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察隅地区桑曲组牙形石

西藏察隅地区桑曲组牙形石

一、西藏察隅地区桑曲组牙形刺(论文文献综述)

张元动,詹仁斌,袁文伟,唐鹏,李越,王志浩,周志毅,方翔,李文杰,成俊峰[1](2021)在《中国奥陶纪岩石地层划分和对比》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根据当前国际通用的奥陶系"三统七阶"划分标准,对中国华南、华北、塔里木、准噶尔、柴达木、西藏、滇缅马、印支等块体的奥陶纪岩石地层单元进行了系统性梳理和总结,在大量近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厘定它们的岩性特征、地层时代、接触关系和划分对比,以统一的年代地层框架为标尺,建立了94个地层柱的岩石地层划分和对比关系。根据近二十年来中国关于奥陶纪的大地构造、沉积学、地层古生物学和生物古地理学研究成果,将中国奥陶系划分为12个地层区,其中对华南、华北和塔里木地层区进一步划分为若干个地层分区和地层小区。

张少文[2](2021)在《藏北地区中—晚二叠世古生物和地层学研究及其地质意义》文中研究指明特提斯构造域的中—上二叠统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中—上二叠统是中东地区特大油气田的重要产油气层位。青藏高原位于特提斯域东段,属于特提斯构造域中亚段的一部分,具备形成大、中型油气田的基本地质特征。对于青藏高原来说,目前认为油气勘探有利层位主要集中在中生界,对于古生界油气资源勘探并未有足够的重视。为了能够科学地评价青藏高原藏北地区中—上二叠统油气前景,本次选取拉萨地块松哑来嘎剖面、南羌塘地块萨门雄剖面、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强公村剖面以及北羌塘地块热觉茶卡西南剖面中—上二叠统地层为研究对象,从生物地层、古地理、油气勘探评价三个方面分析,取得以下研究进展:地层学方面:(1)完善了拉萨地块中—上二叠统地层序列。在拉萨地块阿索乡松哑来嘎剖面新建了上二叠统阿索组,阿索组以灰岩为主,是一套含有生物碎屑灰岩和含燧石结核灰岩的地层。阿索组的发现表明了拉萨地块的上二叠统不但有碳酸盐岩台地斜坡相的文布当桑组和蒸发岩台地相的木纠错组,还有介于两者之间的正常浅海碳酸盐岩台地相沉积。(2)完善了南羌塘地块中—上二叠统地层序列。在萨门熊剖面的龙格组之上识别出一段大化石稀少的含燧石结核灰岩和白云岩。其中,含燧石结核灰岩的地层对比为文布当桑组,白云岩为主的地层对比为孜狮桑组,在白云岩下部发现有二叠纪Iranophyllum xainzaense Lin珊瑚化石,表明孜狮桑组时代下限下沿到晚二叠世。孜狮桑组与下伏文布当桑组整合接触。(3)修订了雅鲁藏布江地层区中二叠统浪错组时代上限。根据腕足类化石时代认为浪错组时代上限已经达到晚二叠世;浪错组与上覆下三叠统穷果群之间为整合接触,强公村剖面的发现完善了雅鲁藏布江地层区中二叠统—下三叠统连续海相沉积序列。生物古地理方面:根据底栖生物所指示的环境意义,认为拉萨地块和南羌塘地块中—晚二叠世处于南纬30°内的低纬度区域;拉萨地块和南羌塘地块中—上二叠统具有相同的地层序列,具有相似的底栖生物类型,根据生物组合的特征和地层序列,认为拉萨地块和南羌塘地块中—晚二叠世相互连在一起,可以作为一个整体考虑,共同位于南纬30°以内的低纬度区域,具有较高的海洋生产力。油气勘探评价方面:古格层系下组合是藏北地区中—晚二叠世重要的油气勘探层。在沉积环境上与中东、四川普光油气田等产油气地区相似,藏北地区中二叠统以下拉组、龙格组碳酸盐岩沉积为代表,在区域内广泛分布;上二叠统是以阿索组、文布当桑组、木纠错组为代表的浅海碳酸盐岩相、碳酸盐岩斜坡相、白云岩蒸发相为代表的交互相带沉积。拉萨地块的正常碳酸盐岩台地相和蒸发岩台地相的过渡地带,是具有生油层性质的阿索组生物碎屑灰岩和具有储油层性质的木纠错组白云岩形成的交互相带组合,在海平面升降作用的影响下,形成垂向的叠置和不同岩性横向上尖灭,有利于油气生成和就近储存,形成岩性油气藏。

