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基于学生成长需要的德育变革
●邓易
摘 要: 学校德育虽然历经多次变革,开始朝科学化、生活化的方向发展,却依然未能真正走进学生内心,存在无法满足个体成长需求的问题。成长德育突破了这种局限,它将个体成长视为动态的过程,尊重、满足、引导学生的成长需要,从而为解决学校德育中诸多问题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当然,为了从实践层面彻底清理这一问题,学校有必要重设德育目标、更新德育内容、调整德育方法。
关键词: 成长德育;成长需要;德育变革
“德育要将人引向何方”是德育理论和实践都无法回避的核心问题,当前学校德育的理念和实践都是建立在对该问题的追寻之上。然而,在此之前,我们忽视了与之相关联的前提性问题,即“德育要从何处出发”。学校德育对这个问题的忽视,导致未能充分关注到学生的需求,而是将逻辑起点搭设在外界要求之上,逐渐异化为抽象的知识、外在的规范和强制。生活德育理念正是为了寻回以往学校德育遗失的社会性、实践性、真实性等特质,促进学生“能过道德的生活,通过过道德的生活而学习道德”[1],最终“建构一个奠立于现实世界的可能生活”[2]。遗憾的是,生活德育论依然没有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理世界,而是选择“以人的生活经验为德育的起点”[3]。这种生活经验虽然是学生经历的,却也是外显的、零散的。因此,我们有必要重新提请对德育始点问题的探讨。成长德育为修正这个问题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它以学生的成长需要为出发点,在尊重的前提下满足,在满足的基础上引导,使个体在德育活动中呈现出生命的鲜活状态。当然,为将成长德育的理念落实到实践层面,我们有必要基于学生的成长需要,在关照现实障碍之后变革当前学校德育。
一、学生成长视角下的德育困境
学生成长需要是指在学生身心发展过程中所必需的各种基本需要,主要包括安全需要、关系需要和自主需要等方面,为自身的发展提供了内在动力。这种成长需要以心理层面的需求为特征,也与人性、文化、环境等因素相关联,因而能够成为个人走向社会的桥梁。德育作为促使学生健康成长、走向社会的中介,理应建立在学生成长需要的基础之上。然而,从学生成长需要的角度来审视学校德育,我们会发现依然存在诸多困境。
为最大程度消除发电机内部故障,在保护动作于发电机断路器跳闸时,必须断开自动灭磁开关和发电机励磁回路,使得转子回路电流不会在定子绕组中继续感应电势,避免发电机遭受进一步的破坏。对发电机断路器跳闸保护,往往需要满足以下要求:
(一)缺失学生成长主体的德育目标
现行的中小学德育目标主要包含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培养爱国、守法、明德的公民;第二个层次是培养具有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具有较高思想觉悟的社会主义者;第三个层次是使少数优秀分子成为共产主义者。显而易见,这种德育目标是基于国家角度和成人话语而提出的外在期望,缺失了对学生主体需要的关照。具体而言,一方面,德育目标基于国家立场。各类政策文件对小学、初中和高中的德育任务作了明确的规定,包括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等普及性要求,以及心中有集体、有人民、有祖国等具体性要求。不可否认,这些要求对于学生将来走向社会有一定的促进性作用,但它们是从国家的立场对学生发展进行的外在规划,为其勾画了简明的支配性蓝图。当德育目标转化为学校德育实践时,国家会以实在的形式与学生相遇,结果就是以国家的立场置换了个体的需求。于是,学生在德育目标的催促下,只能畏怯于外在的强势,而非表达自我的需求。另一方面,德育目标基于成人本位。考察各个时期的德育目标,无论是语言叙述,还是内容拟定,我们都很难看到学生的视角。可以说,在关于学生的德育目标中学生反而是缺失的,而成人则扮演着隐而未显却又极具强制性的角色。此时,德育目标无心亦无意关涉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心理层次,而是以成人的外在想象代替学生的内在感受。