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建设工程管理和评价体系研究论文_张聪玲1,张君娜2

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建设工程管理和评价体系研究论文_张聪玲1,张君娜2

1.浙江大合检测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00

2.杭州南方九域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绿色建筑的核心目的就是在建筑全寿命周期内尽可能进行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并对建筑在建设与运营阶段所造成的污染进行有效控制。同样基于建筑全寿命周期的绿色建筑建设工程管理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必要途径,因此,对于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建设工程管理和评价体系的分析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

关键词: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管理评价

介绍了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的建设原则,从绿色建筑与传统建筑的不同出发,对策划、计划、实施、运营阶段的内容和要点进行了详细阐述,以供相关工作人员参考。

1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的建设原则

1)系统性原则,建设绿色建筑要涉及的不仅仅是一个领域,要综合考虑建筑、经济、环境和能源多个方面,是一个庞大的复杂体,考验的是管理者综合处理事务的能力,因此要用系统以及辩证的思想来平衡,根据每个项目自有的特点进行管理,制定不同的流程以及优化各种可以利用的资源,最终达成预定的目标。

2)客观性原则,建筑工程最大的特点就是不同的工程有各自的特点存在,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具体项目具体分析考虑,因此在项目管理中要从客观事实出发,找出项目的特点,对既定的管理方法进行灵活变通,满足业主方的要求。

3)平衡性原则,建筑物最大的用途就是满足人类居住使用,但是绿色建筑还在传统概念中加入了生态环境的和谐,因此在各种原则面前要有一个平衡性原则,不能单单满足一方面的需求,适用性、实用性、经济性、环境友好性,各个方面都要均衡把握,一旦某一方面出现了问题,那么整个项目就进入瘫痪阶段。

4)以人为本原则,绿色建筑的出发点也包括符合人类的感受为最高标准,提供舒适健康的居住环境同时改善室外的小区环境,真正达到人、社会、自然共生。

2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建设工程管理的实践应用策略

2.1决策阶段管理

在绿色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中,科学的决策往往能够对建筑的节能、环保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必须对工程项目所在的环境特点展开实地调查,明确气候条件、自然环境、可再生能源等各种情况,之后结合项目本身的特点来为工程项目建设制定目标体系与整体的实施方案,并编制系统、全面的工程策划书,为工程后续建设提供明确指导。

在确定工程策划书后,建设单位还要结合工程项目相关资料,从技术条件、交通条件、施工企业情况、经济性、建设风险等多角度入手,对项目实施方案的可行性展开分析,从而发现实施方案中存在的不合理之处,并及时进行优化。另外,与传统建设模式不同,绿色建筑建设通常会委托第三方机构对整个项目的建设过程进行监督与指导,因而在决策阶段也必须要进行明确分工,将工作责任、工作制度以及工作流程确定下来,保证工程建设的规范化。

2.2设计阶段管理

如果说设计阶段的实施方案指定是对绿色建筑建设整体的规划,那么绿色建筑的设计则是对建筑施工建设以及建筑功能实现的具体安排。在这一阶段,无论是建筑材料的选择与运用,还是施工工艺、施工技术的确定,甚至是建筑的占地面积、能源利用形式等,都会在设计方案中得到明确,因此在设计过程中,除了要坚持节能环保以及污染控制的理念外,也要注意居住环境的舒适性,从而使绿色建筑更具现实性,满足居民的居住与生活需求。

绿色建筑的设计阶段管理比较复杂,设计人员需要从目标体系中的整体设计目标入手,之后经过目标论证、总体规划、设计方案制定、方案审核、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等多个环节,最终将建筑整体的设计方案与施工图纸确定下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这一设计过程中,要想将节能环保、污染控制以及居住环境的舒适性最大化,则还需要在节能、节地、节材以及光、声、热环境调节控制等方面选择合适的设计方法。例如节材方面,可以利用新型绿色材料来降低材料的环境污染与能源消耗,同时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进行选材则能够提高材料的经济性,而对于工业化产品的使用还可以减少现场作业,同样可以达到降低污染的效果。

2.3施工阶段管理

从建筑的角度来看,绿色建筑的施工管理一般主要集中在组织管理、安全管理以及过程控制上,其中组织管理需要明确建设单位、施工企业、监理单位、设计方的责任,保证各方能够在施工过程中自觉履行责任、承担义务并进行密切合作,从而保证绿色建筑施工能够有序、高效的完成。对于建设单位与施工企业,则还需要对施工管理体系与实施主体的组织架构进行明确,明确各部门、组织的工作任务,并制定与之相配套的施工管理制度。

在过程控制上,除了要做好机具材料把关、技术交底、驻地建设、施工人员培训等施工准备工作外,也要在施工现场管理工作中对绿色建筑理念进行宣传,明确施工内容与施工要点,并制定完善的管理计划与监督管理制度,从而实现对能源消耗、粉尘污染、污水排放、噪声污染等各方面的有效控制。另外,在施工安全管理上,则要完善安全设施、设备,落实安全制度,同时设立安全员,明确安全责任人,保证施工安全管理的有效性,从而为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提供保障。

2.4运营阶段管理

绿色建筑建设模式与传统建设模式最大的区别就是对建筑投入运营后的管理,一般来说,建筑施工结束并交付给建设方后,工程项目的建设就已经完成,然而在实际上,建筑运营期间的日常管理与维护工作也同样能够对节能环保、污染控制等目标的实现起到巨大帮助。不过,必须要明确的是,对运营阶段的管理并非只是在建筑运营期间,而是贯穿于绿色建筑的全寿命周期,从决策、设计阶段就开始对运营管理的目标与策略展开规划、设计与评估,从设备维护、给排水、照明、绿化、燃气等建筑运营阶段可能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的各项因素入手,对具体的运营流程与运营措施进行优化。

例如,在给排水方面,就可以对中水系统、雨水收集系统进行优化,以提高日常生活中对水资源的利用率。另外,在确定整体运营方案后,还要利用BIM等先进的技术对建筑运营阶段的能耗与节能效果展开合理预测与模拟,从而在保证居住环境舒适度的前提下对运营方案进行不断优化。

3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建设工程管理评价体系的构建

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建设工程管理的内容比较复杂,因而其评价体系构建所需要考虑的因素也是比较多的,但从整体上来看,对于评价体系的构建还需从两方面入手。首先,要坚持综合性的原则,对可能会给建设工程管理造成影响的各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保证能全面考虑各种影响因素。一般而言,建设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主要存在于资源、管理、技术、经济以及能源方面,而每种因素又可以进一步细化为各种具体因素,如资源因素就包括建筑材料、设备、水资源等。其次,则是要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来选择评价方法,较为常见的方法有层次分析法、均数法等。这样一来,可以基于影响因素确定评价指标,并围绕评级方法来建立评价体系,对建设工程管理的效果进行评估,从而为之后的绿色建筑工程项目提供参考。

结语

绿色建筑的建设工程管理是工程管理领域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本文从绿色建筑与传统建筑的不同出发,对策划、计划、实施、运营阶段的内容和要点进行了详细阐述。

参考文献

[1]柳丽.绿色建筑的设计特点及施工措施分析[D].合肥:安徽理工大学,2017.

[2]逯俊甫.绿色建筑与绿色施工的应用研究[D].合肥:安徽理工大学,2017.

[3]高歌.中外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研究[D].长春:吉林建筑大学,2017.

论文作者:张聪玲1,张君娜2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7

标签:;  ;  ;  ;  ;  ;  ;  ;  

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建设工程管理和评价体系研究论文_张聪玲1,张君娜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