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土建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属于主要的工程材料,其自身的性能相对优越,因此在工程施工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随着近年来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不断的更新,混凝土的品种以及性能获得了不断地提高,新型混凝土在土建工程中有着更加重要的作用。本文将重点分析土建工程新型混凝土材料。
关键词:混凝土;新型材料;特点及应用
1导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工程建设项目规模逐渐扩大,出现了很多品种的混凝土,这些新型的混凝土的耐久性较好,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其使用的范围也比较广泛,不仅能在土建工程中应用,同时还能在机械工业、低热工程、海洋开发以及造船业等不同类型的工程中应用,但是在土建工程中要想更好的应用新型混凝土,还需要进行不断地实践和探索。
2新型混凝土材料的主要类型
2.1高性能混凝土
部分发达国家目前已研制成功了高性能混凝土,其在很大的程度上促进混凝土材料进入了高科技的时代。高性能的混凝土能够在业界受到人们的重视,主要在于其本身存在以下优点:①高性能的混凝土材料有着较强的综合特性,可以大大减少混凝土的结构尺寸,以减轻建筑物的结构自重以及对地基的荷载,减少材料的用量,增大使用的空间,很大程度上减少工程的造价;②具有较高的工作性,能够降低劳动强度,减少施工的能耗。
2.2活性微粉混凝土
此种混凝土同样具有超强性,一般来说,其抗压的强度能够达到200~800MPa,是在普通混凝土的基础上形成的,其在形成的过程中,通过以下措施改善了混凝土的强度:①增加堆积的密度;②减少混凝土的用水量,促使混凝土达到了超高强度。此外,在其使用的过程中,由于骨料的粒径较小,接近水泥的颗粒尺寸。通常情况下,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一定要达到以下的基本要求:①需满足结构设计要求的强度等级要求;②需满足混凝土施工要求的和易性要求;③需满足工程所处的环境对于混凝土的耐久性要求;④需符合经济性的原则,也就是节约水泥从而降低混凝土的成本。
2.3轻质混凝土
此种类型的混凝土一般是借助天然的轻骨料、工业的废料轻骨料、人造的轻骨料等配合制成的轻质混凝土,具有密度小、强度高、保温好的特点,此外,其在保护环境方面也十分有效。针对此种类型的混凝土,在进行配合比的设计时,需准确的把握好水灰比、用水量以及砂率三个基本参数。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要以以下为原则:①在满足混凝土的强度以及耐久性的前提下,确定好混凝土的水灰比;②在满足混凝土的施工要求以及和易性的基础上,按照粗骨料的种类以及规格确定其单位用水量;③砂率的确定需以砂在骨料中填充石子空隙后仍略富余来确定。
2.4预填骨料升浆混凝土
在预填的骨料层中,需布置压浆孔以注入砂浆,从而形成预填骨料升浆混凝土。采用这种混凝土,不但缩短的工期,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在制作的过程中,混凝土的水灰比能够降至0.15,需要加入大量的超塑化剂,以改善其工作度。然而,预填骨料升浆混凝土的价格相对于常用的混凝土稍高,不过大大低于钢材,因此,可将其设计成细长、薄壁的结构,以扩大建筑使用的自由度。
2.5智能混凝土
在新型混凝土中智能混凝土属于应用较广泛的一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第一步,计算水泥的用量,按照已经确定的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确保混凝土的耐久性;第二步,合理的控制砂率,经过试验、计算等求出砂率,经过变化砂率以检测出混合物的坍落度,从而获取最大流动度砂率,将其作为最佳砂率。第三步,要按照骨料的规格、种类以及混凝土的水灰比确定配合比,保证混凝土的性能。
2.6掺减水剂混凝土
