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学科教育学建设的几个问题_教育学论文

关于建立我国学科教育学的几个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育学论文,几个问题论文,学科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学科教育学是一门正在兴起的重要学科。改革开放以来,在邓小平“三个面向”的指引下,学科教育学的研究工作发展很快。这主要表现在:从思想上来看,学科教育研究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在有的高等师范院校还专门成立学科教育研究所或研究中心。从研究成果来看,近几年来发表了许多学科教育研究方面的论文,出版了一批学科教育研究的学术著作。从培养人才方面来看,已建立了一批学科教育学的硕士点、博士点,培养了一批年富力强的学科研究人才。从工作实践上来看,一批学科教育研究人员积极参与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锻炼了队伍。促进了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我国学科教育学的研究还处在初级阶段,学科教育学的理论研究还很薄弱。今天,我们弄清这些问题,对于进一步完善这门学科,推动教学改革深入发展,都将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学科教育学的研究对象问题

在讨论学科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之前,首先涉及到什么是学科的问题。学科是教学科目的简称。它是“为实现教育目的,从科学、文学、艺术及其他典型活动领域中,选取适合一定年龄阶段的受教育者学习的知识、技能和技巧,按照教学原则,分门别类组成的体系[1]”。

但另一种观点认为,学科教育学一词中的学科,“不是指‘教学科目’,而应该指科学分类中的‘学科[2]’”。其理由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教学科目会不断变化,而且教学科目也因国度而不同。

如何看待这样两种观点,显然第一种观点符合教育规律和学校工作的实际情况。从教育规律来说,学校教育总是以一定的教育内容影响学生。但是,人类的知识浩如烟海,种类繁多,选择哪些最基础、最必需的知识作为教育内容传递给学生呢?一是从宇宙间各种物质运动形式的发展规律来确定学生学习的科目。物质运动形式包括自然和社会的形式,因此,既要学习自然科学知识,又要学习社会科学知识。二是从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来确定学生学习的科目。因此,除了确定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之外,还要开设体育、美育、音乐等学科。三是从学生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基础,考虑每门学科的分化程度,遵循由易到难,逐步加深的原则。从学校实际情况来说,自从学校产生之后,人们总是将各种门类的知识,按照一定的方式加以分门别类地组织起来,构成学校教育中的学科。例如,我国西周时期的学校教育内容以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为基本内容。欧洲中世纪早期的学校教育内容以文法学、修辞学、辩证法、算术、几何、音乐、天文等七艺为基本内容。我国清朝末年,废科举兴学校,各地兴办一些新式学堂。在《奏定学堂章程》中规定“中学堂”开设的学科有:“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学、外语、历史、地理、算学、博物、物理及化学、图画、体操”等。我国1992年颁布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初中课程计划》规定,初中阶段开设思想政治、语文、数学、外语、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体育、音乐、美术、劳动技术等。由此可见,自从学校产生以后,学校主要沿用分学科的形式传授教育内容。所以把学科理解为教学科目的简称,符合教育工作的实际。

那么,学科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呢?一门新学科的建立,主要取决于有没有相对独立的研究对象。在建立和发展学科教育的过程中,对学科教育学的研究对象问题曾经有过种种不同的观点,概括起来有如下几种说法。一是规律说,即认为学科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研究学科教育现象及其规律。二是结构说,即认为学科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研究学科教育的各个结构要素,如教师、学生和教材等等。三是过程说,即认为在学科范围内,以全面实现教育目标为目的,以相关学科成果为理论支撑,研究学科教育的目标、课程、学习、教学和评价等全过程及其内在规律的一门科学[3]。经过比较,我们不难发现第一种观点显得比较抽象、笼统,使人不易理解。第二种观点提出研究学科教育的各个结构要素,与普通教学论十分类似,没有自己的特色。而第三种观点认为学科教育不仅要研究学科的教育理论问题,而且从培养人的高度,揭示学科教学培养人的规律,这是一次理论上的飞跃。

二、学科教育学的性质问题

学科教育学是一门什么性质的学科?是应用学科还是理论学科?这一问题直接关系着学科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学科发展方向。

近20年来,对学科教育学学科性质的讨论大致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是认为学科教育学不是应用科学,而是朝着纯科学的方向发展[4]。其理由是:第一,学科教育学无论就内容和方法而言,还是就整个研究体系及其研究指导思想而言,早已突破了原来“教材教法”的范围。学科教育学虽然要遵循一般的教育规律,但由于这些一般规律在普通教育学中已经论及,所以,学科教育学对此只引入而一般不展开论述。各学科教育学的主要任务在于探索由各学科的特殊性所决定的相应的特殊规律。“开辟各学科教育学独立的研究领域和独特的研究方法,建立各学科教育学的结构体系,使其朝着纯科学而不是应用科学的方向发展”[5]。第二,学科教育学虽然朝着纯科学的方向发展,但又是一种不规范的纯科学。传统的教材教法主要在于提供这种规范,而我们现在的学科教育学已不再仅仅是提供这种规范。但是,即使各学科教育学中取消了类似于教材教法的内容,它揭示的学科教育规律对学科教育实践还是有指导意义的。因此,只能说学科教育学是一类不太规范的纯科学。