张雄华,黄兴,张孟,高璐,张克信[3](2021)在《中国石炭纪构造-地层区划与地层格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石炭纪构造活跃,在华北地块、扬子地块、塔里木地块等稳定块体间存在着大量造山带,尤其存在着北天山洋、南天山洋、布青山—勉略洋、金沙江洋、甘孜—理塘洋等多个洋盆中的洋板块地层,大地构造分区极为复杂。传统的地层区划主要考虑稳定的地块区,按目前的地理格局来进行地层区划划分。本文通过大地构造单元与构造演化阶段相结合,借鉴目前国内经典的大地构造划分方案,对中国石炭纪构造-地层进行区划,共划分出阿尔泰—兴蒙地层大区、北准噶尔—西拉木伦地层大区、天山—北山地层大区、塔里木—阿拉善地层大区、华北地层大区、秦祁昆地层大区、扬子地层大区、华夏地层大区、北羌塘—三江地层大区、班公湖—怒江地层大区、印度地层大区等11个地层大区及若干地层区。其中阿尔泰—兴蒙地层大区位置相当于阿尔泰—兴蒙多岛弧盆系,发育洋板块地层及大量岛弧火山岩,分为阿尔泰地层区和兴安地层区;北准噶尔—西拉木伦地层大区位置相当于额尔齐斯—西拉木伦大洋盆,包括大量岛弧带地层及洋板块地层,分为北准噶尔地层区及西拉木伦地层区;天山—北山地层大区位置相当于天山—北山造山系,发育大量火山岩,分为南准噶尔地层区、北天山地层区、南天山地层区、伊犁地层区及额济纳—北山地层区;塔里木—阿拉善地层大区位置相当于塔里木陆块、塔东南—敦煌隆起及阿拉善地块,为稳定的滨浅海沉积,局部为海陆交互相沉积,分为塔里木地层区和阿拉善地层区;华北地层大区位置相当于华北陆块及贺兰山陆缘裂陷盆地,主要为稳定的海陆交互相地层,分为贺兰山地层区、华北地层区及华北地块北缘地层区,其中华北地层区缺乏密西西比亚纪地层;秦祁昆地层大区位置相当于秦祁昆造山系,分为祁连地层区、东昆仑—柴达木地层区、西昆仑地层区、秦岭地层区、南秦岭—苏鲁地层区;扬子地层大区位置相当于扬子陆块,分为盐源—丽江地层区、中上扬子地层区、下扬子地层区、湘浙赣地层区及滇黔桂地层区,主要为稳定的碳酸盐沉积,仅湘浙赣地层区见现有较多的海陆交互相沉积;华夏地层大区位置相当于武夷—云开造山系,分为粤闽地层区、粤南地层区、钦防地层区、琼北地层区、琼中南地层区及华夏地层区,除钦防地层区为一套深海—半深海硅泥质沉积外,其他地层区主要为滨浅海沉积及少量海陆交互相沉积;北羌塘—三江地层大区位置相当于北羌塘—三江多岛弧盆系,包括多个稳定的小型地块及其间的蛇绿混杂岩带,洋板块地层发育,分为可可西里—巴颜喀拉—勉略地层区、金沙江—哀牢山地层区、中甸—昌都—思茅地层区、鲜水河—甘孜—理塘地层区、北羌塘地层区及甜水海地层区;班公湖—怒江地层大区位置相当于班公湖—双湖—怒江—孟连大洋盆,主要为洋板块地层;印度地层大区位置相当于印度大陆北部被动大陆边缘,以发育冈瓦纳大陆特有的古生物化石组合及冰成岩为特征,分为冈底斯地层区、北喜马拉雅地层区及保山地层区。简单介绍了各地层大区、地层区及部分地层分区内的岩石组合、古生物组合及地层序列。结合实例提出了中国石炭纪地层格架建立的原则,对各地层区系石炭系进行了系统的地层对比,建立了其地层对比关系。

方翔,李文杰,于深洋,甄勇毅,张元动[4](2020)在《西藏南部和中部地区的奥陶系》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系统梳理了前人对西藏南部和中部地区奥陶纪地层的建组和划分对比工作,提出这些地区最新的地层划分和对比方案。对西藏南部聂拉木地区的甲村群、中部申扎地区的柯耳多群和察隅地区的桑曲组的定义进行厘定;介绍3个新建的岩石地层单元,分别是甲村群中的阿当组、柯耳多群中的知洼作古组及桑曲组中的白云质灰岩段。结合近年来发表的研究成果,将这些地区的岩石地层和生物地层与华南、华北及澳大利亚等地进行精确对比,为进一步开展西藏地区奥陶纪岩相和古地理研究提供依据。

李明,林宝玉,宋妍妍[5](2019)在《西藏奥陶纪和志留纪海相红层的分布与时代》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对曾经考察过的西藏自治区主要研究剖面(即:聂拉木、定日、定结和申扎剖面)重新研究,参照国内已知的西藏奥陶纪和志留纪地层资料,对西藏地区奥陶系和志留系的海相红层进行系统研究。在西藏奥陶—志留系中,识别出11层海相红层。其中,在奥陶纪地层中识别出6层海相红层,在志留纪地层中识别出5层海相红层。已识别出的11层海相红层中,除奥陶纪青泥洞组海相红层(XORB1)属于深水大洋红层外,其它10层海相红层均属于浅水-半深水的陆棚红层。依据海相红层及其上下层位所含化石,本文初步讨论了各海相红层的大致时代,并与我国主要地区的同期海相红层进行了对比。