有学者指出,“传统的道德教育只把受教育者当作各种道德规范的接受者,很少去正视其心理世界,以至在道德教育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难以理解和沟通”[4]。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判定德育目标不是为了成全学生,而是将其模铸为成人的设计。其实,学校德育理应是一种为了促进学生成长的教育活动,因此必须将其成长需要和生活实际置于核心地位。因为学生若是缺失了属己性体验,他就不可能对道德(规范)产生认同并内化,更不会外显于行为。换言之,一旦德育目标外在于学生,成为与学生的需要、情感、幸福无涉的规范条例,那么德育活动就无法取得适切的效果。遗憾的是,在当前德育目标中,学生作为成长主体恰恰是缺失的。
(二)脱离学生成长需要的德育内容
德育内容是对德育目标的具体呈现,是与学生发生直接联系的主要载体。可以说,如果德育内容偏离了学生的成长轨道,学生就难以获得整全的发展。然而,“德育的过程向智育看齐同样也成为单一的知识获得的过程。它向学生传输的是被普遍化和客体化了的道德知识,这种知识隔绝时空因素,追寻有逻辑体系的道德知识,追寻抽象的道德概念、规范、规则,它被赋予的是指导道德生活普遍准则的意义。这种知识抽去了具主体生命表征的内容,它无视人的情感和态度,鄙视直觉与体验,它将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放逐出外,以显示它的客观和科学。”[5]不难看出,学校德育传递的内容是一种经过简化的知识,既在真实的生活之外,又祛除了人的独特属性。正是由于这种原因,德育内容与学生的成长需要彻底失联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德育内容的知识化倾向。我们不能否认知识是德育内容的重要呈现形式,但真正的德育知识应该符合两个标准:一是知识的生活属性,二是知识的层次属性。前者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联系在一起,有利于其进行有效的迁移;后者则与学生的阶段性心理需求一致,可以让其进行充分的内化。缺失了这两个属性,德育内容的知识化只是将道德肢解为客观的、普遍的“科学”知识。它抽去了鲜活灵动的生命表征,放逐了有血有肉的人,根本无法实现本应发挥的德育功能。其二,德育内容的外在化特征。有伦理学家指出,“现代的立法者和思想家以类似的方式感觉到,道德并非人类生活的一种‘自然特性’,而是需要构思并注入人类行为的东西;这也就是为什么他们试图制定并强加于人们一种全面的整体的道德规范——一种能教给人们,并能强迫人们遵守的依附性规范。”[6]于是,德育内容呈现出明显的外在化特征,它将道德约减为外在于人的规范、规则,并将之平行灌输给每一个学生。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心理需要是被忽视的,而控制德育内容传递阀限的是外界期望值。当道德被弱化为客观知识与外在规则的时候,它的育人价值就会减弱;当德育内容偏离学生生活和成长需要的时候,它与学生联系的纽带就断裂了。可以说,当前学校德育的内容已经脱离了学生的成长需要,既不会真正促进学生道德认知的发展,也难以培育道德情感、引导行为方式。
长期以来,德育一直被认为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的教育活动。循此思路,学校德育目标理所当然地变成了培养学生形成高尚的社会主义品德。这种关于德育及德育目标的论述不能说不对,却抽离了学生的中心地位。真正的德育必须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展开,顺应学生的发展方向,最后再回到学生自身,其目标也应该是充分考虑学生当前的品德情况、符应学生未来成长图景而提出的发展性要求。有鉴于此,学校德育朝成长德育的转化就不可避免了,因为后者正是以学生的成长需要为出发点,目的是为了成全学生发展。以成长德育来变革当前的德育目标,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其一,德育目标要明晰属人立场。道德在本质上是要人根据人的目的去生活,即道德是成人之道。就此而言,学校德育的目的应该是为了使学生成为人,而不是成为某一种人——从事某种职业、具有某方面技能的人。正如鲁洁先生所言,“做成一个人——道德教育的根本指向”[13]。这就要求相关德育活动要以学生为核心,在顺应其身心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成人。