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伟乐[1]2013年在《建筑给水节能新技术实际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国家发明专利“全流量高效变频调速给水方法”(专利号ZL200610057595.X.2006)与”二次给水前置设备及其控制方法”(专利号ZL200810306080.8.2008)是建筑给水新节能给水技术。第一项专利解决了现有变频调速给水技术在低流量供水状态时工作低效的问题,比普通变频调速给水泵节省供水能耗25%~40%,若全国范围推广使用,每年能节省电量60.3亿kW·h。第二项专利解决了普通无负压给水设备所增加的供水安全风险问题,并优化了节能效果,若全国范围推广使用,每年能节省电量100.4亿kW·h。中国每年建筑给水设备市场销售额达180亿~210亿元,两项发明专利为给水技术节能优化提供了发展方向,同事具有良好的市场发展前景。本论文根据离心水泵工作原理,研究水泵高效变频下限值受变压变频和恒压变频两种不同控制方法的影响。并结合建筑给水系统管网水力特性,评估全流量高效变频调速给水设备的节能效果;利用系统给水效率系数研究泵房改造实例中管网迭压供水技术对给水系统节能效果的影响,并用系统给水效率系数研究迭压供水对主给水泵工作效率的影响;基于系统效率系数原理,定性研究不同给水系统关于给水安全可靠度、节能性、设备造价几个方面的综合评价,提出针对不同类型给水设备的给水系统效率系数测试实验模型;针对两项给水节能技术的特点,研究适合两项技术的市场推广路线。研究成果包括:(1)本文在理论上证实全流量高效变频调速给水设备节能效果优于一般变频调速给水设备,并编制IS系列立式水泵与DL系列立式水泵的配泵表格;(2)证明二次给水前置设备比一般无负压给水设备更节能,供水更安全可靠;(3)提出比较不同给水设备给水系统效率系数的实验模型;(4)两项二次给水节能技术应用前景广阔,适合建立专业运营公司,通过EMC(energy management contractiing)合同能源管理模式进行商业推广。
张旭[2]2013年在《建筑小区节水关键技术及给水系统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水资源短缺一直制约着我国城市的发展,而城市建筑小区的用水量却仍在逐年递增,因此,解决建筑小区的节水问题,可以有效地缓解水资源短缺状况,推进我国节水工作和节水型城市建设的进程。我国城市的建筑小区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用水浪费现象,给水系统的超压出流、生活用水器具的不合理设计、管道漏损及居民日常的用水习惯等都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本文即针对这些问题,对建筑小区的节水关键技术及给水系统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本文通过对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如:节水型水龙头、节水型便器、节水型淋浴器和节水型洗衣机等)进行分析和比较,确定出了适宜在建筑小区推广的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以改善建筑小区节水设备的普及率;从建筑小区中水的水源出发,综合考虑中水的回用途径及相关国家水质标准要求,确定合理的中水处理工艺,同时建议因地制宜地选用建筑物中水回用系统和小区中水回用系统来实现污水的资源化利用;通过对路面雨水、屋面雨水和其他雨水的利用技术的对比及分析,建议选取涵盖雨水直接利用和间接利用的雨水综合利用技术对建筑小区雨水进行利用。同时,以对这些节水关键技术的研究作为支持,进一步对建筑小区的给水系统进行了优化分析,建议必须进行建筑节水系统的设计。根据所在区域的节水现状,结合《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选取合适的节水用水定额,进而确定出了满足节水用水定额的技术措施:选用管网迭压给水方式作为节水的给水系统,来缓解管网超压出流的现象;充分利用非传统水源作为建筑小区的杂用水,以提高建筑小区非传统水源利用率;采用高效的节水型水龙头、便器及淋浴器等节水型用水器具,提高建筑小区的实际节水率;选用满足居民安全用水需求的优质管材及配件,防止管道的漏损;须对建筑给水系统进行智能化的计量和管理,定期检查及维护管网。最后,通过对国内外不同的评价体系中关于节水的指标的对比和分析,进行建筑小区节水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建议采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中关于住宅建筑节水与水资源利用方面的指标作为建筑小区节水评价的指标,并采用分级评分的方法对各个指标进行评分,最终对建筑小区的节水效果做出合理的评价。
姜文源[3]2007年在《建筑给排水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向》文中研究指明从建筑给水、建筑排水、热水供应、建筑灭火、CAD技术五个方面介绍了国内建筑给排水技术的现状。论述了我国建筑给排水卫生设备在发展中存在的观念转变、行业协会、产品标准、测试中心、科研机构、人材培养、政策扶植等问题。在对国内外基本情况分析的基础上,就我国建筑给排水的发展方向阐明了自己的观点。