窦帅杰[6](2018)在《藏东澜沧江地区三叠纪岩石地层格架及沉积盆地演化》文中认为藏东澜沧江地区是重要的多金属找矿前景区,以及其他多种沉积型矿床的潜力区。我国从解放后便开始了对藏东澜沧江地区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前人所做的地质工作比较充分的涉及了藏东澜沧江地区岩石特征和沉积矿产特征,积累了较完善的成果资料。但大多数研究区域较小且局部化,没有系统性的总结研究区三叠系地质特征,很多地区还处于空白区;虽然部分地质成果的研究区域涉及藏东澜沧江地区,但并不是主要研究藏东澜沧江地区,而且很多成果对研究区的研究层次仅到相级。希望通过本文对藏东澜沧江三叠纪岩相古地理的研究,初步取得对藏东澜沧江三叠纪岩相古地理特征及演化规律的基本认识。本文通过对研究区古地理分析与沉积相研究,探索沉积矿产的赋存规律。本次论文综合了区域地质调查、岩石岩性特征等资料,借鉴古生物学、盆地分析原理与应用、板块构造理论、沉积环境与相及层序地层学思想方法;在板块构造理论宏观指导下,以板块运动为研究出发点,本文根据多种沉积相标志对三叠系剖面进行沉积相分析与对比,综合分析研究区沉积相特征;最后,探讨沉积矿产与形成时沉积相的关系。借鉴前人使用过的研究方案,从岩石地层学、岩相古地理学、年代地层学3个方面对藏东三叠纪地层进行了多重对比划分,完善了岩石地层格架;参考层序地层学理论,根据沉积学、岩相学、古生物学等相标志,对三叠系地层剖面单剖面沉积相进行了比较充分的分析;在沉积相分析对比基础上,结合古构造、古生物、地层厚度等因素,综合分析了藏东弧后盆地岩相古地理特征,并绘制藏东澜沧江早中三叠世岩相古地理图、藏东澜沧江晚三叠世岩相古地理图;结合板块构造理论以及大地构造理论,系统性讨论了藏东澜沧江三叠纪各世之间岩相古地理发展演化特征,并根据各剖面沉积相分析和岩相古地理研究成果,探讨了沉积矿产形成的特定赋存规律和相约束条件。板块构造运动及其发展演化直接决定着沉积盆地的类型及性质,而不同的地层分区又产生不同的古地理条件,从而有不同的沉积环境。不同沉积相的岩性特征、古生物特征各异,指示着不同的沉积环境。沉积型矿产资源都具有其特定的成矿专属性,在特定沉积环境中才可能富集成矿。通过本次论文研究,基本揭示了藏东澜沧江三叠纪岩相特征、沉积相特征。有助于藏东澜沧江弧后盆地发展演化的研究,同时进一步丰富了藏东澜沧江岩相古地理的研究成果,也可为研究其它类似地区提供对比及思路。沉积矿产的成因机制、赋存规律及成矿后期保存都受到岩相特征和沉积环境的影响和制约。通过研究沉积环境对各主要沉积矿产类型的制约规律,对以后开展矿产资源地质勘查工作十分重要。对于沉积矿产沉积相的分析及沉积环境的探讨,能够为以后藏东澜沧江地区沉积矿产资源勘查提供有益的参考,为寻找沉积型矿产资源提供更多数据支撑和资料支持。

刘卜桢[7](2018)在《藏东芒康山地区花岗岩类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及其研究意义》文中认为芒康山地区位于西藏昌都市芒康县境内,行政区划整体基本隶属于西藏自治区昌都市芒康县所辖,东南少量跨入四川省界巴塘县境内。前人在该地区做过很多的基础地质工作,但受比例尺精度、工作程度、地学理论等影响,仍存在一些问题:对构造条件与岩浆侵入活动的关系,岩体产出机制、岩浆源区性质及其与成矿之间的关系,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等调研不足;对研究区岩浆岩精确年龄依据不足,影响对构造岩浆演化时限的准确认识;对研究区所发现的花岗岩类岩石未开展过系统的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研究,所取得的成果较为零散;前人虽在本区取得了花岗岩类岩石的研究成果,但未系统地通过这些成果分析和探讨其形成的大地构造背景,也没有利用这些成果开展成矿性评价。因此,本文希望通过对芒康山地区花岗岩类岩石学以及岩石地球化学的研究,并结合区域地质资料,揭示其时空展布、地壳源区组成、岩石成因,并恢复芒康山地区花岗岩类形成的大地构造背景,并探讨其成矿作用。芒康山地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三江造山带北段昌都-兰坪地块,属于江达-维西陆缘弧带。区域上,岩石组合较为简单,以花岗斑岩和花岗闪长斑岩为主,由已知的两期同位素年龄(38-47 Ma以及81-102 Ma)可以说明岩浆侵入可能分为两期。因此,主要岩浆活动是印支期板块消减、燕山期造山运动过程的产物,说明古特提斯洋闭合的时代在印支末期。喜马拉雅中期,由于新特提斯洋的封闭,大洋板块向北俯冲,金沙江古陆块开始张裂,之后所发生的造山运动后的滞后型岩浆活动产生了大量的斑岩体,因而形成了芒康山地区的花岗岩类岩石。本文研究区花岗岩主要侵入于上三叠统阿堵拉组、夺盖拉组、波里拉组及中下三叠统马拉松多组中,呈不规则状脉状产出,岩性主要为喜山期中酸性侵入岩,包括花岗斑岩、花岗闪长斑岩、石英闪长玢岩及少量二长斑岩、闪长玢岩及安山玢岩。花岗岩岩浆演化序列为:二长闪长岩-花岗闪长斑岩-花岗斑岩。通过对所取样品的地球化学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发现SiO2含量介于66.52%-71.80%之间,Al2O3含量介于14.51%-15.59%之间,根据常量元素关系图解,发现花岗斑岩属于钙碱性系列与高钾钙碱性系列过渡,花岗闪长斑岩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石英闪长玢岩属于钾玄岩系列。对微量元素原始地幔标准化蛛网图进行分析,发现高场强元素(HFSE)和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有较明显的分异,岩石样品均富集Rb、Th、U、K、La、Ce、Sr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Ta、P、Ti等高场强元素,相对Rb、Th亏损Ba。相对Rb、Th亏损Ba。再结合Nb*、K*、Sr*等值,说明花岗岩类岩石可能形成于岛弧区。通过对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的分析,发现稀土元素球粒陨石配分曲线均具向右倾斜,(La/Yb)N值均大于1,具一定Eu负异常,说明芒康山花岗岩可能为地壳重熔型(S型),且轻稀土富集,可能具有成矿的潜力。根据锆石U-Pb测年得出的年龄数据为36.41±0.3Ma(MSWD=1.19),说明该区岩浆活动时代为晚始新世。通过对芒康山地区花岗岩主微量元素的分析,并结合锆石U-Pb年龄数据及花岗岩岩石化学特点,得知芒康山地区花岗岩应该属于后碰撞环境。与芒康山地区花岗岩有关的矿床主要为斑岩型铜钼矿、矽卡岩型铜矿。研究区内的物化探异常多显示与Cu、Mo、W、Sn、Bi等有关的矿化背景,由此可见,芒康山地区具备Cu、Mo、W、Sn等多金属成矿的地球化学背景条件。而且从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来看,轻稀土富集,可能具有成矿的潜力。

