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视野下的文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视野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全球化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迄今为止,在学术界对全球化的研究中,文化方面的问题受到的关注较少,在这方面有不少混乱的观念。
首先是所谓“全球化文化”的问题。现在有一种流行的观点,似乎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到来,民族文化将消失,代之而起的是与民族文化无关的(非民族的)全球化文化。但事实上,这样的全球同质的文化是不存在的。
另一种观点认为,全球化的文化特征就是文化同化趋势的出现。据说,文化趋同是现代化社会的特征。有人引证美国圣地亚哥大学教授墨子刻的话:“正在现代化的社会与已经现代化的社会,不仅在追求物质繁荣所需的工具价值和机构上,而且在各种政治和文化模式上也日趋相似。”(注:转引自黄力之:《全球化与民族文化艺术的生存理由》,《中国文化报》1999年6月24日。)但是第一,文化同化的趋势并不可能使民族文化消失。如果全球化下依然存在着不同民族利益的对立,那么民族文化仍有其生存的理由。第二,人们用来证明所谓文化同化趋势的东西无非是:随同经济全球化和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并且把现代化混同于西化)的情况下出现的西方文化向发展中国家的涌入,并得到那里的大众传媒的普遍接受。这些西方文化在物质上等同于美式快餐、牛仔裤、高脂肪食品、激光音响……;在精神上等同于好莱坞的性感明星、世界名模、卡拉OK、摇滚乐……。但是这些东西只是文化的表层,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如果民族的价值观未变,这种文化同化现象只不过是一些泡沫,丝毫不能动摇民族文化的存在。
如果不存在那种全球同质的所谓全球性文化,那么是否可以说,在全球化的条件下,文化研究的目的仅仅在于找出民族文化的差异,无须把握全球文化的共同性(或文化的人类通性)?当然不是。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是相互联系着的。人类文化的普遍性品格根源于实践的本性。随着人类实践交往的扩大,各民族文化之间就形成某种共同性,某种普遍性品格。起初,这种共同性是很小的,随着实践交往的扩展而不断发展。只有在近代,人类进入世界历史时代,文化的普遍性品格才发展为人类共通性。在今天世界一体化的时代,“世界正在变小”,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这就造成了一种现实的可能性,使每个民族在吸收世界上最先进的文化成果的同时,也使自己民族的文化成为整个人类文化的有机构成。这样,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是其民族性和人类性的有机统一。而在世界交往中得到了充分发展的民族特色,本身就是世界历史的规定。在这个严格限定的意义上可以说:“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注:陈筠泉等著:《哲学与文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250页。)一种民族文化精品之所以能为其他民族人民欣赏,是因为不论哪个民族的文化,作为人所特有的把握世界的方式,遵循着同样的(艺术的、科学的)规律。还因为,各民族作为整个人类的一部分,有着共同的命运。在今天,凡属民族的优秀文化产品,大都包涵着对全人类共同命运的关怀。因为当代人类实践造成了对全世界各民族都普遍具有的性命攸关意义的一系列问题,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和平与发展两大问题。当代人类文化的共通性的基础,寓于全世界各民族在解决这些关系人类命运的共同性问题的共同实践努力之中。真正属于世界文化宝库的东西,不会是非民族的;而真正为世界各国人民欣赏的民族文化的精品,也必定是具有世界性的,其中内涵着对全人类共同命运的关怀,因而为世界各国人民所喜爱。
