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力系统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近几年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离不开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但是电力在运输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故障,继而导致能源供给中段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此外电力系统规格庞大、结构复杂,很难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故障定位并完成检修工作。鉴于此,对电力线路故障进行原因分析和快速检修是电力系统人员工作的重点。本文则主要分析电力线路故障的主要原因,并针对此制订相应的检修方案,以求能够提升电力故障的检修效率降低事故所造成的经济、财产损失。
关键词:电力线路;运行故障原因;检修方案研究
1电力线路运行故障原因与检修方案
1.1接地故障与检修
接地故障是电力线路运行过程当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故障。接地故障多产生于潮湿、雨水多等不良环境当中。电力线路的接地包括保护接地和工作接地两种,其中保护接地即为保护电力工作人员及其他人人身安全而设置的接地,以免因间接触电而发生人身安全事故而采取的保护措施。保护接地的主要措施是利用电气设备的部分金属外壳或是其他部位实现接地。工作接地则是为保护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以及其他电力设备安全而设置的接地。工作接地可以利用电力系统三相电力中的中性点进行接地还可以利用其他方式实现接地,如利用防雷设备或是铁塔等。接地方式不同,其产生的安全效果也不同,如利用中性点进行接地的工作接地,其主要目的是保证三相电力中的电压能稳定运行;瞬移电力设备部分金属外壳进行的接地主要是为了将静电荷导入地下,从而保证电力线路的安全运行。虽然各种接地方式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电力系统,但是在实际的运行过程当中,若接地线路出现问题,如绝缘部分遭到破坏等,会使得电力线路的大量电压及电流通入地面,引发接地故障,导致电力设备被损,甚至引起人身安全事故。接地故障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接地线路的绝缘部分被破坏,使得整个电力线路的电流量迅速增加,大量电力通入地面,从而导致接地故障。因此在对接地故障进行检修时,主要是对接地线路的绝缘部分进行检测,通过对绝缘部分的电阻值进行测量以判断接地绝缘部分的损坏程度。
在进行测量的过程当中,若绝缘电阻不强,检修人员可直接利用电阻表或是其他电阻测量方式对接地的电阻值直接进行测量;若电力线路分支较多,则可根据开关的分布情况,利用断路器先将整条电路进行分段,然后根据接地程度、相别及线路等对每段线路进行分别检测。此外还可利用负电荷转移的方式,通过改变电力线路的供电方法来寻找故障点;利用一拉一合的方式寻找故障点,即若某段断路器在被拉开时无接地现象则表明此处接地存在故障。故障点找出后将故障进行排除,便可保证电力线路的正常运行。
1.2短路故障与检修
短路故障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因电路的相间绝缘体遭到破坏而引发的短路;另一方面是因两个导体未经电阻直接相互连接而导致的短路。通常来说,不同的电力线路都会以绝缘体相互隔开,但是在长期的运行过程当中,因太阳暴晒、风吹雨淋等因素会使得绝缘体脱落,导致线路绝缘体遭到破坏,从而引发短路故障。此外,因维修人员操作的不规范或不到位,如维修人员在维修工作完成之后未做利用绝缘体包裹电线,使得部分金属导体裸露在外,在长时间的外力作用下,两个线路会相互触碰,这也会引起短路故障。还有在进行电力线路的维修时,特别是停电维修的过程当中,维修人员通常会先将短接线挂上,但在维修完成之后往往会因为各种原因而未拆除短接线,这也会引发短路故障。引发短路故障的原因有很多,通常来说,要想找出短路故障点,就必须先了解短路故障的特征。短路故障主要是因电路的相间绝缘体遭到破坏或是两个导体未经电阻直接相互连接而引起的,短路处的电阻通常为零或接近零,在这种情况下是无法通电实施检测工作的。因此在进行检修时,要分析故障出现范围内的回路,并寻找故障回路,通过故障回路找出故障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具体操作时,可利用万能表结合电阻找到短路回路,然后再寻找故障点。此外,还可利用灯光法进行检测,即利用短路故障点电阻为0这一点,加上电压、接上灯泡,通过灯泡是否发亮来判断各回路是否存在故障,然后详细分析故障回路,从而找出故障点。故障点找出之后将其排除便可使电力线路恢复输电。确定故障点是短路故障检修的重点和难点,只要找出故障点,后期的维修就非常容易了。