在成长德育的关注下,教育工作者必须首先了解每个年级、学段学生的成长需要——在何处顺利、在何处受阻,然后再重新修正、拟定德育目标。此时,德育目标才会携带着真实性、生活性,从而与学生更加契合。其二,德育目标要引领需要层次。我们应该知道,德育始终关注学生基本成长需要是必要的,却是不够的。因为“人是在自我超越中不断生成和发展的,自我超越,是人之为人的基本特征。为此,赋予人自我超越的意识和能力,应当成为教育的主要使命。”[14]也应当成为德育的主要使命。所以德育目标的拟定应该关注并提升学生成长需要的层次,从而脱离简单物性的束缚、超越平面的生活意义。其实,德育目标对学生需要层次的引领,“既反映发展可能性所指向的领域,也包含着学生在不同发展阶段必须跨越的领域”。”[15]总而言之,成长德育关照下的德育目标应该是发展性、超越性的,在尊重和满足学生基本成长需要的基础上,也为之指出未来发展的更高层次。
(三)阻滞学生成长趋势的德育方法
正是因为学校德育未将学生视作发展的个体、成长的主体,才导致自身在德育目标、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藉由对问题的梳理,我们会发现当前学校德育依旧是一种静态的德育、平面的德育,无法符应学生不断变化的成长需要。因此,为清理德育的困境,促进学生的品德发展,学校德育应该进行变革。
德育方法是联结德育工作者与学生的纽带,也是德育内容有效传递的依托。因而,如果德育方法使用不合理,不仅会降低德育效果,甚至会对学生的成长产生负面影响。从顺应学生成长趋势的角度来看,教师对德育方法的运用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两大方面。一方面,德育方法缺乏互动性。德育方法往往被教师视之为单向传递德育内容的手段,从而忽视了师生双向互动、共同活动的过程。例如,在德育活动中,教师常用的说服教育、行为训练、品德评价等方法,本身都携带着不同程度“单向”和“灌输”的意味。在某种意义上,这些德育方法都是以教师为核心来实施的,而非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随着德育工作的功利化倾向日益严重,教师“不顾品德内化规律,否定道德学习主体化,用规范宣讲取代心性修养的纯外铄过程,成为中国德育的现实的主流特征”[7]。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倡导教师利用环境的积极因素来影响学生,使其在潜移默化之下实现成长,也会因为缺乏互动的方式让他们难以去“移”去“化”。另一方面,德育方法缺乏针对性。学生在不同发展阶段具有殊异的心理需求和情感体验,因而为有效促进学生的品德发展,教育者应该因时因事因境而采取不同的德育方法。然而,当前学校德育在不同阶段采取的却是相同德育方法,即以说服教育为主,榜样示范和品德评价等为辅。试想一下,教师给小学生树立雷锋作为学习榜样,是否可以对中学生起到同样的效果?当学生处于叛逆期而表现出强烈的自主意识,教师若是依然想要通过说服教育要求其“听话”,是否会适得其反?很明显,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增加,榜样教育的效果会逐渐降低,说服教育也无法起到理想的效果。其实,无论德育方法是缺少互动性,抑或是缺乏针对性,归根结底都是由于学校开展德育活动时未能认识到学生的发展趋势,以致于总是试图用冷硬刻板的方法将学生拉入预先设定的轨道,最终滞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正如马卡连柯认为的,教育实践中“没有任何十全十美的方法,也没有一定有害的方法”[8]。可教育者一定不能忽视他隐含的意思,即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地运用教育方法。
何谓成长的德育?它指的是教育者在尊重学生成长需要的基础上,通过满足和引导学生的成长需要,以促使他们形成良好品德所进行的教育活动。它陪伴着学生的成长而成长,紧随着个体身心的变化而变化,始终将自身的出发点和着眼点奠立于学生的成长需要之上。
二、成长德育的要义
