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城市湿地园林建设初探论文_杨柳龙

对城市湿地园林建设初探论文_杨柳龙

深圳市深水水务咨询有限公司 518114

摘要:湿地作为一种自然景观,和海洋及深林称为地球上三大重要的生态系统,能够有效地调节水量和气候,并且具有净化水质和美化环境等功能。在城市园林的造景中湿地植物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当前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对湿地植物充分利用好,不仅能获得很大的经济效益,而且能很好地改善环境。本文重点探讨城市湿地园林建设。

关键词:城市园林;湿地;应用;探讨

1.湿地与湿地园林的概述

1.1湿地及其功能

湿地是地球上水陆相互作用形成的独特的生态系统,是自然界最富有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湿地分布广泛、种类多且类型间的差异显著。湿地具有如下几个基本特征:

(1)地表水多,水是导致湿地形成、发展、演替、消亡与再生的关键,无水不成湿地;

(2)受水的影响,生长有湿生植物、沼生植物或喜湿的盐生植物。

湿地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控制土壤侵蚀、促淤造陆、降解环境污染等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湿地有丰富的生物种类,其中包括数以万计的鱼类、鸟类、植物和浮游生物,是物种天然的基因库、种质库,成为科普和科研基地。

湿地是自然界最具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大面积的湿地、飞翔的水鸟、自然生长的水生湿生植物和蓝绿色的水面,自然宁静,给人以美的感受。

1.2湿地园林的产生及其内涵

水域滋养人类文明,是城市产生的摇篮。自古以来,江河流域、河口、湖岸和海岸都是城市定址的首选地段。近年来,为了提高居住环境的舒适性和增强景观类型多样性,人们开始认识到滨水湿地的潜力,并对滨水湿地拥有的开放空间、生态功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索和利用。

因此,湿地也就成为了城市开发的重要资源,其在改善城市环境质量、丰富景观类型等方面,将会体现出应有的价值。城市滨水区的复兴是世界性的潮流和趋势;由于城市的发展,城市环境受到了污染,特别是景观水域绝大部分富营养化,亟待治理;现在绿地过分的人工雕琢与堆砌倾向,使城市中十分珍贵的自然生态信息对现代人的身心涤荡作用受到干扰,人们渴望亲近自然;现代化城市需要建设城市大园林等等。正是在这种日益高涨的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及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影响下,湿地园林也就应运而生了。

湿地园林工程即以湿地为对象的园林工程,为现代园林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利用现代园林建设和生态学原理,对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重建和恢复,艺术地再现自然湿地景观,并为社会民众提供亲近、感受、体验自然的场所。湿地园林发展出的融合自然、景观、园林的绿色空间,具有生态、观赏、游憩、教育和文化等多种功能。

根据园林学的研究内容和层次,湿地园林工程还包括湿地造园(湿地公园)、城市湿地绿化、湿地景观3个层次和内容。对城市的湿地区域根据其自然属性进行的园林绿化,即城市湿地绿化工程。湿地是城市土地一个重要构成部分,以往其作用没被认识,所以,湿地的园林绿化也未受到足够的重视。伴随着城市大园林理论和实践的不断深入,城市湿地绿化在维持城市生态平衡、缔造优美自然和谐的城市环境、使城市得以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将大有可为。

2.湿地园林建设中的问题及应对

目前在城市湿地园林建设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造成湿地园林并不能充分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与功能。

首先是湿地园林的城市地域特色得不到体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目前在城市湿地园林的建设中,复制痕迹过于明显,在设计上运用的都是类似的模式,湿地园林中的植被、生物并没有以当地特色为基础,即没有考虑选择当地所特有的原生态植被,无法恢复、重建自然生态系统。而湿地园林中的人工建筑物也大同小异,缺乏新意与特色。

其次是湿地园林的景观效果一般,有的城市建设湿地园林景观只是单纯地为满足城市绿化设计为目的,并没有将湿地园林所应发挥的作用与功能提升到一个相对的高度来重视。这就导致湿地园林在建设完成以后形式主义严重,也就是说在建设上投入资金较多,但在对湿地园林进行运行维护方面却投入甚少,使得湿地园林只是有形式上的绿化意义。

