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学生班级自主管理,并不意味着班主任就可以对学生放任不管,而是要求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转换角色,站在一个更高的位置,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让学生通过参与班级管理学会自我管理,培养他们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真正使他们成为班级的小主人,学生最终达到“自主管理,我能行”。
关键词:小学生; 自主管理 ; 班级管理
中图分类号:G628.8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691(2019)03-0004-01
自主管理,顾名思义,就是自己管理自己。就如海伦.凯勒说的“生命是我自己的,我可以好好的使用它,也可以白白的糟蹋它。”人的生命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浪费了,就会一事无成。而班级自主管理的过程,就是学生好好使用生命的过程。因此,让学生学会自主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一、提出要求,明确目标
要想让学生学会自主管理,首先就要让学生知道要怎样做,从安排每个人的任务开始,每个班干部的任务是什么,值日班长、小值日生、“小老师”等的任务是什么,事事都落到人头上。近一学年来,我总是每天提醒当天参与班级管理的同学,他的职责是什么。学生们总是今天记住了,明天其他同学又不知道了,甚至有的同学当时记住了,一会就忘记了。这段时间里,我做的最多的就是反复的提醒孩子们,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绝大多数学生基本上知道自己当天的任务是什么了,我提醒的次数也随着时间的推移在逐渐减少。就如林景吧,开始时,每天总是检查到他没完成作业,当“小老师”时,不仅不去检查其他同学的作业,连自己也没写完。这时,我总是把他叫到办公室里,跟他分析不做作业会带来哪些坏处,告诉他每天应该怎么做,然后再让他多当两天“小老师”,做好了还在全班表扬他,让他相信自己一定能做好,经过多次的训练,耐心的指导,林景现在每天都能完成作业了,而且无论是“小老师”、还是小值日生都做得很好。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管理,知道了每天应该怎么做,做什么。这时,我再让学生知道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做,也就是我们这么做要达到一个什么目标。现在,学生已经不用老师反复强调任务,只需要默默地关注学生,在每周的班会课上总结学生做得好的,做得不好的提出来,让他们改正,此时,我甚至还会让全班同学一起讨论,为什么这样做不好?应该怎样做?大家一起讨论出改进的办法,这就让学生在今后的管理中有意识的纠正自己做得不好的,坚持做得好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参与管理,受到其他学生的督促,然后再与其他同学进行对比,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变“要我做”为“我要做”,逐渐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并逐步向自主管理的方向发展。
二、自主管理离不开“爱”
当今的农村孩子,很多都是留守儿童、离异儿童,甚至是单亲儿童,这些孩子多数缺少的不是吃穿,而是爱。人们常说“父爱如山,母爱如水”,可是我班上有很多学生可能一年才能见到他的父母一次或两次,还有的几年也没见上过一次。可想而知,孩子们是多么需要爱。鉴于此,我总是告诉孩子们不用害怕,我会像妈妈一样爱你们,也会像爸爸一样严格要求你们的。就拿我班的王斯童来说吧,他的父母都在外地打工,好几年也不能回家一次,就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带着,没钱用了就找爷爷奶奶,平时就到外公外婆家去,因为爷爷奶奶要求严格,而外公外婆不识字,他可以常常不完成作业,嘴上说自己要努力学习,可是一到家就什么也不做了。我了解到王斯童的家庭情况后,常常找他谈心,问他的理想,了解他在家的生活情况。他很有理想,想孝敬父母,也很懂礼貌,为此我在班上表扬王斯童有理想,有孝心,懂礼貌,让全班同学向他学习,找到他的优点,帮助他找回信心。当他没本子时,我会找个理由奖励他一本本子,并提出要求,如果他每天都完成作业,本子就奖励给他,如果连续三次不完成作业,我奖励一本,就要赔十本本子给我。当然,开始时很长一段时间他都只能坚持几天,有一个星期二,我一查,王斯童居然连续两个星期没有不完成作业的现象了,我和班上的同学都表扬了他,他低头笑了。在他生病时,我会第一时间通知他的监护人,甚至带他去看病,给他倒来开水,他回家后,我也会打电话问他的情况,关心他。我告诉他,不要怕,我会像妈妈一样爱你的,渐渐地,我发现了他的变化,他不再那么调皮了,学习认真多了,懂礼貌了。原来爱是那么伟大,它融化了一颗即将冰封的心灵。
三、做班级真正的“小主人”
班级的小主人,就是班级的当家人,管理者,责任人,班级的好坏关乎个人的荣辱。当然,这个主人是学生,而不是老师,老师只是班级中的引导者。就像我班的学生才开始自主管理时,很多学生一节课下来,地上总是纸屑满地,提醒后也只会捡自己座位下的,前面讲台处,分管的学生老是忘了捡。为了让学生把自己真正当成班级的小主人,主动管理班级,我对于周易霖、小陈佳怡、李洋等做的好的同学进行表扬,还让他们在班上分享他们能这么做的想法,就是把班级当成自己的家,主动参与班级的管理,担起责任来。有一天中午,我因没事,提前来到了教室,教室里人不多,我看到教室里的座位下都很干净,只有讲台那里的地面上还有一些垃圾,同学们都在做自己的事,没有一个人注意到。我站了一会儿,同学们陆续走进了教室,我默默地关注着,看看谁会去管。快两点了,垃圾依然躺在那里。这时,周易霖来了,她首先把手上的书本放在了自己的桌子上,然后拿起了垃圾撮,检查起卫生来,然后来到讲台前扫了起来,而此时李洋也走进了教室,放下书本参加到了打扫的行列中。事后,我问周易霖、李洋为什么其他同学都不打扫,而你们却主动去打扫呢?周易霖说:“今天我是小值日生,检查卫生是我的职责。”李洋说:“今天我不是小值日生,可是马上就要上课了,我怕周易霖扫不完,来帮她的忙,地上脏了,会影响我们班在老师心中的印象的。”是啊,“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还应该主动去管,带着责任的去管。
班级自主管理,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需要长时间的帮助、引导,需要爱的滋润,更需要学生明白主人的意义,真正成为班级的“小主人”。只有做到这些,班主任老师才会真正从繁琐的管理工作中解放出来,学生也才会自信的喊出“自主管理,我能行。”
论文作者:袁辉
论文发表刊物:《教学与研究》2019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9
标签:学生论文; 班级论文; 自己的论文; 作业论文; 自主论文; 周易论文; 老师论文; 《教学与研究》2019年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