张朋举[8](2017)在《西藏南部沉积岩石组合特征》文中指出研究区范围北至措勤县-边坝一线,南至国界线,措勤以东,雅鲁藏布江大拐弯以西地区。大地构造位置主体横跨冈底斯地层区、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喜马拉雅地块。研横跨两个地层大区,滇藏地层大区和印度地层大区,主要位于滇藏大区。本文梳理古生界、中生界和新生界沉积岩石组合类型,总结沉积岩石组合特征,进而对印藏碰撞和青藏高原隆升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得到以下认识:(1)研究区沉积岩石组合共有24中岩石组合,其中陆相岩石组合5个,海陆交互相岩石组合2个,浅海相岩石组合8个,台地相岩石组合4个,半深海相2个,深海相3个。(2)在奥陶纪-志留纪,冈底斯带和喜马拉雅带,均发育台地陆源碎屑岩-碳酸盐岩组合,且厚度不大,中部发育曲德贡变质岩组和马布库变质岩组,原岩为巨型的半深海砂板岩,显示喜马拉雅带北部和冈底斯南部,可能存在深水陆棚或陆坡环境,雅鲁藏布江东段可能是一个深水海盆。(3)在泥盆纪-中三叠世,冈底斯带具有明显的沉积分带,在冈底斯北部为浅海相、台地相碎屑岩-碳酸盐岩组合,中部发育浅海火山岩-碳酸盐岩组合,南部发育半深海砂板岩(浊积岩-等深积岩)组合、深海含蛇绿岩砂板岩(浊积岩)组合。雅江带南部发育浅海相、台地相、台盆相碎屑岩-灰岩组合,夹中基性火山岩组合,具有明显的沉积分带性,整体显示:喜马拉雅带发育被动大陆边缘。在冈底斯带出现火山弧、弧前盆地,显示在南冈底斯北缘存在松多洋板块。(4)晚三叠世-白垩纪,冈底斯带北部出现浅海、台地、半深海碳酸盐岩-碎屑岩组合,中部为岛弧火山岩-碎屑岩,火山岩南部为浅海、台地相碳酸盐岩-碎屑岩组合,再向南,为火山岩-碳酸盐岩-碎屑岩组合,雅江带发育半深海相碎屑岩、深海含蛇绿岩砂板岩(浊积岩)组合,代表的洋板块火山-沉积组合,喜马拉雅带南部为浅海、台地相碎屑岩-碳酸盐岩组合,北部为台地相,台盆相、半深海相碳酸盐岩-碎屑岩组合。从沉积岩石组合分带性可以看出,研究区从北向南依次为,冈底斯带整体为活动陆缘,冈底斯带北部发育弧前盆地,向南为火山弧环境,中部为弧间盆地环境,再向南发育火山弧环境,雅江带发育大陆斜坡环境和洋板块,喜马拉雅带为被动大陆边缘的陆棚环境。(5)在古新世到始新世,冈底斯带发育河湖相碎屑岩组合,雅江带东部隆起,沉积间断,西部仲巴附近存在半深海相、深海碎屑岩。喜马拉雅带江孜-岗巴-吉隆呈片状的浅海相、台地相的碎屑岩-碳酸盐岩组合。印度-亚洲碰撞在晚白垩世-古新世,冈底斯带隆起,雅江带为残留洋,喜马拉雅带为前陆盆地环境。(6)在渐新世-第四纪,研究区海相环境结束,冈底斯带形成大量陆相河湖相沉积,为断陷盆地环境,喜马拉雅带形成大量河湖相、水下扇碎屑岩,为印度板块前陆盆地环境。

