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心理学与科学心理学关系的批判性思考_心理学论文

常识心理学与科学心理学关系的批判性思考_心理学论文

常识性心理学与科学心理学关联的批判性反思,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心理学论文,批判性论文,常识性论文,科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N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763—(2007 )02—0001—06

心理学从1879年冯特手中实现了具有历史意义的超越,获得了科学和独立地位,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是,伴随着科学心理学的荣耀,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尴尬问题。毫不讳言地说,今天科学心理学所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就是心理学与日常生活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鸿沟越来越深。严密、精致的科学心理学知识体系在现实生活中颇感无能为力,心理学似乎成为“心理学家”的心理学。当科学心理学面临着规模更大、范围更广的社会运动时,更显得束手无策。人们的期待与现实差距日渐拉大时,有理由怀疑科学心理学对于日常生活中的人们到底意味着什么。今天,有必要分析和考评心理学的日常性,来解读常识性心理学对于现实生活中的人民大众、对于科学心理学发展,甚至于对心理学学科性质而言具有怎样的意义。这或许能为联通科学心理学与日常生活之间、科学心理学与常识性心理学之间关系以及重新理解和审视心理学提供全新的视角。

一、科学心理学难题

自从西方心理学脱离哲学怀抱后,就一直试图跟随和模仿自然科学传统中成熟学科,特别是物理学科,黎黑将其称为“物理学嫉羡”[1]。心理学在引入了精致的实证方法后,大大加快了心理学科学化的步伐和进程,并将实证方法作为评判其科学化的主要的甚至是唯一标准和尺度。由此,西方心理学一步登上了科学殿堂。显然,心理学对科学化追求简约成对自然科学化模仿,并上升到“主义”高度,难题也不可避免地随之而来。

1.1 拒绝问题,以方法为中心

西方心理学在追求科学化过程中,最显著特征是将实证方法引入研究中来,然后以实证方法为支撑,确立起心理学科学化严格的研究程序。为使心理学研究对象符合研究程序,必须选择可见、客观的心理现象作为研究对象,而无法度量、无法观察的人的主观因素,则被心理学家离弃于关注的视野之外。显然,心理学研究不是以研究对象引申出心理学独特研究方法,而是以实证方法来选择能够研究的心理现象,由此,确立了实证方法在心理学研究中的核心和支配地位。事实上,以实证方法为中心与运用实证方法具有两个层面的意义:心理学研究中运用和完善实证方法是必需的,也是必要的,并且,通过实证方法可获得人类心理规律性认识,但以实证方法为中心则会陷入实证方法至上的误区,使心理学家只是关注符合实证方法的研究对象,而将许多无法证实的如态度、情感、价值观等这些构成个体日常心理生活的主观因素抛离于研究视野之外,其目的只有一个:以实证方法维系心理学的科学化水平。正是因为心理学更多是从实证方法出发而不是从现实生活中人类真实具体问题出发,专注于心理学科学化建设,导致心理学的科学世界与人类的生活世界之间距离越来越远,也使心理学的研究视野日益陷入狭隘的尴尬境地。

1.2 拒绝习俗,远离日常生活

科学心理学崇尚自然科学的研究模式和研究精神,热衷于以理智、客观、冷静的学术概念和逻辑术语来解释和说明人类心理行为,以科学话语权排斥常识性心理学的话语权利诉求。常识性心理学内隐于人类日常活动中,以习俗性特征存在于特定文化背景下每个人的内心深处。每个人都可以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毫无困难地掌握它、理解它和把握它。心理习俗的解释和描述是一种具体、生动、情景性的描述和解释,不似科学心理学那样冷静、理智和抽象的逻辑化说明。所以,散乱、歧义及模糊是其主要特征;非科学、前科学也是为科学心理学所不容甚至是不屑的主要借口。所以,科学心理学为维系其科学化水平,拒绝与心理习俗对话,拒绝交流,拒绝沟通。从而,在它们之间人为地划开了一道深深的沟壑。并且,随着科学心理学逻辑术语和实证手段愈发精致,这个鸿沟越来越深,科学心理学对日常生活的关注也越来越不可能,越来越不现实。这样,心理学无形中就分为两种水平:被心理学家所把持、研究的科学化、逻辑化水平的心理学,即科学心理学;另一种就是被现实生活中大众所理解、所应用的日常性、习俗性水平的心理学,即常识性心理学。目前,这两种心理学分属两个世界:前者属于科学世界;后者属于生活世界。