然后是湿地园林建设的人工痕迹过重。人们往往在城市湿地园林的建设过程中,过多地考虑经济效益,而忽视了湿地自然生态系统的循环性与自然性。在建设中,主要表现在湖泊为人工围建而成,没有充足稳定的水资源对其进行循环补充,呈现为闭流湖泊、在湖泊边建造大量人工建筑物,破坏了湖泊周边生态环境系统、在水生系统边建造人工硬质驳岸等,这些做法都使得湿地园林生态系统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甚至导致湿地园林在建造后,自然生态功能进一步萎缩。

面对以上这些城市湿地园林在建设中常见的问题,我们必须找到问题的根源,并制定相关的措施对其进行解决,以合城市湿地园林能够在使用中充分发挥它应有的功能。

第一,植被选择。不论是何种类型的园林建设,植被都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关键部分,原生态系统的恢复也必须通过植被来实现。在湿地园林的植被选择中首先就是要考虑选择当地原生植被,这样有利于当地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在水生植物的种植上,应选择挺水、浮水及沉水植物并由深至浅分层进行种植,不但符合这些植物的生存与生长环境特点,又能合理起到美观的效果,在湖泊河岸边的植物选择上,多用体态优雅的耐水性植被,同时对其进行精心设计,无论是从季节上还是空间上,都能将这些植物的特点显露无疑;其次在植被的选择上要充分考虑物种的多样性,湿地园林的植被选择是非常重要的,还体现在植被应多样化,这样才有助于湿地园林中重建出完整的生物链,从而形成一整套自然生态系统。

第二,功能设置。在城市湿地园林建设过程中,要注重对整个湿地园林景观区的功能设置,即以湿地园林的地形地质、水生环境等特点为依据,在对现有自然进行合理保护的同时,再进行因地制宜的植被设计,并以当地原生态植物为主,使湿地园林的地域特色能够得到凸显。另外,还要在湿地园林内将功能区域与生态区域进行合理设置,具体来说,就是保证在湿地园林建设完成投入使用后,将其自然生态环境受到人们休闲娱乐的影响程度减至最小,既为人们提供一个就近的亲水休闲平台,又不影响到植被的生长,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第三,设计合理。在对城市湿地园林进行建设之前,应遵循合理设计的原则:以重建、恢复及保护当地原生植被为主,辅助以先进的设计理念与方法,将各类资源进行充分整合,使湿地园林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最大体现。在设计中,最需要注意的问题就是湿地园林建设目的是为了改善城市环境、注重生态建设,不能只是为了建设而建设,导致在设计中抄袭模仿痕迹严重,湿地园林根本就发挥不了其应有的作用。而合理的设计同时也能避免人们过于追求经济效益而对湿地园林造成影响,即减少湿地园林中的人工建筑物数量,真正将湿地园林视作一个自然生态系统,减少或避免对其进行干扰。

第四,重视程度。城市建设的管理职能部门应重视城市湿地园林建设的意义与重要性。在兴建湿地园林时,要充分考虑到建设后的运行维护工作,不能重建设而轻维护,减少因湿地园林维护不力而丧失其应有的功能。在这方面应加强社会与舆论监督,加上人们对湿地园林的爱护,就能让湿地园林在城市中发展得更好。

3.结语

湿地园林生态学原理和湿地恢复技术,对湿地园林生态进行保护、重建和恢复,提升了湿地园林的利用价值。在对湿地园林进行规划建设时,应做好城市生态保护和园林景观建设的紧密结合,维护城市生态环境,发挥园林景观的自然魅力,推动城市区域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董必慧,孙大立.盐城市湿地园林建设初探.[J].江苏环境科技.2015,20(5)

[3]居宇涛.浅谈城市湿地园林的建设.[J].科技信息.2014(7)

论文作者:杨柳龙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12

标签:;  ;  ;  ;  ;  ;  ;  ;  

对城市湿地园林建设初探论文_杨柳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