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侧入路锁定加压钢板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有效性论文_黄影

掌侧入路锁定加压钢板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有效性论文_黄影

(广汉市人民医院骨科 四川 广汉 618300)

【摘要】 目的:分析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应用掌侧入路锁定加压钢板治疗的临床有效性。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利用掌侧入路锁定加压钢板进行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掌倾角为(12.68±3.80)°,治疗前为(-18.43±8.15)°;治疗后尺偏角为(20.58±4.31)°,治疗前为(8.74±4.01)°;治疗后桡骨高度为(11.71±2.02)mm,治疗前为(-3.05±4.12)mm。患者手术平均用时(58.3±9.1)min,愈合平均时间为(9.2±1.8)周,没有患者出现并发症。结论:掌侧入路锁定加压钢板对于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效果明显,能够促进患者骨折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关键词】 掌侧入路锁定加压钢板;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疗效

【中图分类号】R6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6-0026-02

Clinical efficacy of 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 in the treatment of unstable distal radius fractures

Huang Ying.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Guanghan City, Sichuan Province, Guanghan 6183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sis of unstable type application of the distal radius fractures volar 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 into the road treatment of clinical efficacy. Methods Randomly selected from September 2013 to September 2014 were not stable of the distal radius fracture patients 30 case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using volar 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 into the road treatment, to observe the treatment effect.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palm Angle (12.68 ± 3.80) °, prior to treatment (18.43 ± 8.15) °Feet after treatment for(20.58 ± 4.31) ° Angle, prior to treatment (8.74 ± 4.01) ° ; After treatment radial height is (11.71 ± 2.02) mm, prior to treatment (3.05 ± 3.05) mm. Surgery in patients with an average time (58.3 ± 9.1) min, healing the average time was (9.2 ± 1.8) for weeks, patients with no complications.Conclusions The volar approach type 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s for the unstable distal radius fracture treatment effect is obvious, can promote patients with fracture restore, worth clinical promotion.

【Key words】Volar 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 into the road; Unstable type of distal radius fracture;The curative effect

桡骨远端骨折的发生率比较高,在全身所有骨折中约占1/6,以往采用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石膏固定、夹板以及手法复位,但是这仅仅能治疗一些轻微骨折,对于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没有明显疗效[1]。本研究主要分析掌侧入路锁定加压钢板对于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对象选择我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30例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其中男21例,女9例,年龄平均为(39.7±12.3)岁,其中有8例存在明显骨质疏松,有2例伴有锁骨骨折,有3例存在股骨粗隆间骨折。

1.2 治疗方法

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协助平躺,将气囊止血带放置于患臂上端。选择前臂远端掌侧Henry入路,从桡动脉和桡侧腕屈肌腱将皮肤切开。解剖桡侧腕屈肌腱外侧,对桡动脉给予保护,向桡侧牵引桡动脉,向尺侧牵引正中神经以及桡侧腕屈肌腱,使深层旋前方肌完全显露。在旋前方肌桡侧将肌纤维切断,向尺侧牵开旋前方肌,使骨折断端完全显露,如有必要,将腕掌侧关节囊切开,在骨折端借助微型骨膜玻璃器或者克氏针撬拔复位,使桡骨远端关节面的平整、尺偏角、掌倾角、桡骨长度进行最大程度的调整。如果复位使得有骨缺损腔隙出现,填充人工骨或者自体髂骨。复位结束后若骨折稳定度没有达到要求,借助克氏针进行暂时性固定,依照患者骨折具体情况在桡骨远端掌侧置入合适的斜T形锁加压定钢板,借助X线机确定置入位置,然后钻好孔后利用螺钉进行固定。对患者腕关节进行被动活动,观察骨折固定情况,观察有没有关节弹响或者摩擦感,避免关节腔进入了内固定物。将钢板覆盖于旋前方肌缝回桡骨附着处,常规引流,常规缝合,将切口关闭。

1.3 术后处理

手术后常规给予患者消肿以及抗感染治疗,手术结束后第一天进行主动或者被动活动肩肘关节、掌指关节以及指间关节。手术后1天将引流管拔除,在患者耐受的前提下旋转活动前臂,外展、内收、屈、伸腕关节,7周左右逐渐进行力量性功能锻炼。

1.4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患者治疗前后掌倾角、尺偏角以及桡骨高度。

1.5 统计方法

对研究数据进行相关统计和分析,统计学软件选择SPSS 19.0。用(x-±s)对计量资料进行表示,检验通过t完成。如果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后掌倾角、尺偏角以及桡骨高度均明显高于治疗前,治疗前后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下表。

表1 治疗前后患者掌倾角、尺偏角以及桡骨高度比较(x-±s)

时间 例数掌倾角(°) 尺偏角(°) 桡骨高度(mm)

治疗前30-18.43±8.15 8.74±4.01 -3.05±4.12

治疗后3012.68±3.80 20.58±4.31 11.71±2.02

患者手术平均用时(58.3±9.1)min,所有患者进行一年随访,一年内没有出现正中神经卡住、肌腱断裂、内固定松动、血管神经损伤以及感染等相关并发症,所有患者骨折均良好愈合,平均愈合所需时间为(9.2±1.8)周。

3.讨论

本研究采用的桡骨远端T型锁定加压钢板带有螺钉孔,能够紧密嵌合锁定螺钉的外螺纹,形成锁定内孤星支架,形成角度稳定性,明显提高了固定强度。能够使复位丢失或者复位再移位的情况有效避免,符合人体结构工学,能够有效促进骨折愈合[2]。钢板下有沟槽使得与骨头的接触面积大部分减少,骨面和骨膜的血流运输损伤明显下降,能够促进骨痂形成。手术过程中不必要将骨膜进行剥离将多数软组织进行显露,使得损伤骨膜的概率下降,骨的血流运输得到很好的保留[3]。

本研究对30例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进行掌侧入路锁定加压钢板治疗,结果治疗后掌倾角为(12.68±3.80°,明显高于治疗前(-18.43±8.15)°;治疗后尺偏角为(20.58±4.31)°,明显高于治疗前(8.74±4.01)°;治疗后桡骨高度为(11.71±2.02)mm,明显高于治疗前(-3.05±4.12)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手术平均用时(58.3±9.1)min,愈合平均时间为(9.2±1.8)周,没有患者出现并发症。

综上所述,掌侧入路锁定加压钢板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明显,能够促进关节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房勇平.掌侧入路锁定加压钢板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26例[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4,(6):86-87.

[2]李自强,杜科伟.采用锁定钢板治疗不稳定性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15,(11):1629-1631.

[3]赵全明,顾晓峰,杨惠林等.掌侧解剖锁定钢板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20):2740-2742.

论文作者:黄影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9月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9

标签:;  ;  ;  ;  ;  ;  ;  ;  

掌侧入路锁定加压钢板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有效性论文_黄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