黄玉珠[4]2012年在《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标准体系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工程建设标准是从事各类工程建设活动的技术依据和准则,是政府主管部门运用技术手段实现对工程建设产品质量控制,推动科技进步和提高建设水平的重要途径。本文针对建筑给排水设计人员在使用标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现行国家工程建设标准体系存在的问题展开以下研究:一、对现行标准的定义、特性以及标准之间的层级、逻辑关系进行研究,根据全国标准体系和工程建设标准体系,对建筑给排水技术内涵进行分析,并对建筑给排水设计标准进行整理和划分层次,编制了建筑给排水设计标准体系结构图和标准体系明细表,在此基础上对整个给排水专业的标准进行整理和系统划分,编制了相应的标准体系结构图和标准体系明细表。二、对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的设计依据(标准部分)的编制提出一个思路,包括标准的选取和标准的排序,对标准的排序提出“重要程度判别方法”,列举了不同类型工程实例的设计依据的编制,最后总结了公共建筑和住宅设计依据通用版本。叁、对我国标准的制定和审查过程进行概述。对现行工程建设标准体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标准体系的发展方向提出建议;提出建筑给排水设计标准体系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优化建议。最后对国际标准化过程中面临的两个问题:专利与标准的问题、标准国际化和技术贸易壁垒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陈宗杰[5]2003年在《国内建筑给水排水新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房屋建筑产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建筑所提供的功能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为了适应新的要求,一些新的建筑设计方法应运而生。在建筑给水排水方面,主要表现为水表抄表系统和厨卫排水方式的变革、消火栓系统和自动喷淋灭火系统的不断完善以及直饮水系统等的出现。本文将主要对这几个方面进行总结和探讨。 (1)水表抄表系统 对水表安装的发展史和户外抄表系统进行总结,重点探讨了智能抄表系统中的智能IC卡水表系统、分线制集中抄表系统、总线制智能抄表系统和无线抄表系统以及各自的组成、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并分析了智能抄表系统的使用现状和发展趋势,针对性提出了管理建议。 (2)住宅卫生间、厨房排水方式 提出合理解决卫生间、厨房排水的方式,对垫高卫生间地面敷设排水管的排水方式、后排水方式和下沉卫生间楼面敷设排水管的排水方式进行探讨和总结。在工程实例中,提出了一种新的下沉式排水方式,彻底解决了目前下沉式作法的下沉空间积水排除问题。 (3)高层住宅消防给水系统 对高层普通住宅和商住楼在消防给水系统上的要求进行比较,从消火栓给水系统设施设置、自动喷淋灭火系统供水方式、车库和发电机房灭火系统和贮水池等方面对高层住宅消防给水系统进行分析和总结,探讨安全可靠、经济实用的系统做法,以供今后类似系统设计参考。 (4)住宅喷淋灭火系统 从住宅喷淋灭火系统的发展历史、系统类型、给水方式、组成和设计计算的基本要求等方面进行总结和探讨,分析了住宅喷淋灭火系统的应用前景并根据我国目前的经济条件和住宅产业的发展趋势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5)高层建筑直饮水系统 对直饮水的处理技术和处理工艺流程进行总结,从直饮水系统的管网布置、供水方式、系统计算和供水管材选择等方面对高层建筑直饮水系统进行总结和探讨,根据目前国内直饮水现状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建议。
王韧超[6]2007年在《绿色建筑节水与水资源化利用增量成本及其经济性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工作的深入开展,我国的建筑节能事业正方兴未艾,绿色建筑作为最有发展潜力的一部分,正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绿色建筑节水与水资源化利用技术作为绿色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得到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当前,接受绿色建筑概念的主要障碍来自于公众以及部分建筑业者的模糊认识。认为建筑物在建造、运行等环节如果采用绿色环保措施必然会带来成本的大幅度提高。事实其实并非如此。因此,要使绿色建筑得到社会普遍的接受和建筑业自觉的行为,必须要建立新的成本—效益观,通过全生命周期法从长远的角度出发,综合考虑节水与水资源化利用的经济性能,得到其切实的增量成本指标。针对于此,本文以武汉某住宅小区一期低能耗、超低能耗示范工程中的节水与水资源化利用项目为研究主体,对绿色建筑节水与水资源化利用的增量成本特性进行研究,作出成本相关指标的计算尝试,以期为绿色建筑节水与水资源化利用的投资决策提供基础数据参考。