1.3 拒绝价值,崇尚文化无涉

毋庸置疑,作为研究人的一门“人之学”,科学心理学给人的感觉却是日益冷漠,缺少温情关怀,没有价值、情感移入,机械、理智地建构着人类心理规律和机制,这与自然科学研究所推崇的价值中立原则殊途同归。自然科学是人研究物,物性变化的表相与表相背后的真相都是客观、真实如一的。物性就是物性,它不因研究者不同而不同,也不因社会文化环境变化而变化。显然,自然科学研究能够做到价值中立,而且,做得很成功。但是,将该原则引入研究人的心理学,其效果与功用就值得商榷。且不说无法避免研究者与被研究者受主观因素驱使所产生的研究偏差会误导心理学研究,而且,被研究者表现出的受研究者期待效应而使之产生的迎合心理,也会在无形中影响和制约着心理学整个研究过程。重要的是研究者与被研究者都有自己的世界,这在研究中无论如何也是不可回避的。这就意味着科学心理学价值无涉的前提假设能否成立就值得沉思,也使科学心理学研究执意于剔除文化影响、试图在单一文化模式下建构科学研究范式的做法,存在着难以克服的难度。当科学心理学期望以数据、统计分析及模型实现对人的解读时,人类自身可能感受不到被理解的喜悦,相反,却可能是被肢解的悲凉与失落。

二、心理生活的可能——常识心理学

2.1 什么是常识心理学

尽管科学心理学与常识之间势同水火,互不欣赏,但是,事实上,科学与常识并不矛盾。凯利提出了“每个人都是科学家”的命题。他认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像科学家一样,运用自己语言对发生在身边的事情进行归因、判断和理解[2],这一判断、推理过程与科学家的研究活动并没有质上的区别。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更多的是表达性概念而非陈述性知识体系,是应然性意识而非实然性知识。正是这些表达性概念或应然性意识使常人有可能涉入自己和他人的心理生活,达成相互理解和沟通,培养人们日常活动的基本信念,养成基本的心理信条。这便是常识心理学——千百年来隐藏于习俗传统、日常习惯、诗歌曲赋等文化形式中,指引人类日常活动以及人类对自身心理生活的设定、理解和构筑的心理学。常识心理学来自于常人的心理生活经验,通过日常交往而成为普遍的共识,并在人际之间得以传递和流行[3]。从一定意义上,它要比科学心理学理论更能深入人心。是常识心理学而非心理学科学理论使得人们日常心理生活成为可能。可以说,正是常识心理学中介着个体心理生活与社会文化传统,并使之以特殊方式联结在一起[4]。

至此,可以为常识心理学界定一个解释性定义。所谓常识心理学是指常人在长期的生产、生活活动中所创造、传承、演变和积累的,并伴有鲜明地域性、复杂性、民族性等文化历史象征的日常规范、准则、制度、习俗、谚语、神话、故事、诗歌、仪式等文化遗留物,作为人类历史承续、积淀、享用的心理智慧,绵延不绝地支配、指引和解释着人们的日常心理生活和日常活动。常识性心理学包含着生活世界中人们对常人心理的认知、感情、命令、信仰等既非逻辑体系的知识体系,亦非纯粹的价值知识,不追问为什么,只突出“应然性”,凸显着源自日常生活朴素的人生信条和人性信仰。尽管科学心理学家耻于与常识心理学混为一谈,然而,他们作为日常生活中个体,在不自觉的举手投足之间其实已经落入了常识心理学之“网”中,所有心理学家都在科学思考中运用常识观念,但是,通常他们并不分析它们,使之明晰化[5]。可惜的是,源于常识心理学与心理学科学理论之间难以对话和通约性,使得科学心理学家依然对常识心理学保持着缄默,拒绝从中汲取可供滋养的养料,在科学心理学与常识心理学之间划开清晰的界限[6],就显得颇为短视和缺乏明智。当然,近来的情况有一些改变,一部分心理学家开始尝试透过常识心理学来了解人的心理生活,一部分哲学家和心理学家则开始尝试透过常识心理学来重构实证的科学心理学[7]。