我们应当把由这些各民族的优秀民族文化共同构成的世界文化同二战后西方出现的所谓“大众文化”(如卡拉OK、霹雳舞、流行歌曲、世界名模、好莱坞性感明星等)区别开来。后者被一些人认为既是世界一体化的产物,同时又反过来成为超越国界的全球化的文化上的推动力。这种“大众文化”不同于我们在上面所说的作为全人类财富的由各民族文化精品构成的世界文化。它们之所以流行于全球,只是因为作为非高雅文化,无需接受者有较高的文化修养的准备,因而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加上现代信息技术的帮助,能够随同跨国公司的重要商品品牌(摩托罗拉、柯达胶卷、东芝电器、IBM电脑、雀巢咖啡等)向全球扩展而不断侵入各国的文化领域,迅速成为大众的时尚。此外,二战后,大批发展中国家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这一转变在文化上意味着从同质性社会向异质性社会(即不仅存在本民族文化传统,而且随同社会的开放而贪婪地输入种种外来文化成分,社会呈现异质性)转变。而跨国公司通过资本、技术、生产、商品的全球化过程与这些国家的文化结构异质化进程相结合,更大大加强了来自西方(主要是欧、美、日等国)的大众文化浪潮的冲击力。这种大众文化浪潮是造成上面所说的“文化同化趋势”假象的因素之一。但是,这毕竟不是人类文化发展长河中的主流。
二、关于全球化中的文化整合
全球化这个大环境给各个民族的文化带来广泛的影响。全球化不会使民族文化消失,但却会迫使它们不得不面对文化的整合与文化的冲突。
20世纪末,发展中国家是在全球化的环境中走向现代化的。如果这些国家的领导者不拒绝全球化的挑战,那么在世界一体化的进程中,他们必须在文化领域面对一个难题:如何在保持传统的民族文化的同时接纳现代性,形成一种适应现时代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新文化。这就是文化的整合(Integration)。
这种整合之所以是难题,因为对于活动主体来说,全球化的经济层面的要求与文化层面的要求是不同的。经济层面的全球化是要求参与者向现代市场经济的机制、规律看齐。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彼此不同的地区、国家能够走到一起来,其前提是它们的经济活动按照市场经济的机制必须变得整齐划一。因此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家普遍地要向工业发达国家已确立好的现代市场经济“游戏规则”看齐。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在经营活动上与国际市场“接轨”。因为现代市场经济对它们来说,还是新东西。但是在文化层面上,做法却必须与经济层面不同。因为一切文化上有价值的东西,总是有其民族性、时代性和个性的。既然不存在全球同质的所谓“全球文化”,硬把全球各地的民族、种族的文化变成整齐划一,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性与外来文化的现代性自五四运动以来常常处于摩擦状态,不是在片面强调现代性的借口下搞全盘西化,就是在片面强调民族性的借口下搞国粹主义。文化整合的复杂之处在于:古代传统文化自身的时代性(封建性与宗法性)应当被扬弃以适应现代性的要求;来自西方的现代文化应当被重新审视,加以批判、扬弃,方能融入现代中国社会主义文化。不如此,整合是难以实现的。但这又不是短时间能完成的。因此我们今天研究全球化不能只停留在经济的全球化,文化层面的文化整合也应当是一个“切入点”。(注:参见扈海鸥:《全球化与文化整合的思考》,“全球化与价值冲突学术研讨会”论文。)
在全球化背景下,资本主义工业发达国家也有文化整合问题,不过其性质不同于上述的整合。例如全球化的企业选用什么语言作为公司的工作语言?公司在作出选择时,应当以功利考虑为依据还是以对本民族的文化影响为依据?这里就有一个文化整合的问题。1998年,德国最著名的几家大公司(西门子、德意志电信、德国化学、德意志商业银行)联合宣布:他们今后将把英语作为公司的通用语言。其原因是:1、德语太难、太拗口、太不便沟通,与德语相比,英语可以更容易地把复杂意思表述明白;2、公司是全球性的,说德语的职工只是少数,如德国化学公司在世界上有4万雇员,但其中只有6000人说德语,该公司总体可以分为3种文化:英语、法语、德语,其中英语占绝对优势,所以选用英语有利于沟通;3、采用英语是为了迎接21世纪的市场全球化的挑战,也是社会文化进步的表现。至少与纳粹德国时期相比是进步。那时为了提高德语的世界地位,禁止任何外来的外来语单词,甚至连像电视、电话这类源于英国的单词也被完全禁止使用,改用德国人自己创造出来的词汇。其实,德国人自己明白,德语说起来太麻烦,同样一层意思,如果用德语来解释,就得比用英语解释多说30%的单词。此外,现代英语中有许多意思,如“简化管理”、“持续提高”就无法找到对应的德语。无怪德国的大众汽车公司、梅塞德斯-奔驶公司和德国化学公司都开始普及英语。(注:《德国巨型公司一律说英语》,《北京青年报》1998年3月20日(青年周末)。)
