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DC的通信机房建设研究与论证论文_赵海伟

基于IDC的通信机房建设研究与论证论文_赵海伟

中国通信建设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第四分公司 河南郑州 450000

摘要:IDC机房可以提供高速优质的网络数据服务,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场景。本文对IDC机房的建设和建设过程中所使用的技术进行了讨论,对IDC机房的建设原则做了简要分析,重点从网络结构、供电系统、制冷系统以及机房环境监控等方面对IDC机房建设所采用的技术和实现方式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IDC机房;网络结构;供电系统;制冷系统

社会科技中的互联网技术以及通讯技术在近几年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再次背景下互联网数据中心也是应用而生,并获得大力的推广应用。IDC技术机房,主要是借助通讯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为企业发展以及政府需要的方面提供专业性的服务器托管,以及其他需要的全方位服务,借助该种技术机房可以企业更好的实现价值链的管理提供重要的渠道支持,同时还可以实现互联网宽带业务以及专线业务的发展,所以加强研究IDC技术机房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ID C机房建设设计原则

1.机房设备的可信性和系统稳定性。在IDC机房建设过程中,系统地创建可保证机房为用户提供可信、持续的网络数据服务,如双热备份机制、关键设备备份及服务器优化等。其他关键设备可使用UPS电源,同时创建双系统的供电机制。

2.机房数据的安全性。通过合理利用安全监控技术、访问控制技术、数据安全保护技术及分层控制技术管理数据库服务器,可减少恶意攻击,以确保机房数据的安全。

3.施工周期性和可延展性。IDC机房的建设耗时较长,需考虑相关安排。此外,需加强设计和施工的适应性,以便后续的扩建、改善经营及维护作业。

4.ID C机房的控制性能。为持续提供网络数据服务,IDC机房必须具备网络监控和网络连接检测等安全功能,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威胁。

5.ID C机房的其他性能。维持IDC机房环境处于恒温恒湿状态,并提供自动报警服务。

二、IDC技术机房建设的关键技术要点分析

首先,对于该机房建设的标准而言,其内部高度要求一般达到4.2米以上,与此同时还要求IDC技术机房的整个地面负荷能力要达到每平方米在六千牛之上;对于IDC技术机房其主要与机房以及支持区与辅助区构成,其中的核心部分是主机房,主要功能是对各种信息数据进行处理保存以及必要的传输,所以在进行机房设备安装的过程中严格按照技术标准操作安装。其中的支持区主要是为了机房信息处理提供重要的理论以及技术支持,而辅助区主要是对机房运行设备实施全面的监控与管理,并对设备实施维护。其次,是IDC机房的空调设计。这一部分的设计主要是为了对机房运行设备中产生的热量进行扩散处理,空调设计部件主要采用的设备是恒温恒湿专用风柜以及冷水中央空调,在进行安装空调系统的过程中,需要结合不同设备散发的热量进行空调设备的合理布局,可以保持室内的温度控制在二十一到二十八摄氏度之间,对于湿度的要求是尽可能的维持在40g/m3到70g/m3之间,在进行机架的安装是需要结合冷热通道的不同进行合理的选择,最好采用面对面的形式进行排列安装,实现空调功能的充分利用;IDC技术机房对于电源设计的要求,由于整个IDC技术机房对于专业性的要求较高,同时整个机房设备在运行的过程中热量储备较高,所以综合这些因素机房在运行的时候对于电源的能量有较大要求,大容量的电源设计有利于保障整个机房设备的正常运行;IDC技术机房对于相关配套设备的设计要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供电系统建设

实际应用中,供电系统问题是引起网络机房故障的最重要原因之一,而IDC机房对供电要求更为严格,因而在IDC机房建设过程中必须采用高可靠性的电源设备和供电技术。

1.供电冗余和发电机组设计。冗余供电系统设计或发电机组可以为IDC机房提供高稳定性的电力支持,有效避免某一路供电系统故障对IDC机房的影响。其中冗余供电在短期停电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优势,发电机组在应对长时间停电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优势。

2.UPS容量设计。UPS电源应该在考虑满足当前负载需求的同时选取适当的容量并采用柔性规划设计方案进行设计。适当容量可以避免负载过小时存在的小电流过度放电情况和负载过大时存在的输出波形畸变情况,柔性规划设计可以满足IDC机房的后期扩容与改进发展趋势。