邓胜徽,卢远征,赵怡,樊茹,王永栋,杨小菊,李鑫,孙柏年[9](2017)在《中国侏罗纪古气候分区与演变》文中提出以古生物学和沉积学资料为主,结合地球化学和植物化石气孔器参数等资料系统分析了中国侏罗纪的气候特征、气候分区及其演变过程。侏罗纪时期的气温明显比现代为高,但无论是温度还是湿度都经历了强烈的变化,可划分为早侏罗世早中期、晚期,中侏罗世早、晚期以及晚侏罗世等5个演化阶段,各阶段气候分区特征明显。其中,早侏罗世早中期(大致为埃唐日期—普林斯巴赫期)可划分为5个气候区,自北而南依次为黑龙江东部乌苏里温凉气候区、北方暖温带潮湿气候区、东南热带-亚热带潮湿气候区、西南热带-亚热带半干旱半潮湿气候区以及西藏—滇西热带海洋干旱气候区。其中,北方暖温带潮湿气候区范围最大,占据了昆仑—秦岭—大别山一线以北的广大地区。早侏罗世晚期(图阿尔期)总体升温并趋于干旱化,依然可以划分为5个气候区,但北方暖温带潮湿气候区由于南界的大幅度向北移而大为缩小,范围最广的是中部热带-亚热带半干旱-半潮湿气候区。中侏罗世早期(阿伦期—巴柔期)气温较早侏罗世晚期明显下降,北方暖温带潮湿气候区南界向南推移,基本恢复到了早侏罗世早中期的范围,东南地区为热带-亚热带半干旱-半潮湿气候。中侏罗世晚期(巴通期—卡洛维期)又复升温趋干,气候区界线再度北移,暖温带潮湿气候区范围再次大幅度缩小到燕辽及东北地区,热带-亚热带半潮湿-半干旱气候区范围扩大至整个华北与西北地区,南方则为热带-亚热带干旱气候区。晚侏罗世气温进一步升高,暖温带潮湿气候区退缩至东北一隅,除滇、藏热带海洋干旱气候区外,其他广大地区均为热带-亚热带干旱气候,且多地出现荒漠化。

焦扬[10](2011)在《青藏高原及邻区泥盆纪构造—岩相古地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立足于青藏高原1:25万区域地质调查资料和1:20万区域地质调查资料,全面收集和利用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和数据,重新厘定青藏高原泥盆纪地层系统、建立大地构造相分类体系,强调采用将大地构造相与沉积相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综合沉积学、构造学、地层学、古地磁学等多种手段,以板块构造运动、多岛弧盆系理论为指导思想,反映泥盆纪的地层、岩相组合和大地构造背景,重塑这一地史时期的海陆分布格局,造山带、多岛弧盆地的空间配置关系以及沉积古地理面貌等,全面恢复青藏高原及其邻区泥盆纪构造-岩相古地理特征。并编绘了青藏高原泥盆纪构造-岩相古地理图。此次研究主要获得以下认识:1、为青藏高原泥盆纪构造-岩相古地理研究的需要,对青藏高原泥盆纪大地构造单元系统进行了归纳和整合,合计划分为12个大相,22个相,归并为5大组合、3大系统。2、将青藏高原泥盆纪研究区构造背景概括为一个主大洋和大洋南北两边两个大陆边缘系统。即主洋域为原古特提斯大洋,泥盆纪已发生俯冲消减作用。两个大陆边缘系统,即北侧的泛华夏大陆边缘和南侧的冈瓦纳大陆边缘。在早古生代的碰撞造山作用结束之后,北侧的大部分地区已转为陆地,其南界为昆仑活动陆缘弧。南侧雅鲁藏布江结合带所代表的洋盆在泥盆纪尚未打开,喜马拉雅和冈底斯地块连为一体,共同构成以陆表海沉积为主的冈瓦纳被动大陆边缘。

二、西藏察隅地区桑曲组牙形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藏察隅地区桑曲组牙形刺(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奥陶纪岩石地层划分和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1 国际奥陶纪年代地层划分
2 中国奥陶纪生物带
3 中国奥陶纪地层区划
    3.1 阿尔泰—兴安地层区
    3.2 准噶尔地层区(I)
    3.3 塔里木—天山地层区(Ⅱ)
        3.3.1 塔里木地层分区(II1)
        3.3.2 中天山—北山地层分区(II2)
    3.4 华北(中朝)地层区(III)
        3.4.1 西部地层分区(III1)
        3.4.2 北部地层分区(III2)
        3.4.3 南部地层分区(III3)
    3.5 柴达木地层区(IV)
    3.6 喜马拉雅地层区(V)
    3.7 冈底斯—察隅地层区(VI)
    3.8 羌塘—昌都地层区(VII)
    3.9 松潘—甘孜地层区
    3.1 0 滇缅马地层区(VIII)
    3.11印支地层区(IX)
    3.12华南地层区(X)
        3.12.1扬子地层分区(X1)
        3.12.2江南地层分区(X2)
        3.12.3珠江地层分区(X3)
4 关于岩石地层单元名称及界线