袁安只觉得师父们的内力变急变锐,好像钓钩一般,将他与上官星雨、李离好容易会齐的内力扯住,勘勘即将冲破经脉狂泄而出,他领头,带着三人跳跃躲闪,又全无作用,十万火急之中,听到李离在后面高喊:“鲲!”心中即如电光火石一般,原来师父们内力何等深厚,变化何等繁复,可以作水,作云,作天,作地,有吞夺星辰,运转宇宙之力,遂成此逍遥大阵。我们来入此阵,是一粒芥子?一杯水?一条船?蜩与鸠?我们是鲲啊!顺着水,顺着云,顺着地,顺着天,顺着星辰与宇宙的力量,“而后乃今将图南”。
(一)基点:尊重学生成长需要
成长德育的提出,为我们变革当前学校德育现实提供了新的思路。当然,为了彻底清理学校德育存在的问题,最重要的还是要将成长德育的理念落实到实践层面。因为学校德育的整体改观最终目的是要促进学生的发展,而德育实践是直接与学生相连的。由此,我们将从重设目标、调整内容、更新方法等方面来详细呈现成长德育视角下学校德育的变革路径。
(二)核心:满足学生成长需要
综而言之,成长德育是以尊重学生的成长需要为前提、以满足学生的成长需要为核心、以引导学生的成长需要为目的所构建的德育理念。它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层次特征和变化规律,致力于藉由适切的方式消解学生因成长需要未能得到满足而呈现的德育问题,最终促使学生获得良性品德发展。
(三)目的:引导学生成长需要
满足学生的成长需要不是德育的最终目的,因为这种满足可能让学生仅仅停留于较低层次的物质满足,或安全、秩序、依恋等心理满足。可以说,学校德育对这些需要的满足是必要的,也是基础的,但对于完整的德育活动而言却是不够的。德育最终的目的是要逐渐推进学生的成长需要从较低层次向较高层次跃迁。叶澜教授就认为,教育者“应从发展的意义上把握学生的需要,关注学生在不同发展阶段所呈现的特殊的,与成长相关的需要;而不只是学生现在表现出来的需要……教育的重要任务是促进和提升学生的需要层次”[11]。学校德育活动的目的也应该如此,即在把握学生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追寻更高层次的成长需要。当然,由于学生认知水平有限,他们一时很难真正认识到更高层次的成长需要是什么。因此,优秀的教育者必须善于激发和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真实的、高层次的成长需要,让其获得更高水平的发展。其实学生较高层次的成长需要不是凭空产生的,更不是外在强加的,而是从他们在充分了解自身,在教育者引导下主动发现的。它从学生当前的基本需求出发,指向于学生未来的更高层次需要。例如,一位优秀班主任接手全年级纪律最差的班级。按照常规,群体性的纪律混乱理所当然应该将原因归之于学生行为习惯的薄弱。然而,新班主任通过调查发现,班级纪律涣散根源于学生的群体性自卑。因为这个班级几乎没有在学校范围内得到过表扬,学生都认为自己是差生、自己班是差班。于是,这位老师从学校运动会、上课问答、学习方法交流等日常生活活动入手,策划了一系列活动帮助学生积极参与,并且设计班会强化学生的自信心。最终,班级的面貌得到了很大的改观。[12]这种情况的改善就是因为教师发现了学生对更高层次成长需要的渴求,并加以引导进而满足,从而让学生的品德获得了良性发展。不难看出,学校德育目标若是调整到与学生真实的成长需要相一致,进而有序引导并合理激发学生进行追寻,那么德育活动必然会是合理而有效的。值得注意的是,教育者不能以外界的要求或自己的期望过度地拔高或异化学生的成长需要。换言之,所有的成长需要都应该是学生的,或者是自身直接产生的,或者是经由自身核验的。
在尊重学生成长需要的基础上,为了切实促进个体的健康成长,教育者有必要将尊重落实到行动,即选择合适的德育内容来满足学生的成长需要。为了避免这种“满足”来自于外界的臆测和成人的规划,成长德育要求教育者从学生的身心发展出发,以此来组织相关的德育活动。就此而言,基于学生成长需要的德育活动应该是内在的,它从学生自身的心理水平出发,与主体的生活经验和内心世界相联。可以说,在成长德育的视域中,学生是主体,也是核心;学生的成长需要是起始点,也是落脚点。当然,满足学生的成长需要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是教育者满足学生的成长需要。教育者作为组织德育活动的组织者,他们可以通过对学生不同阶段成长需要的了解和尊重,采取恰当的活动方式来满足其需要。这种满足建立在教育者对学生成长趋势的深刻把握之上,而不是依凭成人的直觉或主观的猜测。例如,初一的学生从家人的护佑下独立出来的信念强烈,自我定位的着眼点逐渐从单一的学生角色转向多重观点,而成长的需求也使他们把视线投向成人世界里的信息。