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研究论文_李海涛

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研究论文_李海涛

大庆市佞金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黑龙江大庆 163311

摘要:在社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对房屋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地基基础是房屋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房屋安全起着关键性作用,直接影响房屋的整体质量。因此,要充分意识到地基在房屋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本文旨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针对不同情况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使地基的坚固性和稳定性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进而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满足人们的生活和居住需求,实现理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

引言

在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地基基础施工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对房屋建筑整体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为了更进一步的提升房屋建筑质量,在地基基础工程施工中,应该合理应用施工技术,尽可能的降低问题出现几率,进而提高房屋建筑的稳定性,可靠性。

1基础地基工程实施过程中常见问题

中国幅员辽阔,不同地方的水文土质条件差异大,有许多如黄松土、膨胀土、软黏土和填充土等是不利于地基的施工的。建筑地基基础工程对于土质的要求比较高,如果遇到不利于施工的软质土,则会导致地基不稳固。软土土质松软,大量水分储存其中,因为大量水的重力作用,使得上部土对于下部土的压迫力度大,土层能在重力的作用下收缩,会产生地基不稳,建筑物出现歪斜或墙面产生裂缝。相关技术人员如果在地基施工过程中发觉遇到不良土质,应该立刻做出反应,利用相应的技术,解决由土质不良带来的建筑不稳的问题,最终确保建筑的安全性。在地基基础施工阶段,要想避免工程完工之后建筑发生歪斜和沉降的现象,需要因地制宜,了解施工地区的土质特性,运用相关技术弥补不良土质带来的影响。要想整个施工过程安全开展。施工技术人员要严谨、仔细地监督施工全程,以便于能够及早发现问题,给出合适的应对办法。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地基作为一栋建筑的根本部位,其稳固与否将直接影响过程施工的品质、施工的效率与速度,更重要的是还将影响工程完成后整栋建筑的安全。所以,建筑房屋工程的实施应该根据具体的土质情况来选择适宜的地基施工技术,避免整栋建筑出现因地基不稳带来的危险。

2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2.1基坑支护技术

基坑支护技术分为两种,一种为逆作法,另一种为排桩法(目前房屋建筑地基基础施工中较为常用的为排桩法,通过相关的设备,利用基坑土层对土体进行支撑,一般的设备结构包括锚杆、悬臂式,其在地基基础施工中常用的工艺包括泥浆法和套管法,利用排桩法实现基坑支护时,首先要对排桩孔进行灌注式的施工,降低后期地基养护工作的繁琐性;逆作法主要是利用降低房屋建筑荷载对基坑的影响,因为其在房屋建筑施工时需要基坑的附近,预留足够大的空间,因此其在施工时,具备较高的技术要求,同时需要遵循较多的规则,较低基坑支护技术实施的效率,其在基坑支护中不常采用。

2.2土方开挖技术

土方开挖技术的选择和质量好坏,对整个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均有较大的影响。施工单位应当根据勘察资料、工程造价以及施工设计要求,综合考虑,科学选择开挖方案。如建筑工地周围地质条件较为简单,无建筑物,开挖深度不深,则可优先考虑放坡开挖,这具有施工成本低、简便易行等特点。对于地形复杂、周围有建筑物以及开挖深度较高的基坑开挖,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逆作法、盆式挖土以及中心岛式挖土等方案。在开挖过程中,应当合理控制孔位深度。一般来说,重要的孔位深度应当大于硬持力层以下5m的位置。如工艺有特殊要求,则可适当加深。除此之外,还应当根据土层的分布情况和密实度特点,确定基坑开挖坡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地基基础工程静压力桩技术要点分析

对于静压力粧技术而言,其是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过程中一项比较先进的现代化技术。在对静压力粧技术进行应用期间,即通常是根据静力压粧设备和配重装置,其反作用力进行合理应用,保证其可以有效的压入到地基当中。经过以往的实践和经验得知,静压力粧技术的应用,具有很多优点,具体可以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噪声比较小,并且污染的范围相对较小。在具体的地基基础施工过程中,与传统的振动模式相比,静力压粧技术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了一定的改进和完善,最大程度的降低了噪声,也有效降低对周围居民正常生活的影响,满足了我国地基基础工程建设安全适用的原则。另一方面,操作组成比较简单,并且投入的资金相对较少。在对静压力粧技术进行应用的过程中,其对地基基础结构进行了有效的优化,科学处理了各类土体活动情况,增强了建筑物的整体承载力,进一步扩大了建筑物的承受能力,提升了房屋建筑物的整体应用价值。

2.4注浆处理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在施工过程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注浆方法就是水泥注浆处理工艺。通常情况下,在进行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期间应用注浆法,应该保证水泥浆的水灰比例适宜,最好的比例应该控制在0.5:1的比例。并且,对于水灰比例,还应该尽可能的满足设计要求,保证施工验收要求更加规范和合理。在施工期间,如果水灰比例超过了国家的标准和规定,虽然有利于施工进程,但是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地基加固的质量造成影响。而如果水灰比例小于国家的标准和规定,那么就会对施工工作的进行造成一定影响,致使地基加固的稳定性大大降低,从而严重影响房屋建筑质量的提高。所以,在利用注浆法对房屋建筑地基进行处理的过程中,一定要对土质,施工环境等因素进行充分考虑和研究,科学取定水泥浆的水灰比。在实际操作中,首先,需要对水泥进行合理调配,然后将其注入到地基的主体层当中。其次,应该保证填充的规范性,保证水泥可以缓慢的注入到基层,并将水泥中的水分及时排除出去,以免地基层中存在空隙的情况。最后,当泥浆材料全部变硬之后,其会与土体结构形成一个整体,能够保证地基基础质量,提升其牢固性。

2.5淤泥挖处并填充固定的方法

这个技术是为了在遇上不良的淤泥土质且难以去除阻碍工程实施的情况下,把淤泥和松软土质挖出,在原来的淤泥位置加入紧密的人造物质。这些物质间隙小,易于排水,承载力较强,能够增加地基的稳定程度。

2.6加强对地底水的掌握能力

地基基础工程实施时,要保证承受地基压力且含有大量水源的土层其水的渗透是渐渐的、逐步有层次的。同时,要让水井深入基层岩石的底部,使岩石的渗水能力加大且水井是完好的。要特别注意依照基坑的不同大小选择设置不同的布井,使建筑施工的安全稳固得到保证。在这之外,还要加强相关技术人员的书本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能力,提高建筑施工团队的能力,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工程实施的效率与成果。

2.7抛石挤淤法

施工人员在抛石头过程中,需要结合土层的坡向来选择抛掷石头的方向,如果地基基础土层坡度相对比较小时,一般需要在坡的中间向上下两边抛掷;如果地基基础土层坡度相对比较大时,需要从下向往上抛掷石头,增大对土质的摩擦,使挤淤效果更好。然而如果石头抛掷方向不合理时,将会引发排出淤泥回流现象,因此,要想避免出现淤泥回流现象,则需要施工人员将防止回流的隔膜放置在地基基础周围。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的选择将会对房屋建筑的质量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对施工人员而言,要对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给予全面的了解和掌握,以确保房屋建筑地基基础结构的稳定可靠。

参考文献:

[1]刘金波,孙威,刘丰敏,张松.地下水对地基基础工程的危害及事故预防[J].施工技术,2017,4603:122~127.

[2]张林.现代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09:263.

[3]钟学文.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J].中华民居,2013,(18):80-81.

论文作者:李海涛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9

标签:;  ;  ;  ;  ;  ;  ;  ;  

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研究论文_李海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