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第二医院
【摘 要】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68例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常规护理,干预组则是入院后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其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包括心理康复指导、术前健康教育和康复训练、加强术后体位指导及规范而系统的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术侧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护理干预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一系列的护理干预,可促进髋关节功能早期恢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关键词】人工全髋置换术;护理干预;功能锻炼;康复期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是用人工髋关节假体代替已无法正常使用的病损髋关节,是解除髋关节疾病患者的疼痛,纠正畸形,恢复功能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1]。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加,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观念的改变,人工全髋置换术的病例逐年上升,护理干预及康复训练在患者的功能恢复中具有重要作用。2015年1月~2015年12月我科对68例实施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进行了护理干预,观察其干预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的情况,结果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68例实施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4例。纳入标准:(1)为单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2)无其他系统疾病和手术治疗的禁忌症。(3)愿意接受护理康复指导,并能配合完成护理干预过程。(4)排除精神障碍或沟通障碍患者。干预组男20例,女14例;年龄49~86岁,平均66岁;其中股骨头坏死9例,股骨颈骨折19例,骨性关节炎6例;对照组男23例,女11例;年龄52~87岁,平均68.5岁;其中股骨头坏死7例,股骨颈骨折22例,骨性关节炎5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种、手术方式及假体材料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干预方法
对照组按传统的常规护理,干预组病人则是入院后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同时实施系统的护理干预方案,包括心理康复指导、术前健康指导和康复训练、加强术后体位指导及规范而系统的康复训练。
1.2.1心理康复指导
心理因素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康复起着重要的作用,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提高病人对疾病的认识,并使病人认识到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可对身心产生持续的消极影响[2]。对患者进行解释和心理疏导,安慰支持、耐心倾听病人内心感受,同时给予社会支持,鼓励病人多与病友交流,鼓励家属亲友经常探望和支持。
1.2.2术前健康教育及康复训练
对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手术方法及作用,以及术后注意事项等,使其了解手术治疗的价值及相关知识,主动配合治疗和训练。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宣教,告之早期康复训练的重要性及开始训练时间,使患者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术前教会病人做引体向上和下肢肌肉锻炼(如等长和等张收缩)。术前2~3天指导患者在床上进行大小便训练和告知术后早期离床,正确使用拐杖方法等。这为术后关节功能的恢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2.3加强术后体位指导
向患者及家属讲解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脱位、保持正确体位的重要性。术后搬运患者时将整个髋关节托起,同时专人保护患肢呈外展中立位,术后6周内取平卧位,可穿丁字鞋或将患肢置于防旋架内制动,也可用下肢牵引制动,翻身时左右45°侧翻,禁止将患者侧身至90°,如果必须侧卧时,两腿之间应加枕头,防止内收内旋位。术后严格实施正确搬运方法和指导卧床患者早期进行肌肉收缩锻炼。
1.2.4加强康复训练
术后第1~2天:在病人可耐受的条件下,做踝关节伸屈运动20次/2h。术后第3~5天:监督指导病人用力足背伸,屈曲收缩小腿肌肉,用力伸膝关节以及收缩股四头肌,具体方法为用力绷紧肌肉5s,放松5s,20-30次/d.。术后5~7天:嘱病人双手拉住拴在床尾的绳索练习床上起坐,即屈髋练习5-10min/次,2次/d,逐渐增加活动时间和活动量,但需注意避免屈髋>90°。术后第7~14天:主要是恢复关节的活动度,进一步提高肌力,仰卧直腿抬高运动抬高30°,15min/次,2次./d,仰卧位屈髋屈膝运动,仰卧位外展运动,座位伸髋屈髋练习,屈髋位旋转练习。在主动锻炼的同时,可配合使用下肢关节康复器(CPM)持续被动活动,20-30min/次,2次/d,也可下床练习步行,练习时先迈健肢,再迈患肢,在练的过程中注意安全,不要摔伤。
1.3评价方法
两组患者出院时(术后2周),采用目前国内外最常见的Harris功能评价标准[3],通过Harris评分进行评价。内容主要包括疼痛(44分)、功能(47分)、关节活动范围(5分)、畸形(4分)四个方面,总分100分。根据Harris评分标准,术后功能恢复优90~100分,良80~89分,中70~79分,70分以下为差。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 软件,对干预组和对照组数据采用x?检验[4],以p<0.05视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干预组与对照组相比,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住院期间护理干预比常规护理对人工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更明显(见表1)。
3 讨论
3.1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一个创伤较大、技术难度较高的骨科矫形手术,而且施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多为老年患者,因病患影响活动,患者有长期卧床病史,全身机能衰退,患肢肌肉萎缩,手术耐受性差,通过心理康复指导、术前健康教育及康复训练、加强术后体位指导及系统而全面的康复训练等方面的科学合理、全面系统的护理干预对促进病人恢复体力、增强肌力和日常生活动作协调性、预防髋关节脱位及促进关节功能恢复等方面十分重要。
3.2 正确而有效的康复训练明显改善了患者的下肢功能,有效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康复训练能促进全身和局部血液运行,从而减轻疼痛,加快患肢消肿,有助于肢体功能恢复,并可防止废用性肌肉萎缩、关节强直、疤痕粘连[5]。另外还可以增强肌力,扩大关节活动范围,提高日后的步行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因而是提高手术效果的重要措施。因此,手术成功与否基础护理干预是基础,规范系统的康复训练是关键。
3.3 实践证明术后正确而有效地护理干预及康复训练,可以降低并发症,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缩短住院时间,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杜克,王守志.骨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698.
[2]李春波,吴文源,何康梅,等.焦虑症患者心理生理学反应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0,14(5):337-340.
[3]顾卫强.股骨近端骨折的分类与功能评价[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4,6(5):558-563.
[4]杨树芹.卫生统计学[M].北京:人名卫生出版社,1997:76-83.
[5]杜克,王守志.骨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730-743.
论文作者:詹小莺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4
标签:关节论文; 患者论文; 术后论文; 功能论文; 康复训练论文; 置换术论文; 方法论文; 《航空军医》2016年第1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