(2)藏北地区中—晚二叠世古生物和地层学研究及其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 论文完成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构造概况
    2.2 研究区二叠系地层研究概况
    2.3 西藏二叠纪海相地层化石带的划分
第三章 研究剖面描述
    3.1 热萨乡强公村剖面
    3.2 松垭来嘎剖面
    3.3 萨门雄剖面
    3.4 热觉茶卡西南剖面
第四章 生物化石组成和时代
    4.1 强公村剖面生物化石组成和时代
    4.2 松垭来嘎剖面生物化石组成和时代
    4.3 萨门雄剖面生物化石组成和时代
    4.4 热觉茶卡西南剖面生物化石组成和时代
    4.5 藏北地区中—上二叠统地层研究新进展
第五章 拉萨地块和南羌塘地块中—晚二叠世古地理位置和相对位置关系研究
    5.1 前人的认识
    5.2 拉萨地块和南羌塘地块中—晚二叠世古地理位置分析
    5.3 拉萨地块和南羌塘地块中—晚二叠世相对位置远近分析
第六章 藏北地区中—上二叠统油气前景浅析
    6.1 藏北地区晚二叠世处于全球烃源岩有利相区
    6.2 拉萨地块上二叠统具有形成岩性油气藏的有利条件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4)西藏南部和中部地区的奥陶系(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背景
2 西藏南部喜马拉雅地体奥陶纪岩石地层
    2.1 红山头组(Hongshantou Formation)
    2.2 甲村群(Chiatsun Group)
        2.2.1 甲曲组(Jiaqu Formation)
        2.2.2 阿来组(Alai Formation)
        2.2.3 阿当组(Adang Formation)
    2.3 肉切村群(Rouqiecun Group)
    2.4 珠穆朗玛峰组(Mt Jolmo Lungma Formation)
    2.5 库尔加克运动(Kurgiakh Orogeny)
3 西藏中部拉萨地体地层单元
    3.1 申扎地区
        3.1.1 申扎组(Xainza Formtion)
        3.1.2 刚木桑组(Gangmusang Formation)
        3.1.3 柯耳多群(Keerduo Group)
        3.1.4 扎扛组(Zhakang Formation)
        3.1.5 他多组(Taduo Formation)
    3.2 察隅地区
        3.2.1 拉久弄组(Lajiunong Formation)
        3.2.2 桑曲组(Sangqu Formation)
        3.2.3 古琴群(Guqin Group)
4 西藏北部羌塘地体奥陶纪岩石地层
5 结论

(6)藏东澜沧江地区三叠纪岩石地层格架及沉积盆地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概述
    1.1 研究区位置及其自然地理
    1.2 藏东澜沧江三叠系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选题依据、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思路
    1.5 预期成果及论文实物工作量
第2章 澜沧江地区三叠纪多重地层划分
    2.1 区域地质概况
    2.2 三叠系露头及剖面
        2.2.1 三叠系露头
        2.2.2 三叠系剖面
    2.3 岩石地层划分及对比
        2.3.1 下-中三叠统剖面
        2.3.2 上三叠统剖面
        2.3.3 岩石地层对比
    2.4 生物地层划分及对比
        2.4.1 早三叠世生物群
        2.4.2 中三叠世生物群
        2.4.3 晚三叠世生物群
    2.5 年代地层划分及对比
第3章 三叠系岩石特征及沉积相分析
    3.1 三叠系沉积岩石类型及分布
        3.1.1 砾岩
        3.1.2 砂岩
        3.1.3 粉砂岩
        3.1.4 碳酸盐岩
        3.1.5 板岩
    3.2 主要沉积构造
    3.3 沉积相类型
第4章 藏东三叠系岩石地层格架及沉积相模式
    4.1 早-中三叠世岩石地层格架
    4.2 晚三叠世岩石地层格架
    4.3 沉积相模式
        4.3.1 早-中三叠世沉积相模式
        4.3.2 晚三叠世沉积相模式
第5章 藏东三叠纪古地理及沉积盆地演化
    5.1 早-中三叠世古地理
    5.2 晚三叠世古地理
    5.3 三叠纪沉积盆地演化
        5.3.1 早-中三叠世盆地地质特征
        5.3.2 晚三叠世盆地地质特征
第6章 岩相古地理对矿产资源的制约
    6.1 藏东澜沧江三叠系矿产资源概况
    6.2 能源矿产与岩性古地理的关系
    6.3 金属矿产与岩性古地理的关系
    6.4 非金属矿产与岩性古地理的关系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7)藏东芒康山地区花岗岩类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及其研究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区交通位置及自然地理
    1.2 研究区以往地质矿产工作程度
    1.3 国内外花岗岩类及其成矿专属性研究现状
        1.3.1 国内外花岗岩类研究现状
        1.3.2 花岗岩类成矿专属性
    1.4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4.1 选题依据
        1.4.2 存在问题及研究意义
    1.5 主要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6 论文完成实物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构造背景
    2.1 区域大地构造属性
    2.2 区域地层
    2.3 区域构造
    2.4 岩浆岩
    2.5 区域变质作用
    2.6 区域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
        2.6.1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2.6.2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第3章 花岗岩类岩石学特征
    3.1 花岗岩类在研究区的分布
    3.2 花岗斑岩
    3.3 花岗闪长斑岩
    3.4 石英闪长玢岩
第4章 花岗岩类的地球化学特征
    4.1 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4.2 主量元素组成
    4.3 微量元素组成
    4.4 稀土元素组成
    4.5 年代学
        4.5.1 分析测试方法
        4.5.2 锆石U-Pb年龄
第5章 花岗岩类形成的大地构造条件讨论
    5.1 花岗岩类形成的大地构造背景
    5.2 主量元素判别
    5.3 微量元素判别
第6章 芒康山地区花岗岩类岩浆演化序列及成矿作用
    6.1 花岗岩类岩浆演化序列
        6.1.1 岩石结构特征变化
        6.1.2 构造及岩浆演化
    6.2 花岗质岩石与矿化
        6.2.1 马牧普铜金多金属矿
        6.2.2 岩浆作用与成矿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图版