2.2 常识心理学特征分析

发生、流传和演变于特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氛围中的常识心理学,一直以鲜明的文化特色和文化底蕴,支持、指南着日常生活中人们的心理生活,使常人的心理生活由可能成为现实。从一定意义上说,正是常识心理学以迥异于科学心理学的文化特色和韵味,实现着人们心理生活的绵延和传承。具体分析,常识心理学具有如下文化特征。

第一,常识心理学的民族性。不同文化传统可能会养成迥异的常识心理学。民族文化传统是常识心理学发生、流传和承续的根基与土壤。离开民族传统,常识心理学也就没有可能。所以,常识心理学民族性既是心理学日常性文化表征,也是其异于另一常识心理学的界线。

第二,常识心理学的历史性。过去的某一常识心理学今天可能会变换形式存在着,维持着常识心理学的民众心理功能,表现出连续性、传承性和变异性。心理学传统不是存在某种心理学著作中,哪怕该著作是如此伟大,而是存在于生动、鲜活的常识心理学中,日久弥深,即使中断,也会有相应的另外表现形式来补充。

第三,常识心理学的不可言说性。尽管常识心理学时刻存在或无处不在于人们的日常性生活中,但是,人们并不一定自知。常识心理学包含传统和现实中人们对心理生活的认知、情感、价值、命令及信仰等。人们可能会心照不宣,却又无法说清其逻辑结构。它们构成一个松散网络,左右、指引着人们的日常心理生活,可以意会,但无法言说。

第四,常识心理学的价值性。常识心理学并不像科学心理学那样冷静、理智、客观地说明心理现象的实质或规律。它常以感觉、愿望、意图、信念、担忧、痛苦、欢乐等带有浓郁的感情色彩和价值意念等的词汇来表征常人的心理生活样态和状况,表达出常人强烈的好恶和选择意向。

三、共在:常识心理学与科学心理学关联分析

对于常识心理学态度,可谓褒贬不一:褒者主张常识心理学作为一种解释、预测行为的方法和策略,仍有其存在的理由和价值,因为对于有些复杂的人的解释,物理的设计的策略要么无能为力,要么会遗漏掉被解释对象的重要内容[8];贬者则强调常识心理学不合乎科学理论。心理现象常识概念是一种完全虚假的理论,因为它在解释上既不充分,也不可靠,有许多复杂的诸如记忆、睡眠等现象无法解释,并且,它的历史是一部只有退化而缺少进步的过程。从其内在根源上看,它反映的是非常表面化的结构,支持着一个类似于炼金术的传统。更为重要的是,它难以在神经科学的框架中得到整合。所以,它最终的命运将面临着诸如常识物理学、常识化学一样被吞并、取消的结局[9]。有的学者指出,要使对心理世界的认识有实质性的飞跃,必须抹去常识心理概念、图式上的文化关联,揭示心理语言的真正意义和实在所指,追溯常识心理现象的内在条件、结构和机制[10]。这说明常识心理学尽管是常人普遍具有的解释、预言他人行为的心理学知识或能力,它总是流传于大众之常识中而非生成于心理学家或大学讲堂之上,但是,随意性、历史性、欠缺规范性和主观性,却成为它难以登上科学大雅之堂的理由,也阻碍了它与科学心理学对话与沟通的通道,更大的可能是以非科学、前科学或假科学之名而被拒之于科学大门之外或被离弃于学界关注的视野之外。这种取消主义观点如果能够成立的话,那么,意味着对人的概念图式,尤其是关于人的心理及其与身体关系的概念图式的彻底修改或否弃[11]。

