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干预对临床用药合理性的作用论文_丁亚亭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药学部 江苏 南通 226001)

【摘要】 目的:探究药学干预对临床用药合理性的作用。方法:选自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对我院门诊进行抽取485例门诊西药处方为本次研究中的观察组,同期另抽取485例住院处方作为对照组,其中观察组采取药物干预措施,对照组未采取干预措施。观察及比较两组临床处方用药的合理性以及不合理用药原因。结果:观察组患者中医护人院对临床药物的认知率为470(96.90)%、处方行为合理率为484(99.79)%、处方调试率为483(99.58)%、医嘱执行率为485(100.00)%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药物处方不合理使用的原因包括更换药品为75(15.46)%、联合药品95(19.58)%、药物选择78(16.08)%、单次剂量70(14.3)%、日个日药次数78(16.08)%,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进行比较,存在差异显著,(χ2=20.348,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药学干预对临床用药合理性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药学干预;临床用药;合理性;作用

【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9-0152-02

目前,在各大临床医疗服务中,不合理用药的现象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身心健康造成较大的威胁,甚至会导致一系列并发症的发生。若临床药剂师对药物的相关知识了解不足,极易出现不合理用药的现象。为此,对临床用药实施药学干预措施意义重大[1]。本文选自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在我院门诊及住院部各抽取485例临床用药处方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均采取药学干预措施后的临床用药的合理性进行深入探究,具体研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搜集于2015年10月—2017年10月间在我院门诊抽取485例门诊西药处方,同期另抽取485例住院部西药处方为对照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以上纳入研究的处方对象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并获得了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其中对照组处方中男性患者365例,女性患者120例,年龄21~68岁,平均年龄(22.23±2.5)岁;观察组处方中男性患者386例,女性患者99例,年龄22~72岁,平均年龄(23.21±2.3)岁;485例处方中包括呼吸科78例、泌尿科123例、骨科85例、心血管科125例、消化内科74例。所有纳入研究对象的性别、年龄等临床资料进行相比较,无存在明显差异,P>0.05,无具备统计学意义。

1.2 干预方式

1.2.1对照组 对本组临床药物处方均结合各个科室每日所需的药物进行合理采购,常规遵医嘱进行给药,未进行采取药学干预[2]。

1.2.2观察组 对本组患者均采取药学干预(1)设立专家小组:对西药学临床药师进行成立专家小组,定期抽查并记录有关治疗药物的用药时间、用药剂量方法等。如在抽查病例过程中发现相关用药问题,及时与临床医师进行有效沟通,并每月进行汇总,把出现的临床用药问题反馈给各个科室[3]。(2)临床技师应积极主动参与护理人员进行查房,从中通过与患者沟通、交流来了解家庭背景、社会地位以及文化水平等,将患者的详细基本资料录入计算机,如姓名、年龄、病历号等有关信息。(3)临床药师应结合药物使用说明性以及合理使用药物进行调整,同时与资历较深的药师进行分析探讨,对不合理用药的项目数据进行统计[4]。(4)定期进行培训:临床技师对科室医护人员进行药物培训,如新药物的相关知识,从中促使医护人员加强对合理用药的意识,提高遵照医嘱,合理用药的有关水平。

1.3 观察指标

分析两组患者中医护人员对临床药物的合理性以及临床不合理使用药物的原因。

1.4 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百分比为计数资料,卡方检验,(均数±标准差)为计量资料,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我院485例处方用药的合理性进行比较,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中医护人院对临床药物的认知率、处方行为合理率、处方调试率、医嘱执行率显著优于对照组,自建进行比较,存在差异显著,(χ2分别=8.326,8.512,8.634,8.965,P均<0.05),具备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1。

表1 分析两组患者处方用药使用的合理性(n,%)

3.讨论

本次研究结果阐明:观察组患者中医护人院对临床药物的认知率为96.90%、处方行为合理率为99.79%、处方调试率为99.58%、医嘱执行率为100.00%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西药处方不合理使用的原因包括更换药品占15.46%、联合药品占19.58%、药物选择占16.08、单次剂量占14.3%、日个日药次数16.08%,显著低于对照组,这与王晓东,王钦波在实验报告中的结果一致[5]。由此说明,实施药学干预,可有效提升了临床药剂师对临床西药的专业知识技能水平,进一步提高了临床用药的合理性。

综上所述:药学干预可对临床用药的合理性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廖洪娟.药学干预对临床用药合理性的作用研究[J].海峡药学,2018,30(02):229-231.

[2]杨旭,田震学,高丽,闫美兴.临床药师干预对某院中药注射剂合理使用的影响分析[J].中国药房,2016,27(17):2425-2428.

[3]陈劲松.临床药师药学干预对临床合理用药的价值评析[J].中国处方药,2016,14(08):40-41.

[4]张贤尉.临床药师在医院抗生素合理应用中的作用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7.

[5]王晓东,王钦波.药学干预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效果分析[J]. 抗感染药学,2017,14(03):546-548.

论文作者:丁亚亭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4

标签:;  ;  ;  ;  ;  ;  ;  ;  

药学干预对临床用药合理性的作用论文_丁亚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