交,强度越来越大,从而将两国关系提升到了一个新水平,日印关系格外显眼。本文通过对“日本对印度政府开发援助(ODA)”、“日本对印度直接投资(FDI)”、“日印贸易关系”、“日印首脑经济外交”四个变量和“日印经济伙伴关系协定(EPA)”的考察来分析日本对印度经济外交强度变化,验证“日本加强了对印度经济外交”的假设。印度从一个不太为日本经济外交重视的发展中国家成为本世纪日本经济外交最重视的发展中国家,本文认为起决定作用的是日本的大国战略重心转变造成的。本文认为日本的大国战略可以大体分为经济大国、政治大国、安保大国三个阶段。日本把“入常”作为成为政治大国的捷径,依靠经济外交拉紧印度,谋求联合“入常”。日本在其大国战略实现过程中,还形成了一系列支撑其成立的子战略,包括安保战略、经济发展、“入常”目标、价值观外交、制衡中国考虑以及地缘政治考量等,这些都促成了日本对印度态度的转变,同时也成为日本加强对印度经济外交的动因。本文最后评价日本对印度经济外交,对日印关系进行展望,对中印日关系进行预测。

参考文献:

[1]. 二十一世纪初中国进口铁矿石运输市场研究[D]. 林汉新. 大连海事大学. 2000

[2]. 我国铁矿石进口量与相关经济指标的数量关系研究[D]. 陈佳娜. 中国海洋大学. 2013

[3]. 中国钢铁业并购发展趋势与对策研究[D]. 陶魄. 南京理工大学. 2007

[4]. 港口发展模式演进与其在供应链中的价值关系研究[D]. 李杭. 大连海事大学. 2014

[5]. 中国沿海港口合理发展建设时机研究[D]. 白景涛. 上海海事大学. 2006

[6]. 国际战略通道研究[D]. 李兵. 中共中央党校. 2005

[7]. 我国钢铁行业产品结构优化研究[D]. 孙厚清.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08

[8]. 日本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 孙毅. 吉林大学. 2013

[9]. 彼得斯曼国际经济法宪政理论研究[D]. 李涛. 山东大学. 2018

[10]. 日本对印度经济外交(1952-2017)[D]. 赵海清. 外交学院. 2018

标签:;  ;  ;  ;  ;  ;  ;  ;  ;  ;  ;  ;  ;  

二十一世纪初中国进口铁矿石运输市场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