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①在缺乏具体初始成本基础资料的条件下,根据已有的绿色建筑节水与水资源化利用项目,采用传统建筑的设计思路对节水与水资源化技术的设计部分进行平行模拟设计,以取得第一手建造初始成本资料。②引入风险投资中经常使用的蒙特卡罗模拟预测方法,尝试对项目漫长的全生命周期产生的不确定性进行有效的分析和削弱,建立了基于蒙卡罗模拟预测的成本函数和参数变量系统。并借助水晶球软件得以实现其全生命周期成本的不确定性分析。③通过模拟设计传统建筑给水排水项目,并进行工程概算统计。在占地3.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2万平方米、居住人口950人,生活污水总排水量为237.5m3/d的规模下,设计的绿色建筑节水与水资源化项目的建筑增量成本为313.64万元,小区单位建筑面积增量为50.26元/m2。④根据建筑增量成本等基础数据,通过预测模型,分析出绿色建筑节水与水资源化利用项目的全生命周期增量成本净现值,并计算出全生命周期增量成本动态投资回收期为13.42年,有可行的投资回收期指标。项目全生命周期节水效益净现值为454.38万元,增量成本收益比为1∶2.34,其直接经济效益显着,投资可行。本论文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我国绿色建筑节水与水资源化利用全生命周期成本和增量成本研究的基础资料,可为绿色建筑节水与水资源化利用项目投资和管理提供参考和技术支撑。
马龙[7]2015年在《超高层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方案的研究和应用》文中研究指明超高层建筑具有体积大、层数多、功能复杂、火灾隐患大、安全要求高和社会影响大的特点。超高层建筑的给排水设计犹如这座建筑巨人的“血管”遍布其中,供给着它所需要的全部“水分”和“营养”。因此,给水排水专业在超高层建筑设计当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本项目介绍了《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具体要求及作者对这些规范的一些理解并重点突出本项目的火灾特点和其水消防设计方案。本项目的消防设计方案采用5种方式:1)室内消火栓系统给水方式;2)室外消火栓系统给水方式;3)自动喷水系统给水方式;4)气体灭火系统;5)灭火器配置系统。本研究项目采用了新技术和新能源,包括中水回用、雨水综合利用和太阳能热水系统利用并提出了绿色建筑的概念。本工程的设计,分为两段:Ⅰ段主楼地上四十九层,总高161.30米,Ⅱ段附楼主体塔楼采用框支剪力墙结构,地上部分叁十一层,地下两层。本研究项目的设计,包括给水系统、热水系统、排水系统、消火栓给水系统、自动喷水系统、水喷雾系统、气体灭火系统、中水回用系统、雨水综合利用系统。给水系统设计:主楼的给水系统竖向分为5个区,附楼的给水系统竖向分为4个区。热水系统设计:主楼20层以上客房卫生间内供应热水,热水采用全日制机械循环方式,20-33层为3区、35-43层为4区,均采用冷水水源,由相应给水分区提供,45-49层为5区,本区采用集中式电热水器供水。排水系统:主楼和附楼均采用污废分流制。消火栓给水系统:消防给水方式采用串联加压供水。主楼室内消火栓管网按竖向分为3个区:2-16层为1区,17-34层为2区,35-49层为3区,34层避难层内设置转输用水泵及水箱。自动喷水系统设计:主楼自喷系统沿竖向分为2个区。水喷雾系统:地下室锅炉房及发电机房内设计水喷雾系统。气体灭火系统:采用预制式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中水回用系统:收集地上6-31层优质杂排水,经中水处理系统处理后回用于附楼。雨水综合利用系统设计:屋面雨水经雨水管道收集,经处理后回用于场地绿化浇洒和道路冲洗。本项目对整个设计过程中所总结出的设计重点、技术难点和国家标准中具有代表性的争议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技术分析。本项目对室外消防取水口的争议性问题给予了相关论证,提出了新的建议;对超高层建筑底层设人防地下室的排水系统设计做出了两种通常做法的经济和技术对比,同时经过业主使用后得出了更加具有说服力的结论,并对其进行了技术性的发展;对超高层建筑屋面雨水溢流设施的处理提出了新的观点。
程立[8]2012年在《广州广晟国际大厦给水排水设计》文中研究说明广州广晟国际大厦为一栋超高层智能型综合写字楼,楼高268.75m,现为广州第叁高楼。该大厦位于广州珠江大道西和金穗路交界处的珠江新城J1-1地块,由广东晟铭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其总投资约20亿元人民币。该大厦地处珠江新城中轴线北侧的B1区,属于珠江新城CBD核心区。其占地面积7907m2,总建筑面积154053m2,其中地上面积123138m2,地下面积30915m2。本工程地下六层,地上五十九层。楼层功能划分为:地下六层至地下一层为机动车车库、非机动车车库和设备用房;首层为办公大堂;二层为配套金融中心和银行;叁、四层为普通餐厅;五层为员工餐厅;六层为视听中心会议室;十层、二十七层和四十四层为避难层;二十八层为设备层;其余层为办公楼层。结合本工程的实际,在传统设计模式的基础上应用了多种新技术、新方法,并对若干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论证,提出了合理的解决方案:1、多种给水系统混合使用,充分利用市政管网余压,尽量避免下层管道的静水压力过大,引起泄漏、震动等问题;2、卫生间采用同层排水系统,没有排水噪声,卫生间布置灵活;3、采用雨水回用系统,有效利用水资源,既经济又环保;4、采用空气源热泵系统,有效利用可再生能源;5、未设置化粪池,减少环境污染,节约建设投资;6、消防系统除消火栓、喷淋外还采用了大空间智能灭火等系统,提高建筑灭火系统可靠性。