1.3线路超负荷与检修
线路超负荷是指电力线路的载荷量超出其设计运行的承载力范围。不管是哪种材料所制造的电力线路,每一条电力线路都是有其最大载荷量的,电力线路在运行的过程当中,若线路的载荷量超出其最大载荷量则会导致电力线路出现故障。因电力线路在进行电力能源的运输过程中,因电阻的存在会产生大量热量,而这些热量会使得电力线路发热,线路通过的电流量越大,线路的热量就越大。通常情况下,电力线路处安全载流范围内是不会发生过热现象的,但若电力线路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线路表面的绝缘外表皮就会因线路热量过大而被烧毁,导致电力线路无法正常运行,严重的还可能会引发火灾。因此,针对线路超负荷而出现的故障必须及时解决并提前做好预防工作。总体而言,线路超负荷而引发的故障实质就是因为电力线路的电流量超出了设计的最大范围。因此,为解决线路超负荷故障,在进行电力线路的设计时,首先要选择材料较好的配电线路;其次电力企业要根据电力线路的实际安全电流量对电力线路的能源传输量、电力线路运行过程中的发热量等进行控制,以免出现电力线路超负荷运行的情况。此外,电力线路的相关工程部门要不断完善电力线路的设计,保证电力线路的施工质量,尽量避免出现施工问题,以此保证电力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
1.4雷击故障与检修
雷电灾害是引发电力线路运行故障的重要原因之一。雷电灾害引发的电力线路运行故障会给电力线路带来巨大的损失。雷击故障多发于雷电多发地区,如重庆市。通常来说,因雷电灾害引发的电力线路运行故障主要是电力线路跳闸。就电力线路而言,雷击故障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电力线路缺乏完善的防雷设计,其包括三方面:首先,防雷设计不到位,即在进行工程设计时对雷电或雷击日缺乏足够的估计和计算。通常情况下,雷击故障产生的次数与雷击日呈成正比关系,雷击日程较多,雷击故障产生的次数就越多。但是在进行工程设计时,若设计师未深入了解当地的雷击情况,其对雷击故障的预测就会存在较大偏差,导致电力线路的防雷设计不到位;其次,接地电阻过高。接地电阻过高会直接导致雷电反击,在对电力线路的架空方案进行设计及施工的过程当中,因杆塔的接地电阻与设计标准不符或是降阻剂作用失效则会使得电力线路的接地电阻过高,从而引发雷击故障;最后,电力线路维护不足。在进行检修时,若未及时检查绝缘子串中是否有零值或是低值绝缘子的存在,则会使是闪络电压迅速降低,从而使整个电力线路的耐雷击能力降低,易引发雷击故障。
2结语
电力线路是电力资源传输的主要载体,定期检修和故障维修能够保证用户用电的安全稳定,随着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在电力线路故障维修中状态检修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但是该种检修方式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希望在以后的使用不断改进,从而让电力检修更加职能化。
参考文献:
[1]李阳.乡村电力线路运行故障成因分析及维护措施[J].乡村科技,2017(05):88-89.
[2]张勇,吕晓东.电力线路运行故障原因与检修方案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20):141-142.
[3]仝松利.电力线路运行故障原因分析及检修措施[J].通讯世界,2016(06):116-117.
[4]向文田.论述电力线路运行故障原因及检修办法[J].信息化建设,2016(03):388.
论文作者:魏永清,史民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0
标签:故障论文; 电力线路论文; 线路论文; 电阻论文; 绝缘体论文; 电力论文; 回路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