(8)西藏南部沉积岩石组合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
        1.1.1 研究区概况
        1.1.2 研究现状
        1.1.3 论题选定
    1.2 研究思路
        1.2.1 技术路线
        1.2.2 方法技术、方法
        1.2.3 研究内容
    1.3 完成的工作量
    1.4 取得主要成果认识
第2章 区域地质
    2.1 大地构造
    2.2 地层
    2.3 岩浆岩
    2.4 变质岩
    2.5 构造变形
第3章 岩石组合划分
    3.1 岩石组合划分原则与依据
    3.2 岩石组合划分方案
第4章 岩石组合特征
    4.1 奥陶纪-志留纪
        4.1.1 岩石组合类型
        4.1.2 岩石组合空间分布
    4.2 泥盆纪-中三叠世
        4.2.1 岩石组合类型
        4.2.2 岩石组合空间分布
    4.3 晚三叠世-白垩纪
        4.3.1 岩石组合类型
        4.3.2 岩石组合空间分布
    4.4 古新世-始新世
        4.4.1 岩石组合特征
        4.4.2 岩石组合空间分布
    4.5 渐新世-第四纪
        4.5.1 岩石组合特征
        4.5.2 岩石组合空间分布
第5章 基于沉积岩石组合大地构造环境分析
    5.1 大地构造单元划分
    5.2 构造演化
        5.2.1 关于印-亚大陆碰撞的起始时代
        5.2.2 演化阶段特征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9)中国侏罗纪古气候分区与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地层对比
2 本文应用的主要资料
    2.1 古生物资料
        2.1.1 植物
        2.1.2 孢粉
        2.1.3 非海相双壳类
        2.1.4 非海相介形类
        2.1.5 海相生物
    2.2 气候敏感沉积物
3 中国侏罗纪气候演化阶段与气候分区
    3.1 早侏罗世早中期(大致为埃唐日期—普林斯巴赫期)
        3.1.1 北方暖温带潮湿气候区
        3.1.2 东南热带-亚热带潮湿气候区
        3.1.3 西南热带-亚热带半干旱-半潮湿气候区
        3.1.4 西藏—滇西热带海洋干旱气候区
    3.2 早侏罗世晚期(图阿尔期)
        3.2.1 北方暖温带潮湿气候区
        3.2.2 中部热带-亚热带半干旱-半潮湿气候区
        3.2.3 西南热带-亚热带干旱气候区
        3.2.4 西藏—滇西热带海洋干旱气候区
    3.3 中侏罗世早期(阿伦期—巴柔期)
        3.3.1 北方暖温带潮湿气候区
        3.3.2 东南热带-亚热带半干旱-半潮湿气候区
        3.3.3 西南热带-亚热带干旱气候区
        3.3.4 西藏—滇西热带-亚热带海洋干旱气候区
    3.4 中侏罗世晚期(巴通期(Bathonian)—卡洛维期(Callovian))
        3.4.1 东北暖温带潮湿气候区
        3.4.2 北方热带-亚热带半干旱-半潮湿气候区
        3.4.3 南方热带-亚热带干旱气候区
        3.4.4 西藏—滇西热带海洋干旱气候区
    3.5 晚侏罗世
        3.5.1 东北暖温带潮湿气候区
        3.5.2 中部热带-亚热带干旱气候区
        3.5.3 西藏—滇西热带海洋干旱气候区
4 问题讨论及主要结论

