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经济发展战略:从听命于人到以我为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非洲论文,人到论文,经济发展战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非洲国家独立以来,经济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起伏的过程。从总体上看,非洲经济虽有所发展,但却被当年处在同一起跑线上的许多亚洲国家远远甩在后面,成为世界上最贫穷、落后的地区。造成非洲落后的根本原因是,非洲国家长期实施的工业化发展战略、结构调整与改革方案大多是外部世界强加的、不公正的发展模式。世纪之交,非洲国家领导人和学者对非洲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的不利地位进行了历史和现实的全面反思,提出了符合非洲自身条件和利益的自主发展经济的战略——“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为21世纪非洲经济发展带来了希望。
一、非洲经济发展战略的历史回顾
1.60-80年代非洲工业化发展战略
非洲国家取得政治独立后,有着十分强烈的独立发展经济的愿望。但是长期殖民统治遗留下来的畸形经济结构、资金不足等问题使它们无法摆脱对外部世界的严重依赖。特别是美苏两霸为扩大各自阵营,千方百计向非洲国家推销其发展模式,根本没有给非洲国家留下选择发展道路的任何空间。美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竭力推销以西方现代化理论为依据的进口替代工业化的发展战略,试图从资源配置、结构变动以及生产力的运行等方面寻求克服非洲不发达、推动经济增长的道路。而前苏联提出了“非资本主义道路”思想,鼓吹经济上欠发达的非洲国家可以在苏联的帮助下,通过实行计划经济和工业化,跨越资本主义阶段,向社会主义过渡。于是,非洲国家在美国等西方国家的诱导下,在前苏联工业化模式的示范下,大都采取了工业化发展战略。尽管非洲各国的情况有所不同,工业发展的重点、途径也有所差异,但也有一些共同特征:以经济增长为首要目标,以发展制造业为核心,以进口替代为目标,以城市为中心,以物质资本的积累和投资为主要推动力,以国家干预为手段等等。非洲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工业化发展战略在60年代曾取得不少成就,但过度的国家干预和盲目的工业化所带来的弊端却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凸现:忽视农业和粮食生产,使非洲大陆饥民遍野,陷入“生存危机”;片面追求高投资,为非洲国家陷入“债务危机”埋下了种子;过度实施保护政策,使非洲企业丧失应变能力,产品没有竞争力;片面追求高增长,导致资源严重浪费,生态环境遭破坏;过度的国家干预扭曲了市场运行机制;忽视收入的合理分配,加剧了贫富两极分化等等,最终导致80年代爆发非洲经济危机。
2.80年代集体自力更生的发展战略
1980年,非洲统一组织为克服经济困难,推动经济社会的合理发展,提出了第一个非洲自己制定的经济发展计划——《拉各斯行动计划》。它是非洲国家谋求联合发展,实现经济一体化的第一个全非战略。拉各斯行动计划的中心任务,一是消除贫困和普遍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二是通过生产规模的扩大和多样化来增加生产,实现长期持续发展;三是促进成员国和集体的自力更生。拉各斯行动计划把实现粮食的自给自足放在非洲发展日程的首要位置。但是,由于非洲国家把非洲经济问题的症结主要归因于不利的外部条件,虽承认政策失误和结构性缺陷,但仍认为起决定作用的是外部因素,因此它们把集体自力更生和独立自主精神作为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这个指导思想与进口替代发展战略一脉相承,都倾向于内向的发展,只是把内向空间由一个国家扩大到整个非洲大陆,从单纯追求工业化变为社会经济的综合发展。由于对发展经济所面临的国内外不利条件估计不足,对改革单一经济结构看得过于简单,而且设定的目标过高且不切实际,拉各斯行动计划并未得到真正的贯彻。1991年6月,非洲统一组织第27届首脑会议51个非洲国家领导人签署了《阿布贾条约》,将拉各斯行动计划具体化,决定在以往努力的基础上建立“非洲经济共同体”(AEC),计划分6个阶段历时34年完成,到2025年建成全非统一大市场,此条约目前仍在执行中。
3.国际金融机构的结构调整方案
