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区域产业共生演化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区域论文,我国论文,产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674(2011)03-068-05
共生(Symbiosis)一词在生物学上是指不同种属的营养性联系,是一起生活的生物体的某种程度的永久性的物质联系。[1]共生现象不仅存在于生物界,而且广泛存在于社会经济生活中。经济学范畴的共生是指经济主体之间连续性的物质联系,强调人类的经济活动应当模仿自然生态系统,实现不同经济主体之间的物质循环和能量循环。[2]经济领域的共生理论主要通过对生态工业园(EIP)实践的研究得以发展。当前EIP实践已经成为污染治理、环境管理和清洁生产的重要方式。[3]共生理论的应用价值表现在:一方面,从空间分布角度出发将共生理论从生态工业园转移到城市或者更大范围的区域交换网络,[4,5]使工业系统和谐地融入自然生态系统中;另一方面,从组织关系角度解决产业共生关系的管理问题。[6]
一、产业共生的内涵
产业共生是产业生态系统的重要特征和实现途径。产业共生不仅是关于共处企业之间的废物交换,而且是一种全面合作,[7]包括企业之间开展的资源共享、废物流集中和物资、能量交换,[8]甚至包括技术创新、知识共享和学习机制等内容。[9]具体可以表现为:区域内一系列企业通过利用副产品或能源实现在传统非链接模式下无法获得的收益,包括原材料消耗的减少、能源效率的提高、废弃物的减少和有价值输出物数量和种类的增加;[10]工业系统仿照生态系统从生产者流向消费者,并由分解者和清除者再循环,实现物质领域的循环和再利用;企业之间建立共生关系,能够保护自然和经济资源,减少生产、物质、能量等方面的成本,提高运作效率、产品质量、工人健康状况和企业公共形象,并能及时提供由废物利用而获利的机会。[11]
产业共生与生物界共生有两点本质区别:一是产业共生关系因系统边界而异,不同的产业共生模式中企业关系表现出不同的特征;二是产业共生进化的非自发性,产业共生由不对称的资源优势驱动,企业间的合作不是单纯合作,而是一种竞争与合作的并存。[12]近年来,国内外对产业共生的讨论主要有:一是产业共生不仅包含副产品交换,也包括企业间的知识、设备等资源的共享和信任以及知识管理等;二是产业共生关系在不同的空间分布形态下表现出不同的特征;三是产业共生不仅包含合作,同时包含竞争和优胜劣汰。[13]
二、产业共生演化过程中的两个重要问题
1.产业共生缺口问题
当一个企业的规模固定时,它不可能将其他主动企业所提供的工业剩余物全部吸收,这样,该被动企业所接受的剩余物一般要小于或等于主导企业提供的剩余物质,两者数量上的缺口将作为最终废弃物排放到自然界。将单个企业扩展到系统中的所有企业,累积的缺口也就是产业共生缺口。产业共生缺口的大小暗示着一个产业共生体系完善程度的高低,其数学表达式可以用矩阵来计算。
假设:(1)在一个由n个企业构成的产业共生体系中有一个核心企业,其规模在一定时期固定不变;(2)对各企业而言,在一定时期技术水平相对稳定,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剩余物质与其原始投入物的转换关系为常量。用数学表达式来描述产业共生缺口,可以表示为:
在局部产业共生系统中,由于参与企业数量较少,也就是k和n都较小,因此也就不可避免地使产业共生缺口相对较大。为了尽可能缩小产业共生缺口,必须不断吸纳更多的企业,使共生成员在数目、类型和关联度上朝多样化方向发展。
2.产业共生演化的路径依赖问题
生物学家在研究物种进化分叉和物种进化等级次序时,最早发现了“路径依赖”现象。后来被一些学者开创性地用于技术演变以及制度变迁研究。路径依赖是具有正反馈机制的体系,一旦在外部偶然事件的影响下被系统所采纳,便会沿着一定的路径发展演进,而很难被其它潜在的甚至更优的体系所取代。路径依赖具有客观规律性,其运行机理可以概括为给定条件、启动机制、形成状态、退出闭锁等过程。假设产业系统生态效率与时间呈线性函数关系,t代表时间,e代表某时点的生态效率水平。用a代表加速度,反映生态效率变化的速度,则表示为
路径Ⅰ表示产业系统从0点开始,以某一加速度,保持正的生态效率方向发展,而路径Ⅱ表示产业系统从0点开始,以某一加速度,朝生态效率持续为负值的方向发展。对于沿着路径Ⅱ发展的系统而言,在离0点较远的某一个时间点改变路径,选择路径Ⅳ,相对于离0点较近的某一个时间点改变路径,选择路径Ⅲ,达到既定生态效率目标(e[,0]点)的难度更大,因为在相同的时间条件下需要更大的加速度。如果在离0点较近的某一个时间点选择路径Ⅴ,保持与路径Ⅲ相同的加速度,则达到相同的生态效率目标(e[,0]点)需要花费更长的时间,这说明产业共生发展越晚,越积重难返。由此可见,如何通过有效机制突破传统产业发展的路径依赖,已经成为产业共生转型的棘手问题。若产业系统能从一开始就规划产业共生发展,使生态效率朝正方向不断发展是最理想状态。下面本文将以海峡西岸经济区为例,分析该区域产业共生演化的现状,并讨论其可能的发展路径。