丘奇兰德指出,常识心理学是所有正常人理解、预测、解释、控制人和高等动物行为时都必然使用的前科学概念框架,它包括信念、愿望、疼痛等理论术语。它是我们理解人的认知情感和目的性本质基础[12]。所以,常识心理学的存在有其价值和意义。不管承认也好,否认也罢,常识心理学就是存在的。人们通常认为,它代表普通人对心理结构图景、心理运动学、动力学的基本看法。心理是由信念等心理事件、状态和过程所构成的内部世界,具有深浅等空间特性和先后等时间特性。心理可以对外界刺激信息和内部观念、思想进行加工。信念、思想、欲望等可以相互作用,它们同时也是行为动力,因而它们具有直接性、私人性、主观性和优先性,并且,常识心理学还与日常语言联姻,经过长期演化,逐渐内化于人文社会科学理论体系和日常表达之中,甚至于,任何科学的、有解释力的心理认知理论在解释人的时候,都要使用因果、感性、功利等常识心理学原则[13]。正如丹尼特强调说,常识心理学并不涉及到任何真实的过程和状态,它碰巧可帮助我们解释和预测人的真实行为的发生,这正像算盘上的算盘珠,单个小珠毫无意义,本身不等于真实存在,但拨动算盘珠却有助于我们理解真实的数量关系。因此,不应放弃常识心理学,也不可能放弃,其意义之于心理学不言而喻。常识心理学总是伴随着人而不断在演变。尽管常识心理学一直是科学心理学所回避的、所排斥的、所贬低的、所放弃的,但是,常识心理学又是科学心理学所无法回避、无法排斥、无法贬低、无法放弃的[3]。因此,把握常识心理学与科学心理学之间的内在关联更是心理学题中应有之义。

事实上,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人类意识,也就有了对自身心理生活的素朴、直观理解和解释[4],这是常识性心理学的显露。不管那时心理学在今天看来有多么原始、素朴甚至幼稚,但却依然以其惯有的直观性和素朴性在架构着人类心理生活指南框架,直接体现出人类心理生活明确的意向性、自觉性和社会性,并随着常识心理学的积累和传承,渐渐成为具有深厚文化底蕴、民族特色和历史象征的心理学传统。随着人类理性渐露端倪,开始以理智反思人类心理活动,尽管以后的哲学心理学家也以心理学哲学的特有方式和确切的概念来解释心理活动,为日常心理生活寻找现实和理论依据,不断地追问世界本原及人性等基本话题,但是,他们对其回答依然无法超越习俗性水平,依然还停留在经验的水平上。

在获得实证手段和理智思考后,从19世纪中后期的冯特手中,心理学从哲学母体中脱胎而出,获得了独立与科学的名份,从而,心理学科学化理论就同人人都熟悉、人人都遵守的常识性心理学渐渐地分离了,成为一种客观、理智、单纯的学术事业。一方面心理学科学化运动不仅削弱了它对常识性心理学的依赖性,而且,为了科学化目的,不惜与常识性心理学反目成仇,拿起批判的武器,对其大加鞭挞,而忽略了自己曾经与常识性心理学相互依附共同生存的样式;另一方面,常识性心理学渐渐地退回到人们的日常心理生活之中,尽管有时它不可避免显示出某种倒退性和保守性,但无论如何,只要没有从根本上动摇常识性心理学发生的根源和基础,它就永远不可能在科学心理学的斥责中退缩、消失[14]。常识性心理学仍然在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存在着,并发挥重要作用[15]。科学心理学者可能在学术上批判其不合理性,然而,在实践中它却有着合情之处,并且,即便是科学心理学家的研究活动,也会在不自觉中落入常识性心理学“前见”之网中,不时引用“心理学俗语”为自己的学术辩护。科学心理学家在从事科学研究之前,实际上就已经在运用常识心理学观念,这必然会不同程度地渗透到后来的科学心理学研究之中。因为心理学家在日常生活中也常常按照常识及常识心理学去认知和行动[3]。现实情况是,从常识心理学衍生出来的科学心理学与常识性心理学在历经互相包容、互相指责后,在讲求对话和多元的今天,却最终走向了隔绝。隔绝,就意味着敌对、歧视和不相往来。这对于双方而言,都不是什么福音,而是需要打破这种尴尬对立,重新建立一种新的关系。可惜的是,心理学常识与心理学科学理论之间的这种历史和现实的关联被狭隘的专业分工和唯科学心态所遮蔽了。