秦烽[9]2007年在《磁浮和轨道交通给排水设计及隧道消防系统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介绍了轨道交通的定义和分类,以及国内外轨道交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结合工程实例,详细论述了轨道交通工程和磁浮工程的给排水、消防及人防设计内容。根据轨道交通工程的特点,分析了地铁频发火灾的原因及火灾危险性。同时阐述了轨道交通工程的消防措施,着重介绍了应用于轨道交通工程的新型灭火系统,包括惰性气体1G-541灭火系统、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SHT-2000灭火系统等。并对各种灭火系统进行了分析和比较,详细论述了各系统的优缺点和适用性。关于公路隧道消防系统,本文作了深入论证。介绍了公路隧道发生火灾的主要原因和主要特点,分析了火灾发生时的热释放功率和升温情况,列举了国内外对隧道火灾的处理措施。应用于隧道工程的消防系统主要有:消火栓系统、水喷雾灭火系统、固定式水成膜灭火系统、隧道专用泡沫一喷雾联用系统等,针对各种不同的工程,可以选择不同消防系统的组合。本文结合武汉长江隧道的工程实例,对两组消防工程方案进行了风险水平评价和比选,推荐出适合的消防系统。磁浮工程是轨道交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介绍了已建成运营的上海磁浮示范运营线工程和拟建的磁浮上海机场联络线工程的立项背景和工程概况,主要论述了联络线工程变电站、维修基地、区间排水的设计和磁浮车辆上下水的设计内容。关于为世人所关注的磁浮工程的环境安全问题,本文作了理论分析和探讨。磁浮工程影响环境的主要因素为:噪声、有害物质排放、电磁辐射。本文不是研究其环境影响因素的绝对值本身,而是研究它对环境的影响程度与其它交通工具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磁浮列车的噪声水平和有害物质排放普遍优于轮轨列车、客运汽车和短程飞机,强磁场强度仅比地球磁场略高一些,对人体没有影响。本文结合《沪杭磁浮交通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相关内容,得出以下结论:全线声环境质量和环境振动可达到相应功能区标准;沿线区域电磁场强度远小于环境标准限值,与当地环境背景水平一致;对水环境和环境空气质量不产生影响。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工程的建设是可行的。
赵锂[10]2008年在《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给水排水研究分会的任务与展望》文中研究说明2008年10月24~26日,我国给水排水界的精英、骨干云集首都北京,出席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给水排水研究分会第一届学术交流会暨建筑给水排水研究分会成立大会,这标志着我国建筑给水排水界经过叁代人为之努力奋斗近20年的心愿———在中国建筑学会下成立建筑给水排水
参考文献:
[1]. 建筑给水节能新技术实际应用研究[D]. 黄伟乐. 华南理工大学. 2013
[2]. 建筑小区节水关键技术及给水系统优化研究[D]. 张旭. 山东建筑大学. 2013
[3]. 建筑给排水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向[J]. 姜文源. 给水排水. 2007
[4].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标准体系及应用研究[D]. 黄玉珠. 华南理工大学. 2012
[5]. 国内建筑给水排水新技术研究[D]. 陈宗杰. 重庆大学. 2003
[6]. 绿色建筑节水与水资源化利用增量成本及其经济性研究[D]. 王韧超. 重庆大学. 2007
[7]. 超高层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方案的研究和应用[D]. 马龙.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5
[8]. 广州广晟国际大厦给水排水设计[D]. 程立. 广州大学. 2012
[9]. 磁浮和轨道交通给排水设计及隧道消防系统研究[D]. 秦烽. 同济大学. 2007
[10].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给水排水研究分会的任务与展望[J]. 赵锂. 给水排水. 2008
标签:建筑科学与工程论文; 建筑论文; 绿色建筑论文; 雨水收集系统论文; 给水排水论文; 增量成本论文; 国家节水标志论文; 排水系统论文; 中国水资源论文; 工程成本论文; 项目成本论文; 项目分析论文; 节能评估论文; 节水标志论文; 消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