3.UPS配置方案。UPS供电系统同样需要采用冗余技术进行连接配置。根据实际建设要求和IDC机房的负载情况,UPS的配置可以从双机主从式热备份、功率均分并联备份、并联热备份等三种方案中选取。

四、IDC机房网络结构的建设

机房的主要功能就是具备较强的实用性,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就是在进行网络建设的过程中一般都建议采用分层设计的原则,从网络接入层、汇聚层以及核心层三个方面着手进行建设,实现三者之间的由低到高逐渐完成IDC技术机房的数据传输。

1.接入层主要是属于IDC技术的最低层,其主要负责的功能是提供服务器或者存储设备的接入以及与上层实现各种数据的交换分发,与机房的整个服务器实现连接与优先控制等功能。对于该层的处理安装一般主要是采用具备多个高端口密度的TOR接入交换机进行协调部署。同时还需要注意的是为了避免单链路发生的故障对数据服务造成影响,一般都进行大二层的设备集群部署架构。

2.汇聚层的主要功能是为IDC提供高速的数据交换服务。为了实现这一功能可以对其进行配置具有40Gbps的高速数据传输端口处的三层汇聚交换机,并将接入层的路由进行汇总。

3.核心层的主要服务功能主要是为IDC与因特网提供各种数据中心的连接与数据之间路由的转发服务,以及还需要承担与该层相匹配的拒绝服务以及实现对安全防护功能的建设。对于该层的建设所采用的建设方式一般是采用两台或是多台路由设备是实现网络数据的通信服务,路由器之间的数据传输可以使用链路聚合技术将链路带宽增大,对于本地之间的数据连接可以采用10GE或者40GE的链路。另外为了最大限度的实现机房的可靠性,避免单台路由发生的故障可能影响到整个机房设备的通信系统,应使用两台或者多台路由器进行冗余。

五、ID C机房建设的安全管理

随着企业网络利用率的大大提高,能耗逐渐增加,机房的负荷压力增大。因此,需注意机房的安全管理,确保其正常运行。

1.ID C机房的安全防护建设。IDC机房作为信息数据处理、保存、利用和网络资源利用的专业场所,主要通过互联网技术和通信技术进行连接和使用,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IDC机房的安全防护可具体分为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两部分。其中,网络安全主要包括网络通信安全、网络实体安全及主机系统安全。根据实际要求和相关国家标准,需创建科学、合理的网络安全法规。网络安全技术通过管理和服务网络确保网络和信息的安全。此外,为确保IDC机房的可延展性、抗电磁干扰性、供电系统及空调系统等在安全设计标准范围内,必须科学、准确地开展设计。

2.制冷和安全监察措施。IDC机房的合适温度为22~26℃,湿度为35%~50%。为适应环境的需要,空调和制冷系统需在IDC机房内。空调和制冷系统应具有高风量、强加湿、空气过滤及温度控制的功能。这些功能可有效控制机房的温度和湿度,为精密设备提供理想环境,避免停机或数据操作错误。同时,在特定的机柜和服务器组中,合理布置设备的数量、密度,确保快速散热。此外,两个核心计算机房的安全保护涉及物理计算机房的安全、通信网络的安全和主机安全。具体而言,在整个机房系统建设中,应创建相应的机房安全控制机制。安全监察负责人应充分重视安全监察,随时全面控制计算机房的安全状态。

IDC技术机房主要是现代互联网技术与通讯技术发展的产物,伴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该技术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是企业在进行建设IDC技术机房时,由于其投资性大以及系统强专业性突出的功能,所以在进行设备的建设安装过程中,针对实际问题进一步优化设计原则,把握关键技术实施安全管理,实现IDC技术机房的发展创新。

参考文献:

[1]五堰.IDC技术机房建设相关问题探究[J].硅谷,2014,(21):85-86.

[2]杨锐.IDC机房的建设目标及节能技术浅析[J].商情,2014,(38):286.

论文作者:赵海伟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9

标签:;  ;  ;  ;  ;  ;  ;  ;  

基于IDC的通信机房建设研究与论证论文_赵海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