三、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共生演化现状
海峡西岸经济区有着明显山海之间的产业生态整合功能优势,区域内以“翠绿”为基调的内陆产业带、“桔黄”为基调的沿海产业带及“深蓝”为基调的海峡与远洋产业带为产业共生发展提供了巨大空间。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产业结构格局和产业聚集规模是发展产业共生的现实载体。随着产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环境保护技术创新的升级,产业共生组织形式对提高产业系统的资源生产力和生态效率所起的作用将越来越大。
近几年,作为海西区主体的福建省一直在实践生态省建设战略,在促进生产要素集聚和物质循环利用,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立不同层面的循环经济试点方面取得很大发展,尤其是循环经济“251示范工程”的组织实施:一是组织企业建造了废物回收利用链,二是在主导产业的工业园区构建生态产业链,形成良好的物质循环利用基础,三是以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带动的农业产业生态链渐成规模。这些正在发展中的产业共生形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副产品交换(BPX,By-Product Exchange)
副产品交换是一种初级形态的产业共生,主要是资源的循环利用,包括废物流集中和废弃物交换。如马尾技术开发区的废金属资源的集中利用,三钢数量巨大的废钢渣的深度处理,龙岩燃煤电厂的脱硫石膏利用,福建煤电集团的煤矸石利用等。副产品交换一般不需要生产企业进行专用资产的投资,副产品交易市场相对规范,对交易伙伴的生产经营状况没有严格的要求,属于市场治理结构。这种形式的产业共生的共生界面是副产品交易市场。
2.集团共生链
集团共生链是由集团公司内部多家子公司之间建立的共生链,共生合作的目标和利益冲突均由集团公司统一协调。如华映光电电子信息共生链、圣农集团养殖加工共生链。集团内部的共生关系可以大大降低交易费用,子公司在考虑资源利用率和环境绩效基础上的固体废物交换和再利用沟通,将废物最小化作为长期的自觉行为和共同目标,使子公司之间在“循环”合作过程中获得真正的经济利益,也更好地实现了集团的综合利益。
3.产业生态链
产业生态链是资源通过类似生物食物营养联系的生态工艺关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物质流和能源流沿着生态链逐级逐层次流动,原料、能源、废物和各种环境要素之间形成立体环流结构。能源、资源在其中反复循环获得最大限度的利用,使废弃物资源化实现再生增值。如资源再生循环的食品饲料产业生态链、农畜养殖的有机产品产业生态链。产业生态链稳定发展的关键在于每个节点能源和废物的供需平衡,以及随着时间推移的自身调节功能。
4.生态工业园(EIP,Eco-Industrial Park)
生态工业园是物理空间聚集的产业之间通过物资、能量的循环利用以及设备、信息的共享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双赢,[14]强调成员企业在地理空间的临近性、环境质量的改善以及内部成员间的密切合作。如泉港区建设石化生态工业园区和白琳镇金山玄武岩生态工业园区。这些园区内的企业通过相互磨合和利益协调,正在致力于形成连续、平衡、有序、稳定的企业合作链条,实现园区内企业在规模、数量和产品质量方面的耦合关系,期望于不久的将来可以形成不需要外部力量干预的自我驱动的内涵式发展。
从总体上看,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共生发展水平仍然较低。局部系统的产业共生缺口现象明显存在,传统产业的路径依赖问题较为严重。由于海西区发展正处于工业化中期,一些传统意义上污染较重的行业,如钢铁、水泥、有色金属、纺织印染、石油化工、电力等,在很长时间内还将保持支柱产业的地位。受经济结构和技术水平的制约,很多企业仍沿袭粗放经营方式,从而导致资源和原材料的极大浪费、污染物排放总量不断增加,工业污染的压力将继续加大。在资源存量和环境承载力有限的条件下,迫切需要制定符合产业生态规律的宏观产业规划,进一步发展产业共生。
四、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共生演化分析
。