此时,教育者应该根据学生的这种心理需要组织他们广泛参与班级活动,让其在活动中发现自我、表达自我,而不是压制学生成长的冲动,甚至与学生发生直接冲突。二是学生满足自我成长需要。随着年龄的成长和身心发展的成熟,学生终归要离开教师和学校、走向陌生人和社会,进行独立自主的生活,那么教育就应该是教会学生满足自我的需要。“如果我们着眼于需要的分析,那么教育对于个体的意义,就是使个体具有正确合理选择自己发展方向的能力,提高个人满足自己合理需要的能力和向新的需要层次跃迁的自觉意识与能力。”[10]因而,在德育活动中教育者应该提供学生参与和主导的机会,让他们能够生成发展自我的能力。例如,给予学生组织班级活动、参选班级管理者的机会,通过演讲比赛、运动会、社会服务等形式让其自我创造、自我证明。可见,成长德育在满足学生成长需要的过程中,拉近了德育活动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他们对德育的疏离对抗心理,从而实现德育内容由外在到内在的转化,最终增加道德原则与日常生活的契合度。当学生的成长需要得到满足,学校场域内所谓的“道德问题”也会急剧减少。
三、成长德育关照下的德育变革
学校德育活动的展开应该以学生的身心现状为出发点,以学生的未来发展为归宿点。因为“道德的根本在于尊重生命,尊重生命成长的自然规律,尊重人的正常需求”[9]。如果德育忽视了对学生的尊重,那么它所呈现出来的活动形态将会成为一种“自说自话”,甚至是一种固执于外在的僵化。成长德育是尊重学生在每个成长阶段的正常需要,并以不同阶段的、具有连续性的成长需要为基点,在其当下的鲜活和未来发展之间搭建联结的桥梁。当然,学生的成长需要不完全是私人性的内心体验,而是主体与社会在良性互动中不断生成的发展需求,虽然个体之间会有些许差异性,却也存在明显的规律性。于是,成长德育以学生各个阶段成长需要的基础,明确诊断出学生的成长在何处顺利、在哪里受阻,从而采取针对性的辅助措施。就此而言,许多问题看似是“顽固”的道德问题,实质上是由于学生成长需要未被尊重的外在显现。例如,在学校教学活动中,小学三年级学生普遍存在“乱”的问题。按照常规的思维定势,三年级学生相较于一、二级学生心理更加成熟,相应的班级纪律也理应更好。循此逻辑,教师就会将班级纪律差的原因归结于个别学生的品德问题,从而采取严厉的规范措施来对学生进行行为纠正。其实,这种班级“乱”的根源不全是由于学生的品德不良,更多是因为三年级学生有着强烈表现自我的需要,却难以进行合理的筹划,也无法恰切地应对困难、处理冲突。此时,他们真正需要的是教师教授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简单的说教或训斥。因此,教育者应该做的是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尊重学生每个阶段的成长需要,而不是通过外在的强制扭转其正常的成长趋势。换言之,从成长需要的角度来看,如果一个问题具有普遍性,那么它很可能是因为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部分需要受阻而导致的。以此观之,教育者日常遇到的学生品德问题,也多是学生以“问题”的方式显露自身成长需要的现象。可见,成长德育会让教师转换自己的视角——从成人转换到儿童,从而实现教育方式的下移和落地。
(一)重设德育目标
信号传递理论认为,企业和外部投资者间存在信息上的不对称,为避免逆向选择,企业应通过信息披露等信号传递方法将信息传递给外部投资者,以降低企业与外部投资者的信息不对称。已有研究表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能显著降低企业与外部投资者的信息不对称程度,而信息不对称程度的降低又能增加企业对外部投资者的吸引力,从而改善企业的外部融资约束。而碳信息披露作为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一部分,也应能发挥降低企业与外部投资者间信息不对称的作用,从而增强企业对外部投资者的吸引力,以改善企业的外部融资约束。据此,提出假设1。
如表1所示,大学生职业希望自我、心理弹性均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r=0.34-0.48,P<0.01),职业希望自我与心理弹性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34,P<0.01)。
(二)更新德育内容