(10)青藏高原及邻区泥盆纪构造—岩相古地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指导思想、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
        1.3.1 指导思想
        1.3.2 研究方案
        1.3.3 技术路线
    1.4 主要完成工作量
        1.4.1 工作概况
        1.4.2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5 课题创新及存在问题
2 区域地质背景
    2.1 区域地质概况
    2.2 区域构造地质背景
    2.3 大地构造相及分类体系
        2.3.1 大地构造相
        2.3.2 泥盆纪大地构造相划分
    2.4 研究区地质构造演化概述
        2.4.1 泛华夏大陆早古生代秦祁昆构造区
        2.4.2 泛华夏晚古生代大陆羌塘-三江地区
        2.4.3 冈瓦纳北缘晚古生代—中生代冈底斯-喜马拉雅构造区
    2.5 地层分区及地层年代格架
    2.6 沉积相划分及标准
    2.7 岩浆岩相
3 秦-祁-昆地区构造岩相古地理
    3.1 祁连-柴达木地块(Ⅰ)
        3.1.1 祁连陆内盆地相(Ⅰ_2)
        3.1.2 祁连南缘陆缘裂谷盆地相(Ⅰ_3)
        3.1.3 柴达木地块相(Ⅰ_4)
    3.2 昆仑弧系大相(Ⅲ)
        3.2.1 西昆仑陆缘弧相
        3.2.2 东昆仑陆缘弧相(Ⅲ_2)
4 南昆仑-巴颜喀拉山地区构造岩相古地理
    4.1 构造特征
    4.2 岩相特征
    4.3 古地理特征
5 钱塘江-三江地区构造岩相古地理
    5.1 中咱-中甸-义敦地块大相
        5.1.1 构造特征
        5.1.2 岩相特征
        5.1.3 古地理特征
    5.2 金沙江-哀牢山(初始)洋盆大相(Ⅶ)
        5.2.1 构造特征
        5.2.2 岩相特征
        5.2.3 古地理特征
    5.3 昌都-兰坪地块大相(Ⅷ)
        5.3.1 构造特征
        5.3.2 岩相特征
        5.3.3 古地理特征
    5.4 乌兰乌拉湖-北澜沧江(初始)洋盆大相(Ⅸ)
    5.5 甜水海-北羌塘地块大相(Ⅹ)
        5.5.1 塔什库尔干-甜水海被动边缘盆地相(Ⅹ_1)
        5.5.2 北羌塘地块相(Ⅹ_2)
6 班公湖-双湖-怒江-昌宁地区构造岩相古地理
    6.1 双湖-托和平错-扎多岗日洋壳相(Ⅺ_1)
        6.1.1 构造特征
        6.1.2 岩相特征
        6.1.3 古地理特征
    6.2 南羌塘西部陆壳残片相(Ⅺ_2)
    6.3 保山陆壳残片相(Ⅺ_3)
        6.3.1 构造特征
        6.3.2 岩相特征
        6.3.3 古地理特征
    6.4 左贡陆壳残片相
    6.5 班公湖-怒江洋壳相
7 冈底斯-喜马拉雅地区构造岩相古地理
    7.1 喜马拉雅滨浅海碎屑岩相
        7.1.1 构造特征
        7.1.2 岩相特征
        7.1.3 古地理特征
    7.2 冈底斯浅海碳酸盐岩台地相
        7.2.1 构造特征
        7.2.2 岩相特征
        7.2.3 古地理特征
    7.3 聂荣地块
8 周边地区构造岩相古地理
    8.1 塔里木、敦煌和阿拉善地区构造-岩相古地理
        8.1.1 塔里木-敦煌-陆块(Ⅱ)
        8.1.2 阿拉善陆块(Ⅰ_1)
    8.2 扬子陆块构造岩相古地理
        8.2.1 上扬子陆块(Ⅴ_1)
        8.2.2 诺尔盖-阿坝地块(Ⅴ_2)
    8.3 印度陆块构造岩相古地理
9 泥盆纪构造-古地理格局及其演化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四、西藏察隅地区桑曲组牙形刺(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奥陶纪岩石地层划分和对比[J]. 张元动,詹仁斌,袁文伟,唐鹏,李越,王志浩,周志毅,方翔,李文杰,成俊峰. 地层学杂志, 2021
  • [2]藏北地区中—晚二叠世古生物和地层学研究及其地质意义[D]. 张少文.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21(01)
  • [3]中国石炭纪构造-地层区划与地层格架[J]. 张雄华,黄兴,张孟,高璐,张克信. 地学前缘, 2021(05)
  • [4]西藏南部和中部地区的奥陶系[J]. 方翔,李文杰,于深洋,甄勇毅,张元动. 地层学杂志, 2020(04)
  • [5]西藏奥陶纪和志留纪海相红层的分布与时代[J]. 李明,林宝玉,宋妍妍. 地球学报, 2019(03)
  • [6]藏东澜沧江地区三叠纪岩石地层格架及沉积盆地演化[D]. 窦帅杰. 成都理工大学, 2018(01)
  • [7]藏东芒康山地区花岗岩类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及其研究意义[D]. 刘卜桢. 成都理工大学, 2018(01)
  • [8]西藏南部沉积岩石组合特征[D]. 张朋举. 成都理工大学, 2017(05)
  • [9]中国侏罗纪古气候分区与演变[J]. 邓胜徽,卢远征,赵怡,樊茹,王永栋,杨小菊,李鑫,孙柏年. 地学前缘, 2017(01)
  • [10]青藏高原及邻区泥盆纪构造—岩相古地理研究[D]. 焦扬.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1(07)

标签:;  ;  ;  ;  

西藏察隅地区桑曲组牙形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