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论文_胡海莹

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论文_胡海莹

北京万兴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市 102600

摘要:建筑工程结构越来越复杂,混凝土浇筑结构所占比例不断增大。探究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至关重要。本文主要对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

1.混凝土进行浇筑施工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1.1混凝土在浇筑期间需注意的事项

在进行混凝土施工时,若混凝土表面产生泌水现象非常严重,需要及时清理表面上的泌水。在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必须对泵送的混凝土灰含水量过高的情况进行处理。因为其水份远远高于人工搅拌混凝土含水量的时候,混凝土的质量就会下降。需要根据施工及设计的相关标准规范的要求,对混凝土的降温速度及温差进行控制。

1.2混凝土的养护

提高混凝土质量的关键在于保温养护,保温养护的时间不宜过短,一般要求大于15天。保温养护的目的在于减少混凝土内外温差,避免温度应力破坏混凝土的结构,产生裂缝。在保温养护期间,要严格执行施工标准。保证混凝土内外温差和温降处于规定的范围内,以减缓混凝土的降温速度。

1.3混凝土的运输

在建筑行业中,运输是一项重要的工作环节,大量的原材料都需要经过运输过程到达施工现场。在混凝土的运输过程中,易出现分层、泌水、砂浆流失和坍落度下降等不良现象的发生。为避免发生这类现象,我们对运输过程要做以下几点要求:混凝土在完全凝固后再进行运输作业;当混凝土在从运输工具中倾倒的瞬间,要根据具体的工况条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避免混凝土在倾倒之后发生破坏,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混凝土在倾倒时,其倾倒高度不得超过2m。如果高度超过2m,则串筒、溜槽或震动溜管等工具要与其一起下落,同时要确保混凝土的出口角度垂直于地面。

2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

2.1施工前的准备

混凝土浇筑施工前,要将所需材料再验一次,并将配合比、施工工艺、施工质量监督、施工人员配备、混凝土高低标号以及振捣相关信息等进行技术交底,将混凝土运输车和其它施工机械设备调试并准备好。另外,需要应对气象因素制定应急预案,确保浇筑施工的顺利与质量。

2.2混凝土搅拌

混凝土现浇前,需要对混凝土进行比例调配与搅拌。施工人员要严格按照施工要求进行骨料、掺和料的选择与调配,确保混凝土特性,适当加入水,搅拌一定要均匀,计算好运输距离、时间,从而固定搅拌时间,保证混凝土搅拌到位,和易性良好,具有较好的适用性,为混凝土浇筑打下良好的前提。

2.3混凝土浇筑施工

在某些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应当根据工程现状采取分层浇筑的混凝土浇筑方式,在混凝土的分层浇筑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当确保分层厚度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同时,在混凝土的分层浇筑过程中当其间隔时间大于混凝土初凝时间时将会造成裂缝现象从而促使混凝土的抗渗能力、抗剪能力、结构强度都会出现明显的下降并且会严重影响到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因此,在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进行间隔时间的有效计算,从而有效减少裂缝现象的出现。

2.4混凝土振捣

选择合适的振捣机械,确定最佳的振捣距离与振捣次数,调解好机械振捣频率和振捣力,并在振捣过程中严格按照振捣质量要求进行现场监督与质量管理,严防由于振捣质量不过关而产生的混凝土裂缝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分析

3.1 合理确定混凝土配合比值

在混凝土配合材料中,沙子和水凝以及骨料必须严格达到一定的标准。水凝必须应选择硅酸盐水凝保证其强大于32.5MPa。同时要求水热化指标小于275KJ/kg水泥每一立方混凝土中碱含量小于2.25kg。设计配合比值必须要按照所提供的合格的水泥砂石比值。水泥还需要注意必须要强度以及细度,不同品牌、不同厂家、不同生产日期、不同型号的水泥需要做详细的标注。骨料作为混凝土搅拌材料中的基本组成材料之一,如果骨料选择太粗的话,那么很容易造成空隙间距等问题,会非常影响混凝土的抗渗性。于是就要求施工单位必须尽量采用颗粒均匀,大小均等,形状相似的骨料。一般来说骨料的含泥量应小于1%。并且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执行。只有全部准备材料达到施工要求,才能做出合理的混凝土配比,才能使施工得以正常合理的进行达到设计和验收标准。