内容的知识化倾向是当前学校德育一直无法摆脱的痼疾。其实,知识是德育内容的一个必要载体,但不能隔绝学生具体的生活情境和真实的心理因素,否则根本不能顺利地与学生产生联结。成长德育正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以学生的心理需要为支撑点,可以有效纠正德育内容知识化的问题,从而让德育内容有根有源、有血有肉。具体而言,其一,德育内容要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学生成长需要的满足受到阻碍,会外化为一系列的“品德问题”。因此,德育内容的厘定必须以满足学生的成长需要为指向。当然,在此之前教育者要充分了解学生的成长需要,如小学阶段,四年级学生的安全需要最强烈,六年级学生的自主需要达到小学阶段的最高水平;初中阶段,初一学生的关系需要发生巨大变化——更愿意与朋友相处,初二学生的学业竞争最为激烈,初三学生的不良行为达到峰值等。其实,这种心理需要是学生身心发展(包括主体已有经验的积累)和外在生活环境(包括同伴和教师的影响力和影响方式)等内外因素综合交互作用的产物,并呈现出动态而规律的特征。正是因为学生在不同阶段的成长需要差异明显,学校德育必须要辅之以适切的德育内容,从而避免学生的发展受到抑制。其二,德育内容要照顾学生的生活经验。道德与生活是合二为一的,而人总是处于被某种道德所统领的生活之中。就此而言,学生道德层面出现的矛盾在实质上也是生活领域中的冲突。这意味着,教育者若想引起学生道德认知和情感的共振,辅助学生的品德获得良性发展,德育内容要关涉学生的生活经验,并随着学生生活境遇的变化而调整自身。正如有学者指出的,“本着尊重学生成长需要的学校道德教育,其内容构成需要积淀到学生的生命成长中,形成为学生生命内涵丰富、生命质量提升的重要内容”[16]。值得注意的是,学校德育内容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是基础,却不能仅仅停留在这个层次。依据德育目标,学校德育内容还应该涵括一些让学生能生成自我意识、进行自我创造的要素。因为“人的最根本的创造就表现在他的自我创造中,人总是在不断地进行自我创造,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人生境界,不断地赋予自己的生活以新的意义。”[17]这样的德育内容既可以在联系学生生活经验、满足成长需要的前提下,促使他们成为德育活动的参与者,又可以反过来让心理需要变得立体化,引导他们成为自身思想、感情、行为的反思者。
(三)调整德育方法
学校德育的变革不仅需要重设目标、重定内容,还需要对相应的方法进行更新,以推进目标的实现和内容的落实。德育虽然在理论上有诸多方法,但教育者在实践中对方法的使用依旧比较僵硬,取消了学生主动参与的机会。于是,学生成了被动的接受者,甚至会产生排斥心理,从而降低了德育效果。成长德育持有一种发展的观点,以变化的视角来看待学生的成长。论及实践层面,成长德育所倡导的德育方法有两重含义:一是灵活的态度。成长德育并不拘囿于对固定方法的使用,也不完全排斥固有的德育方法,而是主张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身心状态及遭遇的问题来选择恰当的德育方法。根据学生的心理状况,教育者在小学阶段可以侧重使用情感和实践的方法,在中学阶段应该侧重自我教育的方法。例如,一年级学生初入学校,喜欢满校园跑动追逐。如果从常规视角出发,教师会认为这是一年级学生不适应学校“规矩”的表现,从而会选择藉由严格规范训练来“解决问题”。然而,从成长的视角来看,一年级学生在校园里跑动是因为他们初到新学校,心中充满了好奇——对学校陌生环境和陌生同伴的好奇。基于这种心理,教师应该组织学生开展群体性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去了解校园的各个角落和设施并讲解其功能,从而让他们在集体游戏中适应新的环境。教育者应该始终持有灵活的态度,因时因事因境而使用不同的德育方法,这样才会达到理想的效果。其二,互动的方式。学生的发展不完全是内在心理需求的显化,还需要与外界进行交流并获得反馈,其中教师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发展中的个体之成长需要不会自发形成,这促使我们注意从师生互动和转化过程去理解成长需要。