产业共生同生物共生一样,经历了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不稳定到稳定,从局部最优到全局最优的进化过程。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共生也同样需要经历一个成员企业数目、类型和关联向多样化方向发展,单一主体行为向企业、政府、非政府部门和公众等多元主体参与的治理行为进化,分工和协作不断提高共生效率和竞争力,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在地域空间的扩散效应不断增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持续技术创新,不断淘汰落后技术、设备和成员企业,产业共生体的稳定性不断增强,最终实现海峡西岸经济区全区产业共生生态网络。产业共生网络是超越地域空间的限制,有着强大电子商务技术和数据库技术来承载海量的企业信息,同时注重技术创新和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是产业共生的高级空间分布形态。无论从企业微观层面,还是从产业群落层面出发研究,产业共生朝多样化和复杂性的网络形态演化的结论都是一致的。
海峡西岸经济区内有以温州为中心的瓯江口产业共生网络,以福州为中心的闽江口产业共生网络,以泉州为中心的湄洲湾产业共生网络,以厦门为中心的厦门湾产业共生网络,以及以汕头为中心的韩江口产业共生网络。散布于海峡西岸经济区内的还有各类集团内部或产业内部的共生链,生态工业园区。海西区内有三大产业带,从内陆到沿海分别是内陆产业带、沿海产业带和海峡远洋产业带。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内陆产业带与沿海产业带和海峡远洋产业带之间具有物资能量交流,而海峡远洋产业带与沿海产业带以和内陆产业带之间也有物质能量交流。因此,现阶段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和推动海西区产业共生演化进程。
1.生态背景的分析
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生态背景不仅与产业共生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设计密切相关,而且还直接影响其在时间和空间变化上的稳定强度以及抵抗外界干扰的程度。无论是优化相邻上下游企业之间的耦合关系,还是调节系统内部实现动态平衡,都需要科学完整地掌握生态背景资料。所以把握海峡西岸经济区区域环境与资源禀赋的结构功能,分析经济结构与物流、能流、信息流情况,进而开展技术关联与耦合研究,为发展产业共生提供可靠的依据。
2.培育工业系统的“突变细胞”
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原有的企业集团、产业集群、工业园区、科技园区、技术开发区基础上大力发展集团共生链、产业共生链、循环共生型集群和生态工业园区,形成散布区内的独立子系统。这些工业系统的“突变细胞”,是产业共生演化的分散单元,在整个区域产业共生发展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们可以通过当地网络的嵌入最终形成空间上的扩散趋势。
3.纵向主导产业共生链的构建和横向共生链的耦合
在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三大主导产业基础上构建纵向产业共生链。根据产业结构调整和市场需求状况的变化,进行科学预测和充分论证,最终确定具有经营特色和市场竞争力的主导产业共生链。确定主导产业链后,横向耦合多条共生产业链。根据食物链的“加环”设计、食物链的“解链”设计、“加工环”设计等原理,使各种副产品、各种次级资源实现循环利用。
4.五大中心城市共生网络
构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五大中心城市共生网络,随着中心城市的集聚和扩散能力、吸引和辐射效应的提升而扩张半径。从温州为中心的瓯江口产业共生网络,到以福州为中心的闽江口产业共生网络,到以泉州为中心的湄洲湾产业共生网络,再到以厦门为中心的厦门湾产业共生网络,最后到以汕头为中心的韩江口产业共生网络,从而纵向形成海西区发展产业共生的主脊柱,中心城市形成脊柱上的五大簇群中心,共生网络中的物资能量交流沿着这条脊柱向周围推进扩散至次中心城市。
5.三大产业带的横向优化耦合
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地理区位特点大致呈现三条产业带,以“翠绿”为基调的内陆产业带、“桔黄”为基调的沿海产业带以及以“深蓝”为基调的海峡与远洋产业带。产业带之间的共生关系有着巨大发展潜力,超越地理限制进行山海之间的物资能量交换互通,形成物资循环、产业共生。
把握区域环境与资源禀赋的结构功能,以产业与市场演进的宏观整体为视角,从空间架构的角度研究产业共生的演化是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海峡西岸经济区迫切需要制定符合产业生态规律的宏观产业规划,以推动产业共生朝高级形态演化。
收稿日期:201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