所谓掺减水剂混凝土,主要是以干燥的骨料为基准的,因为在实际的工作时采用的骨料一般会含有一定的水分,所以一定要在实验室做好配合比的换算工作,将其换算成扣除了骨料中的水分后、工地的实际施工所需的配合比。掺减水剂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①要根据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规程计算出空白的混凝土配合比;②要在空白的混凝土配合比中用水量与水泥用量确定的基础上,做好减水以及减水泥工作,以算出每立方米的实际用水量与水泥用量。此外,要重新计算出砂、石的用量,以及每立方米中混凝土减水剂的用量。除以上混凝土外,还存在一定数量的新型混凝土材料,比如自密实混凝土、纤维增强混凝土、碾压混凝土、再生骨料混凝土等等。
3土建工程新型混凝土材料的应用
在土建工程项目建设中,混凝土是用量最大、用途最广的一种建筑材料,特别是在一些大跨度的桥梁、矿井工程、海上的采油平台、海港码头和高层建筑等不同类型的工程被广泛应用。当前我国很多的研究单位不仅研究出了高流态自密实的高性能混凝土、海口和港口高性能混凝土、轻骨料的高性能混凝土、高抛纤维的高性能混凝土、水下不分散的高性能混凝土、纤维增加的高性能混凝土、大掺量粉煤灰的高性能混凝土等,同时还制定出了各种不同强度等级的高性能混凝土,研制出了一种完善的混凝土耐久性检测设备,且掌握了各种混凝土的耐久性的检测技术以及设备的施工成套技术,开发出了适应社会市场发展方向的商品混凝土,其主要有高性能混凝土、高强度混凝土、流态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泵送混凝土、防渗抗裂的大体积混凝土、大流动性混凝土等,其混凝土的质量也在不断地提高。随城市建设速度不断加快,混凝土的应用技术也在不断地进步,这些商品混凝土也取得了迅速的发展,发展到今天,在市场竞争中对商品混凝土的唯一要求就是在确保其工作性、耐久性和强度的基础上,将其成本和售价降到最低,从而获取更好的经济效益。在土建工程项目建设中,新型混凝土应该具备较大的流动性,并且符合混凝土运输、浇筑、泵送以及集中搅拌等施工工艺的流程。相对于普通的混凝土而言,新型混凝土的组成部分比较复杂,其关键技术在于超塑化剂和多种掺合料的混合使用(其主要的目的就是依靠这些成分来调整混凝土的性能),因此必须要把高效的缓凝剂和减水剂、稳定剂和引气剂等进行混合配比,以此形成的复合型塑化剂能够比较全面的符合混凝土工作性要求。设计配合比的时候,可以按照普通混凝土配合比的方法来进行设计,但是要注意的是一些主要的组成材料的性能必须要符合新型混凝土的相关要求,同时在配合比设计的时候,还应考虑其耐久性等问题,尤其是早期硬化收缩小、水化放热低以及下沉等问题。通过研究来挑选材料,采用一些特殊的施工工艺来制造出具有表面特性和特殊结构的新型高性能混凝土,从而降低环境的负荷,使其与生态环境能够相协调。随着社会经济水平能够的提高,新型混凝土材料应该向着规模化、体系化、集成化、智能化、理论化等方向发展,以此推动我国建筑事业的发展。
4结语
综上,随着社会的经济快速的发展,信息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工程建设项目的规模不断扩大,出现多种新型混凝土,且其具有较好的耐久性,较高的抗压强度,适用范围广泛。因此,在土建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应广泛的使用新型混凝土材料,从而更好的保证土建工程的质量,实现建筑业更加和谐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昕明.土建工程新型混凝土材料的应用探微[J].福建质量管理,2015,(11):214.
[2]张明均.浅谈土建工程新型混凝土材料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5,(45):206-207.
[3]吴丽琴.新型混凝土材料在土木工程领域中的应用[J].广东科技,2014,(08):135-136.
[4]贾海明.剖析土建工程新型混凝土材料的应用[J].河南科技,2013,(02):94.
论文作者:骆秀莲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7
标签:混凝土论文; 骨料论文; 土建论文; 工程论文; 材料论文; 耐久性论文; 用量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