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要学生带走的不仅是书包里的东西,还有超越书本知识的人的素养。”数学是每一个孩子从求学开始都必须要学习的主课,它教给孩子们的不应只是冰冷的数学知识,更重要是要教给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问题、用数学的思想去思考问题。
中学数学课程的学习不只是为了升学考试,更是为了把数学本身的学科意义渗透到学生的思维品质、实践操作、认知情感当中,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所以,作为数学老师,除了教知识,更要去思考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特别是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体现与落实数学核心素养。
什么是数学核心素养呢?通俗地说,就是把所学的数学知识都排除或忘掉后剩下的东西,或者说从数学的角度看问题以及有条理地进行理性思维、严密求证、逻辑推理和清晰准确地表达的意识与能力。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在学习数学基本知识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思考能力、推理能力及表达能力,所以在初中教学中必须以核心素养为指导,构建高效课堂。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数学教学,要求教师要更新观念。培养并提升核心素养,不能依赖模仿、记忆,更需要理解、感悟,需要主动、自觉,将“学生为本”的理念与教学实际有机结合。
具体在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重视课堂教学的方式,培养学生理性思维、勤于反思、问题解决的素养品质
教师要积极转变以往的教学意识与教学方法,转变以往只注重采用“填鸭式”教学方法给学生传授知识,做到大胆创新教学方式和方法,采用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愉悦中学习知识,这样不但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也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过去的教学中,大多是教师在黑板上书写,学生在下面听,而这种方式不仅效率极低,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高。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延伸,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也应注重对多媒体等现代信息设备的应用。
如我们在学习“三视图”时,图形往往是由几个比较复杂的图形组合在一起的,此时教师如果应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用板书的方式在黑板上作图,这样不仅浪费时间,也会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感到厌烦。所以,教师应充分应用多媒体设备,在电脑上展现出图形的各个方向的视图,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三视图的概念,还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也可以通过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疏导,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理性思维、勤于反思、问题解决的素养品质。
二、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数学抽象、逻辑推理的素养能力及勇于探究、乐学善学的素养品质
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历数学、发现数学、理解数学、体验数学。也就是说在数学教学中不仅要讲数学知识,而且还要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例如,在讲解“勾股定理”时,老师不要一开始就告诉学生勾股定理的公式,而是要用不同的方式把勾股定理的公式引导出来。老师可以先给出三个大小不等的正方形,然后让学生进行讨论并给出自己的看法,学生从老师给出的正方形中得出结论并得到老师的肯定,结论: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这里,老师运用了“数形结合”的思想,形成猜想,并且训练了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使核心素养在数学中穿插运用。
三、要重视类比、化归、分类、数形结合、数学建模等数学思想,培养学生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的能力
初中数学知识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知识网,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引导学生运用类比方法。例如学生学过正比例函数后,通过类比再学习其他函数时,就能很快明确将要学习的内容和方法。
很多数学知识都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归纳,课堂教学中不可省略掉学生探究的过程,并且要注重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归纳。只有让学生大胆进行归纳,学生才可能对知识进行创新,才能揭示知识内在的联系。
数形结合思想是很重要也很实用的数学思想,它把形的问题转化为数的问题,或把数的问题转化为形的问题,获得解决问题简便易行的方法。数学建模思想,对增强学生认知结构的可利用性、对数学认知结构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分类思想使知识条理化,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想要使学生形成知识体系,避免出现“见木不见林”的现象,使他们终生受益,课堂教学中切忌只重视知识本身而忽略掉数学思想的引导和培养。
“人们在掌握知识时,如果没有理解意义,那么,在知识被淡忘后,它就很难留下什么;如果人们在学习知识时理解了对它生命的意义,即使知识已被忘记,这种意义定可以永远地融合在生命之中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会学”比“学会”更重要。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是每一位教师面临的新课题。作为教师,要注重提升自身数学素养,特别是数学核心素养,关注数学内容、数学教学理论、数学教学实践与数学核心素养的有机结合,不断探索,不断积累,让我们的课堂真正有效地给学生提供能够脱颖而出的条件。
论文作者:解璐娜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4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2
标签:数学论文; 素养论文; 学生论文; 知识论文; 核心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思想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4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