与此相反的另一种观点认为学科教育学是应用理论学科。它是教育理论与各自专业学科理论相结合的产物,是一门具有跨学科、边缘性特点的应用理论学科[6]。这种观点目前已为大多数学者所接受,其理由是:第一,学科教育学是学科教学法的升华。学科教育学是在学科教学法的基础上继承、发展而来,并使之上升为理论,反过来又进一步指导实践,从怎样教、怎样学,发展到为什么要这样教、这样学,成为指导各自学科的教育理论。第二,学科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为整个学科教育过程。这个教育过程是从大教育观出发的,从学科育人之路全面研究学科教育,即不仅要研究学科的教学理论问题,揭示学科教学的教学规律,而且要从培养人的高度探讨学科教育问题,揭示学科教育培养人的规律。所以说学科教育学是一门应用理论学科。

三、学科教育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问题

学科教育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它与教育学、教学论、教学法等学科,既相互联系、相互交叉,又有相对的独立性。分析学科教育学与这些学科的关系,有助于认识学科教育学的学科性质和任务,突出本学科的特色。

教育学与学科教育学的关系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我们知道教育学是教育科学中重要的基础科学。它的任务主要研究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教育的本质,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教育与儿童身心发展的关系,教育的目标和任务,教育制度,教学工作,思想品德教育、体育等问题。随着社会和教育科学的发展,教育学的分支学科不断出现,课程论、教学论、德育原理等逐渐分化而出,而学科教育学也是教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教育学为学科教育学提供一般理论基础;而学科教育学以它的特殊规律丰富和充实教育学的理论,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教学论与学科教育学的关系是平行与交叉的关系。教学论是研究教学一般规律的学科,学科教育学是研究学科教育一般规律的学科,它们两者都是教育学的下位学科,就这一点来说,它们是平行关系。但是,教学论与学科教育学又具有相互依赖的关系。教学论的研究成果为学科教育学提供理论依据,而深入、细微地学科教学研究,又进一步完善和丰富教学的一般理论。就这一点来说,教学论与学科教育学又是交叉关系。

学科教学法与学科教育学的关系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学科教学法是研究某一具体学科的教材教法,对使用教材过程中的经验与问题进行研究,主要停留在经验总结水平。而学科教育学融教育理论与各专业学科理论于一体,对具体的专业学科进行研究。就研究的立足点来说,它与学科教科法不同。学科教育学站在大教育观的高度,来研究具体的学科问题,保证学科研究的全面性,避免脱离总的教育目的去孤立地研究学科的内容和方法。就研究的广度来说,它与学科教学法不同。学科教育学的研究范围要比学科教学法广得多。它不象学科教学法那样只重视教材内容及其编制原则研究,而是从理论上研究教材编写的方法论,从而指导教师对教材的运用。它不象学科教学法那样只局限于具体方法的研究,而是从教学的整体优化方向着眼,研究改进教学的一般方法的理论体系,从而培养教师全面地提高教学质量的能力。

四、学科教育学的体系问题

目前,我国教育界对构建学科教育学的体系问题还处在探索阶段,可以说是众说纷纷。对学科教育学的理解归纳起来有两种对立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学科教育学是一门学科,它研究各种学科教育的共同规律和特点。“学科教育学的建设是一项整体的研究,因此就不能单从一门学科教育研究的思路出发[7]。”另一种观点认为,学科教育学是多门学科的统称,是一个概括用语,“是包括语文教育学、数学教育学、物理教育学等的一类科学的总称”。“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建立一门介于普通教育学与各学科教育学之间的一门学科教育学[8]”。

由于对学科教育学的理解不同,于是出现了多种多样的学科教育学的理论体系框架。

如何看待如此名目繁多的学科教育学的理论体系框架?第一,学科教育学体系的建立必须贯彻“双百”方针。在学科教育学建立和发展的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理论体系框架,这并不奇怪。相反,这倒是一件值得欢迎的事。因此,我们不可简单地否定一个,肯定一个。正确的办法是充分发扬学术民主,展开学术讨论,在学术讨论和争鸣过程中汲取别人之长,弥补自己之短,逐步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理论体系框架。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一个理论体系框架的形成,并不是靠几个人在书房中造出来的,它必须来自实践同时又要回到实践,接受实践的检验。第二,学科教育学体系的建立必须以教学实践为依据。学科教育学的建立本身就是实践的需要,学科教育学理论之所以有用,不仅是因为它来自教育实践,更重要的是因为它能够指导教育实践,为教育实践服务。学科教学实践呼唤学科教育理论,这已成为学科教育理论发展的动力。构建学科教育学体系,在内容上必须针对学科教学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展开实证研究,将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上升到理论,以充实学科教育学的内容。在研究方法上,大力开展教育改革实验研究,切忌照搬、照抄其他相关学科的理论框架。通过教育改革实验,促进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推动学科教育学的发展。第三,学科教育学体系的建立必须组织相关人员通力合作,联合攻关。建立学科教育学理论体系,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几代人的共同努力。目前,我国从事学科教育研究的人员多为高等师范院校从事教材教法的教师。这批力量是十分宝贵的,但这些人员多分散在各地,不仅力量单薄,而且缺乏正常的学术交流渠道。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在建立学科教育学理论体系过程中可以把三种力量组织起来,联合攻关。一是教育理论研究人员,他们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丰富的科研工作经验,可以选择课题,设计方案,承担理论层面的研究任务。二是学科研究和教学人员,他们对具体学科的教材教法比较熟悉,有建立学科教育学的迫切愿望,可以设计与指导本学科的教育改革实验方案。三是身处第一线的广大中小学教师,他们有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熟悉教材,了解学生,可以具体承担各学科的教育改革实验。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入开展,为学科教育学的建立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标签:;  ;  ;  

关于我国学科教育学建设的几个问题_教育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