这种出于功利考虑的决定让语言文化服从提高经济效率的需要,完全符合经济全球化的需要,但它忽略了对德国民族文化的影响。因此就遭到另一些人的反对。德国多特蒙德大学社会学教授沃尔特·克雷默尔针对德国大公司的上述决定,成立了一家名为“保护德语”的俱乐部,据说现在每周都可以接到100份要求入会的申请。他说,“英语的影响对德国文化造成的冲击力越来越大,如果我们现在还不觉醒的话,总有一天会把德国全部的文化拱手让给外国人的。到那时候,想后悔都来不及了。”(注:《德国巨型公司一律说英语》,《北京青年报》1998年3月20日(青年周末)。)在德国大公司与“保护德语俱乐部”的争议中,存在着功利(企业是不能不讲功利的)考虑与文化价值考虑的两难选择。从企业营销的效率看,德国大公司的决定是有几分道理的。但保护德国文化也是对的。出路在于整合这两种价值取向。不能把功利考虑扩展到整个文化领域,否则就会危及民族文化。因此通过整合在二者间保持某种张力是必要的。
三、关于全球化中的文化冲突
全球化的一个推动力是互联网。随着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无国界数字化空间”的全面扩展,大量信息跨国流动,而且难以控制。这就使信息输出大国更容易将本国的社会价值观和意识形态通过高科技手段传递给其他国家,进行扩张。面对这种新文化扩张,受害者要自我保护其民族文化。这样,就发生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价值冲突。冲突的表现之一,是在互联网上环绕作为文化因素的语言展开了国家之间的“文化战”。此文化战起因于网上的英语与非英语的语言比重悬殊。从一开始,互联网上英语信息占的比重就太大,网上语言的英文味道现在变得越来越强。所以非英语国家感到有必要捍卫本国的语言文化。互联网上英语信息独霸地位的发展趋势,对法国政府维护法语文化的努力无疑是一个重大打击,所以法国政府提出要在互联网上捍卫法语文化。法国政府新近公开了一项方案,试图改变这一情况。按照这一方案,电子邮件(E-mail)一词将禁止使用,正确的说法是courrierelectronique(电子信函)。顺便说,在中国,网上维护本国语言问题也已经引起了国人的关注。据报道,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已于1998年8月开动。此工程的开动是鉴于中文虽是世界上使用者最多的语言之一,但在互联网上,英文信息占97%,法文占2%,中文只占千分之几。如果再不主动占领制高点,我们可能丧失一切机会和权利。(注《光明日报》2000年3月8日报道。)
网上文化战所捍卫的其实不是纯文化,而是政治与经济利益。当前,国际互联网中硬件与软件技术均为美国所主导。它占有了全球国际互联网用户数的60%以上,1996年全球网上贸易额达到50亿美元,美国占了60%以上的份额。电子商业广泛发展会带来国家主权的扩展,并由此造成新的世界政治与经济格局。发达国家无不看到了这一点。所以法国针对美国的这种优势,立即把互联网提升到对外政策领域。(注:《国际互联网与国际竞争》,《文汇报》1998年1月6日。)北美的加拿大也同美国处于长期的文化战之中。美国对加拿大的文化渗透严重,加国的电影市场的95%、电视剧的93%、英语节目的75%、书刊市场的80%被美国所占领(法国的情况也与此相似)。加拿大虽然与美国共处于北美贸易共同体,但加拿大政府认为,如果不把贸易与文化区分开来,就可能把加拿大的民族文化葬送掉。美国人立即加以反驳。在他们看来,美国电影和杂志已经成为了全球化的产品,它们走俏——不仅在加拿大,而且在全世界——的原因,是消费者需要它们。因此“加拿大政府所进行的这场战争的对手并不是美国,而是加拿大的消费者。”“这是一场很难打赢的战争。”([美]华盛顿全国政策中心负责国际贸易研究项目主任格雷格·马斯特尔)但是加拿大遗产部部长希拉·科普斯却认为,文化不是一种商品,贸易法规未必适用于文化。按照贸易协议,加拿大将愉快地接受美国的汽车部件,但不是好莱坞的霸权。科普斯进一步阐述他作出这种贸易与文化区分的理由:“我认为文化是一个确定21世纪将何去何从的问题,我们不应该为保护文化而感到羞愧。因为存在着这样一种危险,即我们可能会在全球化的单一文化中丧失自我。”(注:引自《打不完的加美文化战》,《参考消息》1999年8月3日。)表面上看来,这种在国际互联网上捍卫本民族文化的做法与经济全球化的潮流是相悖的。但既然全球化不可能消除民族国家的界限,所以它又是必然的。加、法等国提出的在网上捍卫本国文化的努力,其实就是信息时代的国家利益通过互联网络的进一步扩展,本质上是关于“全球化的超越国界与民族国家利益的矛盾”在文化上的表现。