教师根据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困惑、问题状态和发展趋势的分析,设计针对性的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广泛参与、主动实践。”[18]成长德育的理念要求教育者在使用德育方法时要侧重与学生互动,采用个体乐于接受、可以参与的方法展开德育活动。在师生互动过程中,学生可以主动地甄别、展露并在教师的引导下修复自身存在的问题。此时,学校德育活动才能化外在为内在、转被动为主动,从而成为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DSP2a-DC5V内部利用电磁继电器的原理,当单片机的CTrl6引脚输出高电平时FCX191 A导通,DSP2a-DC5V内部左半部分回路导通,形成一个电磁铁吸引右半部分开关闭合,则连接油泵的整个电源回路导通,油泵上电工作.当单片机的CTrl6引脚输出低电平时FCX191 A断开,DSP2a-DC5V内部左半部分回路断开,右半部分的开关因为失去了磁性吸引而断开,则油泵的电源回路断开,进而使油泵停止工作.
成长德育关注的是学生与外界互动过程中产生的心理需求,突破的是某种抽象的、与主体无涉的虚幻强制。它的最终目的是要尊重、满足并提升学生的发展需要,最终使其能够获得一种自主能力——正确而合理地选择人生发展方向,具备一种自觉意识——满足自己的合理需要并向更高层次跃迁。在此关照下的学校德育变革将会真正把学生放在核心位置,一步步引导其循着成长需要的轨迹完善自身、走向社会。
参考文献:
[1]高德胜.生活德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74.
[2]冯建军.“德育与生活”关系之再思考——兼论“德育就是生活德育”[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4).
[3]高德胜.生活德育简论[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2,(3).
[4]范红霞,刘庆昌.尊重学生需要,改进道德教育[J].教育研究,2002,(6).
[5]鲁洁.边缘化外在化知识化——道德教育的现代综合症[J].教育研究,2005,(12).
[6]齐格蒙特·鲍曼.后现代伦理学[M].张成岗,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7.
[7]冯文全.论新时期学校德育方法的变革[J].中国教育学刊,2005,(5).
[8]安·谢·马卡连柯.论共产主义教育[M].刘长松,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2:125.
[9]朱小蔓,其东.关于学校道德教育的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04,(10).
[10]叶澜.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175-176.
[11][15]叶澜.“新基础教育”论——关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探究与认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309.
[12][18]李晓文.青少年发展研究与学校文化生态建设[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17-18,12.
[13]鲁洁.做成一个人——道德教育的根本指向[J].教育研究,2007,(11).
[14][17]鲁洁.道德教育的期待:人之自我超越[J].高等教育研究,2008,(9).
[16]李家成.论大中小学德育内容的衔接——基于学生生命成长的立场[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
邓 易/汉江师范学院教育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德育原理和教育基本理论
本文系2016年汉江师范学院校级重点科研项目(项目编号:2016A05)的研究成果之一。
(责任编辑:刘丙元)
标签:成长德育论文; 成长需要论文; 德育变革论文; 汉江师范学院教育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