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中舒适护理的应用探讨论文_张鹏云

手术室护理中舒适护理的应用探讨论文_张鹏云

黑龙江省林业第二医院 黑龙江 伊春153100

摘要: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方式和效果。方法 将296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46例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150 例增加全面系统的舒适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生理、心理改善状况及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紧张度缓解、血压、心率变化,患者对手术室护理 工作的信任度和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舒适护理缓解了患者的应激反应,增强了患者的耐受力,不仅有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也强化了 “以人为本”的现代整体护理理念。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舒适护理;应用方式;效果评价

所谓舒适护理(comfort care)指通过采取或强化一定护理措 施使患者缩短和降低不愉快程度,在生理、心理、社会、精神上达 到最愉快状态,这是一种整体的、个性化的、创造性的护理模式。 手术最易使患者产生强烈的应激和心理反应,任何不愉快和消极 反应都会直接影响手术效果。因此手术室护理推行舒适护理意 义重大,但如何正确、恰当地实施舒适护理,需要手术室护理工作 者不断探索,现将我们的临床实践经验和效果总结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1~2018年1月在我院手术室进行手 术的部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296例。男148例,女148例;年龄 14~76岁,平均(37.8±11.4)岁,其中,普外科手术67例、胸外科手 术36例、脑外科手术31例、泌尿外科手术19例、骨科手术34例、妇 科手术81例、眼科手术13例、口腔科手术9例、耳鼻喉科手术6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在麻醉方式上,气管插管静脉复合全麻92例,神经阻滞麻醉53例, 椎管麻醉104例,局部浸润麻醉47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50 例,对照组146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手术方式、麻醉方 式、术前生命体征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 有可比性。

2、护理方法:对所有患者均按整体护理要求做好手术 室的各项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系统的舒适护理干预 措施,包括:(1)加强术前调查。通过访视患者、查阅病历、咨询主 管医生等,全面了解掌握患者及手术信息,包括患者姓名、年龄、 性别、职业、文化程度、经济情况、身高、体重、嗜好、生活习惯等一 般资料,诊断结果、病变部位等病情资料,手术名称、手术方式、麻 醉方法、手术进路、估计所需时间和所需手术器械与物品等手术 资料,患者既往史、家族史、过敏史等病史资料,患者呼吸、循环、 代谢、肝肾、神经系统及血液系统的状态和各项化验检查结果,患 者心理和精神状态,患者术前饮食、活动与休息、排便练习、呼吸 练习及备皮等准备情况,作好相关记录,据此制定护理计划,为后 面具体实施打好基础;(2)密切护患关系。用和蔼的微笑、亲切的语言向患者作自我介绍,根据患者的个性资料,恰当地解释病情, 介绍手术的必要性、麻醉知识、手术经过、手术的可靠性和安全措 施、术中配合要求等,谈话中注意多关心、安慰、鼓励和表扬。对儿 童可增加哄、抱、握手等亲密接触;(3)加强心理护理。整个围手术 期都要随时了解掌握患者情绪变化,发现有担心、害怕、恐惧、烦 躁、紧张等不良的心理状态时,即给予对应的心理疏导,必要时可 针对患者特点播放音乐缓解患者的应激反应;(4)强化术中舒适 护理操作,动作轻柔娴熟,追求稳、准、快,通过细致观察询问,针 对患者不舒服状况采取相应措施,如改变体位、垫枕头,可松开病 员服的领口,为病人盖暖和毛毯,使用药棉湿润口唇,抚摸病人肌 肤、轻握病人双手,指导患者作减轻不适与疼痛的深呼吸等;(5) 做好术后回访。手术结束后护送患者回病房,除途中注意观察患 者的呼吸、脉搏,保持输液及各种引流管道畅通外,还与病房护士 全面交接,术后第2d要做必要随访,与患者或家属进行交流,告知 手术情况并进行术后指导。

3、观察指标:术前患者询问其紧张、焦虑等心理压力是 否较前有明显改变,测量血压、心率,以血压升高≥30mmHg,心 率20%以上为血压、心率发生变化。术后以自制问卷调查患者和 (或)家属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和信任度。

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软件,数据以均数±标准 差(x±s)表示,计量资料比较用t检验,组间计数资料比较用2 检 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296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未发生因压力造成的神经损伤和循 环瘀滞,无术中死亡及严重并发症的发生。但实验组患者术前出 现血压升高、心率加快者比例明显少于对照组,紧张度得以缓解 者比例明显多于对照组;术后随访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信任 度和满意度都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三、讨论

舒适护理不是一种独立的护理方式,而是建立在基础护理之 上,在操作中更注重患者的舒适感受和满意度,追求的目标是使患者生理的、心理的健康和社会的和谐统一,它包括生理舒适、心 理舒适、社会舒适、灵魂舒适4个方面。舒适护理是有针对性的,根 据汉斯·塞利的应激原理,手术事件、手术室的陌生环境、孤独都 是应激源,可导致手术患者产生较强烈的生理与心理应激反应, 这些反应不仅对神经、内分泌系统产生影响,而且会干扰手术和 麻醉的顺利实施。传统手术室护理主要是在手术间内配合进行 手术,基本上是机械的、程序化式的服务,舒适护理不仅要求针对 手术和麻醉对患者造成的心理、生理功能紊乱增加一些相应护理 措施,而且将服务时间延伸到整个围手术期,地点从相对封闭的 手术室延伸到病人床前,在术前、术中、术后加强与患者及其家属 的互动沟通,从知识层面进行健康教育,从心理层面作疏导护理, 从生理层面追求降低不适感服务。可见,将舒适护理运用于手术 室护理中,主要是使手术患者接受人文关怀,感受到舒适和亲人 般的温暖,在心理上获得了安全感和满足感,进而增强接受和配 合手术的信心。这不同于一般提升护理服务质量的措施,而是 真正从“以疾病为中心”转向“以病人为中心”的一项改革。本研究 中,实验组患者紧张度得到缓解,身心痛苦得以减轻,术前血压升 高、心率加快不明显。术后随访,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和满意度分 别高达97.33%和99.33%。

总之,手术室中的实施舒适护理,不仅可降低手术应激反应, 使患者的生理、心理得到很大改善,为手术的顺利进行创造良好 的条件,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而且能促进护士素质和工作效率 的提高,充实了“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内涵。在具体实施中需要 不断总结经验,完善相关措施,使护理服务的质量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 卓燕.手术室护理工作中舒适护理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 南,2011,9(27):165.

[2] 洪小美,陈丽锋.舒适护理在手术室工作中应用的效果观察[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3):19-20

论文作者:张鹏云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第0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5

标签:;  ;  ;  ;  ;  ;  ;  ;  

手术室护理中舒适护理的应用探讨论文_张鹏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