3.2 要规范搅拌和运输方式技巧

进行搅拌首先要确保搅拌均匀,就要求搅拌机必须达到一定的功效和功率,搅拌机工作效率到不到标准,那么搅拌出来的混凝土肯定会有粗有细,进而将影响施工质量。第二个条件是要确保混凝土在搅拌站进行集中搅拌。此外要充分考虑混凝土的温度,而对于混凝土的运输要考虑的是浇筑速度和凝结时间,浇筑速度过快则质量不会过好,影响具体细节影响施工进度。而浇筑过慢而导致温度下降,不利于保存原材料。而且混凝土的均匀性也会得到迫害。如果出现了离析现象一定不要害怕麻烦而必须要进行第二次的搅拌。

3.3 确保浇筑技术全过程准确

在混凝土浇筑技术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浇筑了,所以应当由专业的工作人员进行浇筑。在施工过程当中对模板浇筑时,一定要保证混凝土不要对模板进行冲击,不要影响到钢筋骨架。这些细节问题就可以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在入模时禁止集中倾倒混凝土保持混凝土浇筑均匀。对于浇筑高度超过的最好使用溜管。溜管出料口的高度要保持在1.5m以内。在浇筑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出现中断现象,防止出现冷缝。在对不同层次进行浇筑时,应保证其每层浇筑的厚度在一并保证层与层间隔时间不超过两个小时,最后要对其进行搅拌保证结合更加充分。而振捣在混凝土浇筑中也是必须要严谨注意的,需要施工单位准确执行。为达到施工标准,进行振捣这一步骤,一直振捣直至混凝土不会出现下沉下落现象为止,千万不要害怕浪费时间浪费精力人力。必须注意的是,振捣之间的单位距离不要超过40cm。如果一旦出现振捣不均匀或者出现遗漏现象时,必须进行二次振捣。

3.4 混凝土浇筑后的养护

(1)加强混凝土浇筑后温度控制和养护

混凝土浇筑、振捣完毕,初步凝结之前,先按照标准高度用刮尺进行初步刮平。然后用木板打磨压实。待混凝土初步凝结并脱水后,再用木板继续进行磨搓,直到有效闭合混凝土因收水而产生的裂缝。最后,混凝土最终凝结后,开始用刮尺和抹子对混凝土进行收光工作,收光后的混凝土需要覆盖蓄水养护薄膜。混凝土浇筑中通常内部会存有不易散发水泥水化而产生的热量,这部分热量会从内部是混凝土温度升高而产生裂缝。本文建议,要密切注意混凝土终凝后的内外温差,采取控制温差的措施可以有效控制裂缝的产生。具体操作是在浇筑完成,终凝之后,在混凝土表面覆盖蓄水塑料膜,对混凝土进行蓄水养护,一般水深不超过2厘米,这样能够保证混凝土内外温差在一定范围内。根据时间经验,水养护时间大约为2星期。

(2)做好成品保护

在砼灌筑实现,同时并没有显著的脚印痕迹,就要对其开展遮盖保养作业。保养中要留意检测砼强度符合行走规范同时灌筑砼内部外部温度差在二十六摄氏度以下时才能够在上面开展行走保养作业。除去模具时一定要轻,尤其留意对砼边角位置的呵护。

结束语

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应用越来越多,为了更好的应用混凝土浇筑技术,必须从材料质量上把关,从施工工艺上监督,选择好施工方法,牢记容易出现问题的施工环节,从而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许靖,葛妍.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7,8.

[2]黄峰,李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探究[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3,(24):109.

论文作者:胡海莹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5

标签:;  ;  ;  ;  ;  ;  ;  ;  

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论文_胡海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