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规划专业风景园林课程教学研究论文_马洋洋

黑龙江省嘉和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150000

摘要:文章首先对城乡规划专业风景园林课程教学进行了研究,然后从三个方面提出了城乡规划专业风景园林课程教学策略,包括注重专业课程体系中知识体系的融合,优化风景园林专业基础课程;理论教学与课外实践辅助教学结合,优化教学方法;强化课程设计环节训练。

关键词:城乡规划专业;风景园林课程;本科教学

引言

一定地域中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种植花木、营造建筑、布置园路等途径创造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遇,称为园林。在丰富的园林背景下,课程内容涵盖面广,对学生实践能力要求高,同时更要求教师的教学效果具有实战性。结合风景园林专业教育近年的发展概况,较之发达国家风景园林专业教育建设,国内普遍存在着园林设计课程的教育质量问题,本文在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加强创新性学科渗透、重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等发展建议。

1《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课程特点

1.1课程定位与培养要求

根据21世纪社会发展需要和《高等学校城乡规划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2013版)对于城乡规划专业学生在景观环境工程方面的知识学习要求,开设《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课程,让学生了解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基础知识与方法,培养景观审美能力,通过综合练习掌握几种不同尺度的设计场地的规划设计规范与技能,从而理解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如何从物质空间设计与精神空间营造等方面协调处理自然环境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1.2与城乡规划其他设计课的联系

根据某大学2015版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课程为某大学城乡规划专业选修课,由理论课程(32课时)与设计课程(48课时)两部分组成,分设于第三学期和第四学期,与《建筑设计》课程同学期开设,与其他设计课程的联系如下图所示。通过分模块、多尺度的场地训练,帮助学生对于从微观尺度的建筑外环境设计到中观尺度的居住区规划设计、城市设计的理解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同时对后期城市总体规划中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学习做了前期理论知识铺垫。

《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课程安排与其他规划设计课程关系说明

(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2理论教学与课外实践辅助教学结合,优化教学方法

2.1根据课程特点及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设置,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目前,许多院校仍然以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为主,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我院课程教学团队的教师所采用的常规教学方法为多媒体案例教学法。多媒体表现力丰富,信息量大,在风景园林课程教学中适当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方法,可以集中讲授风景园林的相关知识和基础理论,不仅仅知道要“干什么”,还要知道“为什么干”和“怎么干”,同时结合实际的案例分析,更有利于学生对风景园林规划的理解和把握。在教学实践中,我院教师还灵活地运用了户外场地现场教学法、项目植入法、专题讲座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来强化教学。户外场地现场教学法不仅寓教于“景”,直观生动,还能增强师生互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项目植入法可以让学生能更多地接触到实际的园林景观设计工程项目,提前与现实中的风景园林行业接轨。对教师而言,校企合作也能促进教师自身进步,促进双师应用型教师的培养。专题讲座讨论法即邀请风景园林领域知名的专家、学者、设计师、政府相关部门管理者或企业技术负责人来校介绍专业领域最新动态及相关知识,对学生定位自己的发展方向和今后的就业有一定的帮助。

2.2通过校企合作创新课程体系

以高水平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专业创新课程主要以实践课程为主,依托企业需求培养社会认可的风景园林人才,开展高校合作、校企合作等教学模式,与其他高校学生组成团队进行竞赛,开拓设计思路;将企业的实际工程项目纳入课程体系,让学生直接了解社会需求,解决实际问题。新版课程体系中明确学生在大四分为景观设计和植物设计2个方向,对于设计三、四中将学生按方向分给教授、副教授为核心的设计工作室,以实际工程设计案例为依托,共同协作、合理分工,将理论学习融入实际案例中,能提高教学的实操性,增加学生参加实际项目的机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现毕业生上手快的目标。

2.3原理理论与设计实践有机结合,探索“一门课两

重性”课程模式我院城乡规划专业有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必修)和园林植物与造景(选修)等多门风景园林相关课程,课程均可按照原理(理念)与设计(技能)、理论与实践进行课程设置。一门课程中,理论内容与设计内容如何做到有机结合,及时开展实践与理论的交替融合的结合教学,是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风景园林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传统教学类似于古代的匠人师傅带徒弟的模式,我院目前的风景园林学科设计课程部分实行小班教学,每一设计阶段教师逐一与每位学生就其设计方案进行交流,听取每位学生的设计理念、观点,并讲评设计草图,提出修改意见。

2.4理论与实践应强化结合

在教学中应开发多种渠道,为学生搭建平台、创建学习机会,从而促进学生实践学习进步。应加强指导学生进行设计性比赛的参与,找合适的机会安排学生到相应的设计工作室学习,或者带学生一起做项目来进行实训操练,通过各种强化结合的举措,将理论与实践更好的互动互进。

2.5优化课程结构,整合教学资源

虽然在当前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设置定位下,景观方面的课程属于从属地位,但仍需进一步明确学校城乡规划专业学生关于景观规划设计方面的基本素质要求。根据教学对象对规划设计认知的思维顺序,将理论教学与设计教学进行整合,优化课程结构,成为一门“理论+设计”的课程,避免学生只接受“半截知识”的情况。厘清开设课程前后关系,调整开设学期、学时,将《环境行为学》《规划设计表达与表现》《修建性详细规划原理》(以居住区规划设计原理为主)等课程开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课程之前,加强与城乡规划平行课程之间的嵌入式教学补充。配强师资力量,增强与其他设计课教师之间沟通,借鉴其他高校“教师组”的教师配备,形成“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居住区规划设计”递进式教学任务制定与指导。增加教学建设投入,针对本校城乡规划专业的培养目标、教学对象、课程安排等编写教学讲义或教材。

2.6完善考核机制,做好过程管控

对于学生进行课程考核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检测自己对于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发现学习中存在的不足,而非仅仅获得最终的一个结课成绩。完善考核机制,做好过程管控,能够帮助学生在课程中发现问题并做及时的解答。通常传统采用的期末试卷考核,容易造成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情况,《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又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成绩评定的过程中,应该将理论知识掌握情况结合设计训练一起考虑,同时兼顾出勤情况、课堂表现、设计分析等方面综合考虑,分配好各考核项的占比权重,形成最终的课程成绩。

结语

通过我院多年来的教学改革与教学实践证明,本研究中阐述的教学方式能较好地锻炼学生的独立操作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表达能力,也培养了学生求真求实的专业态度、踏实认真的工作习惯。同时,也更好地规避了教师单独评阅打分的主观性。

参考文献:

[1]于东飞,王琼,乔木,等.建筑类院校环境景观设计基础课教学优化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1(6):92-96.

[2]陈涵子.应用型本科《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黄山学院学报,2013,15(5):132-134.

[3]张何,傅昕,张儒.新工科背景下工程应用型本科院校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适应模式探索[J].广东化工,2019,46(1):187-188.

[4]曹莹莹,于建江,卢东祥,等.“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网络工程专业教学过程改革研究与实践[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31(12):134-135.

论文作者:马洋洋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6

标签:;  ;  ;  ;  ;  ;  ;  ;  

城乡规划专业风景园林课程教学研究论文_马洋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