《拉各斯行动计划》出台以后,立即受到来自西方势力的威胁与打压。世界银行立即抛出一个“伯格报告”,干扰拉各斯计划的实施,诱迫非洲国家实施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制定的结构调整方案。这个方案以西方新古典主义经济发展理论和货币学派的主张为依据,以私有化、自由化、市场化为取向,以追求经济增长为目的,以提供援助为手段,对脱离非洲实际的经济发展战略进行调整,对扭曲市场价格体系、阻碍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经济体制进行改革。这种调整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障碍,促进了生产要素按照市场机制进行配置,有利于市场体系的建立健全。但终因超越非洲国家商品经济极不发达、市场发育极不完善的客观现实而收效甚微。短期性的调改措施不但使通胀严重、资金外流、外债加重、民族工业遭到冲击,而且因大幅削减教育、医疗保健等公共开支,加剧了本已十分严重的贫困状况。在非洲国家的强烈批评与呼吁下,世界银行不得不对《结构调整方案》进行适当的调整,逐渐将消除贫困与经济增长结合起来,援助方式也从债权方的主观决定或包办转变为受益国参与计划制定。90年代中后期以来,非洲经济虽一直保持缓慢的增长态势,但却无法阻止日益被“边缘化”的趋势。
二、《非洲新伙伴计划》——自主发展战略的追求与探索
世纪之交,非洲国家领导人对非洲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的不利地位进行了历史和现实的全面反思,他们认为,非洲国家不应盲目模仿西方的发展模式,世界上也不存在其他地区的人民完全照搬美国发展模式的先例。非洲国家领导人应承担起非洲发展的首要责任,应当制定符合非洲国家自身条件和利益的经济发展战略。资源仍是21世纪非洲发展的优势。非洲富饶的矿产、石油和丰富的物种及自然生态环境,对全球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特别是在国际局势动荡,发展中国家大规模向现代化迈进的形势下,对能源和其他资源的争夺必将日趋激烈。这意味着资源开发为非洲大陆创造财富的机遇已经到来。非洲应抓住这个改变不发达状况的历史机遇,与国际伙伴建立共担责任、共享利益的新型伙伴关系。
2001年7月9-12日,在赞比亚首都卢萨卡举行的第37届非统首脑会议通过了《新非洲倡议》(A New African Initiative)——非洲未来发展的新战略。这一覆盖整个非洲大陆的发展战略,旨在联合的基础上实施非洲复兴,为21世纪非洲发展提供指导思想和政策框架。
《新非洲倡议》是两个重要倡议的结合体。其一是以南非总统姆贝基为首提出的“新千年非洲复兴计划”(Millennium Partnership for the African Recovery Program)。姆贝基总统早在1999年上任不久就提出了“非洲复兴”的思想。其后,他多次在公共场合倡导这一思想。2001年初,在瑞士达沃斯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大会上,姆贝基总统正式推出了受非统委托,由南非、尼日利亚和阿尔及利亚3国共同起草的非洲人自己勾画的发展蓝图——“新千年非洲复兴计划”。其二是经济学家出身的塞内加尔总统阿卜杜拉耶·瓦德提出的通过实施一些重大的基础设施工程使非洲经济得到发展的“欧米茄计划”(Omega Plan)。由于这两项计划有许多共同之处,经7月11日卢萨卡非统首脑会议讨论,合并为《新非洲倡议》。该倡议由“21世纪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行动纲领”两部分组成。强调非洲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实现和平与安全,促进民主与良政,加强经济管理与实现一体化。具体发展目标包括:在今后15年内,非洲国家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7%以上;到2005年,所有非洲国家开始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并争取到2015年扭转自然环境被破坏的状况;到2015年,非洲绝对贫困人口总数减半,同时婴儿死亡率和产妇死亡率分别下降2/3和3/4,并争取所有学龄儿童都能接受教育;遏制艾滋病和其他传染病的蔓延。主要内容包括:第一,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创造一个和平、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改善政府的管理能力,推进地区合作和经济一体化;第二,优先发展和全面开发非洲的人力资源,加强桥梁、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对信息和通讯技术方面的投入,发展农业,保障粮食安全,努力实现生产和出口多样化,力争改善非洲产品进入欧美市场的条件,以增强产品的竞争力;第三,多方寻求资金来源,动员国内储蓄,增加税收来源,吸引外国资本,减免债务,争取外援。该倡议的特点是,非洲领导人希望通过合理利用非洲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依靠非洲的力量,通过改善投资环境以争取外资等新方式,从而实现发展经济和消除贫困的目标。根据这一计划,非洲将与发达国家建立一种“新伙伴关系”。该计划估计,为实现贫困人口减半和其他发展目标,非洲国家必须在未来15年内每年得到640亿美元的援助。