在全球性的经济与信息交流中,整个世界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上似乎有一种走向整齐划一的趋势。整齐化的标准就是西方的价值观。这就必然要在西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发生文化价值冲突。这种冲突由来已久。因为按照西方的文明(文化)标准来“同化”不发达国家,几百年来一直是近代资产阶级力求实现的使命。马克思说:“资产阶级……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迫使它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的文明,即变成资产者。一句话,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6页。)上世纪末日益激烈进行的全球化使这种文化价值冲突更为频繁,并带有新的特色——即具有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亨廷顿提出的“文明的冲突”的形式。近年来的所谓后殖民主义和新的民族主义兴起(萨义德是著名的代表),英国人写书批判这种文化帝国主义(汤姆森的《文化帝国主义》)都与此有关。有人觉得奇怪,为什么在冷战结束和全球化如此兴旺的时候,民族之间冲突反而多起来。其实,全球化本身就不断引起文化价值冲突。正是全球化在世界一些地方引起那些不愿牺牲其个性的宗教和种族——文化组织的反抗。较早的事例是20世纪70年代末霍梅尼领导的伊朗革命(以全球化文化形式出现的美国的“大众文化”产品如好莱坞电影、性感明星等对伊斯兰文化是一种亵渎)。除了伊朗革命外,还有南美的墨西哥的恰帕斯州土著人运动。1994年,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签署后,有人预言,随着1994年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和全球化的到来,墨西哥文化将会消失。(注:美国《洛杉矶时报》1998年6月23日。)但随之而来的却是相反的事件——在墨西哥发生了萨帕塔革命运动。原因是恰帕斯州的土著人感到他们的传统文化在全球化体系中受到被同化的威胁。(注:《民族主义爆炸》,委内瑞拉《国民报》1999年12月30日。)
在欧洲国家内部,外来移民与欧洲人之间也存在着文化价值冲突——这是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之间的文化价值冲突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被“移植”到发达国家的社会内部的表现。我们知道,全球化的一个突出现象是经济不发达国家人民为寻求更好的生活而向发达国家大规模流动。这种移民潮在二战后造成欧洲国家内部人口中有相当部分是别的民族和信仰非基督教宗教的。这就在欧洲发达国家普遍造成一种“文化倒流现象”。就是说,欧洲过去习惯于“全球的欧洲化”。一个世纪以来,欧洲国家一直把他们的文化强加给它们的殖民地,而且成百万地输出其入口,现在流向反过来了,来自非洲和亚洲的大量移民涌向富足繁华的欧洲大陆,而且带来了移民本土的宗教文化。在信奉天主教的法国,穆斯林的人数超过了新教徒或犹太人。伊斯兰教成了意大利、西班牙、英国和比利时的第二大宗教。在这种情况下,文化价值的矛盾、冲突是难免的。据说,欧洲人普遍有一种成了牺牲品的感觉。其实,这种存在于欧洲国家社会内部的文化价值差异(冲突)很可能是刺激和助长那里某些人对“有色人种”排斥的一种因素。
文化的整合与冲突不是互不相关,而是交织于同一全球化过程中的两个方面。在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冲突的长期过程中,二者的整合已经在同时进行着。同样,两种文化的整合也总是在冲突与摩擦过程中实现。历史上外来的佛学长期与中国本土的儒学相冲突,又相整合,但经过几个朝代(东汉、晋、南北朝、隋唐和五代),就整合出儒佛合一的宋明理学。只不过,在全球化和信息社会的今天,由于文化信息的传播空前加快,整合所需要的时间与过去相比可能会大大地缩短。
标签:全球化论文; 美国社会论文; 冲突管理论文; 文化冲突论文; 德国经济论文; 加拿大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 美国公司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