应该建立一种什么样的关系以促成它们之间的对话?这一问题反映的是对它们之间关系的一种内在理想主义成分设想,使提出的设想蕴含着一种未来性、合理性和正当性要求。依据科学心理学与常识心理学内在唇齿相依的关联以及它们所蕴含的价值意义,提出并阐明“共在”作为它们之间的内在关联基本设想。“共在”,是“共同存在”之意,意即在人承认自己存在权力的同时,也承认作为他物存在的权力;人在强调自己生命合法性的同时,也要重视他物存在对于构成地球文化的意义[16]。用这句话来解读科学心理学与常识心理学之间关系,蕴含着三层意义:其一,是存在权力共在。即无论是科学心理学,还是日常心理学,都拥有平等存在和发展的权力,而不是凭借着话语霸权凌驾于对方之上,这是它们之间实现对话的保证与前提;其二,是文化价值观共在。无论是科学心理学还是常识性心理学,对于人类而言,都有着相同的价值。如果说科学心理学是以学理和逻辑特征来描述人之理性,常识性心理学则以常识和习俗关乎人之常情,前者循理,后者重情,视角不同,但意义同在,既要超越科学心理学“文化无涉”价值观和日常心理学单一“文化涉入”价值观的各自局限,又要融合其长处,建立文化“超越论”价值观,即科学心理学与常识心理学之间必须是以保持必要“独立”和“张力”关系为内容;其三,是发展机遇共在,既要使科学心理学从常识心理学中汲取获致发展的传统文化滋养、借鉴和启示,在时代精神中得到长足进步,也要使常识心理学从科学心理学中获取新的技术、新的方法和新的程序等科学精神,使其发展紧跟时代潮流,不但使常识心理学总是汲取科技理性精神,也要使科学心理学获致足够的文化资源。这样看来,“共在”的理想关系模式,既不是对有着优势话语权的科学心理学持批判否定态度,亦不是对常识心理学大唱赞歌,而是在强调二者之间内在发展机理,使心理学在关注科学哲学基础同时,也将生活基础重新找寻回来。

常识心理学是常人在漫长日常生活中形成和积淀下来的文化生活方式中最深刻、最基础部分,是维系着常人生命存在并使其质化的宝贵质料,它们不但来源于“从前”,而且会在“现实”及“将来”的日常生活中继续新生出来,生生不息。所以,即使心理学科学化运动日渐热烈,科学话语权力日渐膨胀,但也不应以其话语霸权“企求”常识心理学在一定时间内消失,甚至以“落后”“不科学”为名,压制、打击常识心理学,以建立科学心理学的天下。“共在”要求科学心理学脱掉立法者外衣,放低姿态,以自己的合理性认同常识心理学的合情性,在与常识心理学相互促进、相互关注和相互支持过程中,积极拓展自身,保持旺盛的内在续力。这就需要,一方面,科学心理学须避免单一学理性和精致性孤傲姿态,关注常识心理学,从中汲取文化养料,使其理论建构和解释回归生活,回归现实。最为重要的就是科学心理学应该把常识心理学当作自己资源,是创新资源,是发展资源[3]。海德也主张科学心理学可以从日常心理学中学到很多东西[17];另一方面,常识心理学须从简单的传统继承中超脱出来,以现代精神为指南,以辞源学与语文学对常识心理学的“术语”予以深入分析和考证,从而使其与现代科学精神发生内在关联,赋予常识心理学新时代背景下全新的意义,去除有碍理解其实质的文化尘埃,揭示其内在本质,终而形成新的常识心理学。常识心理学会从科学心理学中吸收资源。当科学心理学普及时,心理学的科学知识变成常识,常识心理学就会通过科学化来进入和影响普通人的生活。[3]

尽管科学心理学逻辑体系近乎精致,属合理心理学,但不合乎常情;常识心理学积淀在人心深处,根植于文化土壤之中,属合情心理学,但不合乎理性。无论是哪种心理学,执意于单一模式的发展道路,对于心理学未来发展,并不意味着行走的是一条康庄大道。共在,虽非见得是现实的或是万全之策,但从理念上或追求目标上,或许是打通上述二者之间对话的通道,至少应该是合情合理心理学未来发展所追求的目标。

四、结语

今天心理学绝不应该成为心理学家的“心理学”!心理学要想获得长足发展,就不能对常识心理学无动于衷,“回归生活世界”“回归常识”理应是其应当思索的趋向。这种转向既非是简单的复古,亦非是对科学心理学简单线性思维的抛弃,而是从理性视角更多关注常识心理学,赋予常识心理学更多的话语权力,从而实现对心理学完整、全面认识和理解。因此,从更广泛意义上说,心理学日常性彰显或存在,是科学心理学以外另一种话语形式;从深层次上而言,是科学心理学发展的另一种基石。“共在”联结了科学心理学与常识心理学,搭建起了它们之间对话桥梁,也把常识心理学从幕后推到前台。

[收稿日期]2005年10月12日

标签:;  ;  ;  ;  

常识心理学与科学心理学关系的批判性思考_心理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