《新非洲倡议》对非洲国家的发展战略和政策的协调一致将起到促进作用。但是客观地讲,该倡议还仅仅是一个框架性政策文件,缺乏可操作性及相应的资金支持。因此,2001年8月20日,新非洲倡议指导委员会召开第一次会议,提出尽快制定一个“内容详尽明确、富有创意、可操作性强”的行政计划,以指导非洲的一体化建设,便于国际合作伙伴的支持。2001年10月在尼日利亚首都阿布贾召开的实施委员会15国政府首脑会议上,《新非洲倡议》更名为《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New Partnership for Africa's development-NEPAD),其实施的重点是非洲的地区合作组织,目前关注的重点是调整与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间的关系。从《新非洲倡议》的更名可以看出,未来非洲发展战略立足于自主发展,同时注重协调与国际合作伙伴的关系。
三、《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实施的前景
贯穿《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的基本精神是自主发展,这不仅体现在非洲的自身努力,在与国际伙伴的关系方面也要以我为主,不再听任摆布。它给未来非洲经济的振兴带来希望。
1.非洲自主发展的内部条件正在日臻成熟。表现在:第一,非洲经济发展势头良好。2000年非洲经济增长3.5%,2001年尽管受到全球经济不景气和"9.11"事件的连带影响,非洲经济仍实现4.3%的增长,成为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2002年非洲经济预计增长3.4%。非洲大陆保持多年的增长态势是在变幻莫测的国际经济环境下取得的,尽管不能排除外部因素所起的作用,但非洲内部主宰发展的力量在增强却是客观事实。第二,外债负担有所减轻。据联合国非经委统计,2001年非洲外债总额已从1998年的2914亿美元降到2751亿美元;同期,外债占出口收入的比例也从242%降到176.6%,债息占出口收入的比例从23.3%降到18.9%。第三,非洲经济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完全可以成为21世纪非洲联合振兴的依托力量。2000年10月31日,非洲第一个自由贸易区——东南非自由贸易区启动,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的自由贸易区也在紧锣密鼓的建设中,这将明显增强非洲国家间贸易及对外贸易能力和招商引资的能力。第四,非洲联盟的成立将使其发展比非洲统一组织更大的政治影响,为非洲各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2.国际环境中的有利因素在增多。近年来,非洲的发展和非洲的呼吁在国际上日益受到重视。大国基于21世纪经济可持续发展所需资源与市场、环境与安全等方面的考虑,纷纷召开与非洲合作的高峰会议,提出援助非洲发展的计划。引人注目的是,西方8国集团出台了《非洲行动计划》。《非洲行动计划》主要包括:支持非洲国家提出的“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支持非洲消除冲突和战乱的努力;每年向非洲提供60亿美元的官方发展援助;为22个非洲重债穷国免除190亿美元的债务;帮助非洲国家增加贸易、促进投资、创造经济增长的环境;为非洲国家产品提供更多的市场准入;帮助非洲国家改善医疗卫生条件和艾滋病的防治;帮助非洲国家增加农业生产,改善水利资源的管理等。不难看出,该计划总体上顺序了非洲国家促进经济增长和减轻贫困的要求,尽管它还是提出了一些要求受援国改善民主与人权状况、加强政府管理和建立授款使用管理机制、消除腐败等附加条件。当然,我们不能对它评价过高,因为到目前为止,它还只是一个框架性文件,尚未形成一个具体而统一的落实援非措施的计划。如果该计划能真正得到落实,无疑有助于促进非洲社会经济的实质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